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餐飲復業現狀實訪:你家冷冷清清,可有的餐廳已爆單!

陸沉 · 2020-03-04 21:28:58 來源:紅餐網

陽春三月,復業已成大勢。城市出現了久違的塞車,公交、地鐵也開始擁擠了起來。

隨著城市一同復原的,還有我們熟悉的餐廳。紅餐網記者多方了解發現,雖然多數餐廳正面臨門可羅雀的窘境,但也有餐廳門店熱鬧,業績也在恢復。

隨著疫情持續得到控制,3月開始,又有祿鼎記、大龍鳳、和府撈面、美奈小館、蜀大俠、遇見湘等不少餐企發布了正式恢復堂食經營的消息。

此時距離廣東餐飲行業全面復工已過去兩個多星期。大家都很關心,那些重開堂食的餐廳生意如何?

01?多數餐廳客流稀少,有的餐廳卻坐滿爆單 ?

近日,為了全面了解廣州各大商圈的餐飲復工情況,紅餐網(ID: hongcan18)特意走訪了花城匯美食城、天河城、正佳廣場、K11商場、體育西橫路美食街區、珠影廣場。

我們發現復工后的兩個不同表現:大多數餐廳面臨著無人進店的窘境,而另一邊,一些餐廳在為拒絕消費者進店而為難。 ?

  • 多數餐廳無人問津,員工比客人多

花城匯是廣州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商城,位于珠江新城中心,周圍高級寫字樓林立,一到飯點,大量白領到此就餐。

中午11點40分記者來到花城匯,但本該熱鬧擁擠的商城里,只有稀稀拉拉的一些路人。

商場內90%的餐廳都開著門,以簡快餐為主,其中不少從上個星期就已經開始堂食營業了,只有蛙來噠、探魚、太二等少數偏正餐的品牌閉店。?

12點時就餐的白領多了一些,門口負責測溫的保安告訴記者,周邊企業、單位相繼復工,相比上周,這周商場里的人流已經明顯增多不少,只是仍然不及正常時候的三分之一。?

而在這個原本的就餐高峰節點,我們看見大部分餐廳只有兩三桌客人,有的甚至沒人。

一位米粉店大姐站在門口吆喝了一陣之后,無奈地停下休息。她告訴記者,他們店2月28號開始做堂食,連續幾天下來,生意都很差,原本她該在店里忙得腳不沾地,現在卻只能出來發傳單,因為店里只有星零4桌客人,她無事可干。

“以往這個時候,門店里全都會坐滿,桌子凳子都沒有,還要排隊等,一個中午至少可以翻臺3-4次,但現在全部生意加起來也頂多坐滿一輪。” ?

快餐店尚且如此,正餐的生意更少。

一位牛雜煲店的服務員表示,由于他們做的是偏正餐的2-3人共食小火鍋,上周門店開業之后生意寥寥,明顯不如快餐店生意好。

盡管他吆喝很賣力,并表示進店有優惠,但無人搭理。而此時,中午用餐高峰已經過去大半,這家店當天極有可能面臨一桌客人都沒有的悲慘局面。

同一天傍晚6點左右,記者在廣州另一個美食街區體育西橫路看到了同樣的場景。這條位于天河商圈,聚集了大量小龍蝦、火鍋、小酒館的路,是白領們傍晚下班后最愛光顧的美食街區之一。

往常一到六點就人聲鼎沸的美食街上,一眼能望到底,路上覓食的人沒幾個,反而是立在門口招徠客人進店的餐廳服務員更醒目。 ?

