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淡”小龍蝦季:門店營業額腰斬,182畝蝦田僅賺1800元
紅餐編輯部 · 2024-08-20 08:39:44 來源:紅餐網
夏日“宵夜頂流”小龍蝦,光環不再?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周沫;編輯:方圓。
8月過半,今年的小龍蝦季也進入尾聲。
隨著市場供應減少,近日小龍蝦行情有所回暖,6錢以上的大蝦,漲到了近60元/斤。
但無論是小龍蝦專營店的經營者,還是上游的養殖戶、經銷商等,都直言今年或是史上“最淡”小龍蝦季!
豪蝦傳創始人蔣毅表示,今年豪蝦傳的營業額,相比往年降幅超4成,要靠縮減人工才能勉強維持利潤;
肥肥蝦莊、阿青龍蝦等連鎖小龍蝦品牌,部分城市營業額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一些小龍蝦店,因為生意冷清,不得不關店止損;還有網紅小龍蝦店,開業不到半年,就已關閉歇業;
上游養殖戶和經銷商的日子同樣不好過。
有養殖戶表示,182畝蝦田,只賺了1800元;也有蝦農,以5毛/斤的價格甩賣小龍蝦。
……
曾經的“夜宵頂流”,已經走過了“超級網紅”的時代。
△圖片來源:紅餐網 攝
旺季不旺,營業額腰斬,
小龍蝦迎來“最淡”旺季
7月底,阿玲(化名)決定關閉她經營了5年的小龍蝦店。她的店位于廣州黃埔區一條商業步行街,原本是這條街上唯一一家幸存下來的主營小龍蝦的餐廳。
2023年以前,阿玲的小龍蝦店生意還不錯,即使周邊的大排檔也推出了小龍蝦,她的店依舊需要排隊等候,且積累了一大批熟客。
阿玲回憶稱,生意最火時,從下午4點就開始忙,一直持續到深夜12點,連晚飯都沒有時間吃。服務員忙不過來,顧客都是自己收拾桌子坐下,自己拿菜牌手寫下單的。
從去年開始,阿玲明顯感覺到店里的生意變差了,旺季從2019年的七八個月縮短到了去年的一兩個月。今年的情況更嚴峻,“根本沒有旺季,往年經常來店里吃小龍蝦的熟客,也來得少了,營業額與去年同期相比,直接腰斬。”
考慮再三,阿玲決定在今年旺季結束前關店止損?,F在,她的小龍蝦店已經掛上了“低價轉讓”的告示。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在廣州某知名小龍蝦館做幫廚的方姨,也見證了門店生意熱鬧與冷清的更迭。
方姨告訴紅餐網,往年3月小龍蝦上市,店里就開始大排長隊,尤其是周末和節假日,顧客經常從下午四五點開始排隊,直至深夜。
“最忙的時候,將近20人負責(清洗)處理小龍蝦,每天要處理大約900斤的小龍蝦。”方姨回憶道。
但今年,除了5、6月比較忙碌外,其余時間都不需要排隊,甚至只有周末才勉強坐滿客人。生意變淡,負責處理小龍蝦的人手也縮減至10人以內。甚至空閑的時候,方姨還會去前廳幫忙收拾桌子,或者在后廚做一些簡單的食材準備工作。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方姨透露,她所在的這條街,原本有好幾家小龍蝦專門店,這兩年陸陸續續都關門了。
溫州起家的阿青龍蝦,目前在溫州、廈門等地均有門店。品牌總監林芳向紅餐網透露,今年阿青龍蝦門店生意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溫州市場的營業額同比下降了10%,而廈門地區門店營業額降幅達15%。
即便在“吃蝦大省”,與往年相比,小龍蝦旺季也在縮短。
湖北潛江、江蘇盱眙、湖南益陽、湖南長沙、四川成都被稱作是中國五大“小龍蝦之都”,這里具備著小龍蝦生長的肥沃土壤,也孕育了眾多小龍蝦品牌。
以湖北市場為主的肥肥蝦莊為例,其品牌相關負責人向紅餐網透露,往年武漢人從4月開始吃小龍蝦,一直持續到8月,長達5個月的消費高峰。不少人請外地客人吃飯,也熱衷于吃小龍蝦。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但今年情況有所不同,小龍蝦消費高峰期集中在4月和5月,6月受大雨影響,消費明顯下滑,盡管7月有所回升,但仍不及4、5月的水平。
成都市場同樣如此。
李小孬鹵煮龍蝦的創始人李小孬觀察發現,小龍蝦銷售旺季在逐年縮短,今年幾乎沒有出現明顯的高峰期。他提到,位于成都雙流李小孬鹵煮龍蝦店,4月業績與去年相當,但從5月起就明顯下滑。由于降幅太大,李小孬直言,“沒敢仔細算。”
門店位于成都春熙路的豪蝦傳·龍蝦館創始人蔣毅也發文稱,今年成都的小龍蝦基本沒有旺季,豪蝦傳的營業額,相比往年降幅達到4成以上,要靠縮減人工才能勉強維持利潤。
暴利時代不再,
注吊銷量創5年新高!
