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店營收增長196%?燕語茶業為餐廳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艷子 · 2022-09-08 22:08:21 來源:紅餐網
隨著新茶飲供應鏈的日益成熟,餐企借助茶葉供應商打造“茶飲第二增長曲線”正變得普遍且高效。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艷子。
隨著新式茶飲市場的持續火爆,“茶飲”在餐飲經營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各類餐飲都開始進行“+茶飲”的探索。
目前已有不少品牌通過茶飲開辟出新的增收渠道。但與此同時,也有很多餐企“有心無力”,想借勢新茶飲的熱度為餐廳增效,卻苦于成本和技術人才的限制,創新無門。
實際上,隨著新茶飲供應鏈的日益成熟,餐企即便沒有較大的預算、專業的研發及營銷人員,也可以借力靠譜的供應商開發茶飲的增收增效價值。陶陶居、西貝、九毛九、佬麻雀等餐飲連鎖大牌都已將茶飲產品做出了特色,而他們的背后竟是同一家茶飲供應商。
“有吃有喝”的新消費需求下
“+茶飲”的作用日益凸顯
茶飲對于一家餐廳的重要性愈發被凸顯,背后主要有兩個推動因素:
一是從外部消費環境來說,年輕人成為餐飲消費主體,他們在吃上講究多樣化,“有吃有喝”成為基本需求。
不少年輕消費者甚至還形成了搭配習慣,比如吃炸雞漢堡要配汽水,吃火鍋川菜要用甜味的飲品解辣,一旦少了飲品的搭配,就會覺得這次的用餐是不完整的。
近兩年,受新茶飲消費潮流的影響,用茶飲佐餐的消費行為更是越來越普遍。在年輕人吃喝一體的復合式消費趨勢驅動下,餐飲商家們不得不重視“茶飲”。
△陶陶居雅園茶桌
二是從餐企內部發展需求來說,疫情不知不覺持續了近三年,大部分餐企的營收都受到較大沖擊,為了活下去,不僅要節流更要開源,這時,茶飲成為了最好的切入口。
茶飲既符合消費趨勢,本身又具有高程度標準化,操作簡單,毛利高且易于復制等優勢。若運營得好,不僅能打造成品牌的特色,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更能開辟出第二增長曲線,為餐企有效創收。
我們也看到,市場上無論是中式正餐、快餐,還是特色、創意餐飲等,大批餐飲業的品牌們紛紛開啟了“+茶飲”的探索。多個品牌都在門店推出了專門的茶飲檔口,打造下午茶場景,拉長營業時長;也有不少品牌甚至開創了獨立的茶飲副牌,切入新市場增加創收。
無疑,茶飲已經成為當下餐廳經營的標配之一。
沒研發能力,沒專業人員
餐企如何打造“茶飲第二增長曲線”
值得注意的是,當下市場中茶飲項目做得好的餐企仍是少數。
紅餐網調查發現,很多品牌雖然投入了較大成本做茶飲,但因為不夠專業、產品沒有明顯的差異化特色等原因,最終都淪為雞肋,不但沒有增收,反而拉低了門店的坪效和人效。
有的餐企對茶飲價值的認知和開發都不夠充分,忽略了外賣、零售等多種場景的消費商機,導致茶飲產品整體難以盈利。
更多的中小餐企則是“有心無力”,知道茶飲是個增收契機,但就是不知道怎么為自己所用,受限于成本、技術及人才的局限……
與此同時,紅餐網也發現,這些困擾餐企的問題正隨著后端供應鏈的發展迎刃而解。當下,一批優秀的茶飲供應商脫穎而出,它們不僅打開了餐企用茶的新思路,也讓餐企打造“茶飲第二增長曲線”變得越來越高效。
比如陶陶居、西貝、九毛九、佬麻雀、山東老家等多家大型餐飲連鎖品牌,背后的茶葉供應商都是燕語。作為一家餐飲用茶專業供應商,燕語為餐企提供一站式用茶解決方案。
△燕語為西貝提供一站式用茶解決方案
其最大的特點是,為餐飲連鎖企業量身定制了“三高三低”的服務模式:研發配置高、營銷方案多樣、服務效率高,但產品價格低、起訂量低、沖泡條件低。燕語也因此被業內稱為更懂餐飲的茶葉服務商。
針對上述提到的一系列痛點,燕語也都有成熟高效的解決方案,能更好地助力餐企構建自身的茶飲優勢。
1、精準匹配餐企用茶需求,不同菜系對應不同的茶伴侶
在茶飲選品方面,很多餐飲經營者習慣采用跟隨策略,市場上流行什么自己就做什么,這樣的產品不僅沒特色,而且難有好的效果。
事實上,不同餐飲品類,菜系不同、消費群體不同,其目標顧客對其茶飲產品的預期和需求也不同。比如一些中式正餐餐廳,它們餐品豐富、味型多樣,顧客對服務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尤其考驗餐茶搭配的合理性。
再具體舉例來說,西貝的消費群體以家庭客群為主,菜系屬于西北菜,它的堂食餐位茶采用的就是燕語專門為其定制的陳皮白茶,果香和茶香交融,口感溫潤,可以中和大口吃肉的油膩,而且健康養生,適宜老人與小孩的口味。
△西貝堂食餐位茶-燕語陳皮白茶
