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炸雞品類發展報告2024》發布:中式炸雞品類熱度高漲,相關話題瀏覽量破億
紅餐產業研究院 · 2024-09-11 17:16:28 來源:紅餐網
導語
近日,紅餐產業研究院與老韓煸雞聯合發布了《中式炸雞品類發展報告2024》,為大家全面剖析了中式炸雞品類的發展現狀、趨勢及未來機遇。
本文由紅餐智庫(ID:hongcanzk)原創首發,作者:紅餐產業研究院。
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顯著提升,國民的文化自信日益增強,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帶動新中式熱潮。中式漢堡、新中式茶飲以及中式炸雞等新中式餐飲品類在這樣的背景下逐步崛起。
在這股新中式熱潮中,中式炸雞品類熱度高漲,相關話題在多個社媒平臺獲得了千萬級瀏覽量。老韓煸雞等多個中式炸雞品牌近年加速擴張,全國中式炸雞門店數持續增長。與此同時,中式炸雞也成為近年資本青睞的賽道之一。不難看出,當下中式炸雞賽道正迎來快速發展期。
為了讓餐飲相關從業者更清晰地了解中式炸雞品類的發展現狀,紅餐產業研究院與老韓煸雞聯合發布了《中式炸雞品類發展報告2024》。該報告深入分析了中式炸雞品類的發展脈絡、發展亮點及未來趨勢,為中式炸雞的相關從業者、投資人、消費者等提供參考。以下為《中式炸雞品類發展報告2024》的部分內容展示。
中式炸雞品類進入快速發展期
品牌門店聚焦下沉市場
近年來,小吃快餐憑借著高性價比、消費場景豐富等特點,實現加速發展。據紅餐產業研究院估算,2024年其市場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作為小吃快餐熱門細分賽道之一的雞排炸雞,近年來也保持著較好的發展態勢。據紅餐大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全國雞排炸雞門店數超過17萬家,近一年增長超過4,000家。
經過多年發展,雞排炸雞品類孕育了多個細分賽道。據紅餐產業研究院觀察,目前雞排炸雞主要有四大主流分支,分別是美式炸雞、韓式炸雞、日式炸雞以及中式炸雞。其中,中式炸雞是雞排炸雞賽道最為活躍、發展速度較快的細分品類。
梳理中式炸雞發展歷程時,紅餐產業研究院發現中式炸雞品類歷經了起源、萌芽期、溫和發展期,如今已經步入了快速發展期。在這一階段中,中式炸雞品類的內涵得以延伸,產品逐步多樣化,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與此同時,中式炸雞門店數獲得了持續增長。據紅餐大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全國中式炸雞門店數超過1.6萬家,近半年增長近1,000家。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式炸雞品牌的連鎖化、規模化程度有待提升。紅餐大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門店數在5家及以下的中式炸雞品牌占比達94.1%,門店數超過50家的中式炸雞品牌占比僅為1.3%。
1.華東地區中式炸雞門店數最多,超半數門店位于下沉市場
從全國中式炸雞門店分布區域來看,華東地區的中式炸雞門店數最多,占比達38.0%。其次為華北、華中、東北地區,門店數占比分別為26.0%、14.8%、12.0%,從省級行政區來看,江蘇的中式炸雞門店數占比最高,達到14.9%:河北、河南、安徽緊隨其后,占比分別為10.9%、7.6%、7.5%。
從線級城市分布來看,三線城市的中式炸雞門店數占比最高,達到27.4%。其次是二線城市和四線城市,門店數占比分別為19.6%和18.1%。由此可見,三線及以下城市是中式炸雞門店分布的主要陣地。
2.中式炸雞人均消費集中在15~20元和30元,價格帶相對廣
在人均消費方面,據紅餐大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人均消費在15~20元和30元以上的中式炸雞門店數占比分別為22.8%和24.6%;而人均消費在10~15元、20~25元和25~30元的中式炸雞門店數占比均超15%。由此可見,不同價格定位的中式炸雞門店均有各自的消費群體。
3.中式炸雞的全國性品牌相對較少,大部分品牌區域發展為主
近年來,中式炸雞品類陸續誕生了多個實力品牌。據紅餐大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臨榆炸雞腿全國門店數超過2,200家,是目前中式炸雞賽道中門店數最多的品牌。老韓煸雞、永順炸雞、延慶觀炸雞等品牌也發展出超過200家的門店數規模。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國性中式炸雞品牌仍然相對較少,大部分深耕區域。而已經發展出一定門店數規模的中式炸雞品牌,其門店覆蓋城市數集中在30~60個。
產品和品牌文化內涵豐富
小店模型助力中式炸雞品牌快跑
隨著中式炸雞品類的不斷發展,中式炸雞品牌在產品、門店模型、品牌傳播以及供應鏈等多個維度展現出了獨特的發展態勢。
1.中式炸雞品牌在產品上注重烹飪工藝創新以及多元化搭配