營業額下降,旺季縮短,小龍蝦專門店的利潤也在不斷走低。
通常情況下,3月剛上市時,由于原料價格較高,小龍蝦店在這個階段是難以盈利的。只有到了4月中旬小龍蝦大量上市,蝦價逐漸下降,才到了小龍蝦館盈利比較可觀的時期,通常有2個月左右。
△小龍蝦店生意慘淡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但由于品類的特殊性,小龍蝦的價格常常以天為單位,因此小龍蝦餐廳的毛利變得很不可控。
據了解,肥肥蝦莊使用的都是7錢以上的高品質小龍蝦,今年高峰期最多一天可以消耗25噸左右小龍蝦。然而,今年小龍蝦漲價提前了一個月。“往年,都是到了8月底,大蝦的價格才會逐漸漲到55元左右一斤,但今年的情況有所不同,從7月底開始,7錢以上的小龍蝦,價格從每斤40多元迅速漲到了8月初的60多元,短短十來天漲幅超過40%。”
據分析,五六月是小龍蝦的消費高峰期,但今年6月長江水都漲到了警戒線以上,很多地方出現了大暴雨,導致塘里的小龍蝦都跑了,無法正常供應,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上游漲價,但餐飲端卻是無法頻繁調價的,因此,蝦價越貴,龍蝦店的利潤就越低。
此外,整個餐飲市場內卷加劇,價格戰此起彼伏,小龍蝦賽道同樣如此。
紅餐網觀察發現,今年夏天,廣州市場上,66元3斤、86元4斤、97元5斤的小龍蝦套餐比比皆是。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截圖
有小龍蝦從業者告訴紅餐網,今年在武漢,甚至有餐廳推出了29.9元的小龍蝦雙人餐來吸引客流。
“季節性問題,加上客單價高的劣勢,讓小龍蝦成為餐飲行業里,同比下滑最嚴重的品類。”蔣毅在其朋友圈里如是發文稱。
小龍蝦作為季節性特色美食,在利潤豐厚的時代,甚至有過最快90天收回投資成本的“江湖傳說”。
然而,伴隨著賽道降溫,旺季不斷縮短,小龍蝦暴利時代不再,入局者越來越少,離場的人卻在不斷增加。
《中國餐飲發展報告2024》顯示,小龍蝦相關企業的注冊量從2019年起便開始逐漸下降,2023年小龍蝦相關企業的注冊量僅為1663家,只有2019年全年新增注冊量3成。與此同時,小龍蝦相關企業的注吊銷量卻在2023年達到了1690家,創下了近五年來小龍蝦相關企業注吊銷量新高。
據蔣毅觀察,成都的小龍蝦專門店,已經從此前的上千家到減少到如今不足百家。包括豪蝦傳在內,該品牌2013-2015年在四川開設了20多家聯營店,但截至目前,僅保留了一家門店;李小孬鹵煮龍蝦也從原來在成都的多家分店,縮減至一家。
而在武漢,往年小龍蝦季來臨前,都有大量新店開出來,但從去年開始,入局小龍蝦的創業者也肉眼可見地少了起來,連鎖品牌的擴張步伐也變得謹慎。
比如,上半年肥肥蝦莊開了8家新店,但下半年到明年,將會放慢開店步伐,重點放在人才培養上。”
“誰開得多,誰死得就越快。”松哥油燜大蝦徐松如是直言道。據介紹,從2023年起,松哥油燜大蝦就暫緩開店腳步了。
收購價低至5毛/斤,
養殖戶日子難熬
小龍蝦餐廳生意冷淡,意味著對上游的需求量減少,小龍蝦采購商和養殖戶的日子同樣不好過。
2018年入局小龍蝦養殖的霞姐,今年滿打滿算僅賺了1800元。
彼時,小龍蝦仍處于黃金期,養殖周期短,回款快,且利潤可觀。“當時聽聞湖北老家,不少蝦農一畝田就可以賺1萬塊。”霞姐原本做土建相關工作,聽說小龍蝦賺錢,就盤算著回老家租兩三百畝地養蝦,這樣每年能賺兩三百萬。