正如燕語相關負責人所說,不同菜系以及不同食材的餐企,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茶伴侶,吃川系火鍋更適合搭配羅漢果菊花茶,清熱降燥;吃江浙菜,配龍井茶或烏龍茶顧客體驗才為最佳。當茶飲產品做對了,就能給顧客帶來更好的體驗感。
△燕語根據不同菜系搭配特點搭配的茶伴侶
2、根據不同場景定制茶飲產品,助力餐企外賣、新零售增收
消費場景不同,顧客對產品的需求也不一樣。很多經營者只注重佐餐用茶,而忽略了待餐、餐后以及外賣等更細分的茶飲消費商機。
以餐位茶為例,也有堂食大廳和包間兩種不同的需求。新式茶飲也分為堂食、外帶、下午茶等場景。燕語會根據餐企的自身需求為其定制匹配不同場景的茶飲產品。
陶陶居早在2015年就與燕語合作,深化餐茶一體的運營模式。僅堂食的餐茶場景就包括大廳茶車沖泡、房間茶桌沖泡、房間操作臺茶盤沖泡等。此外還有手信茶禮區銷售、線上零售茶禮等。
△陶陶居茶車
經過多年的運營,陶陶居已經成功以茶鏈接了店內/店外、線下/線上的多種茶消費場景,也以茶塑造出了獨特的品牌印記,為品牌帶來了明顯效益。據了解,陶陶居單店袋泡茶及茗茶年銷售額達400萬元。單店增設專售貨架后,營收大漲196%。
肉夾饃·陜西面館大師兄,門店原本使用是需顧客自助的散茶,存在浪費、無序、低效的弊端,后來采用了燕語提供的袋泡茶,不僅口感好,服務高效,成本還更加可控。
△大師兄采用了燕語提供的袋泡茶
此外,燕語還為其定制了特色茶禮,作為會員運營的抓手,有效增加了客戶互動和品牌黏性。
△大師兄通過定制茶禮兌換與客戶互動
還比如客家菜品牌客語,攜手燕語同步推進“餐位+外賣”用茶。其上線外賣茶包-桂花烏龍茶,一個月就賣出了1697袋,收獲了廣泛好評,有效帶動了復購。
△客語外賣茶包-燕語桂花烏龍茶
海鮮火鍋品牌紅鼎豆撈的客戶群體有輕奢小資特點,燕語則為其定制了獨具品牌特色的禮品茶,不僅在線下門店打造禮品茶零售區,還同步開啟線上新零售模式,滿足顧客送禮需求,品牌獲得傳播和增收的效果。
隨著飲茶文化的普及,符合品牌調性的特色茶禮已經成為廣受顧客追捧的送禮佳品,再加上特定節日的時令茶點,能很好地賦能餐企的新零售業務。
3、供應鏈實力強,產品的性價比高
如果餐企原本就有餐茶產品,那從追求效率的角度,就應該持續優化相關產品,比如口感能否更好,成本能否更優,這直接關系著顧客的體驗感和餐廳的利潤率。
紅鼎豆撈的餐茶在替換為燕語的熟普、紅茶、菊花茶后,全年的花費比之前節省了約10萬元。
口感品質好,成本合理的餐茶產品,才能更好地為餐企增效增收。燕語的產品之所以受到連鎖大牌的青睞,就是因為“三高三低”服務模式帶來的高性價比,而這則源于其強大的供應鏈實力。
據了解,燕語茶有云南臨滄和新會和軒兩個工廠,前者是一家集源頭茶山基地、茶葉初制及精加工于一體的茶葉全產業鏈公司,擁有萬畝以上茶山基地資源,產品非常豐富;后者有60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400人的專業生產加工團隊,單品加工日產達2.5噸。
△燕語云南臨滄工廠場景
4、配套服務完善,餐企無后顧之憂
除了專業、高性價比的產品,很多餐企的茶飲項目沒有收到好的效果,還有一個很大的因素是運營跟不上。
比如,對于正餐來說,不專業的服務人員會讓餐茶服務體驗大打折扣。還比如,有的餐企引入了好產品,但忽略了相應的茶空間設置,也不能充分開發餐茶的價值。外賣茶包的包裝不好看,同樣吸引不到顧客下單;不知如何做社群互動,也銷售不好新零售茶產品。
所以,產品之外,茶飲的運營同樣重要。好的產品+好的運營才能賺錢。基于此,燕語不僅為餐企提供產品,更為其提供一站式的用茶運營解決方案。
其屬于食尚國味集團,集團有二十多年的餐飲運營經驗,深知餐企的需求及痛點,除了產品定制之外,燕語還提供茶場景優化、產品包裝設計、茶知識培訓、產品營銷培訓,以及定期巡訪等一系列運營方面的支持。
△燕語到店培訓餐飲門店服務人員
小 結
當下的餐飲業已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只有具備差異化特色,或者極致性價比的餐飲品牌才有生存優勢。在這種背景下,茶飲成為打造品牌特色和體驗的不二之選,成為餐廳增收的重要渠道。
但餐企的餐茶要想做好,還需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及條件而行,不能盲目上馬,不僅要考慮經營品類,盈利預期,還得有成本意識,畢竟當下的餐飲市場容不得餐企有任何試錯空間,最穩妥的方案就是借助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注:以上圖片均由燕語茶業授權紅餐網使用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