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和他的大龍火鍋
巖巖 · 2018-10-25 12:39:06 來源:火鍋餐見
大龍火鍋,應該不需要多講,這是每一個去重慶取經的火鍋人必去的一家店。
關于這家店的種種厲害之處,可以自行問度娘。
你吃過大龍火鍋,但未必認識大龍。
壹
雖是西南,進入十月,重慶的夜濕寒漸重。
周末的晚上,重慶各大橋堵成了一鍋粥,而老城區沙坪壩一帶卻有了入夜的緩慢。
沙坪壩電臺巷里的大龍火鍋,如往常一般,門前開始排起了長龍,離店老遠就能聞見空氣中那濃烈的牛油香。
門口的人堆里,一個中年男人,安坐在店外,他鼻上架一副銀邊眼睛,瞇著眼睛盯著店子里進進出出的人流,手上香煙起落間,留下絲絲白煙,漸漸淹沒在這火鍋的香霧中。
或許誰都沒曾留意他,也更不會想到,他就是大龍。
沒錯,大龍火鍋的老板:大龍,江湖人稱:龍哥。
朋友與大龍是熟識,托他的福,那晚與大龍一起吃了大龍火鍋,也成了朋友。
大龍看起來挺斯文,平時不太愛講話,和朋友一起倒也挺健談。
雖第一次見面,卻還是圍繞著火鍋熱熱鬧鬧的聊開了。
△ 大龍(左)與宏滿堂火鍋創始人 劉偉(右)
貳
在川渝地區,男孩子的小名常被取為:大龍、二龍……就像北方家里生了男孩就喚作:狗蛋、毛毛……一個道理。
大龍本名:劉鵬,70后一代,地地道道的重慶人。
從小學習平平,高中畢業后也沒再想著去讀書,就直接走入了社會。最先在一家合資企業上班,每天忙忙碌碌,還挺辛苦,每個月的工資卻并不高。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一個月下來,賺的錢還不夠養活自己。
大龍開始尋思:必須自己做點什么,不能就這樣渾渾噩噩的過日子,畢竟還要養活家人,最好能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想了一圈,大龍覺得還是開個火鍋店吧,畢竟重慶人愛吃火鍋,做小餐飲投資也不大,沒啥大風險,大不了不成功,就再回企業上班嘛。
沒有一點廚師經驗,就靠著自己的摸索,大龍開始自己炒料,自己做研發。
大龍常把自己在廚師這方面的天分,歸結為家族遺傳。
因為大龍的爺爺,曾經是舊社會當地資本家私廚的廚師,做得一手江浙菜。打小大龍就常聽爺爺說菜。而他對餐飲的記憶也或許是在那個時候被喚醒的。?
1996年,在重慶建新橋大龍家的老屋外面,他支了三張桌,擺了幾把木凳,憑著無師自通炒出的火鍋底料,大龍火鍋正式開張了。
叁
早先,重慶人沒人中午吃火鍋,重慶火鍋又叫“夜火鍋” ,這是源于年輕人們晚上打完牌或干完活,就會一起在街邊吃個火鍋。
大龍每天自己炒料,他是個挺愛鉆的人,別人都是加了牛油濕炒,他卻偏要干炒,干炒的鍋底更香,卻也更需要對火候的把握,稍不小心就會炒糊,而這樣獨特的炒料法,偏就炒出了一鍋獨特的味道。
大龍的火鍋鍋底香味濃郁,味道偏辣,屬于較重口味的火鍋。
也是這個味道開始慢慢為大龍火鍋增粉,增粉,再增粉。
2000年,因為城市改造,地攤是不能再擺了,大龍找了現在電臺巷的一間門面,遷至于此,正式為自己的火鍋店掛牌:大龍火鍋。
一間房內4張桌,屋外擺6張,總共十張臺。
每天大龍依然自己炒料,下午四點準時開店,凌晨三點左右收攤,忙完所有事幾乎也就天亮了。
大龍終于給自己的火鍋店安家了,那段日子他總是很累很累,卻也是如此滿足。
因為大龍的鉆,他的火鍋味道越來越香,越來越勾人。
每當夜幕降臨,大龍火鍋店門外就開始排起長龍,這一幕早已成為電臺巷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別人都說大龍的鍋底底料炒的好,有秘方,他卻笑著搖搖頭:餐飲并不是高科技,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做好。?
