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進貨、炒菜都不用手,滾筒炒雞走俏泉城,線上化助力魯菜“新做”

紅餐編輯部 · 2023-07-19 11:41:19 來源:紅餐網

“滾筒”原來不只有洗衣機,還可以用來做炒雞?進入夏季,消費者爆料,濟南街頭巷尾興起了一種新奇的玩意兒“滾筒炒雞”。七八個“滾筒”傾斜著一字排開,無需大廚,只需1人看管,根據時間往鍋里添加食材,就可以制作出一鍋鮮香撲鼻、熱氣騰騰的炒雞,解放雙手的同時味道絲毫不受影響。

家住建設路附近的孫女士告訴記者,前陣子被同事安利了這種滾筒炒雞,覺得挺新奇的,原本覺得如果不是廚師親手炒的估計味道“沒啥靈魂”。剛巧自家小區附近也開了一家,就買回來嘗鮮,“沒想到雞吃起來非常入味,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加入花蛤、大蝦、肥腸、雞胗、青菜等各種配菜,最后用配的餅蘸上滿滿的雞湯,反正吃到最后挺過癮的,量大又實惠。”

▲圖為滾筒炒雞店門口等餐的食客 攝影/孫力

滾筒炒雞走俏 動物飼養員轉型做餐飲發力線上渠道

當代年輕人創業,能擺攤兒就不開店,能開小店就不投入過多成本開大店,甚至開店的機器設備都可以從網上淘來二手的,主打“船小好掉頭”。記者在采訪“滾筒炒雞”這種餐飲創業形式時,也發現了這樣的規律。

以臨沂炒雞和滕州辣子雞為例,炒雞是經典的魯菜代表,不過近年來也有了創業“新思路”。不設堂食,只做到店自提和外賣,主要面向3公里范圍內的社區開店。記者走訪發現,新興起的“滾筒炒雞”餐飲經營模式近似,只需特制的“滾筒炒雞爐”,不需要專業廚師就可輕松操作,常規狀態下,一人可以同時操作5-6個爐頭,大大降低了用工門檻和用工數量。料包配比、出餐流程和時間都是標準化、精確管理,通常炒制20分鐘可完成出餐,最后通常加入辣椒、青花椒等調味料來提味,口感相較傳統炒雞區別不大。

丁先生是一名80后,創業前在濟南當地一家動物園做飼養員,主要是喂鸚鵡這樣的禽類。2020年以來,受疫情影響,時常賦閑在家的丁先生,萌生了餐飲創業的想法。“當時想著山東人都愛吃雞嘛,臨沂炒雞、棗莊炒雞、萊蕪炒雞、滕州炒雞等各地流派很多,總之是沒有一只雞能活著走出山東。既然大眾有消費的基礎認知,我對這個品類還是很有信心的。”于是他選擇了加盟了一家叫做“丫妞青花椒炒雞”的品牌,小店開在漿水泉路附近,目前經營了1年多時間。

▲圖為丁先生通過特制“滾筒”鍋做炒雞,此前他做過動物飼養員 攝影/孫力

“不設堂食主要還是考慮到門店成本投入小一些,少說也能節省個幾萬塊。創業初期各方面都是能省則省吧,如果經營一段時間,回頭客比較穩定,小店知名度也有了,再考慮開堂食店面也不遲。”丁先生說,他之所以選擇做這種新式的“滾筒炒雞”,除了看好這個品類,也是基于兩點考慮:一是可以去廚師化,滾筒制作的方式解放了人力和雙手,對從業者廚藝要求不高,制作過程有標準化的配料和流程,加工和出餐速度較快,滾筒受熱均勻炒雞味道也絲毫不差;二是炒雞非常適合做線上外賣,新鮮現炒有鍋氣,人均二三十左右就能吃飽吃好,性價比高。

“因為不設堂食,所以主要借助了線上的銷售渠道。像我們上線了美團外賣和大眾點評到店套餐,也通過短視頻種草、引流,對小店幫助很大,線上的流量和回頭客源源不斷。雖然小店只有大概40多平米,但每天從早忙到晚。之前疫情期間月流水最高能到十幾萬,現在八、九萬元,目前看生意還算比較穩定。”丁先生介紹,很多社區周邊的顧客,會通過大眾點評團購,下班來店里打包帶走,等餐時間在10分鐘左右,回家吃炒雞還冒著熱氣,口感剛好。

