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悄然走紅的泰餐,是一門好生意嗎?

梁盼 · 2022-07-20 22:20:54 來源:紅餐網

泰國菜,到底是冷門賽道,還是一片尚待開墾的藍海?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梁盼。

前幾天,紅餐網小編在公司附近商圈吃晚飯時,意外發現泰國菜這個小眾菜系格外火。

晚上19點,位于廣州琶洲保利廣場的“蕉葉”餐廳門口已經坐滿了等位的客人,一小時過后,店門口依然門庭若市。

相似的場景在該商場5樓的另一家泰國餐廳“泰盞鬼·冬陰功”門口同樣上演著。19點的時候,該餐廳上座率已超過九成;19點20分左右,該餐廳座無虛席,門口也開始出現排隊現象。但同一時間段里,商場其他餐飲店大都還沒有坐滿,甚至有部分店里還只坐了兩三桌。

泰國菜這個小眾品類,要火了?

泰國菜走俏,泰餐品牌們加速布局

事實上,近兩年泰餐的市場表現一直算是可圈可點。

一組公開數據顯示,泰國餐廳的客戶規模已達到1.2億人,市場規模達60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20%。

贏商大數據顯示,2021年,泰餐整體的開關店比在1以上,即整體開店數量大于關店數量。截止2021年年底,全國24城進駐購物中心(面積≥5萬㎡)的泰餐門店數量已經突破1300家。

美團美食發布的《2022五一“食”力消費洞察》也顯示,今年五一期間,泰國菜的搜索量同期增長了303%,位居各異域料理品類的第一名。

紅餐網走訪市場時也注意到,近幾年很多泰國餐廳確實人氣火爆。

成立于2020年的新晉泰餐品牌——泰食谷倉,其創始人GIOVANNI ZHOU此前在接受紅餐網采訪時就表示,泰食谷倉在上海的首店開業一周后就登上了大眾點評東南亞菜榜首,深圳首店開業后也占據深圳東南亞品類榜首長達9個月。

而在泰國菜走熱的同時,以迷你椰·泰式大排檔、嘟嘟泰國小館、集漁·泰式海鮮火鍋、太食獸泰式茶餐廳為代表的一批泰餐品牌們也順勢展開布局。

扎根湖南的泰餐品牌嘟嘟泰國小館,其人均消費在70-80元之間。根據官方公眾號消息,2021年泰國嘟嘟小館新開門店近30家,分布在廣東、福建、四川、江西、安徽、河南、廣西等區域。

創立于2021年的迷你椰·泰式大排檔,發展勢頭亦十分搶眼。據迷你椰·泰式大排檔公眾號消息,迷你椰在全國已有100余家連鎖門店。除了北京、上海、深圳一線城市,迷你椰在徐州、洛陽等二三線城市亦有布局,門店已覆蓋浙江、江蘇、湖北、江西、陜西、安徽、四川、廣西、海南、寧夏、吉林、河南、福建等多省。

主打泰式海鮮火鍋的集漁,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目前門店數量也已達200+。

小眾品類泰國菜,為什么火起來了?

“泰餐已經踏上了逆襲賽道,不同于以往,當下泰餐品類已具規?;?,或將成為餐飲行業的下一個風口。”曾在珠海開過5家連鎖泰國餐廳的勝公子說到。

風口之下,泰餐品牌們也在跑步入場。對此,我們不禁疑惑,泰餐市場為何能壯大?這樣的小眾菜系為什么能在中國市場走熱?或許從需求端能夠一窺究竟。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旅游帶動了泰餐飲食文化的傳播

根據《中國出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20》,2019年,在中國人出國旅游目的地排名中,越南、泰國名列前茅。泰國國家旅游局的消息顯示,2019年,泰國的外國游客全年到訪量為3980萬人次,其中,中國游客多達1098萬人次。泰國成為國人出境游的熱門選擇。

去泰國旅游,品嘗傳統泰餐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再加之,前幾年《唐人街探案》《泰囧》等影片的熱播,也曾在中國掀起了一股“泰國熱”。國人對泰國文化的認知度開始不斷提升,去泰式餐廳里品嘗一下泰國菜的意愿也明顯增強。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此前就曾表示,早些年泰國菜等東南亞菜系以“新奇”成功進入中國市場,之后東南亞旅游發展的帶動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東南亞菜,運營東南亞菜的餐廳也隨之開始增多。

“泰國旅游、泰國文化、泰國餐飲在國人心目中的存在感正越來越強。但疫情原因,大家無法出國旅行,因此人們會去尋找一些外國口味慰籍自己,而泰國餐廳在國內已較為常見,所以泰餐火熱也是情理之中。”廣州蕉葉集團創始人羅定民則如是說到。

△圖片來源:攝圖網

口味酸辣辛香,符合國人飲食偏好

泰國菜之所以能夠在中國火起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則是泰餐的口味與國人口味高度契合。

眾所周知,泰餐以“酸辣咸”口味為主,香氣濃烈,而國人普遍也偏好重口味食物,所以色彩鮮艷、酸辣刺激的泰國菜,對于國內的消費者而言,接受起來并不難。

羅定民就直言,相比西餐,泰國菜更符合中國人的口味。“同時,泰國美食選用了很多天然健康食材,如辣椒、檸檬、香茅、南疆、姜、薄荷葉、泰國羅勒等,也符合后疫情時代消費者對健康食物的需求。”

紅餐大數據顯示,在大眾點評上,針對泰國菜品類,網友評價“菜品健康”相關的評論內容已經超過11000多條。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口味契合、市場培育逐漸成熟的基礎上,還有一些泰式餐廳在就餐環境上精心布置,高飽和度的配色,芭蕉、藤編、椰樹等綠植元素,以及各式雕塑擺件的運用,讓泰式餐廳成為消費者眼中的打卡圣地。

諸多因素的疊加,推動了泰國菜在國內市場的走紅。

機遇與挑戰并存,泰餐如何謀求長遠發展?

