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和友“復活”,“長沙模型”才是正解?
紅餐編輯部 · 2024-01-04 08:53:04 來源:紅餐網
深圳文和友開始以“湘里湘氣”的形象示人,“融入本地”的意愿似乎已漸漸消散。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周里希,編輯:景雪。
深圳文和友“復活”了。
據紅餐網了解,此前被曝暫停營業的深圳文和友重新開業,但卻幾乎變了個模樣。而攜新面孔歸來的它,再次重現排隊高光,到底怎么回事?
01.“湘里湘氣”,深圳文和友變了
從老街地鐵站出站步行約200米,就來到了深圳文和友。這座掛滿了餐廳燈牌、試圖復刻20世紀80年代老建筑的大樓,一如既往散發著濃郁的懷舊氣息。
而其內部,已發生了不少改變。
此前,深圳文和友一樓最引人注目的是賽博朋克風的“老街蠔市場”——復刻水產市場場景,堆滿各色生蠔,霓虹燈牌隨處可見,還原了90年代東門老街菜市場的氣息。
但如今,步入這棟餐飲綜合體,首先進入視野的是扎堆的燒烤店,風格迥異,包含了湖南、重慶、新疆等各地的口味。這是深圳文和友最新打造的“燒烤小巷”。
“2023年9月初,文和友就暫停營業、開始裝修了。一樓現在基本都是燒烤店,大部分門店都是新開的。”一位正在攬客的服務員告訴紅餐網。
不同于街邊的大排檔燒烤,此處的燒烤店以小店居多,面積基本都在30平以下,裝修較為精致,每家店都有不同的風格。
△深圳文和友內一樓的燒烤小巷,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繼續來到二樓和三樓,可以發現,很多門店也已經“大換血”。
包括有章牛雜、阿八蠔仔烙、潤園四季、春梅里鹵鵝、老地方鹽田腸粉、唐門脆市、牛巷番薯粥等各類廣東美食都沒了蹤影。
取而代之的,是圍繞“長沙肉菜魚市”這個主題匯聚的一批長沙當地熱門餐飲品牌,比如弟陀廖記跳跳蛙、張氏父子煤爐子缽缽菜、笨羅卜瀏陽菜館等。此外,還有一些主打長沙特色小吃的門店正處于圍擋裝修中。
這些湖南特色餐飲品牌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消費者。紅餐網走訪當日,正值工作日下午,從下午4點起,三樓的笨羅卜已經開始陸續有消費者進店用餐。到了6點,店門口開始排起了長隊,而后等位的排號一度超過200。
△笨羅卜外等位的消費者們,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人氣頗旺的還有湖南老牌粉面館“楊裕興”,晚上6點不到,店內已座無虛席。據了解,楊裕興于2023年10月入駐深圳文和友,目前社交平臺上已經有不少分享打卡深圳文和友楊裕興店的筆記。
“這絕對是長沙人在深圳最好的心靈慰藉,從小到大就好一口這店里的牛肉面。”“從長沙吃到深圳,是我記憶中地道的長沙味!”……
△楊裕興店內座無虛席,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02.一變再變,深圳文和友圖啥?
從目前更新的裝修設計、商家入駐情況來看,不難發現深圳文和友正試圖變得更有“湘味”。
為什么要做出這樣的改變?在探究這一問題前,有必要再來回顧一下文和友進入深圳后的發展情況。
2021年4月,深圳文和友開業;2021年9月,“深圳文和友”改名為主打生蠔的“老街蠔市場”,從內到外改頭換面。
當時,深圳文和友在微信公眾號發文稱,深圳地域品牌“老街蠔市場”是其做的第一個地域IP,是“通往‘非標’路上的勇敢一步。”
△深圳文和友,圖片來源:文和友微信公眾號
可以看出,彼時文和友意在融入深圳當地文化,嘗試“去長沙化”,然而實際成效似乎并不太大。
根據過公開報道,深圳文和友開業后,僅僅過了幾個月,「文記」、「巧墡坊」、「有章牛雜」等深圳本地知名商戶,就因各種原因相繼撤離。
時代財經去年年底的一篇報道中寫道:“深圳文和友當時僅有29家商戶還在營業,若以此計算,空鋪率達到近7成。”
到2023年4月底,自媒體“吃喝玩樂在深圳”實地探訪了深圳文和友,隨后發布推文稱:“深圳文和友的1樓到3樓,走廊上隨處都能看見關閉的門店。一些空出來的門店,已經被布置成書店、理發店、照相館等場景,整棟大樓里,場景利用率比門店或堂食餐桌多得多,看起來更像是個大型影棚。”
彼時,深圳文和友已被推至風口浪尖。
2023年9月,深圳文和友發布公告稱,因受洪澇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自2023年9月8日起暫停營業,多家深圳文和友商戶在大眾點評平臺上也紛紛標注上了“暫停營業”。
與此同時,笨蘿卜等湖南長沙當地的知名餐飲品牌被曝即將入駐深圳文和友。當時有不少觀點認為,深圳文和友正在醞釀轉型。
△圖片來源:小紅書用戶pinky
