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餐飲命懸一線,香港餐飲業一季度收入下跌31.2%
紅餐君 · 2020-05-07 21:29:23 來源:紅餐網
臺灣餐飲命懸一線;海底撈、呷哺呷哺等港股連日沖高;武漢人三夜吃掉22萬多支烤串;香港餐飲業收入遭遇最大單季跌幅;好利來“喜茶化”,烘焙品牌靠聯名翻身?更多詳情,請看紅餐網《每日熱訊》。
從周杰倫餐廳到米其林一星 ?
臺灣餐飲業爆發倒閉潮 ?
此前,紅餐網(ID:hongcan18)在《香港餐飲大困局》一文中深度分析了疫情之下中國香港的餐飲形勢,疫情催化的一連串連鎖效應正在摧毀整個香港餐飲業。
事實上,疫情對中國臺灣餐飲業的沖擊同樣嚴峻。
這些天來,臺灣島內媒體報道的“受疫情波及的全臺觀光餐飲熄燈名單”源源不斷加入新名字,比如連續兩年摘下米其林指南一星的老字號臺北大三元酒樓宣告暫時歇業;臺南第一家五星飯店大億麗致酒店也于近日宣布六月底停止營業;知名如天王周杰倫的意式餐廳也只開到5月底。可以說從臺北到高雄,臺灣各地都有知名餐廳相繼歇業。
據新華社報道:臺灣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4月23日公布,3月餐飲業營業額為519億元(新臺幣),年減21%。這是臺灣開辦這項統計20年以來,呈現的最大跌幅。
△圖片來源聯合報
據臺灣《聯合報》消息,受疫情影響,臺灣地區2月住宿餐飲業員工減少1.6萬人。到了3月,臺灣地區3月失業人數為44萬5000人,較上月增加2000人;失業率達3.72%,為連續2個月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臺灣3月服務業就業人口單月共減少8000人,其中單單餐飲住宿業單月就減少了5000人,餐飲住宿成了失業“重災區”。當前的臺灣餐飲業,撐下來的在苦苦掙扎,撐不下去可能已經倒閉了。
據戴德梁行和瑞普萊坊統計,臺北東區第一季店面空置率也再創新高,已達15.6%,也就是說每100間就有15間屬于空租狀態。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反映,疫情只是壓垮臺灣業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這一波波的關店潮,雖然明面上是因為疫情沖擊,但這些年臺灣觀光產業體質本就不好,觀光業慘倒一片,有底子的餐企也被搞到“身體虛”,赴臺的海外觀光客大減,使得飯店住房率也一路呈雪崩式下滑,而一些餐飲從業者為止血減損,紛紛宣告熄燈落幕。
餐飲業迎來復蘇期 ?
海底撈、呷哺呷哺等港股連日沖高? ?
國內疫情逐漸緩解、管控措施解除,更多消費需求回歸,而這反饋到相關公司業績出現向上的趨勢拐點,預計將帶來第二階段的消費行業修復。
5月6日,港股餐飲板塊集體飆升。
其中海底撈(06862.HK)漲3.85%,呷哺呷哺(00520.HK)漲1.35%,頤海國際(01579.HK)大漲7.77%。九毛九(09922.HK)6日雖然收跌,但連日漲幅仍然不少,其中4月28日大漲12%,5月5日暴漲15%,5個交易日大漲24%。
餐飲港股的連日沖高,證券機構對餐飲消費未來恢復到正常水平保持樂觀態度。機構從投資策略的角度建議,今年二季度重點關注餐飲及相關消費的需求回歸。
武漢人三夜吃掉22萬多支烤串 ?
“報復性”消費見證夜經濟崛起 ?
