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巨頭虧損數億后離場,這個萬億級餐飲市場的錢不好賺

紅餐編輯部 · 2023-05-15 21:47:35 來源:紅餐網

團餐市場規模呈現連年增長,但不少布局團餐的企業卻賺錢不易。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簡煜昊,編輯:景雪。

近日,順豐同城宣布與一家名為深圳豐享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企業訂立買賣協議,將旗下上海豐贊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權及債權全部售出,總金額1.24億元。

△圖片來源:公告截圖

紅餐網注意到,該公司正是三年前順豐布局的團餐業務——豐食背后的主體公司。猶記得,三年前豐食剛推出時,業內不少人對其寄予厚望,認為豐食或將影響到美團外賣和餓了么的業務,給整個團餐賽道帶來新的氣象。

但據順豐公布的最新消息來看,截至出售時,豐食仍在持續虧損,目前已經累計虧損了2億元。也因此,豐食最終還是淪為了“棄子”。

01.

成立三年、虧損2億

順豐同城剝離團餐業務

時針拉回到2020年4月,順豐同城宣布推出企業團餐平臺“豐食”。彼時,順豐同城正面臨著5.73億元的虧損,故其涉足團餐也被外界認為是為了尋找新的增長曲線。

為了快速攻占市場,順豐同城也豪擲500萬進行推廣,并就"豐食"APP推出了多項引流活動,比如用戶可通過相關頁面將“豐食”推薦給企業,在企業成功入駐后,推薦人將獲取相應獎勵;還有APP內設置了"推廣賺錢"功能,用戶可與商家合作分銷,通過推廣獲取傭金。

紅餐網曾做過統計,豐食小程序上線僅僅一月,入駐的餐企就超過了50家,其中不乏德克士、西貝、真功夫、云海肴、俏江南、吉野家、老娘舅、超意興等知名連鎖餐飲品牌。

順豐同城上市首年的業績報告則顯示,2021年,涵蓋團餐業務的其它業務總收入達到1405萬元,同比漲幅超過875%;到了2022年,順豐同城的營業收入已達到102.65億元,同比增長25.6%。

但這期間,團餐業務并沒能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根據順豐同城的年報,2021-2022年間,"豐食"團餐業務除稅后虧損分別達到1.45億元、4900萬元。

△圖片來源:財報截圖

由此也不難理解,順豐同城為何要剝離團餐這塊業務了。

正如順豐同城在公告中所說的,此次出售豐食團餐主要有兩層原因:

其一,戰略調整。由于目標業務(即豐食團餐)不構成公司主營及核心業務,從長期戰略發展角度,交易將使公司更為專注于加強同城即時配送服務領域的競爭優勢;

其二,止損。目標業務(即豐食團餐)目前仍處于虧損狀態,因此,此次交易將有助于可用作營運資本的資金的增加、資本支出減少,進而預期有助于公司虧損減少及令財務表現有所改善。

02.

入局者眾

團餐市場早已風起云涌

事實上,早在順豐之前,就已有其它行業巨頭、社會餐企以及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加入到了團餐的戰局。

2020年,受疫情影響,多地政府曾鼓勵企業進行預約式網絡訂餐解決復工后員工“吃飯難”問題,一批原本只做堂食和外賣的品牌餐企紛紛抓住這個機會開辟了新的業務線——為企業提供工作餐。

還有洞察到發展機遇的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也陸續上線“放心工作餐直供”“企業團餐安心送”等團餐外賣配送業務,并邀請旗下上千家社會餐企加入,主動對接各企事業機構、工業園區等單位的用餐需求。

更有不少其它領域的企業跨界而來,紛紛布局起了團餐業務。比如保利物業、碧桂園、金科服務、新城悅服務等物業服務類企業。

2018年,保利物業和團餐公司廣州中味合資成立了廣州和創中味餐飲服務有限公司,主要面向高校、寫字樓、社區市場提供團餐服務;2020年8月,金科服務于與九龍高新集團達成團餐服務相關合作;2021年,碧桂園服務全資成立了廣西自貿區碧鮮惠餐飲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正式踏入了團餐行業……

然而,時至今日,這些品牌的團餐業務并沒有激起太大的浪花。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入局者眾多,讓整個團餐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市場集中度低,缺乏大品牌已經成為團餐賽道的真實發展現狀。

《2022年度中國團餐發展報告》顯示,我國團餐百強的市占率僅有6.7%,除部分新三板掛牌的中小團餐企業之外,市場集中度低,尚無營收超過百億的團餐上市公司。

03.

邁入微利時代,團餐業務不好做

過去很多人認為,團餐客群龐大固定、供餐時段集中、采購量大能夠壓低價格、員工需要的技術含量也不高,“暴利”手到擒來。

但事實上,在菜品呈現在餐飲終端之前,團餐產業鏈上的利潤在面對訴求迥異的不同利益相關方時,已經被壓得很低很低。以上游供應端為例,原材料從廠家到食堂需要經過多層經銷商和分銷商。相關數據顯示,在這一流轉過程中,各環節會加價10%左右不等,使得原材料的餐飲終端采購價約為出廠價的1.3倍。

有業內媒體報道,稱在不同因素的影響下,團餐企業采購成本占總收入的比重高達45%,有的甚至會高達60%,遠高于社餐采購成本占比。

另外,由于團餐面向的甲方單位是高校、政府機關、企業,往往會受到更加嚴格的監督管理。對甲方來說,食堂的目的是為了向員工提供良好的就餐服務而非盈利,因此通常會控制團餐企業毛利上限。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再加之競爭的激烈,多重壓力下,團餐的利潤被不斷壓縮。如今,團餐行業早已邁入微利時代。

有業內人士也表示,團餐產品品牌化不足、門店運營系統落后、業務信息渠道狹窄仍是目前企業做團餐面臨的三大難題。

“大眾對團餐的了解還不夠深入、全面,行業也缺乏影響深刻的產品,一日三餐,雞鴨魚肉,單價也低,可變量空間不大,所以很難做出爆品。”該行業人士進一步強調道。

由此也可見,團餐真不是那么好做的,其它領域的企業想要跨界搶奪團餐這塊蛋糕,可能真不容易。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