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一口氣連開20多家,他的火鍋店是如何逆襲的?
田果 · 2021-03-24 11:12:57 來源:火鍋餐見
“開業42天就遭疫情歇業,蟄伏9個月,涅槃重生后,一口氣連開20多家店,170平店最高日營業額5萬,翻臺率5.5......”
以上是發生在湖南岳陽小伙李厚坤身上的真實情況,我們看看,他的火鍋店怎么逆襲的??
01
從中餐跨到羊肉火鍋
結果開業42天,就遭疫情閉店
我學的是藝術專業,畢業后進了一家臺灣設計公司,后又進入服裝行業,從一名設計師做到品牌總監,后面自立門戶,開了家品牌策劃公司。
與其幫別人做嫁衣,不如自己創業。 ?但那時候做服裝的門檻很高,于是選了自以為門檻相對低點的餐飲行業。
想想也真是膽子大,把開設計公司賺的錢全部投到了餐飲。因為我是土生土長的湖南人,就籌備著把湖南很出名的瀏陽蒸菜拿出來做。
很快我們把它包裝成一個餐飲品牌,引入福建,名叫盅國味,憑著“福建第一家蒸菜”的名頭,陸陸續續在廈門開了八九家直營店。
但這些店都是屬于重資產,基本在70萬—160萬。從投資回報率來講,至少需要一年時間回本。
2019年我回到家鄉,偶然發現長沙的餐飲氛圍很好,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專業的餐飲品牌,專業的人才,這點特別吸引我。當即就下定決心來長沙開店。做什么呢?
記憶里每到寒冬臘月,家家戶戶都會煮一鍋羊肉,用的是本地黑山羊,把羊肉做成一片一片或者一坨一坨的,直接吃帶皮羊肉。何不做個羊肉火鍋品牌勒?
抱著試驗的想法,當時找了一家宵夜店合作“冬天我們賣火鍋,夏天他們做宵夜” ,就這樣第一家店在2019年12月3日開業,取名“草本味市井羊肉館”。
但好景不長,開業42天后就碰到疫情,無奈只能歇業。
02
歇業期間,我建了3道“壁壘”
再開業直接爆了
一直到2020年,整個夏天都是停滯狀態,終于等到4月份可以迎客,但也到了交付時間,只能換別人做夜宵。
那個心情甚是煎熬啊。
干著急沒用,既然這都是不可抗力因素,不如潛下心來,好好打磨品牌。
因為年前已經試驗過42天了,我很清楚第一家店身上的“毛病” ,因此,有針對性地進行了3個方向的創新。
創新一:選材上,把本地黑山羊改為草原散養綿羊
本地黑山羊生長周期長,膻味重,成本也較高。如何讓顧客吃到好吃又實惠的羊肉?
首先在產品上,我們把本地黑山羊改成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的散養綿羊。
它們飲無污染天然泉水、食含中藥材的草原綠植長大,羊齡均在8~12個月,肉質好且無膻味,就這樣,找到穩定貨源,成本和口感的問題給解決了。
創新二:在鍋底上做差異化競爭,用骨湯代替清湯
事實上,吃羊肉就要喝羊湯,如果光吃肉不喝湯,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不痛快。
歇業期間,我們幾乎每天都在搞研發,把熬制骨湯的藥材和時間做了無數次調整,最后采用了20幾味中草藥及香辛料,小火慢燉8小時以上,口感與口味上終于達到十分滿意的效果。
后來很多顧客都說,羊肉湯的香味是走進來就能聞到,就饞這口湯了。
創新三:別人家的蘸料都是芝麻醬,我用的獨門辣醬
很多涮羊肉火鍋店,芝麻醬是靈魂,為了做出差異化,搶占消費者味覺記憶,我們專門為羊肉研發了獨門辣醬。
它也是用中草藥配制而成,后來,店里干脆直接推出一種專業搭配吃法:1/3的獨門辣醬+1/3的香菜+1/3的腐乳,再澆上半勺羊湯,就是一份完美搭配。