一家椰子雞的店員告訴記者,由于門店租金太高,他們一天也等不了,23號就開始營業,但每天的客人最多十桌左右,每桌不超過4個人,生意跟平時根本比不了。

因為沒人、沒生意,很多餐廳的服務人員無事可做,無聊到直接在店里玩起了手機。

而兩條街外的天河城、正佳廣場、K11商場里同樣面臨無人的窘境,這些商場內的餐廳大部分在允許堂食后第一時間復工,然而商場里逛街的人本就少,就餐的人就更少了。

天河城內一家港式茶餐廳的工作人員表示,工作日還可以為周圍寫字樓送一些外賣,周末商場沒人,連外賣生意也無,情況更差。另一家川菜餐廳同樣表示,他們特意挑了周末開業,以為商場里人會多一點,沒想到每天中午也只有七八桌客人。

不管是商場店還是街邊社區店,是快餐還是正餐,大家其實都面臨著同一個困境: 餐廳門開了,但進店消費的客人寥寥無幾。 ?

  • 部分品牌快餐恢復更快,多渠道并用表現亮眼

然而在一片冷清中,我們還是注意到一些餐廳鶴立雞群,在人流極少的情況下,做到堂食隔桌坐滿,外賣線上爆單。

在花城匯,部分品牌快餐的生意明顯好過普通餐廳。真功夫、獅頭牌鹵味研究所、和府撈面、大師兄、72街等店內,顧客隔桌坐能坐滿,甚至還要翻臺。

同時,這些品牌快餐的門口還有不少等著自提的人,而餐廳也都設置了可在門外掃碼點餐的二維碼或小程序,便于消費者零接觸點餐。?

獅頭牌鹵味研究所的外賣尤為突出,只見他們桌上放著近二十份打包好的餐食,短短10分鐘內有6、7個外賣小哥提走了外賣。?

而這家店面積也不大,位置都已經隔桌坐滿,這時安全區之外又聚集了一些客人,服務員迅速上前引導他們掃二維碼進行線上點單和外帶自提。

另外,還有一家酸菜魚店生意也很好。這家店位于廣州珠影廣場,周圍有商場和居民小區。?

快到7點時,店內已經坐了不少客人,待記者了解了一圈廣場內餐廳的營業情況后,見其門口圍了好幾位客人要求進店但都被服務員拒絕了,理由是店內已經隔桌坐滿,不能再接待。而后來又接連有幾波年輕人上前詢問,皆無法如愿進店就餐。

別的店請求客人進店,而他們卻在拒絕顧客。一方面因為其是廣場上唯一開放堂食的門店,顧客得不到滿足的需求都集中到了這一家店內;另一方面也是他們積極關注政府通知,靈活應對復業所致。

廣州餐飲實行分區、分級堂食恢復制度,海珠區堂食開了又被叫停,直到上周日才又恢復了堂食。走訪過程中,記者詢問同區多家餐廳都表示尚未接到通知,不能做堂食,這種被動狀態,也讓餐廳錯過一些潛在的消費需求。

而餐廳復工最好的狀態是,要么不干,要么全心、全力投入,讓消費者時刻看到餐廳和工作人員最好的狀態。

02?為增收各出奇招,一切只為活著 ??

關于餐飲行業現在是否適合復工,是否適合早做堂食,餐飲人向來各持己見。但是,目前來看餐飲復工已經是個大趨勢,餐飲人要想的是如何在有限條件下提升業績。

根據走訪的情況,我們總結了滿客餐廳的三個共同點可供大家參考:

01

特殊時期,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到明亮干凈、有健康安全保障的店就餐。以上提到的幾個店基本都有透明廚房,或者開放式備餐空間,制作過程消費者一目了然,更容易獲得消費者信任。

02

大部分消費者對堂食就餐還是心有余悸的,所以外賣和自提是目前比堂食更受歡迎的就餐形式。而生意好的店,基本上堂食、外帶、外賣渠道全開,且服務員訓練有素,反應迅速不忙亂。

03

出餐迅速的餐廳有優勢,套餐會更受歡迎。依上所言,消費者忌憚在公共空間待太久,會選擇更快的就餐方式,快餐、套餐會幫助他們更快做決定。

從堂食營業情況來看,相比快餐,正餐的恢復速度明顯比較慢,但或許這只是表面情形。在線上,不少做正餐的餐飲人正在通過外賣、零售等方式發起沖擊。 ?