復工復產步入正軌后的五一小長假里,人們用消費證明了對假期的熱愛。美團發布五一期間全國消費數據報告,逛街吃飯成為都市度假標配,小長假也助燃了“夜經濟”。
“夜經濟”是指從當日18時至次日凌晨2時所發生的服務業類經濟活動,它也是城市經濟活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據美團數據顯示,5月1日-5月3日夜間21點到凌晨2點期間,全國主要城市的商圈人潮鼎沸,燈火不滅。武漢商業也開始恢復元氣,光谷、王家灣、徐東大街成為假期最具人氣商圈。燒烤穩坐夜間外賣頭牌,武漢用戶下單首選燒烤,武漢人三夜吃掉222825串烤串。
夜宵是一個城市煙火氣的靈魂,五一期間各大城市迎來“報復性夜宵”消費。從訂單量增速來看,排在最前面的依次是小龍蝦、奶茶和火鍋。
從五一吃喝玩樂數據可以看出,隨著疫情趨向穩定,老百姓積極地在小長假里釋放對生活的熱情。消費信心正在逐步回升,各行各業也迎來復工復產的火熱局面,最終帶動整體經濟順利走上復蘇回暖的軌道。每一份外賣訂單背后,都是消費者對重啟美好生活的期許。
同比下跌31.2%? ?
香港餐飲業收入遭遇最大單季跌幅 ?
疫情對香港餐飲業的影響仍在持續發酵。
5月6日,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消息稱,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香港第一季度餐飲業總收入同比下跌31.2%,較上個季度14.3%的跌幅急劇擴大,這也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單季跌幅。
特區政府發言人指出,餐飲業收入大幅下跌是因為受到疫情以及包括旅游限制及保持社交距離在內的抗疫措施的影響。
數據顯示,與2019年第一季度比較,中式餐館的總收入下跌39.6%,非中式餐館總收入下跌29%,快餐店總收入下跌17.1%,雜類飲食場所總收入下跌25.9%。
發言人認為,雖然近期市面情況有改善跡象,但在經濟衰退下,餐飲業的經營環境短期內依然困難,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有關情況。
為撐企業、保就業,特區政府已推出歷來最大規模的紓緩措施,包括針對餐飲業的支援措施以及優化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計劃等。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當中的餐飲業資助計劃已于5月5日開始接受申請,預期可惠及約16000家餐飲業商家及其員工。
考慮到疫情趨緩,特區政府還宣布將于8日開始放寬多項保持社交距離的防疫措施,餐廳內每桌最多可坐4人的規定將放寬至8人。
好利來“喜茶化” ?
烘焙品牌靠聯名翻身? ?
近期,烘焙品牌好利來推出的新產品吸引了不少消費者關注。在天貓旗艦店,顯示4月18號首發的阿華田雪頂戚風和阿華田爆漿球,月銷量則分別超過了7500和1萬。
據了解,好利來沿用的是眼下新式茶飲品牌最常用的新品開發邏輯,與食品品牌深度聯名。無論是復古潮風的外包裝和紙袋,還是它在社交網絡上的宣傳文案,好利來似乎都在學習喜茶常見的套路,而值得玩味的是,喜茶、好利來、阿華田這三個品牌之間“排列組合”式的合作關系也頗有淵源。
喜茶媒體公關高級總監霍瑋告訴記者,阿華田波波冰是喜茶第一個深度聯名的產品,在2019年6月在全國門店嘗試推出后,目前已經成為了長期販售的產品。而好利來是喜茶第一個反向授權的品牌,消費者可以在好利來門店買到多肉葡萄雪融芝士等一系列聯名產品。
喜茶這類新式茶飲品牌和其他品類跨界聯名,主要是為了借助雙方原來的品牌認知產生新的化學反應,提升人氣,獲取新客。而好利來在新品開發上向茶飲品牌看齊,背后則是烘焙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
這一次,好利來推出的一些網紅單品,也是希望通過社交媒體的廣泛傳播來向年輕化和個性化的差異競爭方向發展。
*注:文章部分資料來源于獨角mall、海峽導報社、證券時報、楚天都市報、廣州日報、界面及其他媒體。也希望廣大讀者在評論區留言,為廣大餐飲人提供更多更寶貴的建議。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