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揪心!餐廳復業5道檻,道道難倒餐飲老板

蔣文景 · 2020-02-27 21:16:02 來源:紅餐網

疫情下,有人用“不開工等死,開工找死”,形容餐飲人兩難。

近日,各地已經逐步恢復堂食。頑強的餐飲人還是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挽回之前的損失。

但無論如何,是回不到從前了。餐飲人想重建更好的未來,有必要先認清餐廳復業后的這5大難題。

“一聽到復工,整個人心情澎湃,畢竟10年的職業生涯,不想那么輕易就終止了!”有位餐飲人這樣激動地告訴紅餐網(ID: hongcan18)。

自國家倡導復工以來,各地陸續唱響餐飲復工曲。看來這次餐飲的春天當真可期。

餐飲人想挽回之前的損失,如此急迫可以理解。但還是需要先想清楚:餐廳復業要怎么復?需要做哪些準備?復業之后又會面臨什么問題?

一旦沒有充分準備和預案,就會無的放矢,很可能真的成了開門找死。

01

防疫物資難買,

是擋在餐企面前的第一道門檻

別忘了,疫情防控尚未結束。

無論是出于配合監管部門的需要,還是出于對員工和消費者負責的需要,采購防疫物資,保障門店安全都是第一道門檻。

廣東省要求餐飲企業準備充足的防護物資,至少儲備一次性口罩、醫用酒精/消毒水、體溫計;天津市還要求具備紫外線空氣消毒燈、空調系統專用消毒劑;河南省要求餐飲企業必須具有二合一消毒柜......?

雖然各地的要求不一。但總的說來,測溫儀、消毒水和口罩是復業必備的“三大件”。?

△口罩、額溫槍、消毒水成餐企復業的“攔路虎”

隨著各地復工,防疫物資需求暴增。這三大件價格昂貴還是小,要命的是很難買到:一個N95口罩,便宜的39元,貴的299元。而且由于全民瘋搶,口罩到處斷貨,甚至比“買車搖號”還難。

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就表示,當前最難就是口罩供應,公司采購幾乎住到了口罩廠,天天等。而早在2月2日,眉州東坡采購口罩、消毒液、體溫表、酒精、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就消耗了38 萬。?

很多餐企員工動輒成千上萬,按每人平均4小時換一只一次性口罩,耗費的數量和開銷,已經是天文數字。?

最難買的還是測溫儀。廣州毛頭餐飲經理豐哥直言,他從半個月前就搶購測溫槍了,但是找遍了藥店、超市和網購仍然買不到。?

除了三大件,餐廳還要準備消殺物資,如消毒柜、洗手液、凈化器,做好日常消殺工作:

△餐廳復業的消殺程序

在開封開飯館的春天說,在餐飲群看到復工的通知后很高興,可是一看復工的條件就懵了,“我一看要求就頭大,我們做餐飲的工具太多了,要達到這個標準,不知道有幾家餐館能做到。”?

防疫物資昂貴難買,餐廳員工多消耗大,是復業后必須面對的問題。?

所以紅餐網(ID: hongcan18)建議:如果要復業,防疫物資不足的情況下,餐廳可以根據員工返工比率、門店客流量、餐廳工作量來合理安排人員、科學排班,減少物資消耗。?

02

各地復工程度不一樣,

員工到位還有一定困難

即使餐廳過了防疫物資這一關,員工到位也是一個大難題。?

封城封村、關門斷路、交通受阻......前面大家像防賊防盜一樣采取了嚴格封鎖的措施,公共交通現在還沒有完全恢復,人員進不去也出不來,大批員工還滯留在老家。?

一方面,在貴州和湖南等地,因為村鎮封閉,縣鄉大巴沒有恢復,很多打工族都沒法回城。另一方面,在深圳和廣州,因為部分社區封鎖不給進去,一些響應政府號召,趕回來復工的企業員工、農民工沒地方落腳,淪落到睡大街。

△網友漢姑涼素月爆料:小區不讓進,老家回不了

此外,很多地方規定,人員回城后要隔離7-14天,省內員工也要隔離一周或八天,沒有異常后才可以上班。這對勞動力密集的餐飲行業影響很大。

△深圳企業復工審批嚴格

比如上海,其餐飲一線服務人員基本來自外地。據紅餐網(ID: hongcan18)了解,因為員工到崗量不足,大部分餐飲門店無法正常營業。?

四季椰林創始人黃光生說,“目前深圳只有少數餐企開展一些外賣業務,可以說是慘淡經營。”浙江紹興渝豐牛肉面老板也表示,當地餐館復工率“僅有百分之一”。?

不過,也有餐飲人表示,即使人員全部到位,生意不穩定又會造成人工浪費,人工支出同營收不成正比。

面對這樣的情況,湘菜品牌巡湘記通過人力精算、合理排班、菜單調整來協調人力配備,進而控制人力成本。比如,將80道菜減少到60道左右,關停部分制作檔口,減少人員等,合理安排人手。

03

供應鏈受損、食材漲價,

餐廳采購成本上升

餐飲健康運轉跟產業鏈上下游分不開,因為疫情期間交通物流被阻斷,產業鏈受損導致的供應短缺,接下來又可能會造成食材成本上漲。?

先看一組新聞:

△產業鏈受損,影響是長遠的

去年非洲豬瘟剛爆發時,最初也是大量生豬、豬仔被處理,豬肉價格跌到了七八元一斤!但隨后就因為供應短缺,價格一路飆升到四十多元,現在還沒降多少。

近日,國家交通部水運局發公告說,天津上海港口堆放冷藏箱運力已滿,一些船塢公司已不接受訂單。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疫情導致餐飲業大量關門停業,需求銳減,進口海產品滯留港口;二是各地交通物流阻斷,到港產品運不出去。?