當下,泰餐市場雖然保持著不錯的發展勢能,但泰國菜作為小眾品類,其消費群體、消費頻次可能還有著局限性,未來,泰餐品牌如何長遠發展?

對此,紅餐網也采訪了多位業內人士,他們普遍認為,未來,泰餐品牌還需要在產品、模式、門店環境、供應鏈等方面持續發力。

堅持異域風味,不排斥適度的改良

對餐飲經營者來說,無論選擇了什么品類創業,味道和食材永遠是制勝的法寶。根據艾媒網數據顯示,2021年,地道正宗的菜品是泰國菜餐廳吸引中國網民的主要因素,占比達到73.8%。其次,則是富有泰國特色的裝潢和服務,占比達63.6%。

由此可見,在消費泰國菜時,菜品味道和用餐環境是消費者的重要考慮因素。

隨著時代的發展,亞洲各國的文化融合程度不斷加深。經過這些年的培育期,雖然泰餐的普及度還不如火鍋、川菜等大眾品類,但國人對泰餐飲食的認知不斷提升,也越來越關注食材的新鮮度和口味是否正宗。

但也要注意,異國料理畢竟來自異國,其味道和國人的口味還存在一定差距。進行適度的本土化改良,或將減少異國料理水土不服的情況,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像廣州蕉葉發展過程中就曾在口味上不斷進行了改良。據羅定民透露,只要一有機會,自己就會帶廚師到處拜師,多次去泰國、東南亞等國家實地考察,也綜合民族文化差異和不同地區的飲食習慣,將泰國菜進行層層改良,進而推陳出新。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集漁·泰式海鮮火鍋也曾在湯底研發上進行過多番調整。從魚種的選擇到熬制的時間和濃度,再到和冬陰功鮮料的匹配度,集漁·泰式海鮮火鍋董事長陳偉和團隊反復調整了三四個月,試過的魚種不下30個,讓湯底更加符合食客的口味。

打造有調性的用餐環境,滿足用餐者多重需求

前面也講到,菜品味道和用餐環境是消費者的重要考慮因素。所以,在菜品味道之外,用餐環境自然也是品牌要重點關注的方向。

在小紅書上搜索“泰國餐廳”,也能看到很多打卡筆記。原木雨林綠、暖系沙灘黃、綠植點綴……大部分筆記都是圍繞描述泰餐環境、氛圍的相關內容。毋庸置疑,泰餐品牌未來要想在市場中脫穎而出,需要打造出有格調的用餐環境,尤其要針對目標群體,打造能夠吸引這部分人目光的用餐場景。

知名品牌定位專家王玉剛稱,情侶和年輕女性已成為泰國餐廳的主要消費力量。這部分人群會更傾向于那些具有吃飯、拍照、社交等多重場景需求的泰國餐廳。

△圖片來源:攝圖網

要么做精致匠心,要么做極致性價比

目前來看,不管是中高端泰國餐廳,還是新式的泰式大排檔,都有各自的消費群體和市場空間。

定位中高端的泰式餐廳,可以走精致匠心路線,為消費者提供有格調的用餐環境和精致用餐體驗;消費群體廣泛的泰式大排檔、泰式茶餐廳,可以走極致性價比路線,用實惠的價格搭配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以此打開更大的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紅餐大數據顯示,目前均價在51-100元之間的東南亞餐廳占比超5成,而泰國餐廳是東南亞餐廳的主力軍。紅餐網也觀察到,人均消費在50-150元的泰式大排檔、泰式茶餐廳近年來正不斷涌現,未來,“性價比高”“小而美”的泰式餐廳或將更有潛力成為主流。

“在消費者年輕化和消費者趨于理性化的背景下,未來更看好大眾化的、性價比高的泰餐模式。”針對高性價比泰餐的發展前景,王玉剛也如是說到。

完善供應鏈,做好成本管控

“2012年,珠海做泰餐生意的人并不多。泰國香料往往要通過澳門或廣州的海關進口到中國。但現在,云南地區也可以生長出類似的香料,食材成本降低了,但供應鏈上還要面對運輸物流、廚師成本等問題。”勝公子向紅餐網講述到。

△圖片來源:攝圖網

正像勝公子所述,就泰國菜未來的發展,保證性價比的同時,更要保證品質,完善供應鏈將是一大挑戰。

小 結

隨著時代的發展,泰餐市場在中國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掘金機會并不可小覷。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即便泰餐市場潛力無限,想要輕易撬開泰餐這扇商機大門,對企業而言仍然不是易事。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