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開萬店,這家“餐飲航母”的底氣和實力在哪?
周沫 · 2022-09-13 21:13:22 來源:紅餐網
在餐飲行業加速連鎖化的浪潮下,千店、萬店成為了諸多連鎖品牌的成長目標。品牌如何積蓄勢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破局突圍?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周沫。
疫情期間,餐飲業發展受挫,但很多“輕小快”的餐飲店卻逆勢增長。這些小店因為小而精、輕資產、經營靈活、產品剛需特色,在復雜的環境下呈現出更強的韌性。
比如,過去兩年來,模式更輕、投資更小、效率更高的粉面賽道就迎來了一輪小爆發,受到極高的關注。
韌性漸顯,粉面賽道迎來發展黃金期
《中國餐飲發展報告2022》數據顯示,2021年到2022年上半年期間,粉面賽道備受資本的青睞,投融資事件總數超過30起。其中像和府撈面、陳香貴、馬記永等品牌在資本的作用下加速跑馬圈地。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有的粉面頭部品牌,即使沒有資本的助推,同樣表現出了極強的抗壓韌性。比如何勇集團旗下的剪花娘子和張寨村兩個新品牌,在疫情下加速嶄露頭角,逆勢擴張了近200家門店,被稱為陜西面食細分賽道的黑馬。
在紅餐網(ID:hongcan18)看來,上述品牌之所以能在近兩年迅速崛起,一方面是符合快餐在疫情之下強剛需的基本盤,另一方面,是因為“重做”了品類,升級了市場原有的打法,讓面食賽道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比如剪花娘子,其借助“主食+小吃”的多樣化組合,通過手工制作和標準化相結合,以極致性價比和精細化運營等方式,迅速打開市場。據了解,其首家門店2018年底在上海萬象城開業后大獲消費者喜愛,100平米的店月營業額高達50-60萬元。
2019年才成立的張寨村,主打手工面、肉夾饃品類,搭配特色小吃及豐富鹵品、烤品等,以下沉市場為主要擴張賽道,雖然品牌創立后不久就遇到了疫情的突襲,但依然實現了穩步擴張。
據透露,由于看好快餐連鎖模式,何勇集團也給旗下剪花娘子、張寨村、阿香米線、激力炸雞社等小吃快餐品牌定下了一個在未來5年,開出萬家門店的宏大目標。
△何勇集團旗下品牌
做好這門鋪天蓋地的生意,
需要具備哪些實力?
剛需、高頻、投資門檻低,小吃快餐被業內人士稱作是一門鋪天蓋地的生意。其中的粉面賽道,更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粉面賽道前景可期,但由于疫情的反復和不確定,再加上消費者消費習慣和消費需求的巨大轉變,要做好這門鋪天蓋地的生意并不簡單。
在這樣充滿變數的大背景之下,什么樣的布局和策略才能讓品牌更好地生存下去甚至逆勢擴張?觀察那些在疫情之下依然發展較好、勢頭較穩的品牌,并對它們在品牌迭代和市場布局的底層邏輯進行深挖,或許能窺之一二。
比如,何勇集團對剪花娘子和張寨村兩大品牌的戰略布局,就是值得細細琢磨的典型案例。
紅餐網調查發現,在這兩年多以來,為了適應大環境的變化,何勇集團對剪花娘子的產品售價、盈利結構、擴張模式等方面進行了深度優化和調整。
首先對門店模型進一步迭代升級,降低門店投資成本。
起初在剪花娘子,像揉面、扯面、煮面、配餐等流程都是靠后廚人員手工操作完成的,這樣一來雖然從提高了消費者的體驗感,但出餐效率和產品的穩定性上都有一定的缺陷和隱患。
疫情后,剪花娘子決定將80%的原料進行統一集采集送,經過自有食品工廠的加工制成半成品后,在運送到凍品倉庫,再由冷鏈車配送至各個門店。
標準化操作給門店的整體運營帶來了3大好處:
出餐效率更高了。以往一碗面的出餐效率大概在5分鐘左右,現在2-3分鐘就能完成,并且所有門店的出品都變得更穩定,口味的一致也讓顧客的體驗感變得更好。
人工成本更低了。減少了現場揉面、和面等環節,并最終實現了去廚師化操作。以往一家100平米的門店,需要配備10-12個員工,現在只需要5-6名員工即可。而且門店也不再需要花2-3個普通員工的工資去雇一個技術人員,人力成本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投資成本降低了,開店速度也更快了。食品工廠承接了大部分工序,后廚面積也得到了精簡,以往剪花娘子的門店大都在130平米左右,現在基本上維持在100平米以下,其中70-80平米之間的門店最多。面積縮減后,租金成本也得到降低,門店的整體投資成本也進一步得到控制,但前廳的座位數并沒有變化。值得一提的是,傻瓜式的操作流程,也省去了技術培訓的環節,剪花娘子門店的擴店速度也變得更快。
