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洗牌!餐飲業新一輪并購潮來了?
周里希 · 2023-02-07 21:28:10 來源:紅餐網
伴隨餐飲市場的強勢復蘇,一些有資金的大品牌以及一些上市公司會加大力度去整合一些經營不善的小品牌,餐飲業內并購現象將愈演愈烈。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周里希。
2023年開年,餐飲賽道就發生了一起新的并購大事。
企查查信息顯示,蜀大俠的主體公司成都蜀大俠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其原股東四川蜀金超盛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退出,新增四川小龍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為股東,并全資持股。換句話說,連鎖火鍋品牌小龍坎將連鎖火鍋品牌蜀大俠收至麾下。
這起發生在兩大知名火鍋品牌之間的并購事件一度引發討論。而事實上,類似這樣的“吞并”,并不是孤例。餐飲業的并購趨勢在2022年就已出現端倪,而眼下,伴隨著行業逐漸復蘇,這波走勢可能會愈演愈烈。
2022餐飲并購事件頻發
2022年里,考慮到餐飲經營的外部環境變化、收入整體下滑以及消費賽道整體遇冷,許多投資機構對餐飲行業的出手愈發謹慎。去年全年,餐飲行業融資事件僅有238起,與2021年相比數量少了100余起,幾乎回落至2020年水平。
但在投資機構紛紛轉身離去的同時,一些企業的身份卻悄然生變,不少品牌擔起投資人的身份,開始通過并購實現對外擴張。
按照普遍意義上的理解,并購是兼并和收購的統稱,泛指在市場機制作用下,企業為了獲得其它企業的資產或控制權而進行的產權交易。
“一般而言,并購需取得被并購企業的50%以上的股權控制。但如果該公司股權比較分散,那么只要占到相對多數并能夠獲得其他股東的支持就可以了。”有法律從業者如此向紅餐網強調道。
按照這樣的定義界定,紅餐網也注意到,餐飲業的多個細分賽道在2022年都產生了相關并購事件。
比如新茶飲行業。2022年5月,檸檬茶品牌“檸季”全資控股投資了咖啡品牌RUU;
12月,奈雪的茶發布公告,宣布已簽署對樂樂茶主體公司上海茶田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資協議,以5.25億元收購樂樂茶43.64%股權,成為樂樂茶第一大股東;
△圖片來源:奈雪的茶
同樣在12月,喜茶增持蘇閣鮮果茶,實現了對蘇閣鮮果茶的控股,合計持股比例達到70%。
此外,即便是相對穩定的團餐市場也在發生著一些并購事件。去年9月,知名團餐企業速派餐飲被收購一事引發關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信息顯示,深圳市想滋味餐飲有限責任公司擬收購杭州速派餐飲管理集團有限公司60%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我們發現團餐賽道當中,并購案例數量正在快速增長。”宸睿資本董事長胡維波告訴紅餐網。
火鍋、茶飲、團餐……餐飲各個細分領域,都在不斷上演著并購事件。而除了前端餐飲品牌之間整合趨勢的興起,棋盤資本創始合伙人馬宏也指出,餐飲后端供應鏈日漸崛起,也已誕生了一批隱形冠軍,未來發生在行業后端也將會走向集中化。
“餐飲供應鏈企業通過并購完成整合,由此實現強強聯合的現象已經出現,這樣的情況會讓行業的效率更高。”馬宏如是說道。
餐飲并購的底層邏輯
聯合共生、做強做大
對于過去一年餐飲業并購事件的頻發,胡維波十分肯定地說:“在周期相對底部時,產業資本會比市場化的財務投資人、金融機構率先扣動扳機。”
在其看來,并購作為產業投資,是有別于財務投資的。財務投資人一般會要求一定的投資收益率,在行業下行時投資相對謹慎。同時,產業資本在行業中經歷的周期更長,其經驗等各方面也更豐富,有的甚至不以退出為目的,因此也敢于在他人“畏懼”時出手。
興旺投資合伙人黎媛菲則認為,餐飲品牌,尤其是巨頭出手并購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方面是因為中國餐飲有著4.7萬億的行業規模和偏低的連鎖化率,通過并購整合實現產業資源、行業經驗和資金實力的擴充,可以幫助企業迅速做大。
△圖片來源:攝圖網
另一方面,餐飲企業品類的周期性較為明顯,很多餐飲巨頭面臨著要打造第二曲線,甚至第三曲線的增長問題,投資并購會是一個可選擇的路徑。
廣發信德投資總監宋紅霞也表示了類似的觀點。在其看來,本身稍具規模的餐飲企業現金流較為充沛,然而賽道越來越細分,憑借單一品類發展的上限顯而易見,企業若想實現更進一步發展,并購同一個賽道或關聯性較強的業務是便捷又省力的方式。
從被并購方的視角來看,并購方也為他們帶來了一些切實的幫助。
“過去幾年,行業前景并不明朗,許多餐飲企業的經營承壓,生存艱難。所以,過去很多排斥資本的餐飲企業打開了與資本的鏈接渠道,它們吸納融資,更有甚者急于找到靠山。但一些投資機構已轉身離開,故‘被并購’的選項就納入了經營者的考慮范疇。”宋紅霞認為。
更為重要的是,過去幾年,隨著餐飲行業資本化進程推進,很多餐飲創始人的心態已經產生了轉變。
胡維波表示,曾幾何時,創立品牌,堅持傳統實體經營是餐飲創始人的經營信條;但如今,創始人逐漸意識到,即便是餐飲這樣的傳統服務業,也需要與時俱進,借助一些新興渠道、外部力量來實現做強做大。
2023并購加劇,吹皺一池春水?
如今,伴隨小龍坎對蜀大俠的收購,開年并購第一槍的打響,不少行業人士也開始預測,今年,并購將成為餐飲業內愈加普遍的現象。尤其是伴隨餐飲市場的強勢復蘇,一些有資金的大品牌以及一些上市公司會加大力度,去整合一些經營不善的小品牌。
亦如紅餐網創始人陳洪波所說,一批有實力的餐飲企業,已經謀劃著在2023年加快擴張的步伐,餐飲業將經歷新一輪大洗牌。
△圖片來源:攝圖網
行業洗牌的加劇,某種意義上也暗示著,并購乃至整個對外投資的趨勢可能會愈演愈烈,而這帶給餐飲業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餐飲行業的品牌化率、連鎖化率和數字化程度都將得到明顯提升。”如黎媛菲所說,隨著餐飲業投資并購的增多,一批優秀品牌將脫穎而出,行業兩極分化現象會愈加明顯。通過產業優勢和資源優勢的重組,強者恒強的局面或將出現。
一位長期觀察餐飲行業的業內人士也指出,并購整合的加劇,會讓某些細分領域從“群雄逐鹿”進入“寡頭時代”。寡頭時代出現,意味著行業中的機會將越來越少。
“這當然會給同賽道競爭者帶來一定壓力,但一起做大蛋糕、共同享受行業發展紅利仍然是大的基調。”黎媛菲則有著不同的觀點。
總的來看,餐飲業并購整合的最終導向都比較明顯,都是通過產業鏈上的縱向整合或者橫向協同,實現外延式增長。餐飲并購的本質不是簡單短期套利,而是業務協同。
“我們相信,未來餐飲并購還是會有良性的發展,產業的整合會帶來更多長期的收益。”一位不愿具名的餐飲投資人士向紅餐網如此強調道。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