等到去年10月底,社交平臺上開始有網友分享稱,深圳文和友已經重新開業。而當紅餐網實地探訪時發現,文和友已經變成了上文所說的樣子,湘味十足,“融入本土”的意愿似乎已漸漸消散。
在不少餐飲業內人士看來,深圳文和友的幾度轉型,都是為了突破經營困境。
“之前深圳文和友把生蠔提升到比小龍蝦更重要的地位,甚至改名為‘老街蠔市場’進行本地化調整,最后卻未能得到很好的市場反饋。如今,文和友對其‘本土化’的擴張策略已經開始有所反思、調整,接下來文和友的對外擴張應該會重新強化自己的原有風格,凸顯湖南餐飲特色。”一位不愿具名的餐飲業內人士分析道。
事實上,2022年6月,文和友CEO馮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坦言,廣深兩地的文和友在既有的成功元素和本地文化中間的平衡上做得不夠好。
“現在回想來看,就是兩頭都行,把現有風格做到極致,或者選一種全新的、更貼合當地文化的風格也可以,但是我們廣州、深圳犯的問題就是兩頭不靠岸,并沒有把廣州、深圳的文化做到極致,同時沒有把原有風格發揮到那么好,又加了很多其它元素。”馮彬說道。
△深圳文和友,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2023年3月,文和友創始人文賓在一檔訪談節目中也透露,以后的發展中,文和友將更自信地表達長沙文化。
坊間甚至早有傳聞稱,此前文和友在廣深兩地的發展由當地的運營團隊策劃、經營,在意識到本土化策略難見成效后,文和友已經換掉了原來的運營團隊。
值得注意的是,自媒體“廣州樓市發布”于2023年12月16日發布的一篇報道中提到,廣州文和友也在逐漸失去“廣州味”。
一方面,包括風筒輝、五羊、燉品皇、劉福記、永利飯店等承載著老廣記憶的老字號均已撤出,隨之替代的是輝記活蝦海產、榮仔凍貨批發、海叔生猛魚檔……市井味仍在,但基本與老廣州特色沒什么關系。另一方面,曾讓年輕人排隊打卡的80年代復古場景,如姐妹美容美發、婚介所、懷舊文具店也悉數不見了。
03.復制長沙模型,文和友能平穩上岸嗎?
眼下,針對深圳文和友的調整,業內人士也眾說紛紜。
“從文和友的擴張模式來看,‘復制’長沙模型,遠比在當地找團隊、重塑場景、再造模型要容易得多。從消費者接受度來看,人們對于辣味的接受度正在提升,目前湘菜品牌們也勢頭正盛。”有了解文和友的餐飲投資人士向紅餐網說道。
在他看來,文和友若能攜手湖南本土老字號和新網紅對外擴張,將大大提升門店的流量和話題度。
△深圳文和友,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餐飲品牌策略師、紅餐網專欄作者王鹿鹿也認為,消費者之所以喜歡文和友,是因為文和友是長沙餐飲的特色代表,其背后是湖南美食,而文和友擅長做的和所擁有的資源也是湖南美食。
在她看來,深圳文和友此次調整,吸納了更多湖南特色品牌的入駐,創造了稀缺性的商業存在,產生了更多價值。
“像笨羅卜這樣的商家,具有較廣的市場需求和口味依賴性,能夠帶來復購和流量。開在文和友里,能與文和友達成更多互惠互利的合作,創造出同一種品類下的不同風味,會有定向客群,自然也會給文和友這棟樓帶來人氣。”王鹿鹿指出。
這一觀點與品牌戰略咨詢專家、紅餐網專欄作者翟彬不謀而合。翟彬表示,目前不少長沙的網紅品牌具有稀缺性,比如茶顏悅色、笨羅卜、天寶兄弟等,這些品牌如果能開在文和友里,會為文和友帶來差異化,文和友能憑此獲得短期紅利。從長遠來看,引進更多類似于笨羅卜這樣的高人氣餐廳也有利于提升復購。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不過,對于文和友來說,想要吸納更多有特色、有流量的湖南本土品牌并非易事。湖南當地某餐飲品牌老板直言,湖南本土的一些餐飲品牌,尤其是一些老店,往外出走的意愿并不高,而且不是每一個湖南餐飲品牌都適合走出來。
此前,在關于文和友引進老字號的問題上,馮彬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也曾坦言:“商戶有各種各樣你想象不到的需求。比如說我們還碰到過這種商戶說,你請我來可以,你把我小孩讀書的問題解決一下,反正需求就是這個。你給我錢我不要,你能辦我就來。”
△笨羅卜,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更長遠來看,即便引入了大量湖南本地商家,未來這些商家所帶來的稀缺性優勢能持續多久,恐怕也要打上個問號。
比如,進駐了文和友的湖南本土品牌想要再開一兩家分店,那么文和友的人氣難免會受影響。
一如翟彬所說:“假若笨羅卜將來要在不同城市增設分店,那客人們又有多少理由去文和友呢?長期來看,文和友還是需要思考究竟靠什么才能留得住顧客。”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