今年春節海產品的滯銷,讓產業鏈上游產量收縮,相關從業者可能部分退出市場。新西蘭龍蝦、愛爾蘭面包蟹、湖北龍蝦產業,以及福建、廣東的牛蛙產業都面臨危機。?

如果餐飲供應鏈出現問題,將影響大批相關餐飲企業,類似上海這種食材、物料供應極度依賴工業生產和外來供應的城市,當地餐廳受到的影響最大。?

這種效應其實已經出現了。杭州德泓面館老板周巖表示,目前各類食材成本要遠遠高于往年,以前食材采購每月4萬多元,現在成本翻倍了。?

“市場供應不足,一天一個價,比年前貴了很多,毛利不好把握。”廣州盛宴餐飲社群創始人梁遠慶表示,目前只能盡量做好供應商前置溝通,確保食材物料準時到位,根據食材種類、數量和消費者需求調整菜單,力求減少食材成本。

04

堂食客流量不足, ?

復業也要面臨虧損 ?

疫情拐點未至,大家信心不足,即使恢復堂食,短時間內很難出現大量人涌去餐廳的情形。客流如何回到從前,相信還需要一段時間觀察。?

“上海仍有很多商場、社區商業街處于禁止營業狀態,加之上海目前對小區人員進出流動管制嚴格,能出門上街、逛商場的人極少,沒有人流餐廳開門營業也是徒勞。”眾強餐飲聯盟發起人吳志強表示。?

2月22日,湖南常德的老楊一聽說能開業了,就坐車去店鋪看情況,結果讓他很悲觀,“大街上空蕩蕩的,開了也沒什么生意,學生開學又延遲了,這意味著所有工作都要往后推。”?

一位餐飲人反映,由于禁止堂食,商場人氣一下子淡了不少。而且不是所有顧客都能接受外賣。?

△各地商場開放,人氣不足

很多餐飲人指望這次會像非典結束一樣,迎來報復性消費。但這次疫情遠比非典嚴重。

巡湘記董事長歐陽俊平指出,從現在到5月份將是餐飲緩慢恢復的時期,而這時,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半。多數餐飲人認為,行業要回復常態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慢的話可能要3-6個月,在這段恢復期,餐飲消費需求沒法回到以前的狀態。

△一個小餐飲老板的無奈

“餐飲朋友們想想看,要是開門了你得先買原材料吧?房租、水電、工資,這些得掏錢吧?準備好了這些,又有多少人敢來吃飯呢?沒有客人、沒有生意、收入又少,到最后還是得關門......我想了想還是先不開門了,再等等看。”飯館老板春天說道。?

在客流量不足的前提下,復業可能更虧。當然,也有一些餐企選擇做外賣,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通過種種渠道來補充堂食虧損的營業額。?

雖然消費者恢復信心需要一個過程,但是此時開業也是釋放一種信號:經濟在復蘇。

相信,大部分選擇復業的餐企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他們恢復堂食與其說是為了賺錢,不如說是為了表達信心與態度。

05 ?

疫情拐點未到, ?

受政策不確定性影響大 ?

2月20日,紅餐網(ID: hongcan18)報道《官宣!廣東打響餐飲復業集結號,全國餐飲復工復業將加速!》。廣東出臺的政策文件釋放出餐飲全面復業的強烈信號,然而,響應政策的廣州陶陶居,恢復堂食當天就被叫停了,雖然第二天恢復了全線營業,但2月26日海珠區一紙文件,又暫停了全區的堂食。

△此前陶陶居首開堂食,一波三折

這種反復的根本原因在于,疫情仍未解除。

根據相關政策,餐飲復工的標準是,所在地區的疫情風險等級。廣東按照近14天疫情現狀及發展態勢,將全省以縣(市、區)為單元劃分為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四個等級防控區。其中Ⅱ級暫停堂食、Ⅲ級限制堂食服務、Ⅳ級可開放堂食服務。

這個防控區等級,隨著疫情的變動,官方每周都會重新評定一次。?

也就意味著,今天廣州市某某區屬于Ⅳ級防控區,餐廳可開放堂食,但如果疫情惡化,也許明天就要關門了。

但對于餐廳來說,恢復堂食本就需要做很多準備,一旦開了又關,損失將是巨大的。

△2月26日,廣州海珠區又叫停全區餐飲堂食服務(點擊放大)

“疫情每天都在變化,政策也在不斷做出調整,作為傳統餐飲業來說,很難一下子跟上節奏。”廣東省餐飲技師協會副會長李睦明這樣說。?

大鴿飯創始人黃小華也認為,疫情的難以把控是一個風險。一方面疫情發展沒有出現拐點,另一方面復工后大量外地人口涌入廣州,疫情會不會二次爆發?他們認為還是謹慎為好。?

楊國福麻辣燙為此制定了“兩步走”的復業計劃,一是各地門店復市跟著政策走,政府讓開就開,讓關就關。二是允許復市的門店也要聽從公司要求,安排復業工作。

結語

餐廳復業不是簡單地開門。背后需要門店考慮周全,包括安全保障、成本控制、客流來源、供應鏈保障、營業額提升等一系列問題。

大家都知道病毒的傳染性。在這種情況下,敢率先開放堂食的餐廳,背后是對疫情防控的信心與勇氣。

我們絕不是鼓勵所有餐廳一擁而上,因為現在確實沒有到大面積復業的時候。餐飲人從各自餐廳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預案,做出最有利的選擇。

無論如何,相信辦法總比問題多。一切總是需要一個開始,哪怕今年的開始,比往常艱難一些。依舊要通過決心與智慧,將未來建設得比過去好。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