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月河豚完成3500萬元融資,小眾水產是預制菜下一個風口?
紅餐產業研究院 · 2023-03-06 21:28:00 來源:預制菜洞察
河豚這樣的小眾食材,能否迎來更大的市場空間?
題圖:攝圖網
撰稿:陳漠
近日,肆月河豚宣布完成3500萬元A+輪融資,引發廣泛關注。
在餐飲圈名不見經傳的肆月河豚憑什么能獲得資本青睞?業內普遍對這家企業產生了好奇。
與此同時,河豚這一小眾食材也成功引起了市場的關注。當河豚遇上了預制菜,兩者能否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從河豚特色餐廳轉型河豚全產業鏈,
肆月河豚把河豚預制菜推向餐廳
河豚一直是充滿了神秘色彩的食材,有人稱贊其鮮美,對其欲罷不能,但也有人稱其含有劇毒,動幾筷子就可能“掛了”。也因此,河豚成為為數不多的全程受到嚴格監管的一類食材。
1990年,當時的衛生部下令,全面禁止河豚的食用。但對河豚這種水產品進行管理的農業部門,一直沒有停止對河豚毒素的機理進行研究。最終成功培育出無毒河豚,并在2010年前后著手放開食用河豚。
盡管政府放開了河豚的食用,但多年禁令之下,整個產業還存在若干薄弱環節。養殖、宰殺、冷鏈運輸,以及最后到達餐廳,都還有很多市場空白。
而當時已取得農學博士學位的段然正好在農業部下屬的事業單位里上班,且全程參與了河豚食用開放的工作。其敏銳覺察到,河豚餐飲回歸市場后可能帶來巨大發展潛力,故毅然從“體制“內出走,與妻子楊紫蘇一起開始扎入河豚餐飲市場。
2014年,夫妻兩攜手創立的“河豚先生”飯館在北京開業,成為國內首個河豚特色餐廳。
△圖片來源:攝圖網
2016年,河豚禁令徹底成為歷史,河豚先生的生意也開始蒸蒸日上。
2018年7月,“河豚先生”品牌全線升級為“肆月河豚”,以自有連鎖餐廳模式,主打創意河豚菜和淮揚菜,定位中高端。
2020年,疫情爆發,考慮到堂食暫停的情況,會對餐廳經營帶來較大影響。于是肆月河豚推出了高品質的外賣產品,還開始推出河豚預制菜產品,以及河豚月餅、河豚粽子、河豚面膜等即食河豚產品。
2022年,肆月河豚正式啟動河豚魚供應鏈業務,而后,在不到一年時間內,肆月河豚成為500余家企業的河豚食材供應商,合作品牌包括蘇幫袁、本格、上井、九本、初色海鮮等。
如今,肆月河豚業務已成長為一家集河豚產業研發、特色餐飲、河豚魚養殖、河豚預制菜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企業。
而其推出的河豚預制菜也在整個預制菜市場中獨樹一幟,特色鮮明。
創始人段然博士在接受36氪采訪時曾表示,考慮到河豚市場產業配套仍比較初期,所以肆月河豚決定發展河豚預制菜產品,通過預制菜的形式,最大程度簡化餐廳的河豚食材使用難度,讓河豚的各類預制菜菜品順利進入到餐廳菜單當中,成為餐廳新的特色菜品之一。
據了解,目前,肆月河豚已經開發20余款河豚深加工品,100余道創意河豚菜品,包括紅燒河豚、河豚水煮魚、河豚火鍋、河豚魚片、河豚佛跳墻、河豚小罐湯、河豚刺身等產品,并積累了河豚魚皮去刺技術、魚肉鎖水技術、降溫保鮮技術等獨創河豚加工技術。
小眾、特色水產預制,還有更多發力空間
事實上,過去幾年,盯上河豚預制菜的企業并不在少數。
把河豚作為當地特產、獲得“中國河豚之鄉”的鎮江揚中,有不少河豚相關企業,也有不少企業推出了河豚預制菜。比如成立于2018年的江蘇豚島食品,就以合規性河豚深加工、開發河豚預制菜為主業。
從事農副產品開發、生產的江蘇帥楷,也正嘗試以河豚切入預制菜。其董事長朱俊表示,將整合各方資源,加強河豚預制菜研發。
還有江蘇魚天下食品、江蘇鐘山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等,也在研發生產河豚預制菜,推出了諸如河豚佛跳墻、河豚魚柳、撈河豚、河豚餛飩、河豚燒麥等菜品……
河豚預制菜的走俏,與水產預制菜本身消費市場的火爆有一定聯系。
△圖片來源:攝圖網
根據據紅餐產業研究院數據,2022年中國水產預制菜行業規模達1,047億元,同比增長16.8%,預計未來中國水產預制菜市場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年水產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2,576億元。
對于B端餐企來說,水產預制菜可以節約加工時間,還可節約后廚空間,滿足降本增效需求;對于C端消費者來說,水產預制菜可以省去宰殺、清洗、調味等步驟,新手也能做出美味海鮮;水產品存在地域性和季節性,而水產預制菜打破了這些局限,通過速凍、高溫殺菌、冷鏈物流,可滿足不同地區、不同時節的消費者對于水產品的消費需求。
所以,水產預制菜這一類產品在未來還有較大市場空間。水產領域可能仍是預制菜市場發展的紅利點。
但伴隨發力水產預制菜企業的增多,未來整個行業無可避免將陷入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局面。
如何在水產預制菜領域搶得先機?形成差異化特色?河豚預制菜的興起,或預示著,未來小眾、特色的水產品在預制菜領域,還有值得探索的空間。
國鰻正崛起,鰻魚預制菜會成為下一個爆品?
△圖片來源:攝圖網
河豚、鰻魚、鰣魚、刀魚等各式小眾水產產品,此前多出現在高端餐廳,給大眾留下高冷的印象,市場也往往比較局限。如今養殖端的成熟、冷鏈物流技術和相關設備的完善以及市場認知度的提升,令這些小眾水產開始以預制的形式越來越多走向尋常百姓家的餐桌。
打破水產預制菜不是酸菜魚就是小龍蝦的老套產品局面,小眾、特色水產預制菜正在為預制菜市場差異化提供新的突破口,而這也可能是很多預制菜企業實現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結 語
要讓小眾特色食材發光發亮,認知度廣泛提升不是朝夕之功。所以,嚴格意義上,企業想要將河豚預制菜打造成一款爆品,未來可能還要做好長期的準備。
但市場整體還是在朝著向好的一面發展。河豚產業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河豚類主題餐飲的上升趨勢也很明顯。
相信未來隨著整個產業上下游的不斷完善,相關產品創新力度的加大,消費市場培育的加深,在小龍蝦、酸菜魚之外,河豚預制菜也能迎來一席之地。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