△圖片來源:肥肥蝦莊
2018年,她在荊州松滋縣租下了近200畝地,開始養殖小龍蝦。
剛入場,霞姐就吃到了甜頭,2019年那年,養小龍蝦賺了100多萬。
根據霞姐的講述,當時小龍蝦供不應求,蝦販主動找上門搶著收蝦。剛撈上來,就有蝦販在旁邊等著。“一早上,進賬三四萬很正常。”霞姐說道。
在霞姐口中,那兩年,蝦農的日子都過得很滋潤。“早上蝦子能賣個好價格,蝦農基本都不在家里吃飯了,在餐館里吃過早餐后就出去逛街、打麻將去了,晚上再到街上吃晚飯、宵夜。”
2017-2019年是小龍蝦養殖的紅利期,一方面當地政府給予了支持,另一方面,市場需求量也非常大,當時在湖北幾乎沒有賣不出去的龍蝦。
從3年前開始,霞姐發現小龍蝦養殖也沒那么容易賺錢了。
霞姐注意到,周邊省份如安徽、江蘇、湖南等開始養殖小龍蝦,甚至廣東、新疆等地也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小龍蝦養殖戶。
△圖片來源:肥肥蝦莊上游養殖基地
“天南地北,只要有水的地方都在養小龍蝦,加上小龍蝦養殖技術的進步,慢慢地,小龍蝦的產量也越來越大,逐漸就供大于求了。”霞姐說道。
《中國餐飲發展報告2024》顯示,近5年來,上游小龍蝦養殖產業繼續擴大,養殖面積、產量都持續上漲。2023年,小龍蝦養殖面積達到2950萬畝,產量首次突破300萬噸,達到了316.1萬噸。與2019年相比,養殖面積和產量,均上漲超過50%。
需求端萎靡,而供給端卻在不斷擴大,這使得養殖戶的日子日益艱難。
2022年,霞姐賺了70多萬,相比2019年的年入百萬少了3成多。
今年,為了每斤多賣5毛錢,霞姐經常自己拉著一車小龍蝦,去跟蝦販討價還價。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她表示,今年整個龍蝦季,中蝦及以上規格的小龍蝦價格大概在12-13元/斤,5月初,一斤中規格的小龍蝦只能賣到5元。
霞姐算了一筆賬,今年賣小龍蝦總收入為282800元,成本方面,租金400元/畝,182畝地合計72800元;購買蝦苗花費了24600元;飼料和黃豆的開銷為77600元;動保成本為14000元;機械損耗和電費分別為8000元和4000元;再加上自己和3位員工的人工成本,按每人每年20000元計算,總共80000元。所有這些費用加起來,總支出為281000元。
忙活一整年,最終霞姐在這182畝小龍蝦田上的凈利潤僅為1800元。
今年沒掙到錢的不止霞姐。據她透露,今年其蝦場周邊的農戶,很多都未能盈利。
Judy家在湖北黃岡,家中從事小龍蝦養殖已有五六年,規模不大,僅有十幾畝地,但從去年開始,明顯感覺到小龍蝦越來越難賣,今年的價格更低迷。
5月1日這天,Judy記憶猶新。凌晨2點,父母就開始捕撈,想趁著節假日賣個好價。然而,蝦撈上來之后,蝦販只愿意以每斤1塊錢的價格收購。“氣得我們轉頭就把蝦倒回田里,后來剩下一百多斤,3塊錢一斤賣給另一個蝦販。”
Judy表示,往年家里養蝦能賺五六萬元,今年卻虧了7000多元。“前幾年行情好的時候,統貨小龍蝦的價格能達到每斤二三十元,今年最高價也只有七八元。一些比小青還小的龍蝦,甚至低至5毛一斤。”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作為一名小龍蝦的采購商,湖北省洪湖市漢沙水產經理柴先生則提供了另一個視角。據他透露,養殖戶的小龍蝦主要通過兩個渠道銷售:一是餐廳,二是加工廠。今年以來,向連鎖餐飲企業供應的小龍蝦量相對穩定,但加工廠的收購量卻大幅下降。
