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預制菜產業如何健康發展?聽聽人大代表們怎么說
紅餐編輯部 · 2023-03-08 18:07:36 來源:紅餐網
得益于日漸成熟的冷鏈、速凍鎖鮮技術,加上各地政策推動、資本以及社會多方的積極參與,預制菜進入飛速發展的快車道。據中信證券調研數據顯示,2021 年我國預制菜規模約3500億元,預計 2026 年,我國預制菜規模將有望增長至6341 億元,2031年將有望增長至10212億元。
成為下一個萬億市場,預制菜得到了多方的關注。兩會期間,眾多人大代表也紛紛發表了對預制菜產業發展的建議。
圖片來源:攝圖網
全國人大代表司富春:對預制菜實行生產許可制,推行溯源管理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河南中醫藥大學省重點實驗室主任司富春提出了加強預制菜安全監管的建議。他認為預制菜產業迅猛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缺乏行業或國家標準、產業產品難以界定、從業者魚龍混雜、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加強預制菜安全監管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
司富春建議,加快制定行業標準,明確預制菜的概念,科學界定預制菜的涵蓋范圍,規范行業發展。以國家有關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為基礎,適時將行業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
強化全過程監管。實行生產許可制制度,提高市場準入門檻,防范行業無序競爭和惡性競爭。推行溯源管理,建立從原料采購、生產加工、儲存運輸、市場銷售等全過程可追溯系統,從源頭上保證預制菜質量安全。落實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建立企業誠信檔案監管系統,定期公布“紅黑榜”。加強餐品質量檢測,常態化運用第三方檢測和“飛行檢查”,嚴厲打擊濫用添加劑行為??砂凑债a品預制程度或制作場景對預制菜產品進行精準區別,既有利于保證產品的口味口感,又有利于保證食品安全。
另外,地方各級政府要做好“墩苗”與“扶優”計劃,在政策支持和扶持上向管理規范、市場前景好、核心競爭力強、有自主知識產權、有研發能力的企業傾斜,支持優勢企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
同時,要保護企業智力成果。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企業將智力成果轉化成專利技術,加大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支持企業品牌建設,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促進預制菜產業健康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嚴琦:支持預制菜企業走出去
在《關于講好中國餐飲故事,支持中國餐飲企業走出去的建議》中,嚴琦建議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支持重慶打造為預制菜之都,支持中國預制菜企業走出去。
她指出,預制菜是近年來餐飲業工業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目前,國內預制菜產業發展如火如荼,資本市場對預制菜領域投資力度正在加大。“重慶作為全國美食之都,餐飲龍頭企業眾多,大有可為。希望國家出臺優惠政策支持重慶打造為預制菜之都,支持中國預制菜企業走出去。”
在支持中國餐飲企業走出去方面,嚴琦還建議商務部重點培育一批把開辟海外中餐市場作為戰略發展目標、能夠代表中餐國際形象的規模型品牌龍頭餐飲企業或預制菜企業。“可以在條件成熟的國家或地區支持成立‘海外中餐服務中心’,或者通過駐外商務機構創建海外發展支持平臺。支持餐飲龍頭企業聯手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成立餐飲中資商會,同時充分發揮境外中資商會和所在國華人華僑的積極作用,共同支持餐飲企業走出去。”
同時,她建議成立“中國餐飲海外投資基金”,支持不同區域的知名餐飲企業抱團出海,并與境外中資工業園區進行配套協同,把中餐推向世界;金融部門要為走出去的餐飲龍頭企業提供優惠貸款和良好的海外金融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得利斯董事長鄭思敏:強烈建議制定預制菜國家標準
作為預制菜行業的全國人大代表,得利斯董事長鄭思敏今年全國兩會再次聚焦產業發展,提出了“加快制定和出臺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等多項建議。
