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扒完15家上市餐企半年報,發現這場“復蘇戰”實在太卷了...

劉曉潼 · 2023-10-07 14:04:13 來源:贏商網

經歷了三年蟄伏,餐飲行業終于迎來轉機。據國家統計局,今年上半年,全國餐飲收入24329億元,同比增長21.4%。“復蘇”——作為今年的餐飲行業關鍵詞,也一同體現在各家的半年度報告中。

據贏商網統計15家餐飲上市企業,絕大部分錄得營收增長,僅1家下跌;凈利潤也同樣表現理想,凈利增幅均為正數,其中13家盈利,僅3家虧損。

以下,贏商網將按照不同的業績表現,詳細分析15家餐飲企業2023年半年度財報及戰略規劃——營收、凈利雙增的企業做對了什么?凈利潤翻番的企業,如何迅速回血?有人歡喜有人愁。大環境向好而依舊虧損的企業,問題出在哪里?

“深蹲回跳”之年:

營收、凈利雙增,扭虧為盈

得益于大環境的回暖,在統計的15家餐飲企業中,大多數營收同比均有所增長,僅有海倫司1家錄得營收下降,原因在于特許合作酒館門店占比提高,而來自特許合作酒館門店的收入以其門店營業額的一定比例計算,故錄得營收的同比下降18.7%。

其中,10家餐飲企業取得了營收與凈利潤的雙增長,分別是海底撈、呷哺呷哺、九毛九、廣州酒家、同慶樓、全聚德、味千中國、唐宮中國、太興集團及稻香。從營收增幅來看,全聚德最高,同比增長104.06%,其次是上海小南國的66.94%與西安餐飲的60.15%;

從營收規模來看,海底撈以188.86億元強勢占領“榜一”,其次是九毛九,營收28.79億元、呷哺呷哺營收28.46億元。

凈利潤方面,上半年的餐飲財報一片飄紅,但仍有部分企業處于虧損狀態,所幸均錄得虧損的收窄,他們也正漸漸從疫情的陰霾中走出來。

上海小南國上半年實現收益2.42億元,同比上漲66.9%;凈利潤增幅達95.56%,仍虧損314.1萬元;

西安飲食今年上半年營收3.79億元,同比增加60.15%;凈利潤虧損收窄52.11%,但仍虧損4604.69萬元;

利寶閣今年上半年收益約9300.5萬港元,同比增加約24.85%;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400.1萬港元,同比收窄84.20%,虧損減少約2100.9萬港元。

而虧損大多出于銷售、裝修改造的折舊攤銷、高人工等成本原因。

另一邊,2023年上半年有8家餐飲企業實現凈利潤扭虧為盈,分別是海底撈、呷哺呷哺、全聚德、味千中國、唐宮中國、太興集團、稻香以及海倫司。而上述企業里面,不少實現了凈利潤100%以上的增長,完成了三年“深蹲”后的一次驚人跳躍。

“火鍋雙雄”:

后疫情時代重振旗鼓

先從火鍋品類來看,由于其偏重線下體驗的屬性,過去三年成為了受疫情影響的“重災區”,隨著疫情全面放開,賽道明顯回暖。今年上半年,“火鍋雙雄”海底撈和呷哺呷哺一起走上正向發展的道路。

“一哥”海底撈錄得凈利潤22.58億元,同比增長948.87%,接近歷史年度最高峰2019年的全年凈利潤23.46億元。海底撈將此歸功于兩大方面,一是消費市場恢復所帶來的客流量增加和門店經營好轉,翻臺率上升;二是“硬骨頭計劃”重開部分關閉門店,門店總數增加。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海底撈餐廳客流量開始恢復,累計接待顧客超過1.7億人次;整體翻臺率回升至3.3次/天,同店翻臺率3.5次/天。

同期,公司新開5家海底撈餐廳,“硬骨頭”計劃下,24家前期關停的餐廳恢復營業,同時關閉了18家經營表現欠佳的餐廳。海底撈一改往日的大肆擴張,如今保持著謹慎而精練的開店節奏,將降本增效貫徹到底。

圖源:海底撈小紅書

除了財報數據之外,海底撈在社交網絡上的表現也十分搶眼。最近,海底撈憑借“花式搶人”的營銷方式頻頻出圈,吸引了許多消費者的關注。例如海底撈在夜市擺攤、在演唱會外提供免費接送服務、門店新增洗頭服務等舉動,都在一定程度上為海底撈挽回了消費者的好感度。9月,海底撈還在上海嘗試了露營+火鍋的戶外露營店模式,將創新卷出新高度。

再看呷哺呷哺,今年上半年凈利潤212萬元,同比扭虧為盈。雖利潤相較微薄,但已實現翻倍的增長,增幅達100.86%。

實現扭虧為盈,呷哺呷哺給出的原因跟海底撈的大差不差,主要由于后疫情消費市場恢復,餐廳客流量增加以及餐廳網絡擴張的結果。同時在上半年,呷哺呷哺采取了多項營銷活動以及讓利措施等,稀釋了凈利潤。

截止2023年6月底,呷哺呷哺在全球共運營1094間餐廳,較去年同期的1008間增加了86間。其中中國內地門店1080家,上半年新開設117家;港澳臺及其他市場14間,上半年新開3家。餐廳網絡擴張方面,呷哺呷哺依然主打“高性價比”理念,積極開設成本低、效果好的新小店模式餐廳,持續推進餐廳網絡南下擴張。同時持續出海進程,并推廣新品牌趁燒。

