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團隊解散、業務停滯!某巨頭機器人餐廳項目被曝“慘敗”

紅餐編輯部 · 2023-06-13 17:52:42 來源:紅餐網

機器人餐廳歷經十年發展,有著大量無疾而終的商業故事。無論是謹慎探索的中小品牌還是不差錢的巨頭大廠,為何都沒能成功?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曾憲天,編輯:洪君。

最近,有業內人士向紅餐網爆料稱,某巨頭轟轟烈烈搞了幾年的機器人餐廳項目,已經到了業務停滯、團隊解散的階段。

這個失敗案例其實有著共性意義,機器人餐廳歷經十年發展,有著大量無疾而終的商業故事。

比如2016年時,曾經的“網紅”湖南米粉品牌人人湘,就在北京開過一家無人化的機器人餐廳,當時這家店在餐飲消費和互聯網科技領域都引起了轟動。然而僅僅過了兩年,人人湘就關閉了無人餐廳,并宣告前期投入的100多萬全部打水漂。

這么多年來,不只是中小品牌折戟,就連不差錢、不差資源的巨頭大廠,也沒能講好機器人餐廳這個故事。

巨頭下場,也沒做成

2018年時,執掌碧桂園的楊國強曾公開表示,5年內碧桂園要在機器人領域投入至少800億元,引發外界關注。

2019年5月,碧桂園成立了負責餐飲機器人的千璽機器人集團,不僅覆蓋餐飲機器人設備的研發、制造、銷售,還嘗試打造自營的機器人餐廳,企圖通過合營、加盟等方式構建連鎖化品牌發展生態。

2020年1月,千璽機器人集團打造的FOODOM天降美食王國機器人餐廳首家旗艦店在廣州珠江新城開業。

隨后的2020年6月,FOODOM天降美食王國機器人餐廳,在碧桂園博智林公司總部所在地順德開出了第二家店。

公開信息顯示,FOODOM天降美食王國是業態完整的機器人餐廳綜合體,面積約2000平米,點餐、出餐、送餐均由機器人設備完成,餐廳內有炒鍋機器人、煲仔飯機器人、粉面機器人等20余種餐飲機器人設備,可提供近200種各式菜品,最快20秒出餐。

在2021年初的碧桂園年度工作會議上,時任碧桂園董事局主席的楊國強再度強調了對機器人業務的野心,其表示一年內機器人餐廳要在大灣區布局1萬家門店,未來劍指全球最大餐飲集團、最大餐飲設備制造商。

然而站在2023年回望,這一目標終成空談。FOODOM天降美食王國機器人餐廳高調開出的廣州珠江新城店早已歇業退場,位于順德碧桂園博智林公司總部的門店似乎也處于“半隱退”的狀態中。

目前,在大眾點評上搜索該餐廳僅出現一個結果,也就是博智林機器人總部店,評分為3.9分。紅餐網翻看數百條用戶點評發現,該餐廳存在缺少服務、點餐后無反應、機器人故障、出餐慢、菜品味道差等槽點。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幾次財報季中,碧桂園方面幾乎沒再提及過餐飲機器人、機器人餐廳等相關信息,轉而聚焦于其建筑機器人方面的進展披露。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阿里旗下的盒馬鮮生,很早以前也已涉足機器人餐廳市場。

2018年2月,盒馬Robot.HE機器人餐廳落地上海,顧客選座/落座后使用手機掃碼點餐付款,智能機器人制作餐品,智能送餐車送餐,全程不超過30分鐘。

目前,該店在大眾點評上的評分同樣只有3.9分,存在菜品、餐具不干凈,環境衛生不好,上菜太慢,菜品味道一般等問題。

從數百條用戶反饋的評論可以看出,大部分用戶被機器人餐廳的噱頭所吸引,在體驗前就有了較高的期望值,然而在實際體驗過程中卻出現了不愉快的經歷,導致產生較大的落差感。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8年時盒馬就對外宣稱,機器人餐廳開業4個月便已營收平衡,但直到2023年4月,其才在上海開出第二家機器人餐廳。這或許也從側面說明,目前機器人餐廳的模式還不適合大面積復制落子。