鄭思敏認為,目前預制菜賽道總體向好,但也存在局部不足,行業發展存在著不少痛點。如行業欠缺標準化。雖然有關部門正密集出臺預制菜相關標準,但仍缺乏完善的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不利于行業長遠良性發展。同時,還存在預制菜定義模糊、產業技術研發與成果應用水平較低等問題,制約著中餐預制菜產業快速發展。
針對以上痛點,鄭思敏提出了具體建議。首先是完善系統性的生產管理全過程標準化體系。“預制菜產業所涉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產業都應完善相應的生產標準。建議由行業龍頭企業牽頭,盡快出臺國家、地方或行業相關標準,防范食品安全風險,規范企業經營行為,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鄭思敏稱。
其次,鄭思敏建議盡快明確牽頭部門,加快制定和出臺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規劃,制定精準化的預制菜扶持政策,重點培育成熟區域的市場主體。通過培育一批涵蓋生產、冷鏈、倉儲、流通、營銷、進出口以及裝備生產等環節的預制菜示范企業,充分發揮產業鏈鏈主企業作用,引導預制菜中小企業成為“專精特新”企業,牽引上游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下游餐飲以及配套制造業發展。
此外,鄭思敏還從加大科研投入、設立預制菜產業發展基金、打造區域性特色品牌等方面給出了切實建議。
人大代表錢建超:研究制定全國預制菜產業發展規劃
盡管當前預制菜產業大熱,但全國范圍內對預制菜的生產標準、產品規范、政策支持、推進措施等還不夠完善和統一。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梁平區委書記錢建超建議明確主管部門,牽頭研究制定全國預制菜產業發展規劃、鼓勵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以及統一生產標準規范,指導全國各地因地制宜、特色差異化、分工互補式發展,加快推動預制菜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以預制菜生產全鏈條高質量發展,倒推農業生產的標準化,加快農業工業化進程,迭代升級農產品加工業,助推新時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產業振興。
全國政協委員孫寶國:盡快制定預制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對于預制菜產業的發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認為,預制菜的產業化絕對不是廚房的放大,也不是簡單的清洗、調理,而是食品與烹飪等多學科的交叉。需要圍繞預制菜全產業鏈建設配套完善的標準體系,盡快組織制定預制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產品標準,對風味復原、食品添加劑使用、微生物控制、標簽標識管理等進行規范。
然而,目前市場上存在不同企業針對同樣的產品執行不同標準的情況,嚴重制約產業的健康發展;產業鏈建設方面,針對中式預制菜生產裝備的自主設計創新、智能化水平較低,滯后于產業的規模和快速發展水平;冷鏈配送能力和覆蓋范圍也制約產業發展;部分預制菜產品的口感與風味復原難度大,復熱過程對營養物質的影響等研究仍需加強等問題。
孫寶國建議盡快組織制定預制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產品標準,明確預制菜定義、范圍以及相關管理原則,兜牢預制菜的食品安全底線,同時圍繞預制菜全產業鏈建設配套完善的標準體系,對風味復原、食品添加劑使用、微生物控制、標簽標識管理等進行規范。此外,應完善產業監管方式,提高準入門檻,加強生產資質審核。
他認為,支撐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于持續加大科技投入,破解諸如口感與風味復原、營養物質保留、質構保持、品質保真等基礎共性問題。建議科技部設立專項基金,加大科技研發投入,補足預制菜產業基礎研究短板,破解制約發展的共性問題。
此外,他建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實施“預制菜產業質量發展示范工程”,強化頂層設計,打造產業集聚、資源高效利用的發展模式,增強整體競爭力。
總結
預制菜市場蛋糕雖大,“搶食者”卻并非少數。據《2022年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2年中國預制菜企業數量超7萬家。
盡管目前預制菜行業發展如火如荼,但入局者也別盲目樂觀。在紅餐產業研究院院長樊寧看來:“最終誰能夠在激烈的預制菜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還是要靠過硬的產品品質。不過,未來隨著各項預制菜標準的不斷完善,預制菜行業良性發展是必然趨勢”。
(作者:紅餐網李唐、何莉)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