▲圖為小店的線上訂單 攝影/孫力

煙火氣小店月流水近10萬 商家靠線上采購“解放雙手”

“創業到現在最大的感受就是太忙了,時間現在對我來說就是金錢,如果我能多兩個小時到店里準備,就可以多賣出幾十份外賣。”丁先生坦言,做過餐飲的都知道,功夫不僅在廚房,還在于采購進貨,由于實在騰不出時間“起早摸黑”去市場進貨,他在鄰家商戶的推薦下,了解到了餐飲商戶都在用的線上化采購“神器”——美團快驢進貨。

“炒雞這個品類需要現炒現做,進貨、原材料是重頭。主要是沒有時間跑去市場,挨家挨戶挑那些東西。像米面糧油、蔬菜雞蛋、肉禽水產等生鮮品,還有酒水飲料、調味品,都可以在線上一站式買齊全。”丁先生打開手機上的食材采購平臺,邊展示邊說。

▲圖為小店通過線上平臺采購食材 攝影/孫力

據丁先生介紹,作為餐飲新手,借助這種線上化的食材供應鏈平臺非常省時、省力、省心,平均每天能夠節省2-3小時的采購時間不說,下單后有專業配送人員送貨上門,店員只需營業前準時備餐即可。趕上商城促銷天天有低價商品,性價比算下來比菜市場還要高;而且還有專業售后服務,不用擔心食材質量問題來回”扯皮“,比較省心。

丁先生表示,他現在只用一個手機,每天在美團快驢進貨上花幾分鐘下單,就能搞定幾乎一天所有的食材,從部分雞肉類產品,到辣椒、土豆等配菜,小到大料、花椒,大到米面油,一應俱全。當天晚上11點前下單,第二天一早送貨上門,店員開門后直接備餐就可以了。店里忙不開,這給丁先生省了不少時間和人力成本。從外賣、到店套餐線上運營,到線上采購,相對老一輩餐飲人,能動腦就不動手,一部手機搞定經營,更大程度提升小店的運營效率,成了丁先生他們這一代的生意增長秘訣。

▲圖為配送服務員一早將食材配送到店 攝影/孫力

“炒雞”熱搜同比去年大漲100% 需求帶動供給端增長

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濟南地區“炒雞”關鍵詞搜索量同比增長近100%,天橋區、歷城區、槐蔭區為搜索增速前三的區域。大眾點評上,當地“炒雞”相關的筆記攻略數同比增長超60%。

消費需求的增長也帶動了供給側增長,記者搜索美團外賣也發現,丫妞青花椒炒雞、張蘑菇力現炒雞、小旺哥滾筒炒雞等各類“滾筒炒雞”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除了濟南,更多滾筒炒雞品牌也在山東省內青島、淄博、濰坊、東營等多城市落地、開店。

▲圖為濟南的街邊小店 攝影/孫力

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炒雞店品牌及連鎖,通過美團快驢進貨這樣的線上平臺采購食材,提升日常經營效率。記者從美團了解到,2023年以來,在山東,快驢進貨服務的炒雞商家呈逐月遞增趨勢,從1月份到6月份,商戶數整體提升超20%;1月到5月份,炒雞商戶食材采購量更是大漲約130%。從肉禽蔬菜、水產到米面油、調味品、到各類冷凍飲品、雞蛋熟食,尤其進入夏季,餐飲商戶更習慣當天線上下單,第二天一早送貨上門,減輕日常線下采購重擔,降本提效。

有業內人士認為,從堂食到外賣,從菜市場到線上平臺,互聯網平臺正通過數字化技術,幫助餐飲及服務業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加速線上化運營效率,幫助小店實現經營在線化、服務標準化。同時,互聯網平臺也通過加深與本地食材供給、餐飲商戶的連接,提升源頭供給效率和能力,賦能餐飲門店數字化轉型,推動其標準化與品質化升級,從而為本地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消費新體驗,助力本地小店煙火氣“升騰”。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