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小粒咖啡奇遇記:小豆子撬動致富大產業
趙貝貝 · 2024-07-17 10:57:54 來源:央廣網
位于北緯25°至南緯30°這一公認的“黃金咖啡帶”之巔,云南保山市隆陽區的潞江壩,被賦予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西側,是享有“世界物種基因庫”美譽的高黎貢山,守護著這片土地的純凈與多樣;東側,怒江奔騰不息,其原始生態的磅礴氣勢,與潞江壩的溫潤氣候相映成趣。這里,年均氣溫穩定在21.3℃,年日照時長達2334.5小時,晝夜溫差高達16℃,年降水量恰到好處地維持在700至1000毫米之間,造就了一個高溫少雨、全年無霜、陽光充足的理想咖啡種植天堂。
萬畝咖啡種植地中的咖啡果(央廣網記者 趙貝貝 攝)
在潞江壩,連片的咖啡樹沿著河谷綿延,這里正是云南小粒咖啡的故鄉。第8屆南博會即將來臨,今年南博會將設置咖啡產業館,這是南博會多年來首次設置的單品類專業館,將為咖啡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更多的交流合作機會。屆時,保山小粒咖啡也將在咖啡產業館精彩亮相。近年來,保山小粒咖啡憑借其“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帶果酸”的獨特風味,正逐步走向國內外市場,成為云南乃至中國精品咖啡的代表。保山市從種植、加工、銷售、品牌形象塑造等方面充分發力,讓一顆小小的咖啡豆撬動咖啡“大”產業蓬勃發展。
科技引領品質:咖啡新品種的選育
保山小粒咖啡的崛起之路,不僅是自然的稟賦,更是智慧與汗水的結晶。保山小粒咖啡的精品率高達45%,精深加工率更是達到了全省領先的65%,在這背后是科技攻堅的力量。
云南咖啡協會會長李曉波告訴記者,提升保山小粒咖啡“精品率”的關鍵在于品種,而品種的核心則是種子。據介紹,保山市在咖啡選種育種方面注入了科技“基因”。保山依托云南省農科院熱經所駐地優勢和保存咖啡種質資源200余份的種業優勢,歷經21年的努力,自主選育了“云咖1號”和“云咖2號”咖啡新品種。
咖啡園中種植的瑰夏品種(央廣網記者 趙貝貝 攝)
除了選種育種方面的努力外,保山市還注重農業種植技術的提升和推廣。“我們現在種植更多地采用水肥一體化,還有比如有水有氧閥、有水無氧閥、雙重液氧閥等技術,農業部門也在持續不斷地對咖農進行綠色種植的引導,保證綠色種植全覆蓋。”李曉波說道。在科學引導下,咖農在種植咖啡的過程中,注重土壤改良、病蟲害防治和合理施肥,確保咖啡樹健康生長。此外,保山市還積極引進和推廣優良品種,如卡蒂姆、波邦等,提高了咖啡的產量和品質。目前,保山市咖啡種植面積已超過13萬畝,產量達到2.26萬噸,為咖啡產業的后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加工體系構建:小粒咖啡全鏈條升級
保山小粒咖啡的加工環節同樣不容忽視。近年來,保山市積極構建覆蓋生豆、烘焙豆、掛耳等全鏈條咖啡生產加工體系,一批優秀的咖啡加工企業如保山中咖食品有限公司、云南景蘭熱作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應運而生,通過引進先進的加工設備和技術,為保山提升咖啡精深加工率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咖啡機器人沖泡咖啡(央廣網記者 趙貝貝 攝)
走進保山中咖食品有限公司的咖啡豆加工生產線參觀走廊,其生產線已實現全自動化。保山中咖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竹介紹,公司一直專注于咖啡的精深加工,2022年中咖建成20000余平米現代化中咖F2C咖啡烘焙工廠,第一期可實現年3000噸焙炒咖啡產能和5000萬袋掛耳咖啡產能。此外,李曉波告訴記者,為提高保山咖啡精深加工率,保山在隆陽區、龍陵縣分別投資1000萬元集中建設水洗果加工中心,建成全省最大的咖啡產業集群化發展園區。
保山小粒咖啡產業園內,亞洲單條最大咖啡生豆分揀自動化生產線投入使用,僅需3人操作,便可日均分揀咖啡150噸,一次性可生產5至20種不同產品。據了解,該生產線的引入,有效解決了咖啡下游端精加工原料品質不穩定的問題,大幅提高了保山小粒咖啡的品質。