此外,考慮到當下年輕人對于國潮文化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剪花娘子基于品牌調性也作出了相應的調整,比如店面的就餐環境變得更加年輕明亮,加入了傳統的陜西民間剪紙、撥浪鼓、皮影戲等元素,以體現民族文化特色。
據了解,剪花娘子位于上海萬象城的首家門店在重新升級開業后,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前往打卡,整體銷售額提升了30%左右。
第二、持續下調、優化產品售價,性價比更高。
由于疫情的影響,消費下行成為大勢所趨,消費者對于性價比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基于此,原本就專注于性價比的剪花娘子再次對產品價格進行優化和調整。比如之前一碗面在22-32元之間,現在單價幾乎都保持在16-22元之間。價格調整后,消費者花同樣的錢,就能吃到更好吃、更豐富的菜品,總體而言性價比更高了。
第三,推出投資更低、模式更輕、店型設計更靈活的加盟品牌。
考慮到剪花娘子的門店模型更適合開在商場,而疫情后投資人對于品牌加盟變得更謹慎。于是何勇集團順勢推出同樣以陜西面食、小吃為主打,但投資更低、模式更輕、店型和渠道都更靈活,更適合在下沉市場擴張的新模型門店,并且借助加盟模式進行擴張。
相比早期的剪花娘子直營餐廳的門檻更低,門店渠道的選擇也會更加靈活,既可以開在商場,也能布局社區和街邊。既能是近百平米的簡快餐門店模型,也能是面積20-30平米的純外賣店。
第四,供應鏈的持續深耕和打磨。
供應鏈有多強大,決定品牌能跑多遠。
紅餐網了解發現,其實早在2005年,何勇集團就已經開始了中央食品工廠的布局。2013年起,何勇集團旗下阿香米線向全國進行大規模擴張,同期,集團也開始買地、建設食品工廠。
疫情發生后,當旗下品牌在持續擴張的同時,集團再次斥資對后端供應鏈進行了深度打磨,比如2020年疫情發生之后在江蘇投產的第二個食品工廠。去年11月份新食品廠投產后,大大降低了原材料成本。
此外,為了更好地進行成本控制以及滿足各品牌門店對運營定制化的需求,何勇集團放棄與代加工廠的合作,斥巨資建立了自己的餐具包材工廠、設備工廠、家具工廠、標識工廠,及從品牌創立至今裝修了700余家直營門店的裝飾公司等,進行后端的建設和搭建。
△何勇集團供應鏈體系工廠集合圖
第五、建立獨特的加盟連鎖擴張模型。
疫情發生以來,抗風險能力更高的加盟連鎖方式備受關注,而千店、萬店也因此成為了諸多餐飲品牌的成長目標,但目前還有不少品牌處在連鎖的“混沌區”:比如有的品牌,開一家店時盈利尚可,多開店就遇到了問題,難以連鎖;有的開了多家店,業績也不錯,但僅限于區域發展,不知道如何復制走出去;還有的門店遍布全國,但經營質量參差不齊,抗風險能力并不強。
在餐飲行業深耕了20多年的何勇集團顯然也深諳這一邏輯。所以這些年來,除了后端實力的夯實之外,何勇集團在開放加盟連鎖擴張時也非常謹慎。
何勇集團商業拓展總經理劉鵬告訴紅餐網,集團旗下各品牌開放加盟之前,都必須在全國范圍內用開設大量的直營門店去測試門店的盈利能力。
比如剪花娘子創立的第一年,先在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寧波、天津等全國主要城市開設了80多家直營門店,等到產品口味、盈利模型等都磨合得沒問題了,才開始放開加盟。
而張寨村新品牌的推出也并非是突發奇想,是基于剪花娘子在全國數十家主要城市、主要商圈的成功試驗后,再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去布局下沉市場。
從夯實后端根基為出發,用“80驗證1”的擴張策略,恰恰也印證了剪花娘子和張寨村的可復制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據了解,上海全面復工復產后,剪花娘子和張寨村門店的經營情況都得到迅速恢復,部分門店甚至超過了去年同期。在上海全市被按下暫停鍵的3-4月,剪花娘子和張寨村加盟商通過線上面試簽約的門店也非常多。
截止目前,包括剪花娘子、張寨村在內,何勇集團旗下9個餐飲品牌,在全國的總門店數量已經有近1000家。
據透露,9月中旬,何勇集團旗下“剪花娘子”和“張寨村”將在上海舉行了招商會,擬在全國市場進行區域合伙人、代理商以及單店投資人、加盟商的招募,加速品牌在全國市場的擴張和布局。
小結
新餐飲時代下,餐飲市場的競爭已經從“紅利時代”步入了“組織能力”的實力競爭時代,只有擁有快速整合資源、高效協調作戰的能力,企業才能以快速擴張的基礎和核心。
而從企業的綜合實力看,成立已經20多年的何勇集團已經長成了餐飲行業為數不少的餐飲航母,商業模式的跑通以及供應鏈的深耕打磨,是剪花娘子和張寨村兩大品牌在短短一年多就開出了200多家門店的殺手锏,而這或許也是何勇集團在未來5年開店萬家的堅實后盾和底氣。
注:文章配圖均由何勇集團提供。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