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00㎡美食街竟是違建,餐飲老板痛訴百萬血汗錢或將打水漂
紅餐編輯部 · 2024-04-17 08:51:10 來源:紅餐網
網紅美食街因違建將被強制拆除,餐飲商家無奈撤店!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周沫;編輯:洪君。
近5000㎡的網紅美食街,竟是違建!
據紅餐網了解,近日,深圳網紅美食街——東門町美食街的部分區域被認定為違建,即將被強制拆除,美食街內的大批餐飲店被迫搬離,損失慘重。有餐飲店主直言,自己投入的百萬血汗錢或將血本無歸。
怎么回事?
未取得建筑工程規劃許可證
近5000㎡美食街將強制拆除
根據奧一新聞報道,東門町美食街被強制拆除部分“東門町連廊”屬于違法建筑,至今尚未取得建筑工程規劃許可證,有嚴重的安全和消防隱患。
羅湖區規劃土地監察局在接受奧一新聞采訪時表示,從2023年2月28日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起,東門街道辦聯合羅湖區規劃土地監察局,開展東門町美食廣場商戶政策解釋、問題解答、宣傳教育及搬遷引導等工作,特別和商戶提醒強調租賃違建經營不受法律保護,給予商戶充足時間自行撤離。據了解,相關部門期間已經向商戶發送了《風險提示》,并于2023年10月起在東門町連廊顯著位置設立3塊通告牌,明確告知依法強制拆除的原因、情況、時間,以及執法程序及未及時搬離的風險等注意事項。
4月16日上午11點半左右,紅餐網實地走訪了風口浪尖上的東門町美食街。
在東門町美食街一入口處顯眼位置,確實張貼著一塊藍底白字的通告牌。通告顯示,由于深圳兆邦基集團有限公司逾期未自行拆除相關違建,執法部門定于2024年4月10日上午9時對該違法建筑物(構筑物、設施)依法予以強制拆除。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另一公告則顯示,該區域為違法建設,違建涉及落戶東門南塘商業廣場A、B、C三座建筑物之間的擴建連廊,總建筑面積約4812.15平方米。相關落款顯示為羅湖區規劃土地監察局和羅湖區東門街道辦事處,落款時間為2024年3月22日。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大概5天前,去往東門町美食城的幾個路口就已經圍起來了,這邊也掛起了依法拆除違法建筑的橫幅。”在附近經營小吃生意的餐飲老板麗姐(化名)如是告訴紅餐網。
紅餐網走訪發現,目前東門町一樓違建區域的商戶已經全部撤離,現場用鐵欄桿進行圍蔽,還有相關工作人員駐守。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而2、3、4層的餐飲商家,以及位于南塘商業廣場裙樓合法區域內的餐飲商鋪并沒有受到拆除違建的影響,仍在正常營業,但前來覓食的食客寥寥無幾。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餐飲店投入百萬血汗錢
或血本無歸?
東門町美食街從2005年起步,原名“食街”,最初以臨時小攤販為主,后來隨著東門商業圈崛起,食街也日趨規模。
作為深圳一條美食老街,東門町是很多深圳80、90后的青春記憶,這里也是游客來深圳打卡地之一,“不去東門老街,就不算來過深圳”。
得知美食街違建拆除的消息后,不少消費者在社交平臺上發帖懷念——“那可是我小時候最愛去的地方,怎么那么突然要拆了!”“東門町的美食,到現在還沒吃遍 ”“ 東門町再見,有緣希望再次相見 ”……
△圖片來源:小紅書截圖
但對于在此經營的餐飲商戶而言,情緒要更加復雜。一位在東門町開了近十年餐飲店鋪的老板表示,因為違建被迫搬離也是無奈,現在只能另外尋找門店重新開業。還有餐飲商戶擔憂店鋪押金退款問題,“押金現在也沒退,大概十萬塊,現在已經辦理了相關手續,但是押金不知道什么時候到賬。”
根據廣東珠江頻道報道,東門町美食街一位餐飲店老板劉女士,門店剛開業僅半個月就面臨違建拆除。她表示,自己為此投入了200萬元,3月1日才簽下合同,4月8日就被告知門店要拆除。
△圖片來源:廣東珠江視頻號截圖
據劉女士透露,今年3月1日簽訂合同租下美食街3樓的一家店鋪,租金每月6萬元。店鋪裝修時,她就聽說美食街要拆的消息,還曾去管理處求證,當時相關人員表示,劉女士的店不在拆遷范圍內。直到4月8日,管理處才明確告知劉女士,她所在門店也屬于拆遷范圍內。
也有老商戶面臨著多家門店都要拆除的困境。“樂雪”自稱自己是東門町美食城“最慘老板娘”,其在自己抖音號上表示,2007年就在東門町開了第一家餐飲店,17年來,她在東門町美食城開了7家門店,現在美食城拆除,她的7家門店全部關閉。
△圖片來源:截圖“樂雪缽缽雞”抖音號
作為物業出租方的深圳兆邦基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兆邦基”)又如何回應呢?
