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餐飲商家辦證時間長 行業準入難題亟待解決
· 2019-01-31 15:01: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記者發現,在目前入駐外賣平臺的小餐飲商家中,多數商戶會主動亮證經營,但個別商家仍透露辦理許可證件費時達3個月,對經營構成一定困擾;在食品安全環節,入駐外賣平臺的部分商家從平臺統一采購食材,讓食材來源與管理有跡可循;調研還發現,部分小餐飲商家認為在外賣平臺推廣力度有待加強。
近年來,乘著互聯網發展的東風,各大行業均在線上業務方面取得了不錯的發展成績,外賣行業便是其中的之一。根據《中國餐飲報告2018》顯示,2017年我國的餐飲業收入達到3.9萬億元,餐飲業用戶達3億,線上外賣市場規模突破3000億元。
在外賣平臺最初的“野蠻生長”時期,入駐的餐飲商家質量良莠不齊,外賣食品安全問題也受到消費者和監管者的高度關注。經過一段時間的規范治理之后,外賣平臺入駐商家的質量逐漸提升,食品安全問題得到改善,越來越多的線下實體餐館選擇主動亮明營業執照、經營許可證并公示食品安全等級與來源渠道,外賣平臺也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但是在餐飲、外賣行業整體繁榮的背后,與龐大用戶群相對應的卻是活躍于外賣市場的小餐館拿證難的現狀。部分個體商戶,尤其是小微餐飲商家辦證時間長、反饋慢的問題亟待解決。
根據記者近日在廣州街頭走訪調查發現,小餐飲商戶辦證時間最短的為15天,最長的則需要近3個月,平均辦證時間長達1到1.5個月,雖然相比以前已經有了極大改善,但是對于利潤微薄的小微餐飲商戶來說,時間成本還是較高。此外,效率不高的問題還會拖慢整個行業的發展速度,這對于如今正在快速發展的餐飲、外賣業來說也是難題。針對這一問題,需要以外賣平臺為代表的企業出面協調,同時也需要政府方面簡化工作步驟、提高辦證效率,并通過政企合作,盡早地制定餐飲辦證等系統性解決方案。
從福利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通過政企合作改善小餐飲經營現狀,還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以小微餐飲商戶為代表的弱勢群體正是社會整體福利提升最應當關注的群體,對于這一群體來說,增加資源給他們,帶來的福利邊際效益遠大于同樣資源給其他群體帶來的福利邊際效益。因此,對一個社會來說,若要改善整體的福利狀況,此類弱勢群體福利的改善理應被放在更為突出的位置。另外,解決當下存在的小微餐飲辦證難、辦證慢問題,不僅有利于小微個體商戶通過自身勞動獲得經濟來源,同時也從另一個方面降低了從業門檻,有利于社會就業穩定。
說到底,小微餐飲存在的問題,還是民生問題。只有民生問題解決了,經濟才能健康發展,社會才能穩定進步。近年來,我國已經在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福祉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無論脫貧攻堅,還是減稅降費,均是以實際出發,服務民生、改善民生的有效舉措。
具體來說,相關部門要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管理責任和監管責任,就要將重點放在解決餐飲服務行業的準入難題上:一方面,進一步優化準入服務,提升服務質量,盡量縮減辦證過程的手續與時間,讓小微餐飲商戶盡快領證;另一方面,加強政企合作,由企業平臺幫扶小微商戶熟悉準入流程,集中辦理;同時,還需加強監管部門基礎監管信息數據庫的建設和共享,充分利用數據時代的技術支持,積極探索更為先進的行業治理模式。
總而言之,民生問題無小事,群眾利益大于天,改善民生問題、增進民生福祉既是現代社會文明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政府、企業和全社會責任感的集中體現,只有解決了民生問題,才能進一步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