為了讓新顧客對這種創新吃法形成認知,把它做成廣告語,貼到墻上,打造視覺和味覺的雙重記憶。
就這樣,直到9月22日,我又投資了將近30萬,開出第二家門店,有了這3道壁壘的加持,生意火爆程度也是超乎預期。
那時候店里17張臺,根本不夠坐,又在外面又加了12桌,后來還不行,干脆把2樓的一間辦公室也改成了就餐區。
店面大概170多平,高峰期的時候,能做到將近5萬的日營業額,翻臺率達到5.5 ?,不到一個月就收回了成本。
也正是有這幾個月的打磨和創新,才有了現在的成績,也算是因禍得福吧。
幸運的是,目前已經開了20多家店,我的目標是今年計劃再開100家。
03
用設計思維干火鍋
進店、餐前、用餐,處處有“心機”
得益于早些年的品牌策劃經驗,我始終認為任何餐飲品牌都需要包裝,需要設計,這樣才能快速吸引顧客進店,并產生復購 。
在走了很多彎路,交了很多學費后,也逐漸摸索出一套獨屬于“草本味市井羊肉館”的商業模式。
進店:市井煙火氣,用餐環境很放松
市面上大多火鍋店是用電磁爐、天然氣,我們沿用傳統炭爐火鍋,老家七八十年代的煤爐子,燒的是環保炭。
門店面積控制在120~200平之間,桌椅板凳也都是最老土的,全部是路邊攤的那種小圓桌,鄉下的靠背木椅子,這種感覺很接地氣。
正因為市井文化,裝修成本大大降低,比如墻面直接刷白,用產品文案代替:“想長壽,吃羊肉”、“好吃不貴,工薪消費”、“服務不是特色,羊湯才是重點”......
餐前:一壺養生茶,顧客馬上記住你
客人圍爐而坐,服務員會馬上倒上一杯茶水,這茶也是下了功夫的,由本地茶葉加上川芎(一種活血養生的中草藥)泡制而成,用土茶壺裝著,形成一個明顯的記憶點。
我們還搭配了黃酒,“羊肉配黃酒,不缺女朋友”,溫好的黃酒加入話梅,浸一會再喝,喝到肚子里暖暖的。
全店掃碼點餐,能節省不少人力成本,所以在前廳只需配備3/4個服務員,然后廚房打單出鍋,主要食材都是由中央廚房集中配送,出餐速度也很快。
基本上,1個廚師,1個配菜,1個洗碗,1個打雜就足以支撐起后廚。
用餐:先喝湯再吃肉,產品強調地域特色
羊湯鍋端上來,顧客馬上就可以開吃,不像川鍋的冷鍋鍋底,煮沸還要時間,這樣做節約了時間,提高了翻臺率,顧客體驗感也更好了。
服務員會推薦顧客先喝一碗羊湯,熱熱身,然后再下鍋煮帶皮羊肉,蘸著專屬醬料吃。
我們以單品為主,整個羊肉銷量占到總銷量的60%,其余產品線有兩條思路:一是專業做和“羊”相關的產品,二是產品研發傳承本地老味道及結合湖南特色。
比如,羊肉吃法根據傳統的湖南燉帶皮羊肉進行創新改進,配菜有湖南本地的醬辣椒、泡蘿卜,還有湖南手撕鴨,一般外地游客都會帶一只回去。
04
做餐飲,決不能“啃老本”!
最初定位叫羊肉館,沒叫羊肉火鍋,其實是留了一手,大家都知道,羊肉火鍋在夏天的生意很難做。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能否圍繞羊肉產品,開發出適合夏天的細分品類,還有之前和夜宵店合作,這種模式能否走通,目前還在摸索階段。
從事餐飲這么多年,我最大的感悟是,不能一直啃老本,要想走得遠,走得穩,必須做到四個關鍵點:一是不斷創新;二是工匠精神的產品主義;三是搭建專業的團隊;四是規模化必須依托專業供應鏈管理建設。
所以,從立項之初,我們就開始注重人才團隊搭建。產品研發、門店管理、線上運營、營銷推廣、供應鏈管理等都引入專業人才、烹飪大師、湘菜大師的加入。
好的商業模式+過硬的產品+專業人才梯隊+完善的供應鏈管理,才能夠在火鍋紅海中乘風破浪!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