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萬一家的“寄生”庫迪,陸正耀開不起了
高越 · 2025-01-21 11:14:52 來源:雪豹財經社
狂奔7個月,按下暫停鍵。
■不盈利、難存活,寄生在各種夾縫中的庫迪店中店在狂奔7個月后,倉促按下暫停鍵。
■庫迪曾對店中店模式寄予厚望,希望借此推動規模擴張,實現“百米之內有庫迪”的目標。
■店中店模式在餐飲行業并不罕見,但它并非成功的商業模式,也無法助力庫迪實現野心。
周一寧(化名)想買杯庫迪咖啡,他導航了最近的門店,沒想到像走迷宮一樣,七拐八拐走了不少彎路,最終在一家菜市場的一堆門牌中,才發現庫迪的蹤跡,“比尋寶之路還崎嶇”。
在社交平臺上,網友們互相分享著各自的奇妙體驗,他們發現庫迪的店中店可能出現在任何意想不到的地方:跟藥店、便利店、長沙鹵粉、沙縣小吃、移動營業廳、華萊士等“共處一室”,開在茶飲品牌檸季的門店里,或是坐落在住宅區的公共衛生間旁。
有人在評論區調侃:“庫迪店中店的最佳選址,是在瑞幸門店里。”
去年12月,庫迪咖啡在給媒體的回應中稱,便捷店模式因“升級原因”暫停招商,后續是否會重啟仍是未知數。
01
沒有存在感,也難掙到錢
被戲稱為“寄生”的庫迪店中店,在社交平臺上引發了一種考驗眼力的小游戲——如何在圖片上琳瑯滿目的貨架和匾額中間,找到庫迪的身影。
這并不容易。
庫迪門牌總是很小,存在感微弱。有人總結出了方法:與其找庫迪的logo,不如找代言人明星王一博的立牌,“相比之下會更顯眼”。
庫迪店中店門店
圖源:小紅書
這種游戲背后潛藏著調侃和不滿。開在各種意想不到的場景里的庫迪,給很多消費者帶來奇怪的購物體驗。有人半開玩笑地吐槽,“庫迪開的位置太難評,買完庫迪,總想順便買倆包子和雞蛋。”還有人抱怨它開在各種犄角旮旯,外賣員都找不到。
比品牌形象更糟糕的是顧客體驗問題。
與標準店相比,很多庫迪店中店SKU不足,工作人員也并不專業。不少顧客發現,店中店只有少數幾款飲品,想喝的飲品沒有供應,購買的飲用券也無法消費。
以開在便利店的店中店為例,很多咖啡訂單是由便利店店員兼職完成。周一寧告訴雪豹財經社,有一次店員在操作前還需要現場向其他店員確認流程,才敢動手。還有很多店中店無法提供外賣服務,“除了上班順便買一杯,其他時候就不會復購了”。
原本看好店中店模式投資小、方便快捷的加盟商們,也漸漸叫苦。
庫迪店中店門店
圖源:小紅書
難盈利,是店中店最大的問題。一位華東地區二線城市的加盟商曾向媒體透露,結合店中店的經營成本和定價來看,“最起碼每天要銷售150杯,即使能分攤人工成本,每天也要銷售103杯才能實現盈利”。
除了校園店外,多數店中店難以完成這個銷售指標。
據華北某二線城市的一位店員介紹,門店開在住宅區附近的便利店內,“多的時候一天能賣五六十杯,少的時候只有十幾杯”。另一個開在熱門旅游城市景區附近的庫迪店中店,“周六日或小長假,好的時候可以達到100杯以上,但平時只有五六十杯”。
隨著門店加密,店與店之間還會爭搶客流。有加盟商社交平臺上抱怨,跟最近的一家庫迪門店距離已經不到300米,“這顯然違反了此前的口頭承諾”。
從去年5月開啟到按下暫停鍵,寄生在各種夾縫里的庫迪店中店,只狂飆了7個月。
02
狂飆半年,戛然而止
決心做店中店時,庫迪曾壯志滿滿。
去年5月,庫迪宣布推出便捷店型“COTTI Express”。與標準店30萬的準入門檻相比,店中店的前期投資只需要5萬~10萬元,且占地面積小,不需要做任何基建,從柜體到設備都可以租賃。
當時,庫迪喊出的口號是“低投資、穩賺錢、易操作、場景多”。
