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打卡新地標,日均接待600桌,這家小龍蝦店憑什么出圈?
紅餐編輯部 · 2023-04-07 21:50:20 來源:紅餐網
稱霸宵夜市場十余年,小龍蝦無疑是武漢的“地標”性特色美食,如今,有小龍蝦品牌通過打造美食與文化新“地標”的方式,成功火出圈。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何沛凌,編輯:景雪。
“下午4點放號后秒排隊”
“排隊排瘋了”
“武漢新增的打卡地”
……
近日,武漢一家小龍蝦餐飲店在社交平臺上走紅,有網友形容稱,該店無論是產品,還是用餐環境都是小龍蝦餐飲店的“天花板”。
事實真的如此嗎?這家店到底有何魅力?憑什么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紅餐網決定親赴武漢,一探究竟。
武漢打卡新“地標”,
放號2小時排隊200多桌
據了解,該店為肥肥蝦莊江漢路黃鶴樓聯名店。
“每天下午五六點就開始大排長龍”“等待了169分鐘,排隊排瘋了,從來沒等過這么久”……社交平臺上,不少消費者都評價這家店人多、難等。
紅餐網到達該店,是周二下午6點半左右,店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龍,等位的顧客太多,幾乎“包圍”了半條街。大眾點評顯示,當前該店排隊228桌。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截圖
據了解,該門店每天從下午4點開始放號,基本上5點以后店內就已座無虛席。
事實上,該店坐擁4層樓,紅餐網大概目測了一下,店內面積有3000多平左右,全部坐滿大概能接待80桌。
店內一位服務員告訴紅餐網,肥肥蝦莊江漢路黃鶴樓聯名店于今年3月16日開始營業,目前還是試營業階段。該店營業時間為上午10點到下午3點,下午4點到晚上10點。
服務員也強調:“現在店里每日平均能接待600余桌客人,一般下午4點開始線上線下取號,到晚上8點左右就停止取號了,因為大家忙不過來。”
另外,紅餐網現場也了解到,排隊的不少食客竟然還是來自外地的游客,“看了網上的攻略建議,專門來這家店嘗鮮、打卡。”有食客如是說道。
讓消費者上頭,
這家小龍蝦餐飲店有何魅力?
開業不到一個月,就吸引來如此多的顧客,甚至還成為了武漢的打卡新地標,肥肥蝦莊這家店到底有什么特別之處?紅餐網在現場也體驗了一番。
1、百年獨棟洋房改造而成,有歷史感,又有武漢特色
據武漢當地食客介紹,肥肥蝦莊是武漢本地老牌小龍蝦品牌,各個區都有門店,但江漢路黃鶴樓聯名店是肥肥蝦莊首個開在百年建筑里的店,也是首家城市IP聯名店。
食客們口中提到的這個百年建筑,據悉是民生輪船公司武漢辦事處舊址,由近代著名愛國實業家盧作孚開辦,修建于1926年。
如今,這棟灰白色獨棟小洋樓一樓正中央方形拱門上方赫然掛著“肥肥蝦莊”的招牌。
樓體一共分為四層,原有老建筑的風情概貌一覽無余,木質樓梯、鐵藝護欄、地面花磚以及彩色玻璃窗……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歷史感。
與此同時,樓內的門窗樓梯處又融入了黃鶴樓、長江、落日、列車、站臺等元素,并與小龍蝦相結合,別具一格,視覺的沖擊感極強。
“既有歷史感,又有武漢特色,在一棟百年老建筑里吃小龍蝦,這體驗十分新穎。”同行伙伴忍不住感慨道。
2、吃喝玩樂于一體,氛圍感、時尚感拉滿
進入店內,4層樓3000平的面積,總共只設置了80多張桌位,其中,大部分空閑的面積沒有擺桌位,只是用來制造氛圍,比如中心綠植花園、“黃鶴樓聯名”巴士車、露營帳篷等。
在用餐區,黃鶴樓、江城武漢的元素依然隨處可見,但設計更加巧妙。比如4樓用餐區的圍擋上,別具一格地采用透光點陣形成了黃鶴樓的圖樣,還有按照真實比例仿黃鶴樓木卯榫的結構被用于餐廳的吊頂,武昌火車站的站臺也被悄悄融進了用餐區。
顧客劉女士表示,自己專程從浙江來武漢賞櫻花,很想體驗江城美食文化,在網上搜索攻略后,選擇來這家店品嘗小龍蝦,“進店后挺驚喜的,沒想到小龍蝦店可以這么漂亮、時尚。既可以吃,還可以玩,在里面待一天都不會煩。”
3、產品SKU豐富,人均120-150元左右
菜單顯示,肥肥蝦莊不僅有出售小龍蝦系列產品,同時還有熱菜系列、下酒涼菜、炸串和飲品等。招牌產品金牌油悶大蝦,188元一份,一份約2斤。還有肥肥蒸蝦、口口香蒜蓉龍蝦也是比價受歡迎的產品,同等分量劃分不同等級,價格在149元-399元之間。
熱菜方面,肥肥主要提供香辣可口、適合下酒的中餐菜品,如香酥武昌魚、辣得跳(牛蛙)、下酒麻花牛肉、蒜蓉花甲等;下酒涼菜方面,則提供開胃涼拌毛豆、老武漢涼面等;飲品方面,有生打椰椰雪花冰這類甜品,也有酸梅汁這類常規飲料,還有精釀啤酒等酒水可供選擇。
總體來看,每桌人均消費在120-150元左右。
4、小龍蝦7錢起步,蝦大、有黃、好吃的印象深入人心
紅餐網了解到,3月是小龍蝦上市初期,市面上的大蝦并不多。有小龍蝦專門店老板也表示,這個時期不少小龍蝦店處于成本考慮都采用5錢起步的小龍蝦。
而根據肥肥蝦莊江漢路黃鶴樓聯名店店員的介紹,店里的小龍蝦產品都是有要求必須是7錢以上的大蝦才會被端上桌。“初選的蝦來到門店后,還要經過精選。過秤的時候,如果秤上顯示6點99錢,我們也不會采用,必須是7錢以上。”
紅餐網翻閱了一下大眾點評上有關該店產品的評價,“蝦大”、“有黃”、“好吃”是消費者對肥肥蝦莊小龍蝦產品的普遍感知。
15年老品牌歷久彌新的底層驅動力
從眾多消費者的描述中,我們得知,此次肥肥蝦莊新開門店的火爆其實只是肥肥蝦莊眾多門店經營現狀的一個縮影。
作為一家創立于2008年、從街邊大排檔發展到如今31家在營門店的連鎖餐飲品牌,肥肥蝦莊已經是武漢小龍蝦餐飲市場的頭部品牌,在武漢當地享有極高的聲譽。
歷經15年發展,在市場環境日新月異,競爭者層出不窮的情況下,肥肥蝦莊為何能夠保持品牌勢能不減,穩穩占據市場?
