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業績翻身,但重回納斯達克可能性不大
王紫薇 · 2023-08-03 17:15:19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瑞幸最新財報出爐,給原本已經夠熱的咖啡市場又添了一把火。
8月1日晚間,瑞幸咖啡(LKNCY)公布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
兩點信息較為關鍵。第一是瑞幸咖啡的財務增長勢頭一如既往,單季營收達到62.014億元人民幣(8.55億美元),同比增長88.0%。而星巴克中國在2023財年第三財季(4月3日至7月2日)的單季營收為8.22億美元。
第二是在這個財季,瑞幸的門店數破萬,成為中國市場第一個門店數過萬的咖啡連鎖品牌。
第二季度,瑞幸咖啡門店規模進一步擴大,凈新開門店1485家。截至第二季度末,瑞幸咖啡門店總數達10836家,其中自營門店7188家,聯營門店3648家。
在隨后的電話會議上,瑞幸咖啡首席財務官安靜將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歸結為三點:門店數量增長是其中之一,另外兩點是客戶對產品依賴度增加致產品銷量增加、運營效率與成本管理能力提升。
在二季度業績公布之后,行業人士首先肯定了瑞幸模式,但也表示出對瑞幸可能會陷入“沒有質量的規模增長”的擔心;此外,市場上又有了瑞幸重返納斯達克的呼聲。多名行業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瑞幸重新上市的可能性很大,然而重回納斯達克的概率并不大。
單季營收超星巴克中國
“這算是一個里程碑,畢竟中國連鎖的咖啡店營收超過國際巨頭星巴克屬于首次。”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評價此次單季營收反超星巴克中國。
今年第二季度,瑞幸總凈收入為62.014億元(8.55億美元)。星巴克中國的營收也并不低,在2023財年的第三財季(4月3日至7月2日),星巴克中國收入8.22億美元,同比增長51%,高于行業預期。
莊帥認為,這一現象說明了中國消費正處于強勁復蘇的階段,而咖啡飲品也更加廣泛地被中國消費者所接受。
只是對比起來,瑞幸跑得更快一點。此次,瑞幸咖啡首席財務官安靜將營收高增長的原因歸結為三個方面,門店增長、產品銷售增長以及運營效率提升。前兩方面相輔相成。
產品銷量的增加來自瑞幸在產品上不斷上新的能力、9塊9營銷和門店數量擴張。不斷更新的新品讓瑞幸的產品線不斷豐富,用戶黏性不斷提升,從而推高了銷量。
在門店擴張和市場占有率方面,瑞幸在本季度凈新開門店1485家,其中包括在新加坡開設的5家新店,門店數量季度環比增長15.9%。目前,瑞幸在70個城市擁有自營門店,在265個城市擁有聯營門店。
截至第二季度末,瑞幸咖啡門店總數達10836家,其中自營門店7188家,聯營門店3648家。瑞幸咖啡成為中國市場第一家門店數量破萬的連鎖咖啡品牌。
與之同時,瑞幸的成本也在增加。第二季度,瑞幸總運營支出為50.3億元,同比增長64.5%。材料成本增長了95.1%至24.6億元,門店租金和其他運營成本為11.5億元,同比增長73.3%;配送費用為5.34億元,同比增長69.8%,折舊和攤銷費用為1.28億元,同比增長31.4%。
最受關注的是銷售和營銷費用的增長,其幅度達到了135.3%至3.04億元。瑞幸將此歸結為廣告費用增加、訂單增長導致的第三方外賣平臺傭金支出增加,以及電商業務和推廣活動的服務費增加。
這部分支出可能與“9塊9”營銷活動息息相關。但在瑞幸看來,這部分錢花得值。
CEO郭謹一在電話會上表示,“9塊9”促銷反響超出預期。他從三個方面形容這次促銷活動“產品銷量持續增加、消費用戶數再創新高、收入及利潤數據持續向好。”他還表示,瑞幸將把“9塊9”活動長期堅持下去。
記者注意到,瑞幸開始開展“9塊9”活動的6月,瑞幸咖啡交易客戶數達到5000萬,創出新高。
其他成本的支出增長也與瑞幸的擴張有關。瑞幸也認為這筆錢花得值,并表示將繼續拓店。
在瑞幸電話會議上,郭謹一同時表示瑞幸的門店規模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我們還會加快自營和聯營門店的拓展速度,為更多的消費者提供高品質、便利的服務。”郭謹一說。
加速開店成增長密碼?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全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長21.4%。基于對行業走向的預判,新茶飲與咖啡品牌在上半年幾乎都在做一件事:瘋狂拓店。
“門店規模對品牌的業績增長是一個首要的助推器,開一家流量好的店對業績的促進作用,比新品上市、促銷或者提升客單價都來得更直接。”凌雁咨詢創始人林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瑞幸在去年年底再次開啟聯營門店的加盟。從本財季財報來看,瑞幸自營門店和聯營門店的表現可圈可點。