長久以來,輕裹粉炸雞是眾多中式炸雞品牌的核心產品,比如臨榆炸雞腿、宮拉拉蒜香炸雞、虎頭炸·潮汕炸雞等品牌均主打輕裹粉炸雞。然而,近年來一股不裹粉炸雞的新風尚正悄然興起,并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老韓煸雞、解憂婆婆炸雞、滿巍明生炸雞架等品牌推出了主打不裹粉的炸雞產品,從口感上打造差異化,贏得了消費者的好評。
此外,中式炸雞品牌在產品搭配上也開始變得更加多元,除了以炸雞為主打產品,在食材上拓展到雞的多個部位,增加了炸雞的多樣性外,品牌還會通過引入其他肉類炸物和素菜炸物,進一步豐富菜單內容,滿足更多消費者的口味需求。
以老韓煸雞為例,其以川菜經典菜式干煸辣子雞作為拳頭產品。在烹飪工藝上,老韓煸雞融合中式古法烹飪技法,研發出“三炸一煸”工藝;在食材上,老韓煸雞對傳統辣子雞的雞塊大小進行升級調整,強化雞肉在干煸辣子雞中的存在感;在產品形式上,老韓煸雞對干煸辣子雞進行了小吃化改造,賦予了其更豐富的消費場景。
基于以上的改良和創新,老韓煸雞的干煸辣子雞形成口口是肉、外焦里嫩、麻辣椒香的味覺記憶點。這讓老韓煸雞不僅獲得沙利文頒發的“中國辣子雞貝貝首創者”“中國連鎖辣子雞小吃開創者”兩項權威認證,還收獲了眾多消費者的喜愛。
菜品設計上,老韓煸雞的產品同時具有小吃和菜品的屬性,聚焦休閑和佐餐兩大消費場景,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元的用餐選擇。
菜單結構上,老韓煸雞共推出了三大系列產品,總SKU數接近20款,同時還推出四種不同風味的產品供消費者選擇,風味與產品的靈活組合大大增加了老韓煸雞的產品豐富度。此外,老韓煸雞保持相對頻繁的上新速度,不斷為消費者帶來新鮮感與驚喜,持續鞏固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與吸引力。
價格策略上,老韓煸雞推出了“同價隨心拼”策略,并在門店進行消費引導,加快消費決策的同時,為消費者提供一次下單、多重商品選擇的消費體驗。
2.中式炸雞品牌主要以小店模型為主,有品牌獲資本青睞
門店模型方面,目前中式炸雞品牌多以小店模型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與過往品牌意識較弱、經營管理粗放的夫妻小店有所不同,當下中式炸雞常見的小店模型在品牌形象、門店選址、布局以及標準化等方面均有了較大的提升。
對于中式炸雞品牌而言,小店模型具有成本低、標準化程度高、靈活性強等優點。得益于此,部分中式炸雞品牌近年來相繼獲得資本的青睞。
以老韓煸雞為例,其門店面積相對較小,集中在20~25平方米;門店設計上,主要以“外帶+外賣”為主的門店布局和動線設計,能夠有效提高門店的人效和坪效;在選址上更為重視商場、購物中心等點位,打破了過往炸雞小店臟、亂、差的形象,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好的消費體驗。在小店模型的基礎上,老韓煸雞的門店數規模實現了快速增長。
3.深度融合“線上+線下”雙渠道,品牌形成多元化傳播策略
隨著賽道競爭越來越激烈,精準的品牌傳播策略在中式炸雞品牌經營中的重要性愈發凸顯。近年來,不少中式炸雞品牌積極開展一系列創意獨特、形式多樣的品牌傳播活動。
以老韓煸雞為例,其通過實施精細化的營銷與品牌傳播運營,同時深度融合“線上+線下”雙渠道優勢,形成了獨特的差異化傳播策略。這使老韓煸雞在強大的產品力基礎上,迅速構建了品牌資產,并在市場上脫穎而出。
具體來看,在線上,老韓煸雞建立了多個平臺的媒體傳播矩陣,確保品牌信息能夠滲透到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實現高頻次、廣覆蓋的曝光。而在線下,老韓煸雞以門店為載體舉辦了各類富有創意和互動性強的品牌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品牌的影響力和消費者忠誠度。
4.雞肉產業鏈發展成熟,中式炸雞品牌著手自建供應鏈體系
中式炸雞品類的快速發展得益于我國穩定的雞肉供應。2023年我國肉雞總出欄數量和雞肉產量較2022年分別同比增長9.8%和12.6%。在價格方面,一般來說,相比豬、牛、羊肉等肉類,雞肉批發價格相對更低,且更為穩定。
除此以外,逐步建設完善的雞排炸雞供應鏈體系也為中式炸雞這一細分品類崛起提供了強而有力的后端助力。近年來,隨著不少中式炸雞品牌著手打造自有的供應鏈體系,比如老韓煸雞、臨榆炸雞腿等,中式炸雞的供應鏈體系趨于完善。
結語
中式炸雞品類備受關注,品牌呈現多維度發展趨勢,但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式炸雞的未來之路仍面臨著不少挑戰。比如,目前大多數中式炸雞產品是在異國炸雞的基礎上進行的改良,品牌之間的同質化程度相對較高等挑戰。面對這樣的挑戰,紅餐產業研究院認為中式炸雞品牌可以通過強化中國文化底蘊、提升品牌的差異化競爭力、加強中式文化的深度融合與進一步探索產品創新等方法來尋找突破。
為了讓中式炸雞相關從業者更加詳細地了解中式炸雞品類的發展情況,紅餐產業研究院與老韓煸雞特別推出了《中式炸雞品類發展報告2024》電子版,大家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限時獲取!
獲取方式:在“紅餐智庫”微信公眾號后臺,發送“中式炸雞”,即可獲取全文版。
步驟一:關注【紅餐智庫】微信公眾號;
步驟二:在后臺回復“中式炸雞”即可限時獲取本報告的完整版。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