在與多位行業人士以及肥肥蝦莊創始人柴標交談后,我們得到了以下幾個關鍵的信息。
1、緊跟消費者成長步伐,對品牌進行年輕化升級
肥肥蝦莊創始人柴標告訴紅餐網:“品牌年輕化升級是肥肥蝦莊的必由之路,因為后臺大數據顯示,肥肥蝦莊目前主要客群集中在18-40歲年齡段,年輕人是當仁不讓的‘吃蝦’主力軍,品牌必須緊跟消費者的成長步伐才能長遠發展。”
而新開的江漢路黃鶴樓聯名店,正是肥肥蝦莊品牌年輕化戰略具體實施的重點項目。
據了解,在打造黃鶴樓聯名店時,肥肥蝦莊大膽聘請了武漢美院的一名90后設計師操刀門店設計。“因為我們清楚知道品牌的定位,相信年輕設計師會更懂年輕人的審美和想法。”柴標對此解釋道。
為了充分還原設計師的設計圖,肥肥蝦莊也投入了大量資源。“針對江漢路黃鶴樓聯名店,從去年10月正式裝修到目前為止,投入重金打造,而這還沒有結束,預計還有30%的軟裝項目未來會持續推進、優化。”柴標補充說道。
此外,肥肥蝦莊的年輕化戰略在人才儲備方面也可見一斑。紅餐網了解到,柴標本人為80后,公司除股東外的員工基本都是80、90后,品牌運營團隊清一色90后,這在整個餐飲行業是較為少見的。
2、夯實上游養殖端供應鏈,形成食材原料優勢
“2008年創立肥肥蝦莊開始,我們就一直堅持使用大蝦。”柴標表示,一方面是基于品牌自身秉持著“吃好蝦,來肥肥”的經營理念;另一方面,肥肥蝦莊也有底氣為食客帶來高品質大蝦。
據悉,小龍蝦是一種季節性食材,價格受上游養殖端波動影響較大,而養殖端又受制于規模、水質、天氣等多重因素,因此供應鏈的穩定是小龍蝦品牌發展的關鍵。
“肥肥蝦莊2018年起與國企合作,依托國企規模、科學養殖的優勢,在潛江建立了穩定的上游原材料供應鏈。”柴標介紹道。
3、嚴格把控產品的每一個環節,建立標準化體系
在武漢小龍蝦餐飲市場,肥肥蝦莊是較早實現產品標準化的品牌之一。
2013年,肥肥蝦莊新開了一家1000多平的大店,門店數也從1家發展到了4家,于是柴標果斷創辦了肥肥蝦莊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開啟了品牌化、公司化經營的探索。
但彼時肥肥蝦莊面臨的首要問題是門店產品口味不統一,解決的辦法只有盡快搭建產品標準化體系。“包括制蝦的醬料、調味料、工序等都要逐一建立標準,當時,我帶領一個后廚團隊埋頭研發,花了3年時間,才徹底實現全部產品標準化。”柴標回憶道。
△圖片來源:肥肥蝦莊
而早年與肥肥同期興起的個別小龍蝦店,采用的模式大多是老板雇傭主廚開店,雖然生意一度也很火爆,但其產品配方一直被控制在主廚團隊手里,后廚人員一旦發生流動,就會影響到產品的穩定性,導致品牌越發展就越后繼乏力,規模停滯不前甚至萎縮。
因為創始人的親歷親為,以及產品標準化體系的不斷完善,肥肥蝦莊的品牌連鎖化之路也開始加快進程,規模逐漸從2018年的16家店拓展到2022年的32家店(31家在營)。
寫在最后
如今,肥肥蝦莊江漢路黃鶴樓聯名店的開業,對肥肥蝦莊自身而言,是一個突破,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柴標認為,盡管打造了年輕化的品牌形象,擁有了精致的裝修,但靠外在“出圈”并不持久。因為潮流風向幾年就會發生變化,而餐飲的本質是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美食,同時表達好一座城市的文化和美食特色。
“讓門店的形象和產品深入人心,我們希望肥肥蝦莊品牌能成為武漢美食文化傳播的一張‘名片’。”柴標強調。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