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各種食材一漲再漲,餐飲企業如何自救?

· 2018-12-29 09:30:09 來源:摯金資本、華創證券《中央廚房報

供應鏈,應該誰來做?

為什么要做供應鏈? ?

每個餐飲老板都想過做供應鏈,因為餐飲做到最后,就是供應鏈的競爭。

降本提效,保證品控,毫無疑問,供應鏈是提升餐企競爭力的關鍵。

知名餐企自建供應鏈的例子有不少,鼎泰豐、海底撈、味千拉面和西貝都有自己的中央廚房。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調查,我國成規模的連鎖餐企,74%都已經自建中央廚房。

但是,自建供應鏈真的百利無一害嗎?

我們從財務、產能利用、案例三個角度來分析。

一、投入成本高 ?

根據華創證券的中央廚房報告,一個3000-5000平米的中央廚房的投資額為1000-5000萬元。

一家500平米的餐飲門店,按照1.5萬元坪效、20%利潤率計算,年利潤150萬元。

一家中央廚房的投入,需要15-20家餐飲門店才能支撐。

以中央廚房為中心,200km的配送半徑內,如果覆蓋門店超過20家之后,其經濟效益將凸顯。

相反,對于還達不到此規模的企業來說,建設中央廚房,不僅需要上千萬的投入成本,而且還無法盈虧平衡。不僅無法降本增效,而且還會虧損。

二、產能過剩

供應鏈對餐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不然也不會有這么多頭部餐企早早布局。

但事實上,餐飲和餐飲供應鏈有著根本性的不同。

餐飲是服務業,需要的是運營和品牌,涉及到的更多是選址、獲客、建立品牌、拓展市場這樣的運營問題。

而餐飲供應鏈,是一個繁重的系統,包括食品加工的工業和養殖、種植的農業,對研發、生產、效率、精細化運營和產業協同的要求更高。

也就是說,開過串串店的餐飲老板再去做麻辣燙不難,但是去做供應鏈,那就是另一個維度的事情,這中間有較高的專業、技術壁壘。

從目前已有的中央廚房來看,每個中央廚房的投入都超過千萬,但是產能利用率卻很低,只有50%左右。

因為專業性和精細化運營水平不夠,導致餐企自建的中央廚房占地面積大、投入大,但是普遍效率不高,投入產出比不高,產品品質也無法保障,也就形成了產能過剩和浪費。

三、麥當勞的供應鏈建設

說到供應鏈的典型案例,麥當勞已經被提過無數遍。

麥當勞沒有中央廚房,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麥當勞的供應鏈做得有多好。

不做供應鏈,麥當勞做的是標準化、系統化和信息化

每個餐品的原材料來自哪里,和餐品同一批次的產品分布在哪里,都可以在2小時內完成全球溯源。

它把供應鏈交給整個產業,自己只用把需求信息傳達給供應商,由供應商來進行生產和送貨計劃的制定。

如果供應商提供不合格的材料,麥當勞會責令改正,不能更正者,取消供應商資格。

對于麥當勞的配送要求,供應商也建立了專有的物流中心,保證穩定不斷貨。

雖然麥當勞對供應商的要求嚴苛,但是它的穩定發展,是供應商所看重的,所以麥當勞可以得到強有力的供應鏈支持。

不需要自建供應鏈,也可以達到降本增效。如果因為對食材的需求,而建立供應鏈,雖然看似每個環節都掌握在餐企手中,全鏈條無所不包,但是可能會增加企業投資負擔,面對眾多的競爭者,專業、技術的不足也會給企業帶來風險。

本末倒置要慎行

目前的中央廚房投入還在不斷增加,可以理解各餐企對供應鏈的看重,但是其中存在的弊端和風險不容忽視。

當餐企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自建中央廚房,為了平攤掉巨額的投入成本,必須達到20家門店以上,否則,成本不降反增。

如果開店的速度跟不上,中央廚房的產能利用率就會低下。 ?因后端需求而倒逼前端門店的增長,那么原本的經營體系和節奏就會被打亂,反而會拖累企業,造成虧損。

為了企業發展而建設供應鏈,供應鏈是為了企業服務的。而因為供應鏈的盈虧而倒逼企業過快擴張,這其中的邏輯是本末倒置的。

因此,初期階段的餐企 ,應該做的是產品和標準化,自建供應鏈這樣繁重且投入巨大的后端會造成惡性循環。

而形成規模的頭部餐企 ,因為訂單量大、穩定,在產業中也不難找到合適的供應商。

餐飲是服務業,每個餐企都需要思考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如果步子跨得過大,可能會損害自身。

自建供應鏈的愿景很好,但是不一定適合所有的餐企。

你覺得餐企是否有必要自建供應鏈?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