創新,是保山小粒咖啡持續前行的動力。除了傳統產品外,保山市還注重產品創新和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還開發了掛耳咖啡、冷萃咖啡、咖啡凍干粉等多種新型產品。這些產品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便捷、高品質咖啡的需求,也提升了保山小粒咖啡的市場競爭力。
咖企借助電商平臺直播帶貨(央廣網記者 趙貝貝 攝)
拓寬銷路:電商平臺的助力小粒咖啡走出云南
嚴把質量關的云南小粒咖啡豆,正在以電商直播的方式走出山鄉,遠銷全國各地甚至是海外。
在保山中咖食品有限公司,帶貨主播正坐在直播間內面對鏡頭認真介紹著手中自家的小粒咖啡的王牌產品,從咖啡豆的品種、烘焙處理方式、口味口感以及如何沖泡才能有最佳風味一一詳細介紹。就在主播介紹的這幾分鐘內,后臺顯示早已賣出了幾筆訂單,而這些保山小粒咖啡將依托物流系統被發往全國各地。
李曉波介紹,借助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的是目前大多數咖企的主流銷售渠道。近年來,保山緊跟時代步伐,充分利用電商平臺與直播帶貨等新型營銷模式,積極探索“產銷對接”模式,用好“一座保山”“隆陽鄉耕”等電商平臺直播基地,拓寬咖啡銷售渠道,提升咖啡產品效益,目前全市現有咖啡電商企業42戶,年銷售額超3.5億元,提供就業崗位超5000個。保山市不僅實現了咖啡產品的高效流通,還帶動了當地就業,促進了農民增收,真正實現了咖啡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咖啡莊園化助力產業融合可持續發展
保山,這片孕育了小粒咖啡獨特風味的沃土,近年來以非凡的遠見與決心,深度挖掘并釋放了高黎貢山的自然風光、生態農業的無限潛力以及豐富的文化體驗價值,成功將咖啡種植、精細生產、高端加工與鄉村旅游巧妙融合,構建起一條從“一粒種子到一杯香醇”的全產業鏈輝煌之路。
據介紹,保山隆陽區就已擁有17座風格各異的咖啡莊園,其中6座更是榮獲“云南省精品咖啡莊園”殊榮,它們不僅是咖啡的殿堂,更是文化的窗口,讓每一位到訪的游客都能親身體驗到咖啡“從種子萌芽到杯中醇香”的奇妙旅程。
咖啡莊園融合化發展(央廣網記者 趙貝貝 攝)
保山比頓咖啡產業文化園作為全國首創的咖啡綜合配套文化地標,它依山傍水,背靠雄偉壯麗的高黎貢山,面朝潺潺流淌的怒江,坐擁“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絕美風光。在這里,每一個周末或假期,都有各地的游客前來體驗親子時光。莊園精心策劃的親子體驗活動廣受歡迎,活動中,“大朋友”與“小朋友”手牽手穿梭于咖啡林間,親手采摘掛滿枝頭的咖啡果,隨后在咖啡師的指導下,親自研磨、沖泡,享受那第一口手沖咖啡帶來的純粹與滿足。此外,園區內還設有房車露營地,讓游客在親近自然、享受休閑時光的同時,也能沉浸于保山小粒咖啡獨特的文化氛圍之中。
比頓咖啡產業文化園總經理趙琴香介紹:“我們的園區,不僅是一個匯聚了百果百花的生態樂園,更是一個咖啡知識與文化的寶庫。我們致力于通過一體化的服務模式,讓每一位訪客都能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云南保山小粒咖啡的魅力所在,實現從農業種植到文化旅游的全產業鏈融合,讓保山小粒咖啡的香醇與故事,傳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保山小粒咖啡正逐步走出云南聞名世界(央廣網記者 趙貝貝 攝)
云南保山小粒咖啡不僅僅是一種飲品,已化身為鄉村振興的金色鑰匙,開啟了一扇通往富裕與希望的大門。隨著產業鏈的不斷延伸與完善,保山小粒咖啡不僅在國內市場嶄露頭角,更逐步走向國際舞臺,以其獨特的風味和卓越的品質贏得了全球咖啡愛好者的青睞。這背后,是無數咖農的辛勤耕耘,是本土咖啡企業的技術創新,也是保山市按照“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發展思路布局的結果。
如今,保山小粒咖啡也從最初那顆不起眼的小豆子,成長為撬動整個地區致富大產業的強大引擎,保山小粒咖啡的故事,是勤勞與智慧的結晶,也是綠色發展與文化傳承的生動實踐。
本文轉載自央廣網,記者:趙貝貝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