比如現在火鍋鍋底有個通病:越煮越苦。
大龍就給破了這個難題,他說:火鍋的三大元素是海椒、花椒和牛油。鍋底發苦的原因肯定和原材料有關,所以選上乘的原料基本就會避免這個問題。到底哪種主料讓鍋底發苦,這需要反復的測試,基本也就是拿錢來驗證出來的。
所以,直到今天,大龍每天依然會守在店里,嘗鍋底,把控品質。
大龍還說:許多火鍋店,基本都知道發苦的原因,但卻不好辨別,許多人更不愿在食材上下功夫,所以火鍋的品質也就參差不齊了。
再說到牛油,大龍的鍋底基本選用的都是內蒙、新疆一代供的牛油 ,大龍說:這些地方的牛,飼養條件是純天然,吃的飼料也基本都是青草,所以出來的牛肉肯定香。這和柴雞與飼料雞的肉質有差別是一個道理。
大龍也始終堅信:好味道80%來源于好食材。
肆
大龍火鍋越來越火,這里基本成了全國火鍋人來重慶取經的必來之處,排隊基本持續到了凌晨,大龍自己還調侃道:早些年,排隊排到了地老天荒。
即便如此,大龍依然例行著每天晚上五點到店,凌晨六點離開的慣例,每天鍋底他要親自嘗,菜品也要親自過目。
“還好,現在有侄兒幫我。”大龍對現在的狀態還是挺滿意。
雖然是老店,大龍堅持著自己該堅持的一切,比如:堅持人工炒料,鍋底不加一點添加劑,不開連鎖店……
但他又關心著火鍋圈發生的一切。
大龍說:“這些年,重慶火鍋井噴,后起之秀越來越多,很多火鍋都很好吃,特別是那些網紅火鍋,他們紅總是有理由的,我也在學習他們的思維,營銷模式,我也怕自己會被淘汰,我也要一直不停的去追趕。”
大龍在老店不遠處開了二店,裝修也更加時尚,他也給自己的店注冊了商標,讓自己的品牌得到保護。
兩家店在各自的軌道上紅紅火火,而大龍也能空出時間去學習。
如所有的火鍋人一樣,大龍很喜歡海底撈,他說:“我從海底撈身上學到許多,他們注重服務,以人為本,把所得和員工分享,讓員工吃的好,住的好,生活好,那員工肯定和企業一心啊。海底撈越做越大那是必然,也特別值得我們火鍋人學習。”
雖說火鍋節在家門口辦了好幾屆了,他卻一次沒去過,但是遠在河南的巴奴,卻讓大龍挺感興趣,大龍說:“巴奴雖然是產品主義,但是人家的服務也很好啊,海底撈和巴奴只做直營,就是為了把控品質,把產品做好,把品牌做到極致,我很認同他們的做法。”
伍
大龍愛自己的火鍋店,就像愛著自己的孩子一般,他不允許有人去破壞,去詆毀。
但名氣大了,免不了一些人的刻意山寨與照抄,一時間,各種大龍火鍋層出不窮,大龍因此也是相當惱火,他說:有些山寨我們的做的好點也就算了,但是某些人為了圈錢,去毀壞大龍這個牌子,這是最讓我心疼的。?
大龍是個挺單純的人,他愛憎分明,說起好的企業贊不絕口,但提起不良商販,卻又恨的咬牙切齒,他說:如果自己去打假,每年都可能會撈回許多錢。但是他沒這個閑工夫,他只想守著自己的店,做好自己。?
大龍說:“做餐飲真的太累了,我沒有想過把店做的多大,只愿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好好經營好這兩家店,而剩余的時間,我還是希望能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和朋友一起喝喝茶,聊聊天。”
好吧,那就祝福大龍和他的大龍火鍋。
下次來重慶,我還要找他,一起聊天、吃火鍋。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