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志餐飲戰略咨詢創始人朱明軍:餐企通過戰略布局,可實現十倍增長
紅餐編輯部 · 2024-10-18 09:47:08 來源:紅餐網
近日,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央廣網、紅餐網聯合主辦“2024第四屆中國餐飲品牌節”在廣州南豐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啟。期間,善志餐飲戰略咨詢創始人朱明軍接受了《紅人面對面》欄目組的專訪,以下為專訪實錄:
主持人:在第四屆中國餐飲品牌節上,您的演講主題為“大變局時代,重塑餐飲倍增”。快速變化的餐飲市場中,您認為大家面臨最大的挑戰和機遇分別是什么?
朱明軍:現在傳統餐飲的打法還停留在產品好、服務好、管理好、營銷好的基礎上,然而這些都是戰術層面的考量。國內餐飲的連鎖化率目前僅20%,相比國外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但當前國內80%的餐企仍停留在傳統戰術打法的階段,傳統模式難以適應連鎖餐飲的發展步伐,這就是當下傳統餐飲所面臨的挑戰。
此外,餐飲業的競爭格局也發生了巨變。目前餐飲業還處于比拼產品、服務和營銷的層面,各類優惠形式不斷涌現。行業“內卷”下,企業贏利愈發困難,進而導致惡性循環,陷入“危”型困境。從數據來看,上半年餐飲市場規模達到2.6萬億,同比似乎有所增長,但利潤卻在下滑,整個餐飲行業進入增長放緩期。
進入放緩期后,傳統餐飲面臨的挑戰更大了,與此同時連鎖餐飲則迎來了市場機遇。
數據顯示,從不同門店規模餐企的增長情況來看,往年都是門店規模在100家以內的連鎖餐企增長明顯,然而今年卻是門店規模100-500家的連鎖餐企增長速度最快。因此我們認為,從傳統轉向連鎖的餐飲企業,開始在連鎖方面進行戰略布局,是未來的重大機遇。
主持人:能否分享一兩個最具代表性的咨詢項目案例,讓我們了解善志是如何幫助餐企解決問題、實現增長的?
朱明軍:善志是一家專業的餐飲戰略咨詢公司,在餐飲戰略咨詢領域深耕已有14年之久。是國內唯一既做咨詢又涉足實體經營的公司。
這里跟大家分享一個新品牌如何擴大規模的案例。“苗小壇”是一個以貴州酸湯魚為核心產品的餐飲品牌。項目啟動之初,我們耗費了八個月時間在全國各地進行考察,最終聚焦在了貴州酸湯魚。
在貴州地區,酸湯魚是一道擁有悠久歷史的當家菜品。圍繞這一特色大單品,我們成功將酸湯魚打造成快餐,“苗小壇”也是國內首家把酸湯魚引入快餐賽道的品牌。
通過貴州苗家文化和小模型的策略,塑造品牌價值,達成定位認知第一。善志獨創的“藍品牌戰略”體系(一個核心、兩大系統、六大配稱)系統性塑造品牌,讓“苗小壇”迅速火爆了起來,并在全國八十多個城市開出了六百多家門店。
同時,我們在供應鏈端和工廠端均已完成布局,產業鏈已經非常成熟,這位品牌在全國快速發展打下了基礎。這個過程,我們聚焦戰略打法,做產業鏈規劃和企業多點贏利模式,不斷迭代母店模型,把這個品牌從0到1,再從1到600家門店,實現了企業倍增。
企業從戰略到戰術,一旦戰略出現錯誤,所有的努力都將白費,因為戰術上的努力無法彌補戰略上的失誤。這就是善志從0到1打造的創新項目。
再分享一個老企業破局倍增的案例。
無錫有一個本土餐飲品牌叫“芝小官”,是由兄弟兩人經營的傳統自助餐火鍋,創立15年,開出了三四十家門店,年營收規模接近兩個億。但他們遇到了發展瓶頸,經過交流后,善志與他們展開了深入的戰略合作。
善志通過品類和賽道,將其重新定位成“芝小官毛肚火鍋海鮮自助”,通過“好毛肚不限量”以及兩百多種產品的特色,讓其與火鍋賽道的其他品牌形成差異化競爭,打造了非常成功的品牌母店模型。再從鄉鎮品牌進入核心商場,到現在為止,“芝小官”持續保持江蘇排隊王,并在四年時間里,開出了八十多家直營店。
模型打造成功后,我們導入了“戰略打法”。通過直營店延伸到后端進行產業鏈橫向布局,同時縱向圍繞核心業務做多品牌架構,目的是多品牌做大一條產業鏈,幫助企業實現多點贏利。因此我們在高端賽道,打造了“卿庭成都鮮貨火鍋”,這個品牌客單價在180-200元,引入了成都的茶館文化,主打成都市井休閑生活,主打用文化和高質價比吸引年輕消費者。
低端賽道,我們打造了低價格、小份化、高顏值的老火鍋歪胖子超值品牌。中端賽道的芝小官,則通過降低客單價,縮小門店面積后,通過新模型打造實現飛躍性發展。高端賽道則是主打用文化和高質價比打造的“卿庭成都鮮貨火鍋”。我們圍繞核心業務打造高中低品牌架構,共享一條產業鏈,四年做到三百多家門店0閉店,今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54%。這個項目,其實就是傳統餐飲加上了戰略打法,最終形成了產業布局,形成了10倍增長。
主持人: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餐飲客戶,善志如何提供定制化的戰略咨詢服務?
