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節奏
上佳 · 2025-02-11 09:02:50 來源:聯商網
“這是一個社區的綠化,原來沒人打理,現在我把他弄過來整理,石頭啊、樹啊,我覺得蠻有意思的,做個社區老吳!”一見面,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就開心地向我們介紹起他自己打磨的小天地。
“原來工作的時候,你的范圍很廣,現在退休了,范圍越來越小,那就收縮到社區吧!每個年齡段,做的事情不一樣!”
作為餐飲界的教父級人物、外婆家的創始人,吳國平此時時刻在享受著自己的慢生活。一身潮配,盡顯杭州經典老男的腔調。“蠻有意思的”“蠻好的”,這是我們聽到最多的表述。
在杭州餐飲界,外婆家是響當當的品牌,從1家店,到創造20多個品牌、200多家店,再到收縮3個品牌,吳國平和他的外婆家經歷了很多。
疫情期間,外婆家曾關閉所有門店,承擔社會責任,7800名員工無感染,虧了十幾個億,“利他才能成就自己”,吳國平曾對媒體這樣說。
2022年3月30日,吳國平不再擔任外婆家法人及董事長,開始過起了退休生活。在“unclewu社區老吳”的視頻號里,他旅游、畫畫、運動、搞衛生、設計、玩石、與老友聚.....閑適且有“腔調”。
近日,《聯商網》專訪了吳國平先生,聽他講述自己對商業的理解,聊聊退休后的生活感悟。以下為《聯商網》與吳國平的對話:
聯商網:您是浙大畢業,最早在杭州塑料廠上班,后面和愛人一起做餐飲,成立了外婆家,跟我們分享一下過往的經歷吧?
吳國平:我們60后的人非常幸福,遇上了一個好時代。我在國營企業杭塑干了19年,當時老爸也認為是鐵飯碗,做一輩子都可以。后來結婚、養孩子都是老爸補貼,我是第一代“啃老族”(笑)。
到了96年,老爸說這是你最后一次,不能再要錢,要自己去賺錢,所以就自己去做了。
我們趕上了好時代,那時做餐飲,定位也比較準。當時我們預判:我們這一代都會燒飯,但孩子這一代可能不會,所以我們定位是,“不用回家忙燒飯,外婆幫你做飯菜”,很簡單的想法,也沒想到能做幾百個店,我覺得主要是因為我們遇到了好時代。
聯商網:從98年開始,外婆家先后嘗試了20多個品牌,您有哪些心路歷程?
吳國平:當時比較順,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其實不是這樣的,也不能這樣的。
目前我們聚焦到3個品牌,外婆家、爐魚和老鴨集,都還不錯!因為吃這種東西,離不開屬地文化,屬地會產生美食,我們想回歸到杭州,所以我想到杭州菜,最后決定做老鴨。因為筍干、麻鴨、火腿、還有農夫山泉,都是浙江的特產,合起來做一個產品。
聯商網:聽說您為了準備老鴨集的原料就花了三年,對品質的要求非常高,為什么要這么嚴格?
吳國平:我們說是做餐飲,但事實上我們的能力是有限的,要對所有的原材料都熟悉,不太可能,所以你只有真正地深入進去做選擇。比如筍干,天目山千洪盛產筍干,從三月份開始雷筍、四月初紅筍上來、五月石筍來了,越是地面越早,海拔越高越晚,跑到最后自己最懂。
比如火腿,金華火腿是調料、云南火腿是炒著吃。浙江有43個廠,我跑了35個廠,原料、制作工藝、哪些廠按傳統工藝等都了解了,太好玩了。再比如麻鴨,全中國養麻鴨的,基本都是紹興和麗水出去的,我們現在合作的金華一家養鴨場,看了之后覺得太漂亮了,水是循環的,很有意思。為了品質,我們還與農科院合作。
我覺得當你真正懂一個原材料,你要花很多精力。未來的餐飲要聚焦,聚焦你才會明白。
聯商網:在您心中,好的品質標準是什么樣的?