有著類似經歷的還有京東。2018年“雙11”前,京東首家機器人餐廳“京東X未來餐廳”在天津開業,從點餐、配菜、炒菜、傳菜到用餐、結算,智能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后臺貫穿餐廳運營全過程。

消費者點餐后,后臺將炒菜任務分配給烹飪機器人,機器人依據菜譜進行菜品的烹制,最后再由采用自動駕駛和高精地圖技術的傳菜機器人將烹制好的菜品送到餐桌前,盡可能實現了無人化模式。

彼時擔任京東集團副總裁、X事業部總裁肖軍稱,京東X未來餐廳打造的智能餐廳解決方案將面向更多城市,進一步拓展無界零售應用場景和線上線下融合版圖,未來將持續在全國落地。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然而如今再查看這家門店,已“查無此店”,彼時宣布擴張計劃的京東副總裁肖軍也早已于2021年11月從京東離職。目前在大眾點評中能查詢到的京東未來餐廳信息,僅剩其沈陽門店。

機器人餐廳,為何水土不服?

不差錢的巨頭們親自下場布局數年,這件事也沒能做成。在風口期涌入的中小餐飲企業,更是折戟無數。

為什么機器人餐廳始終無法走出合適的發展路子?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早在2018年時,人人湘聯合創始人嚴興會就曾進行過復盤,并坦言互聯網科技的未來感風格并不太適合餐飲體驗,餐飲門店更需要煙火氣。

“不可以犧牲顧客體驗去做技術。”嚴興會認為,餐飲行業的成本重構,還遠未到能完全用機械化來替代人力成本的時候。

今年4月,客如云COO蘭彥暉在在紅餐網推出的系列化直播欄目《紅咖說》中 曾表示,目前國內大概有1000萬餐飲企業,整體的連鎖化、數字化率可能僅在20%左右。

在餐飲數字化率并不高的當下,想要跳過管理系統、結算系統、點餐系統、供應鏈系統等多個方面的數字化打磨升級,直接一步登天進入“全自動”的機器人餐廳階段,顯然是不現實的。

此外,機器人餐廳代表的無人模式理論上可以減少人力成本,提高餐品制作、門店運營等方面的效率,但在實際落地中,這一模式又往往會帶來新的問題。

無論是機器人餐廳還是未來智能餐廳,勢必需要突出經營自動化的能力,而這樣會增加很多運營成本,動輒數萬元的迎賓機器人、送餐機器人、炒菜機器人等等,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引入。驟增的成本支出,也拉高了機器人餐廳的建設門檻。

△圖片來源:1688

不僅如此,當下的機器人交互技術和手段,還難以滿足消費者的對話需求,無法確保消費者的用餐體驗。機器人餐廳普遍評分不高,用戶吐槽較多的情況也印證了這一點。

而對于互聯網大廠,以及試圖跨界科技的巨頭而言,打造機器人餐廳的意義或許更多是展示其技術能力和落地場景的可能性,為后續的推廣打個樣。

大廠們尋求的更多是以輔助、賦能的輕資產模式來運作,出售手中的技術能力,使其產生營收價值。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大廠們總是不親自下場,用自營的重資產模式來連鎖化、規模化打造機器人餐廳了。

用一個比喻能更好理解這種純自動、無人化,滿滿科技感的機器人餐廳的發展境況,它就像汽車工業里的概念車一樣,是大廠們“秀肌肉”的媒介之一,短期內無法也不會量產。

△圖片來源:Midjourney

事實上,不僅僅是餐飲行業,完全依賴技術和機器人設備的無人模式在不少應用場景中都出現了問題。

來看看酒店領域。阿里在2018年12月高調開業了一家名為“菲住布渴”的無人酒店,從大堂、電梯、房間,再到餐廳、健身房等酒店空間,都整合了人臉識別、語音控制、智能機器人等黑科技,住客從入住到離店全程可實現無人化服務。

