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睡的年輕人撐起超長夜經濟,誰在開卷“24小時營業”
W · 2024-11-21 14:10:45 來源:贏商網
24小時營業,對于便利店來說,是常態。但不知從何時起,這股風潮慢慢滲透到了更廣域的消費市場——奶茶店、火鍋店、快餐店,甚至連購物中心也開始24小時營業,為夜間消費創造更多可能。
茶飲開始“拼時長”
新茶飲的內卷向來是有目共睹的,從產品到價格、從門店規模到聯名營銷,競爭維度愈發多元。如今,品牌們的競爭維度似乎又轉向了營業時長,越來越多24小時營業的茶飲店出現在大眾視野里。
以茶百道為例,從今年5月起,茶百道湖北、福建、四川、河南、安徽等區域賬號,陸續在社交平臺宣布區域內一批門店延長營業時間,變更為24H營業門店。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北上廣深四座一線城市,茶百道已經擁有超160家24小時營業門店。算上前述公開官宣的城市,保守預估茶百道品牌在全國開設的24小時門店已經超過300家。
在此之前,霸王茶姬于去年9月宣布廣東12家門店延長營業時間,覆蓋廣州、東莞、江門、深圳、惠州5個城市,并在廣州落下了兩家24小時營業門店。此后霸王茶姬也將24小時營業門店開到了深圳、長沙、北京、上海等城市。
緊隨霸王茶姬腳步,喜茶也在去年10月宣布廣州、深圳兩地多家門店開啟24小時營業制,同時配套上線夜間產品。從喜茶小程序來看,品牌已經開出了包括深圳海岸城店、廣州信達金茂廣場店、長沙樂和城店、成都保利大都匯店等在內的50多家門店24小時門店。
樂樂茶在去年11月推出全國第一批早餐屋及24小時營業門店。其中,樂樂茶上海大學路創智天地門店作為品牌首家24小時營業門店,營業期間內堂食和外賣均正常運營。
圖源小紅書用戶@小七
不僅如此,古茗、書亦燒仙草、茉莉奶白、一點點、蜜雪冰城等諸多茶飲品牌都相繼加入了“24小時營業”的隊列中。
從選址來看,這些門店大多聚集在了廣州、深圳、長沙、成都等夜經濟較為發達的偏南方城市,且分布在商圈和寫字樓、創意園居多。
餓了么今年8月發布的《24小時奶茶消費報告》亦顯示,今年6月以來,活躍的夜經濟帶動奶茶店營業時間拉長。從全國來看,24小時營業的奶茶門店絕大多數集中在南方,占比達到90%。通宵營業的奶茶門店數最多的三個城市依次是深圳、上海、成都。而除了住宅區,凌晨奶茶外賣訂單的第二大目的地就在寫字樓里。
深夜食堂撫慰胃與心
當然,不僅茶飲不打烊,餐飲品牌也在致力于成為溫暖都市人胃與心的“深夜食堂”。
麥當勞、肯德基作為全天候經營的典范,不僅吸引著那些想吃夜宵的年輕人,上夜班的打工人、旅游的特種兵都能在此找到休憩之地。
但據媒體統計,麥當勞在2009年把24小時餐廳的比例提升到了80%,如今的營業店鋪卻在大幅縮減。2023年,麥當勞24小時餐廳在全國只有1105家,占比不到20%。
不止麥肯,火鍋也是24小時營業的主力。
其中,海底撈火鍋憑借著貼心的人性化服務、新鮮干凈的食材、舒適的環境,早已是不少都市人的深夜好去處,更在近兩年演唱會經濟爆火之下,成為無數追星人的優質團建場所。
位于成都春熙路上的小龍坎全球旗艦店,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營業,還打造了特色“成都十二時辰”服務,制定分時段菜單和24小時時段報時特色活動。
今年7月,巴奴毛肚火鍋也加入24小時營業的行列,鄭州概念餐廳、商鼎路店、金水東路店三家門店開啟“24小時營業”模式在。
此外,像是老鄉雞、遇見小面等快餐品牌,也都開出了24小時門店。
其中,老鄉雞24小時門店多半會選擇開在離人們居住區不遠的商圈,成為一家家24小時“社區食堂”,同時還提供全天候外賣送餐服務,極大地方便顧客的就餐和點餐。
遇見小面自開出首家24小時門店后,也在不斷強化全時段經營的理念,菜單上的產品,除了一碗面,還增加了川味小吃、小鍋冒菜、酒類產品等,進一步豐富食客的選擇。
總體來看,突破常規營業時間的限制,24小時餐廳似乎正在成為餐飲的新常態。畢竟越睡越晚的年輕人,總會生出對宵夜的需求。
目前,盯上“全時段經營”的餐飲品牌不在少數,盡管全時段經營并不等于24小時經營,但二者的核心都是為了拓展消費場景,提高與消費者接觸和陪伴的機會,從而擴大盈利的可能性。
商場開啟超長待機
奶茶、火鍋、快餐、書店、便利店、密室……伴隨國內24小時營業場景的不斷更新,商場、購物中心也在積極響應這一變化,為多種業態的融合提供場所。近些年,不少商業項目也在探索“24小時營業”的運營模式。
例如,2023年5月開放營業的南京西城· 夜末央,是南京首個24小時不打烊消費街區,擁有運動、活力、音樂三大街區,囊括了體育、餐飲、娛樂等多種業態。其中運動街區是南京市內首座24小時運營的體育場地,集聚數十種運動設施,串聯成一個“運動+生活+商業”的開放式運動空間。
杭州的遙望X27主題公園,則是定位“全球首創·24小時不打烊·線上線下流量打通·星店潮流薈聚地”,通過市集、音樂、直播、派對、電影等形式,承載年輕人的多元生活方式。不過,從社交平臺的反饋來看,這里更像是一個大型直播產業基地。
一些正在建設中的項目也打出了“24小時”的概念。
如位于青島臺東一路的原國美電器中心旗艦店今年建起圍擋,正在進行施工改造。從圍擋廣告信息可知,項目將升級為“芒盒里”,打造青島首家24小時商場。
疆徠購物公園位于新疆喀什市,將城市公園與繁華商業、夜間消費與文化娛樂緊密融合,打造喀什市獨一無二的全天候時尚主題購物中心,以喀什唯一的24小時全天候不夜城的生活概念,為市民呈現全新的購物體驗。
從項目特色來看,相比盒子商業,開放的街區、公園商業似乎更有超長待機的優勢,無論是品牌經營還是活動的開展,都能夠更加豐富靈活。而數字化手段的運用,也以線上+線下的模式,為商業項目打造24小時營業概念創造新思路。
無論是品牌還是商場,24小時的生意雖然頗具吸引力,但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好。
眾所周知,高線城市、旅游城市的夜間消費相對活躍,且南方夜經濟規模通常比北方更為突出。因此從城市消費習慣來看,24小時營業并不適合全國。
而在經營層面,也需要考慮設備消耗成本、水電支出、人力成本等一系列因素,需要通過更精細化的運營,才能真正喚醒“沉睡”的消費潛力。
本文轉載自贏商網,作者:W
圖片:除標注外,來自各品牌、項目官方渠道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