推陳出新

老字號“不吃老本”

老字號經歷了百年浮沉,在疫情期間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成立于1864年的烤鴨界“扛把子”全聚德,虧損三年后終于照進盈利的曙光。財報顯示,2020年至2022年,全聚德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61億元、-1.57億元和-2.7億元,三年合計虧損達6.96億元。

今年上半年,全聚德錄得凈利潤0.28億元,同比增長118.28%,去年同期凈虧損1.53億元,實現扭虧為盈,結束三年虧損??偟膩砜?,主要由兩大方面促成全聚德上半年的增長。首先是作為主業的線下餐飲,離不開老店升級、新店拉新以及菜品創新。

全聚德前門店 圖源:全聚德公眾號

位于北京前門大街、王府井以及和平門的三大全聚德直營店經過升級煥新后表現亮眼,如春節黃金周期間,王府井店宮囍項目接待近萬人次,拉動門店連續三日銷售額超80萬元;五一期間,實現單日111萬元的好成績。新店拉新以四川飯店和平門店為例,該店上半年新增會員超過4000人,會員消費占比達到門店整體收入的45%。在菜品創新方面,全聚德今年4月29日推出了新版菜單,財報指出,菜單上線一個月,創新菜品銷售占門店堂食講究菜之外菜品銷售金額的16.5%。

另外一項增長動力,則是今年以來大熱的預制菜概念。今年上半年,全聚德完成了常規禮盒、真空烤鴨、年夜飯、新品醬鴨等一批預制菜產品的升級打造,使得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33%,電商全渠道銷售額同比增長200%。

同為百年老字號,同慶樓的漲勢更為兇猛。今年上半年,同慶樓歸母凈利潤約1.46億元,上年同期約為2112萬元,同比增加589.46%,接近6倍的增長。

同慶樓被稱為“宴會第一股”,宴會和婚慶作為主業,自然是同慶樓塑造品牌辨識度的和營收增長的重要渠道。除此之外,其業績增長同樣離不開預制菜的發展。

這家創立于清朝末年的徽菜企業積極擁抱創新,2021年成立子公司重點布局食品工業,打造除餐飲、賓館外的第三大增長極。

圖源:同慶樓公眾號

目前,同慶樓的預制菜產品已可以基本覆蓋消費者“一日三餐”需求,既有鮮肉大包,也有家常菜式“大廚菜”與傳統大菜。上半年,同慶樓的食品業務營收實現了翻倍增長,實現營收 8124.12萬元,較去年同期 3797.47萬元增長 113.9%。同慶樓方面預計,上述食品業務可在2023年內實現盈利。

“小酒館第一股”扭虧為盈

“披薩第一股”忙拓店

2023年上半年,此前一度陷入巨額虧損的“小酒館第一股”海倫司終于迎來了拐點,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1.57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2022年,上市剛滿一年的海倫司即遭遇疫情的重擊,客流銳減、營收慘淡,野心勃勃的拓店計劃就此折戟,年內虧損更高達16.01億元。過往的海倫司一直以 “重資產直營模式”擴張,在疫情之下,租金、人力等成本更是其沉重的負擔。海倫司CFO余臻曾在2022年報業績發布會上公開表示,“我們放棄掉可能短期內扶持不上來的一些門店,做一些閉店,把更多精力放在提高我們選址的精準性,調動社會優質資源開新的酒館。”

圖源:Helens海倫司公眾號

今年的海倫司開始踐行上述策略,對客流不佳、效益不好的一批門店進行了經營調整,上半年新開25家酒館,關閉139家酒館。截至2023年6月30日,海倫司的酒館網絡從去年同期的846家減少至653家。而從今年6月30日到8月25日,海倫司門店數量進一步縮減至562家,凈減91家。

“由重轉輕”是海倫司尋找另一條新出路。今年6月,海倫司重啟「嗨啤合伙人」加盟計劃,并于今年7月開出第一家「嗨啤合伙人」門店。截至8月25日,合伙人簽約數量達80余個,已開業酒館11家。

海倫司方面稱,將繼續積極調整發展戰略,從線性連鎖模式向平臺型公司轉型。

今年3月份剛在港交所上市的“中國披薩第一股”達勢股份(即達美樂中國),則將門店擴張作為首要任務。過去兩年餐飲行業經歷著“關店潮”,而達美樂中國仍在加速擴張。上半年,達美樂凈開店84家,擁有直營672家門店,布局中國內地20個城市。此外,達勢股份計劃于2023年開設約180家門店。報告期末至2023年8月20日,已增開20家門店,另有28家門店在建,25家門店已簽約或獲批,有望實現2023年全年的開店目標。在2024年,達勢股份還計劃再開240家新店。

達勢股份預測,公司的品牌實力將隨著其門店網絡的擴張而逐步增長。同時表示,隨著品牌知名度的進一步提升及品牌聲勢日益高漲,公司將繼續執行走深走廣的網絡擴張戰略,于進一步滲透現有市場的同時,進入更多新城市。

頭部玩家業績普漲,必然提振了行業及從業者的信心。而如今的餐飲行業始終是一個存量競爭的市場,看似強勁復蘇的勢頭,終會迎來更劇烈的內卷競爭,價格戰、“萬店目標”的頻頻提出或許就是一種預示。從挫折中走出的餐飲企業應該能更加明白,除了擴張速度,供應鏈能力、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以及數字化水平更是長久的考驗。

 

本文轉載自贏商網,作者:劉曉潼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