朱明軍:我們的slogan是“做頭部餐飲找善志咨詢”。我們一般也將客戶分為品類頭部、行業頭部、區域頭部和潛力頭部。
為什么要服務頭部餐企?對于小白創業者,我們通常都建議他們找一個優質的品牌進行加盟合作即可。只有在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資源后,才有打造屬于自己的連鎖企業的可能。當前餐飲做連鎖的門檻越來越高,即便傳統餐飲做出了一個出色的門店,也未必能做好連鎖經營。
對于規模較小的企業,我們則建議其先打造好自己的母店模型。當母店模型便于復制時,這個時候想要規模倍增,首先需要啟動“戰略打法”,選定根據地市場,打造復制模型,做大規模,同時還要進行組織力優化,從傳統的雇傭式模式轉向合伙制,通過合伙制賦能門店的規模倍增。
第三階段,則是思考企業怎么贏利。企業的贏利模式決定企業的規模,企業的戰略則決定方向和規模。企業戰略錯了,規模就不可能大了。所以餐企要搞清楚企業怎么贏利、門店怎么贏利、品牌怎么贏利,這背后是一整套企業戰略倍增的體系。
主持人:在數字化浪潮下,善志如何引導餐飲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
朱明軍:實際上,數字化在過去對餐飲企業來說是一道選擇題,如今卻已成必選題。
例如現在的收銀系統、ERP管理系統以及后端的供應鏈系統等,都是基礎的數字化軟件工具。通過使用這些軟件系統,提高工作效率,我們善志一直在研究的“數字化”,就是在這些工具使用的同時,對產生的大量數據分析的成果。
這些數據對企業的贏利和戰略決策有著重大的意義。企業想贏利如果沒有數據的反饋,我們是不知道哪些動作貢獻了利潤,哪些投入是無效的。在各項成本居高不下的今天,我們必須要做精準經營,實現科學贏利。如果戰略決策沒有數據依據,那么我們就是在“瞎決策”。
自2020年開始,我們就一直在研究如何通過數字化工具,幫助餐飲企業科學建模、科學贏利、科學決策。
我們建議餐飲企業在打造模型階段,就要前置考慮如何采用“數字化模型工具”。比如在企業發展期,利用“數字化贏利管理工具”進行陪跑;到了成熟期,企業做大的時候,則運用“數字化預警工具”來進行預警和決策。
我們善志在四年前就開始布局數字化板塊,是餐飲咨詢行業中唯一建立了自己數字化團隊的公司。當企業做到一定的連鎖規模時,總部人力成本越來越高,單純靠人力已經無法全面管控時,因此企業必須啟動數字化戰略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企業規模越大決策成本越大,不能再靠拍腦袋,一定要通過“數字化管理平臺”,確保不跑偏、不走錯。
主持人:展望未來,您認為哪些新興市場或細分領域是值得重點關注的?
朱明軍:首先,我認為老品類都值得用戰略思維重新做一次,尤其是沒有龍頭老大的品類。這里所說的重做并非只是單純開個店或采用傳統連鎖模式,而是要運用戰略的打法,找到一個好的老品類,重新打造母店模型,模型成功后啟動企業倍增戰略。今年我們就接到了很多老品類打造母店模型,戰略倍增陪跑的項目。
其次,是在下沉市場深耕,成為“區域王”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有些企業一心想進軍一二線城市,結果往往“賠了夫人又折兵”。我建議企業可以在區域市場深耕,成為區域老大,這也是一個重大機遇。
第三,注重戰略、數字化以及品牌模型的企業,未來有很大的發展可能。如果一個傳統企業不重視戰略、品牌、單店模型以及數字化,不管它今天規模有多大,都將走向衰退。相反,即使再小的企業,只要注重這些,也能夠發展得非常龐大。
(作者:紅人面對面欄目組)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