吳國平:我認為在吃的方面,這個沒有標準。吃其實是最普通、最家常的東西。很多時候要把簡單的東西復雜化,有些是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我覺得最核心的,是看這個是否最適合我。
就說杭州吧,簡簡單單的一碗面,拱墅區和原來的江干區就不同,不要說我們這么大一個中國!這兩年退休后,有幾個月我們在歐洲玩,我說我想家了。他們說這里條件這么好,你想什么呢,我說我很想念杭州的片兒川!可能片兒川讓廣東、云南、蘭州其他地方的人覺得不好吃,但我就好這一口。所以,做了幾十年的餐飲,吃這個東西很奇妙,我覺得誰都代表不了誰,最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聯商網:您當時創立了很多品牌,您是怎么管理這些品牌的?背后的思考是什么?
吳國平:現在回想多品牌是個錯誤。當你做得好的時候,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感覺自己無所不能。當然這種錯誤不止我一個人,其他企業、其他行業都有這樣的狀況。現在我認識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的認知也是有限的,只有專注聚焦一件事情才是最好的。
當然每個階段人的思考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我們1998-2008年,開始只開10個店;后來時代快速發展,你會什么都去做的;但現在回頭看,一直高速發展不可能,現在慢下來才是正常的節奏,所以我們又聚焦到3個品牌。
我覺得每個人、每個企業,都必須找到自己的節奏!否則就會很累,特別是現在媒體很發達,每天似乎都有很多東西要學,但很多都跟你沒關系。只有按照自己的節奏走,盡力而為,做最好的自己,這才是最快樂的事情,找到自己最開心!
聯商網:您現在退休了,狀態很松弛,工作與退休感受有什么不同?
吳國平:其實突然停下來,節奏變慢了,最開始確實會有些難過,但通過時間去習慣,什么年齡做什么事情。
外婆家團隊比較優秀,都是我們初創的團隊。他們知道我們的想法和愿景,就是活6個18歲。我們覺得人每18歲是一個階段。第一個18歲時學校和家庭的學習,第二個18歲時社會的學習,到36歲學習差不多了,就要個人創業了。對個人來說,每個人都只能做一個階段或一個半階段。企業做大小無所謂,關鍵是否能夠持續,做得長、久、開心、健康。
工作是與團隊一起實現目標,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而退休是通過自己的雙手,靠勞動創造快樂,是一個人的事情。
聯商網:您做了企業三十多年,從創業到現在,一路見證了餐飲行業的波動,心態上有哪些變化?
吳國平:不光是餐飲行業,過去我們只管自己做就行了,現在要投放、要流量,可能我這個年齡也適應不了,所以我覺得該休息了。
不同的年齡,長項不一樣,現在我的想法是,技能要向年輕人學習,人生要向長者學習。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但人性不會變。
我一段時間會去看看我的師父,他是杭塑的老板,他說他年輕過,我沒老過。所以,我渴望跟年輕人交朋友,能夠學到年輕人的技能,也渴望與年長者交朋友,也希望從他們的人生經歷中獲得收益,少走些彎路。
我覺得人生經歷得越多,人生就越精彩,喜怒哀樂都是正常的。
聯商網:餐飲不斷有新品牌涌現,也有很多百年老字號屹立不倒,外婆家憑什么走出來?
吳國平:走出來,這對我們來說目前還早,我們剛剛進入第二個18歲還沒到,關鍵看下一代年輕團隊怎么接過接力棒。百年老店是每個人的夢想,作為創始人,總是希望企業一直都在,大小無所謂。
聯商網:過去您如何管理您的團隊?
吳國平:我比較感性,我覺得能夠理性一些更好。團隊一定要按理想、目標、規矩這樣一個體系去做。要有使命感,有愿景價值觀,有考核,有團隊友情及合作精神。
聯商網:外婆家更側重性價比,對于高品質和性價比怎么衡量呢?
吳國平:我做過高端的宴西湖,現在也有反思。你不可能ZARA也做,愛馬仕也做,每個人特點不一樣。要從專業中找到自己,確定你要什么。
現在我自己喜歡吃家常菜,我希望我們的產品是阿姨做的,而不是廚師做的。我覺得要回歸到家,你自己喜歡的,就去做!
外婆家在產品設計上,大家都可以設計,只要覺得好吃,不需要特別專業。我們最開始沒有戰略和戰術,就是做,最后就成了我們的定位。
很多靈感來自于生活,這是最淳樸的。當時我師父跟我說,他太太我叫阿姨:你把阿姨從廚房里解放出來,這就是你要做的事情!這樣的堅持是外婆家服務顧客的宗旨,我幫你買菜、幫你燒燒、幫你洗洗碗,這就是我們的職能。
聯商網:您覺得什么樣的消費者會選擇外婆家?