兩個月后,庫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穎波在半年工作會上透露,店中店已落地超過100家。李穎波稱,庫迪的整體店型分為兩類,標準店和便捷店,后者被視為規模擴張的一大利器。
也是在這個場合,庫迪提出下半年8000家店中店的開店計劃。若該目標完成,店中店將占據庫迪國內門店總數的一半以上,成為主導店型。
不僅如此,庫迪還計劃在3年內布局5萬家便捷店,最終實現“百米之內有庫迪”的目標。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庫迪店中店采取了“貼臉”打法,“三店圍一店”。也就是在門店選址時,緊貼著競爭對手的門店進行布局,通過包圍的方式無限貼近消費者。
當時,庫迪最大的對手瑞幸已經開出了兩萬家門店,成為中國咖啡市場門店數量最多的品牌。想要與之抗衡,庫迪的確需要更多的門店,而能夠最大程度降低成本的店中店看起來是個可行的商業模式。
狂奔的店中店確實為庫迪帶來了顯著的門店數量增長。極海數據顯示,在8月到10月的3個月期間,庫迪咖啡新開門店近1700家,在營門店數量增長21%,其中店中店貢獻了62%的新開門店數量。
10月,庫迪宣布“觸手可及”計劃,與美宜佳、華萊士和蘇寧易購三大企業合作,將庫迪門店植入其中。
庫迪下調加盟費用
圖源:小紅書
11月,為吸引更多想入局咖啡行業的“小白”加盟商,庫迪進一步下調加盟費用,喊出了“3萬元就能開一家庫迪”的口號。
然而,庫迪店中店的擴張步伐并沒有因此加速,反而顯著地慢了下來。截至11月中旬,庫迪咖啡在全國31個省份、240個城市鋪開1300多家便捷店。與10月底相比,新增門店寥寥。
12月末,庫迪咖啡回應,不再支持店中店加盟模式,四處寄生的庫迪店中店走向終局。
03
風風火火后,終是一場空
放眼整個咖啡行業,店中店模式并不新鮮。
去年4月,Manner與鏈家合作開出店中店。Tims咖啡與中石化、麥德龍、良品鋪子和21世紀不動產合作開店。COSTA COFFEE與華住集團合作,布局快選柜臺。挪瓦咖啡去年也嘗試店中店,已經落地超150家。
Manner與鏈家開出店中店
圖源:官方公眾號
但這些嘗試均未打出聲響,做出引人矚目的規模與成績。巔峰時期開出500多家的便利蜂無眠海,如今已縮減至不足20家。
店中店并沒有被驗證為一種成功的商業模式,但庫迪似乎沒有更多其他的選擇。
庫迪被戲稱為咖啡界的“開店狂魔”,在庫迪咖啡創立初期,創始人陸正耀就喊出了“三年萬店”的目標。2023年,庫迪一年開出超6000家店。但過去一年,庫迪開店的步子慢了下來。2024年,庫迪新開門店數3528家,與大步闊進的2023年相比慢了不少,而瑞幸依舊新開了7209家。據窄門餐眼數據,當前庫迪門店數為8723家,而瑞幸門店數21905家,相差懸殊。
在社交平臺上,關于庫迪加盟店盈利能力的質疑時有出現,不少加盟商發出關店消息。面臨規模增長瓶頸的庫迪需要打出一張新的牌,支撐其規模增長。
但經歷7個月的時間驗證,店中店模式沒有讓庫迪實現高速增長,已經難以為繼。
更何況,一旦新開門店減少,曾被高速增長掩蓋的一系列問題也會暴露。
在去年7月的半年工作會議上,李穎波宣布,9.9元價格戰至少持續3年。“我們態度一直都很堅決,3年,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周期。”但打價格戰需要持續對加盟商進行補貼,而新開門店的加盟費減少,勢必對庫迪的現金流產生影響。
一位咖啡行業人士曾對庫迪的店中店模式作出評價,“庫迪現在最應該關注的不是一味擴大規模,而是該如何盈利。”
否則,風風火火之后,終是一場空。
本文轉載自雪豹財經社,作者:高越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