自營店營收同比大幅增長85.2%,營收近45億元人民幣。自營門店第二季度利潤為13.075億元人民幣(1.803億美元),自營門店利潤率29.1%;聯營門店第二季度收入為14.858億元人民幣(2.049億美元),較2022年同期的7.775億元人民幣增長了91.1%。
“瑞幸現在的增長,至少從財務上看,還是很有效率的。但我覺得,以商業模式取勝的公司,擴張太快,而忽視運營質量,不見得是好事。”透鏡咨詢創始人況玉清說。
但在行業看來,瑞幸在下沉市場快速鋪店的做法也有風險。沒有質量的增長或許會拖累企業發展。比如被稱為“中國ZARA”女裝品牌拉夏貝爾在今年6月正式破產清算,品牌連續虧損5年,關店數超9000家。
況玉清以此舉例,很多連鎖經營的商業體所以快速倒下,都跟只會做加法,不會做減法有關系,快而沒有質量的增長對品牌來說毫無意義。
目前在下沉市場,庫迪咖啡像一條鲇魚,通過低價與快速復制開小店的模式,改寫下沉市場的咖啡格局,成立不到一年已經開店4500家。
與之對應的是,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庫迪咖啡閉店數在18家典型連鎖咖啡品牌中占比達到了39%。相當于每3家關閉的連鎖品牌門店中,就有一家是庫迪。
目前同樣與庫迪提出“9塊9”戰略、被看作參與“貼身肉搏”營銷戰的瑞幸,也被行業人士擔心“跑偏了”。
“下沉市場確實能夠給實體連鎖帶來更多的門店增長,但不一定能帶來更多的營收增長。當然,也并不是門店增長越多,營收就能夠增長越快,這還取決于品牌接受度、產品品質和服務。”莊帥對此表示。
目前來看,大規模的拓店和低價戰略,從財務數字上還沒給瑞幸帶來負面影響。2023年第二季度,瑞幸咖啡在美國會計準則(GAAP)下營業利潤為11.728億元人民幣,營業利潤率為18.9%,創歷史新高。
“從規模上說,瑞幸已經做得很大了,國內第一個(門店)過萬的咖啡連鎖品牌。從長期角度來說,此時瑞幸更應該務實地追求增長的效率,做好品牌和單店運營,這比做好規模擴張更重要。”況玉清說。
能否重返納斯達克?
在粉單市場(Pink Sheet Exchange),瑞幸公布二季度財報后,盤前高漲13.24%,目前股價達到了33.18美元/股,達到了今年以來的最高點,與今年年初22美元/股相比,漲幅接近50%。
郭謹一在發布財報后的電話會議上表示,瑞幸擁有健康的資產負債表和強勁的現金頭寸。本季度,瑞幸實現了14.44億元人民幣的經營性現金凈流入,約合1.992億美元,而2022年同期的經營性現金凈流出為5.531億元人民幣。目前,瑞幸沒有任何有息債務,截至2023年6月30日,在銀行和手頭的現金超過52億元人民幣,約合7.249億美元。
郭謹一表示,將繼續審慎處理瑞幸的資本結構,并通過提高資產價值的透明度和向股東返還資本,探索所有提高股東回報的途徑。
市場則在猜測瑞幸何時會重新上市。
“按目前瑞幸的狀況來看,重新上市的可能性很大,一方面丑聞風波在公司的治理改善下也慢慢消散,另一方面亮眼的業績也給了資本市場信心,唯一要攻克的就是靠低價策略‘上位’的瑞幸,如何讓資本市場相信這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或者到了什么程度,低價策略不再適用,不會影響公司的利潤水平。”林岳向記者表示。
莊帥則告訴記者,瑞幸重新上市前,也需要做好兩件事。一方面需要更加公開透明的財務管理和監督制度,以表明不會再發生財務造假的情況;另一方面則是營收和盈利能力的持續穩定增長態勢要能夠保持,保證降低經營風險。
盡管市場對瑞幸的新業績有所稱贊,瑞幸重返納斯達克之路仍比較艱辛。在本財季,瑞幸花在與虛假交易和重組相關的費用,主要包括美國證券訴訟的專業和法律費用,以及其他咨詢服務費,占2023年第二季度凈收入的0.1%。
況玉清認為,瑞幸重新上市,首先需要重新贏得投資人信任;其次,納斯達克的大門,可能很難為瑞幸這只中概股友善敞開。
“可能重回納斯達克市場不太容易。納斯達克對于中概股的友好程度,早就不是瑞幸當初IPO時那么好了。中國資產基本不大可能在納斯達克市場獲得公平公正的合理估值。”況玉清說。
遭遇壓估值后,也會讓瑞幸重新考慮是否選擇這個市場上市。況玉清認為,瑞幸選擇在港股上市的可能性挺大。“去香港是為了減少未來地緣政治壓力導致的不確定性風險。”香港市場在公司估值方面更注重實質業績的支撐。
況玉清說,目前從瑞幸的財務數據上看,半年達到兩個多億美元的凈利比較可觀。
在星巴克發布第三財季財務數字之后,星巴克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靜瑛表示,星巴克仍將加大投資,抓住未來中國市場的無限機遇。
下沉市場拓店競爭的白熱化,星巴克中國重押中國市場,瑞幸在快速拓店與營銷戰之外,也需要在提升單店運營等方面花更多心思。
本文轉載自每日經濟新聞,每經記者:王紫薇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