4月16日上午,廣東珠江頻道進一步采訪了兆邦基相關負責人林女士,其聲稱,東門町美食街連廊原本的布局不是現在這樣,有可能本來是通道的變成了鋪位,而有的鋪位就改成了通道。按照林女士的說法,這是一個位置“置換”的過程。
林女士還表示,拆除范圍內商戶的押金,只要過來登記,公司會在5-10日內退還。而對于有餐飲商戶剛經營半個月就面臨店鋪被拆除,損失上百萬一事,其表示目前仍在溝通中。
當記者追問早在去年執法部門就對東門町連廊違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為什么2024年仍然新簽租戶一事時,林女士則聲稱自己并不知情。
紅餐網了解到,目前政府相關部門安排了法律咨詢工作組,積極引導涉事商戶通過法律途徑追回相關損失。東門町美食街未來也有望在違建拆除之后,升級改造成新的美食地標。
根據深圳新聞網援引東門街道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東門町連廊拆除后將與東門商業街區升級改造相銜接,聯動整體片區進一步優化升級,重新打造一個更為安全、更具高品質的新“打卡地”。
淪為時代的眼淚?
傳統美食街正在走下坡路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傳統美食街的日子大都不好過。
大食代、食寶街相繼關店,美食街會消失嗎?
△圖片來源:中關村食寶街微信公眾號
另一傳統美食街的代表“大食代”,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店面也出現撤店、關停。
今年以來,長沙、北京、鄭州、廣州、重慶等地也陸續有不少美食街被曝“淪陷”,街區內的餐飲店集體閉店,比如長沙開福區五礦live廣場、重慶觀音橋附近的網紅美食街、廣州某網紅夜市。
傳統美食街正在走下坡路,已然成了不爭的事實,而其中緣由則是多方面的。
首先,大食代等傳統美食街的崛起其實是趕上了時代的紅利。上世紀90年代,物質匱乏,百貨大樓的出現,成為了一個城市、一個區域的人群聚集地。為了方便前來逛街的人們吃飯,百貨大樓紛紛引入餐飲美食。各類型餐飲小店進入商場的門檻比較高,且單打獨斗的小商家進入商場也缺乏競爭力,以大食代、亞惠為代表的連鎖美食廣場趁勢而起,經營品類豐富、價格便宜,吸引了大批消費者,成為各大百貨公司的座上賓。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如今時過境遷,獨立的小商家尤其是品牌化的小商家越來越多,他們背后都有團隊的支撐,進入商場,從裝修、設計、營銷到品牌,都有更加完善的運營思路,已經完全可以不用再依托于大食代這類綜合運營主體。
其次,隨著現代商業綜合體的崛起,大型購物中心憑借其一站式消費體驗、豐富的業態組合、舒適的購物環境和強大的品牌吸引力,成了消費者的新寵。傳統的美食街仍舊以單一的餐飲業態為主,也越來越難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復合型需求。
第三,傳統美食街區在入駐商家品質把控、整個價格體系把控等方面缺乏運營管理的弊端逐漸凸顯。美食街區背后的運營主體并不是餐飲企業,其本質上是商業地產的運營。以大食代為代表,他們更像一個“二房東”,為商戶提供一個場地就坐等收錢,這樣的運營模式也逐漸失去了對商家的吸引力,很多商家不愿入駐。
總而言之,餐飲消費環境的變革、外部競爭的加劇、人們餐飲消費習慣的改變、城市的變遷、環境設施的限制以及美食街區運營主體自身管理服務的落后,都是傳統美食街走下坡路的原因。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從昔日的門庭若市到如今的關店、閉店,傳統美食街亟需變革。美食街區這類業態在未來仍然有市場,無論是經營已久的美食街區亦或是新涌現的美食綜合體,都要更加與時俱進、注重精細化的運營,才可能有更多想象空間。
注:封面圖來源于紅餐網攝。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