“晚上點了機器人送餐,結果是酒店員工送來的,說是機器人送餐經常卡頓,暫時在升級中。”有入住過的用戶在大眾點評上寫下了上述吐槽評論。在其他用戶相關的負面評價中,還存在著諸如缺乏人情味,冷冷清清,房間用品存在瑕疵難以找人處理等吐槽。

有知情人士向紅餐網表示,其實“菲住布渴”無人酒店是飛豬旗下的業務,曾經希望通過這個酒店樣本,將阿里的無人酒店解決方案出售給更多的酒店集團,從而引領行業的智能化發展。

但落地至今近5年,飛豬的核心管理層屢次更替,“菲住布渴”酒店逐漸淪為無人問津的邊緣業務,阿里、飛豬都鮮少再提及這個曾經的發展構想和野心。

從業界主流酒店集團并未出現大規模跟進類似無人酒店業態的舉措來看,“菲住布渴”所代表的酒店智能化解決方案,也并未得到行業的認可,普及更是無從談起。

餐飲+機器人,正在走出新路子

回看餐飲行業,這終歸是一門講究體驗、產品和服務的生意。

在餐廳中只能對著冷冰冰的機器人,人們更多還是會表現得無所適從,再智能化的設備、模式,似乎都與當下的用戶需求格格不入。

“未來餐廳,讓我感覺好孤獨。”大眾點評用戶@蝦仁兒在體驗機器人餐廳時,面對擬人造型的機器人廚師和智能傳送帶發出了這樣的感慨。而這,其實也是大部分消費者對機器人餐廳最直觀的感受。

△圖片來源:@蝦仁兒,紅餐網已獲授權

可以看到的是,后來也有不少餐飲智能化企業轉而采取了相對“折中”的方式,不再追求完全替代人力的“無人化”,而是轉向研發一些幫助餐飲門店提質增效的智能機器人設備或是解決方案。

比如碧桂園旗下的千璽機器人集團,在2019年成立了廣東智源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同步布局不同品類的智能化機器人設備,其相關解決方案及硬件設備還應用在了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的智慧餐廳中。

△圖片來源:千璽機器人官網

2021年7月,原美團核心高管郭慶創立了橡鷺科技,聚焦“機器人+ Food”賽道,深耕布局炒菜機器人產品,通過機器人全自動化策略提升餐飲門店后廚效率,同時又兼顧菜品的煙火氣問題,從后廚板塊幫助餐飲品牌強化快速連鎖、規模化復制的可能性。

再比如商用服務機器人企業普渡科技,通過算法升級與機器人視覺融合導航技術的迭代,打造出了能夠在室內外作業的送餐機器人產品,為餐飲商家、門店提升運營效率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眼下,智能機器人設備在麥當勞、海底撈等諸多連鎖品牌的門店中已然能夠看到。

各式各樣的機器人設備或是以門店功能性機器人的方式落地,或是以無人便民早餐車等方式呈現,更高效地滿足了消費者在不同場景下的餐飲需求,提升餐飲商家的服務效率,增加消費觸點。

△圖片來源:Midjourney

在餐飲門店的后廚里,機器人的用處也越來越大。連鎖品牌“霸碗蓋碼飯”,在四年時間里投入兩千多萬元資金,成功自研蓋碼飯機器人,并將其應用到了門店的后廚里。

霸碗的廚房工作人員只需要負責菜品的清洗處理,將食材和事先研制的調料瓶準備好后,機器人就會以極快的速度完成放油、投料、爆炒、出鍋、清洗等所有程序,極大提升了餐品的標準化品質與出餐效率。如今,憑借著智能化的優勢,霸碗蓋碼飯也在全國開出了上百家門店。

可以看到,“餐飲+機器人”在經歷多年曲折后,逐漸走出了一條更為合適的路子。

煙火氣、人情味與科技賦能本不應是“你死我活”的對立關系,或許不遠的將來,行業中能真正出現兼具科技效率與用戶體驗的機器人餐廳大模型,而不是過去那般“有名無實”的概念型門店。

本文封面圖來源:圖蟲創意。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