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味品龍頭擬赴港上市,已熬過業績低迷期?
餐飲供應鏈指南 · 2024-12-16 09:05:35 來源:紅餐網
“醬油一哥”也要沖刺港股了。
本文由餐飲供應鏈指南(ID:cygylzn)原創首發,作者:梁盼;編輯:景雪。
12月11日,醬油龍頭海天味業(603288.SH) 發布公告稱,計劃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按照海天味業的說法,申請赴港上市,是為了進一步推進全球化戰略,提升國際品牌形象和綜合競爭力。
對此,有業內人士也分析稱,當前中國餐飲業的價格戰越打越烈,消費端需求又越來越多元化、碎片化,面對愈發激烈的競爭局面,海天味業需要未雨綢繆,而赴港二次上市正是其為了穩固市場地位做出的“更進一步”探索。
01.二次上市,劍指海外市場
依據海天味業發布的公告,本次H股發行將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發售。在取得本次發行上市的有關批準、備案后,海天味業將發行 H 股股票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 A 股和 H 股雙重上市的公司。
2014年,海天味業在上交所上市。過去幾年,海天味業的發展速度開始放緩。其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公司的營收增速、凈利增速從過去的2位數降為個位數。
進入2024年,海天味業的營收、凈利潤有所好轉。披露的財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凈利潤48.15億元,同比增長11.23%,扭轉了過去的凈利增速下滑局面。
凈利雖然增長,但海天味業的業務版圖依然集中在國內市場。根據中國調味品協會2022年調味品企業百強報告(未披露最新的2023年報告),海天味業盡管產量和銷售額名列行業第一,但其出口額及占比均遠低于同行。
△圖片來源:海天味業官網
當然,加碼出海業務,海天味業也已經做出一些嘗試。
2024年4月,海天味業下屬子公司海天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新增設立全資子公司海天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據悉,海天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貿易、投資等,主要經營地在中國香港。
6月,海天國際投資又設立了全資子公司HADAY ID。HADAY ID的主要經營地、注冊地均為印度尼西亞,主要從事調味食品的生產。
8月,海天味業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公司目前正積極拓展出口業務。
赴港上市,無疑是海天味業國際化戰略的又一步關鍵落子。
對海天味業而言,未來如果成功在港上市,將有助于公司獲得更強的市場評價和多樣化的市場反饋,有助于打開更大市場。
02.收購、赴港上市、建原料基地……
海外市場爭奪戰已經打響
事實上,在整個餐飲供應端,已經有不少企業在發力海外業務。
如今,在產品出口的基礎上,收購海外企業、籌備赴港上市、在海外建設原料基地……已經是供應鏈企業出海的常見策略。包括安井食品(603345.SH)、梅花生物(600873.SH)在內的多家企業,都已經進行了相關部署。
今年1月初,安井食品稱,為加快國際化戰略及海外業務布局,增強境外融資能力,籌備在境外發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到了12月,公司董事會已通過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議案。
此外,早在2021年,安井食品就收購了英國功夫食品70%的股份,也是在這一年,安井食品正式將境外收入單獨列入財報。今年4月,安井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還表示,公司于2023年12月成立了集團進出口部,加快推動進出口業務,開發了菲律賓、澳洲、歐洲等國家的海外客戶。
發力海外,也為安井食品帶來了部分增量。其境外營收從2021年的0.35億元漲至2023年的1.28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安井食品的境外營收1.22億元,同比增長35.77%,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不過,安井食品境外營收的占比依然較小,不足1%。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在國外已有一定積累的“味精大王”梅花生物,也在繼續加碼海外。
財務數據顯示,梅花生物境外銷售收入在總營收的占比已有3成,境外收入已超80多億。
前不久,梅花生物宣布,擬以105億日元收購日資企業協和發酵旗下的食品氨基酸、醫藥氨基酸、母乳低聚糖(HMO)業務及資產。對于這次交易,梅花生物方面表示,公司將通過交易獲得多個國內外生產經營實體,實現產業出海戰略落地。
從梅花生物過去披露的經營數據來看,國外業務的毛利率也尤為可觀。2023年,其國外業務的營收為84.72億元,毛利率為25.90%。雖然營收不及國內業務一半,但國內業務的毛利率僅為16.94%。
作為較早發力海外的企業,酵母巨頭安琪酵母也在海外業務上嘗到了甜頭。
△圖片來源:安琪酵母公告
公開資料顯示,安琪酵母在2000年就開始涉足海外業務,目前已在埃及、俄羅斯等國設立了工廠,在墨西哥、美國、德國都有分公司。
近年來,海外業務也為其帶來了業績增量。其三季報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安琪酵母國外實現營業收入42.6億元,同比增長21.8%。9月,其宣布將在印尼設立合資公司,以便公司產品就地覆蓋東南亞市場。
可以看到,越來越多供應鏈企業正在推進國際化戰略,希望以此帶來新的增量。尤其是一些已經陷入高度內卷的品類,伴隨行業增量見頂,相關企業也不得不提前規劃,尋覓新陣地。
但也要注意,推行國際化戰略,雖然能帶來新機遇,但也不可避免會遇到全新挑戰。
一方面,海外的營商環境、飲食喜好都與國內有很多差異,而且各國有著不同的食品標準,能否適應當地市場還是未知數;另一方面,就算在國內家喻戶曉的品牌,在海外還是需要重新進行品牌建設,這也意味著,品牌要耗費不小的精力和成本,投入成本能否換來相應的收益,還有很多未知。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