柴先生告訴紅餐網,他合作的許多小龍蝦加工廠的需求量與去年相比減少了超過50%。
他表示,不少加工廠的貨都是銷往國外,主要為歐美市場,但由于種種因素影響,今年的出口量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導致許多加工廠不再大量收購小龍蝦。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報告也顯示,2023年小龍蝦產品出口額下降了21%至1.027億美元。出口量也降至8140 噸,2021年和2022年分別為9693噸、9235 噸。
當國內小龍蝦供大于求之余,而出口量和出口額也同步雙降,這對小龍蝦養殖戶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對于小龍蝦整個產業鏈的從業者來說,大都深陷水潭里,什么時候能走出來,目前還是未知數,接下來要比誰更‘抗揍’了。”蔣毅說道。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結 語
作為“夜宵頂流”的小龍蝦,光環不再。
無論是市場端、消費端還是資本端,小龍蝦都已經走過了“超級網紅”的時代。
百度指數顯示,2019年起,小龍蝦熱度開始下滑,直至2024年,小龍蝦搜索指數峰值最高只有4000多,僅為2018年巔峰期的兩成左右。
△圖片來源:百度指數
企查查數據顯示,2015-2019年,小龍蝦行業發生了十余起融資事件,催生了一批備受矚目的明星餐廳,甚至有品牌在3年獲得4次融資。而后長達5年來,鮮少有小龍蝦相關企業獲得融資。
從全國小龍蝦品牌的發展情況看,具備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大多仍是創立多年、有市場積淀的。比如北京有胡大飯館、海盜蝦飯,湖北有肥肥蝦莊、靚靚蒸蝦、巴厘龍蝦、一棠龍蝦·王牌蝦球,上海有紅盔甲、滬小胖等。
一些小龍蝦品牌也在探索求變。
比如肥肥蝦莊,2018年開啟了零售業務,與盒馬鮮生、樸樸超市、美團等平臺合作,并于2023年成立了電商公司,進駐天貓、京東等平臺;松哥油燜大蝦,去年開始放緩了開店的步伐,轉而向零售、供應鏈出海方向發力。
△圖片來源:松哥油燜大蝦
上游的養殖戶同樣如此。
比如霞姐,自7月中旬賣完蝦之后,已將部分蝦田改種了水稻,剩下的蝦田水草已經恢復生長。接下來,她會投放一批新的蝦苗,開始二季蝦的養殖,等到元旦或者來年春節時再賣。
她還計劃著,在水稻收割后,利用稻草種植蘑菇以增加收入。明年,除了繼續養殖小龍蝦外,她還打算開始養殖甲魚。
像霞姐這樣的養殖戶,還有很多,他們對小龍蝦仍抱有期待,但也在求新求變,在“等風來”。
11月24日-30日,紅餐成長社將組織《增長創新之旅-日本餐飲深度研修團》,7天6晚的行程,將參訪世界級先進企業,與日本著名餐飲企業頂尖管理者零距離學習,汲取智慧,助力增長!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