吳國平:應該是比較理性的消費者。你看他們(注:采訪時身邊的朋友),2塊5的杭州包子吃兩個,一大碗粉絲,10塊錢,吃的也很開心,這就叫生活!我們平時也這樣!
其實有時你在消費時,你買到一件自己喜歡又性價比很高的東西,你會很開心。有時東西你很喜歡,但價格又很離奇,你就可能會后悔。很多時候并不是掙錢時獲得開心,消費時獲得快樂我覺得更開心。
聯商網:您創業這么久,有沒有特別難忘的經歷?
吳國平:難忘的太多了,我覺得這就是人,不管是倒霉的、快樂的、還是踩坑,所有的事情你都要去經歷,對我來說這些經歷都很開心。
一個人只有工作才有價值,工作其實是最快樂的事情,他有價值。我們公司有句話叫“我工作我快樂”。有人說你要去伺候人,不開心還要自己扛,怎么會快樂?比如你媽媽送你一輛車,和你送媽媽一輛車,肯定后者更開心,因為那是你的價值。
人很多事情都要去經歷,特別是年輕人,就是去干!我經常說“玩”,這個“玩”是要打上引號的,要憑借自己的價值觀的“玩”,并不是無緣無故地去消耗。什么樣的人生最美好?我覺得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又能養活自己。
聯商網:當前消費環境變化很大,外婆家是怎么應對這些變化的?
吳國平:過去我們經歷太多,消費升級、新零售等。跟著大環境走,你可能占到便宜,當然更有可能有風險,核心還是找到自己的節奏。現在客人太多了,每個都有自己的需求,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客人,找到喜歡你的人,服務好他們。
現在很多人說,你好像慢下來,就不行了,但實際上,我們前面十年只開了一家店,也蠻好。現在200多家店,團隊打理得也比較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體感,我覺得最適合自己的就是美好,不要離開自己的節奏,否則很累!這個世界只有一個你,也只有一個我,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最開心!
聯商網:您在餐飲界是元老級人物,在您心中美好商業、美好餐飲是什么樣的?
吳國平:餐飲,我覺得下輩子我還會做,吃喝玩樂都是工作,太開心了!顧客一表揚,幸福感就來了,幸福感、成就感來得很快!
聯商網:如果一個年輕人也想做餐飲,像外婆家一樣,您有什么建議嗎?
吳國平:沒有做過餐飲行業的,首先要去經歷。你喜歡肯德基或海底撈,那就去那打工,學習。我覺得不能一開始就投入創業,要深入下去,學到東西,再改進,不然會輸錢的。
而具體的選品、定價、服務、運營,這很復雜。餐飲分類很細,從十幾塊到幾千塊,都不一樣,所以核心還是你喜歡什么,深入下去,工作一段時間。
聯商網:我們的商品如何迎合新一代的消費群體?
吳國平:我覺得這要分開看吧。現在科技進步很快,技能是一代超過一代!但往往年輕人喜歡的東西,可能是年紀大的人創造的。比如肯德基,很多年輕人喜歡。相對來說,年輕人出來活動的頻次高,老年人頻次少。比如90年代,日本產生了銀發經濟,消費主題變成年紀大的了。
大家都在說年輕、時尚,我覺得老年人也可以時尚,這些不該被定格。所以這個世界是多元的。
聯商網:外婆家在餐飲界的地位,您最有發言權,如果讓您再介紹一次外婆家,您會怎么說?
吳國平:“有情有義”,不管是對客人、同事,還是對其他合作伙伴。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更懷念過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回想兒時的年夜飯,大家坐在一起,從院子里出來,大家都認識,幾條街大家也都認識,很開心!
但現在,很多人家連隔壁鄰居都不認識!作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人,還是懷念過去。雖然經濟發展得很好,但我覺得人還是人,應該把友情放在第一位。
我覺得外婆家就是我的一個縮影!
寫在最后
整個采訪結束,吳國平非常松弛,侃侃而談,輕松寫意。潮酷和腔調之下,是一種人生自得圓滿。過去的種種,變成他嘴角一抹淺笑,眼中一道柔光,在退休之后的慢生活中,一切漸成光影,灑脫而雋永。
本文轉載自聯商網,專訪:任基業;撰文:上佳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