太二酸菜魚僅限一個月的外賣,上線后的4天時間里總銷量就達750單。佬麻雀去年就完成的手機點單、外賣等移動信息化建設在疫情期間大有所為,他們根據消費者需求快速上線單人套餐、蓋飯等產品,收獲不錯,部分門店甚至出現了外賣爆單的情況。

大鴿飯則在微信上積極創建粉絲社群,組織直播送現金券、打折優惠券和到店堂食乳鴿買一贈一活動等,激活顧客的消費欲望,不僅積極引導消費者到店堂食,也讓線上外賣比往日增加220%。

還有的餐飲老板在朋友圈做起了賣菜的“微商”。 ?客語許可鵬將招牌菜“古法手撕鹽焗雞”單獨打包賣,感嘆“微商”也是餐飲自救新渠道。

皖廚老板徐路也親自上陣推銷自家安徽土生土長的應季蔬菜、雞蛋等。還有徐州宴賣的牛肉醬等等。只要是符合消費者需求,拿得出手的產品,都可以“上架”朋友圈,成為餐企獲利的新途徑。

03?流血復工,這個帳該怎么算?

餐飲人在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善業績情況,但顯然這些收入相對大額的房租、人工支出仍然杯水車薪。文章到這,一定還會有人吐槽:看吧,門店開了也沒人,就算有人也還是要賠錢,干嘛還要開?

即便如此,也仍有餐飲人堅持認為,就算“流血”也要復工,賠錢也要開店,因為在困難時候恢復營業,看中的是長遠價值,而不是眼前的得失

大鴿飯恢復堂食第一天,3家店整體流水僅為平時的1.7%。按實際收益來算,自然是虧的,但長期來看必須這么做。

黃小華此前在接受紅餐網(ID:hongcan18)采訪時表示,疫情期間,與消費者的聯系不能中斷,否則時間一長品牌容易被遺忘。他們早早恢復營業一方面考慮到穩定企業員工,恢復企業及行業的信心;一方面就是要維護好社區老顧客的需求。 ?

“我堅持能營業的店全部都開門營業。比如一條街上的餐飲店都關門了,但我的店開著門,當行人路過時,會看到店里亮著的那盞燈,燈光會給人信心,而品牌也是在這樣的細節和擔當中打造出來的。 ?”樂凱撒陳寧表示,雖然復工壓力不小,但更多是想在特殊時期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的陪伴,在疫情期間提升品牌的價值。

正如紅餐專欄作者蔣毅所言,疫情期間營業從宣傳營銷的層面來說,也能起到品牌曝光的超級效果, “在人家都不敢做,做的人少的時候,你做了,消費者就記住了你。”

比如疫情最兇猛的時期,成都火鍋外賣做得風生水起,尤其以大龍燚為首的幾個品牌,發動員工每天三餐時段不間斷在朋友圈推送外賣信息,日均外賣達到3000單,這個成績無疑讓人羨慕。

“但這也需要膽識,也需要魄力,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畢竟風險很大。”蔣毅表示,這段時間大家都損失慘重,壓力巨大,但盡早營業、開放堂食仍是盤活企業、帶動甚至保住員工積極性的最好辦法,只是大家需要量力而行,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可以承受開業的風險。

總 結?

除了上面提到的廣州和成都之外,相信全國其他城市餐企面臨的狀況,也大抵類似。哪怕開堂食,大部分餐廳很可能還是會面臨無人進店的窘境。但這絕不意味著,餐廳早復業、主動出擊是毫無意義的。

正如一位餐飲人說的,不復工的損失餐飲人必須打碎了牙和血吞。但是復工之后,大家各家憑本事吃飯,至少選擇權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當然,每家餐企所在城市和各自面臨的實際情況,會存在差別。如果在客流確實不足的情況下,冒然復工可能得不償失。所以希望餐飲人結合自身情況和需求去靈活應對,并理性看待當下的營收得失。

最近大家都很關心餐廳復業的問題,紅餐網(ID: hongcan18)和大家一樣,也非常關心。我們也希望了解大家在復業中的真實情況,特意做了一張調查問卷,附在下面,期待您的踴躍參與。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