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油迎來新一輪“漲價潮”,火鍋老板如何應對?
田果 · 2021-06-25 10:35:34 來源:火鍋餐見
疫情的霧霾剛剛消散,火鍋淡季悄然而至。然而,有業內人反饋,火鍋牛油的價格又開始大范圍上漲了。面對原材料漲價,餐飲老板該怎么應對?
“太難了!本來鍋底就虧本賣,現在物價無止境地上漲,真讓人頭疼......”
最近朋友圈漲聲一片。疫情霧霾剛剛消散,火鍋淡季悄然而至,現在雪上加霜的是,火鍋牛油價格又開始大范圍上漲了!
會對火鍋業造成什么影響?又該如何靈活應對?我采訪了多個供應商、火鍋品牌,一起來看。
△圖片來源:攝圖網
01.愈演愈烈!火鍋牛油迎來新一輪“漲價潮”
據餐見君了解,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物價上漲的烏云就籠罩著餐飲業。
近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數據,今年5月份,“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同比增長高達40%,標志著食品價格指數連續第12個月上行,攀升至近10年最高水平!其中,植物油漲幅最大。
食用油價格“漲聲”不斷,導致火鍋牛油原料價格上漲。有采購人員告訴餐見君:除了火鍋牛油的價格漲幅高,一些火鍋用的香料,今年漲幅也較大。
△與餐飲人息息相關:牛油原料價格上漲;圖片來源:攝圖網
這幾年,牛油火鍋迎來大爆發,上游廠家越來越密集。本來競爭就空前激烈,如今原料又普遍性漲價,利潤空間被積壓得很慘,一度面臨著雪上加霜的局面。
其中,不少牛油企業、火鍋底料廠商,都在后臺“哭訴”物價上漲的苦。當然,餐見君也聽到了多位火鍋老板吐槽:
“今年餐飲業不好干啊,菜、肉、糧油價格普遍漲價,吃飯的顧客又少,叫我們怎么賺錢!”
其實,這次漲價不是偶然事件,近年來,市場上牛油價格一直在不動聲色往上走,關于牛油上漲的討論聲就沒有停止過。央行副行長也曾公開表示,2021年,物價大概率還會繼續“溫和上漲”。
△火鍋底料、香料、食用油漲價消息不斷
02.被成本“壓垮”前,火鍋老板如何靈活應對?
在牛油火鍋持續火爆、遍地開花的大局面下,牛油原材料價格上漲,首當其沖的便是上游生產企業,最終,深受其痛的還是全國數十萬家火鍋店。
據了解,目前川渝各火鍋店的牛油鍋底定價,大多在48~68元,按“3斤牛油1斤底料”來算,炒制好的牛油平均成本是15/斤,底料成本是12元,再加上其它,成本至少在65元。
如今消費者更加理性,追求極致性價比,造成商家端不敢抬價,大多處于虧本賣狀態。
有火鍋老板向餐見君訴苦,“牛油鍋底成本高,但同質化嚴重,消費者對價格極為敏感,只能硬抗”。
△牛油鍋底,賣得好但成本高;圖片來源:攝圖網
長此以往,一種情況是堅守底線,逐漸被成本大山壓垮,另一種是走向極端,從不規范的渠道采購牛油,甚至讓回收油、僵尸油流入餐桌......引發火鍋市場競爭的惡性循環。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任何應對舉措,損害的則是品牌長期利益。
為此,餐見君采訪調查了十幾個知名火鍋品牌,看看他們的動作,能否給你帶來啟發。
巧妙漲價,增加鍋底附加值
大多數老板的顧慮是:不敢漲價,怕漲了消費者就不來了。
餐見君建議,不妨巧妙漲價,提高鍋底附加值,讓顧客感覺到性價比,心甘情愿為品質口味買單。
一方面,通過門店設計、海報燈箱刺激,向顧客輸出鍋底的價值感。如慫重慶火鍋廠只賣一款鍋底,牛油辣搭蔬果湯,并打出“靈魂是鍋底,頭牌是牛肉”的標語。
△火鍋底料展示,圖片來源:攝圖網
為了表現鍋底特色,還把炒制底料所用原料做成“裝飾”掛在墻上,重慶石柱紅5號、茂源大紅袍花椒等各種香料詳細標明特性。為68元價格不菲的鍋底做價值背書。
另一方面,和紅油鍋底相比,有料鍋底顯然更實惠,給鍋底“加點料”,消費者愿意買單,也能順理成章地漲價。
好比湊湊,在鍋底上就做足差異化創新,拿臺式麻辣鍋舉例,3-4人是109元,5人以上是139元,但打出“鴨血豆腐免費續”,就讓顧客感覺占了大便宜。
△圖片來源:湊湊火鍋官網
上新品、推套餐,提高毛利
業績公告顯示,海底撈去年共推出200多款新品。越是經濟不下行,品牌就越是不停推新品,新品意味著新的定價權,其實也是一種變相漲價。
觀察發現,尤其在川渝火鍋店,甜品、飲品、冰品大行其道,不僅是毛利擔當,還是引流特色。對于沒有研發團隊的店來說,可以直接找個靠譜的供應鏈。
△通過不斷上特色新品,來提高毛利;圖片來源:攝圖網
某牛肉火鍋負責人也說,接下來,他們會專注主打菜品牛肉的研發,上新品時,會小幅度提價。
除了上新品,通過套餐組合,以引流產品帶動高毛利產品,降低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也是不錯的方式。
有網友反饋,海底撈武漢個別門店,推出單人套餐88元,雙人套餐168元,6葷6素1主食,受到年輕人的熱捧。
△圖片來源:小紅書(ID:461904613)
拓寬利潤渠道,精細化運營
從其它方面尋找突破口,來彌補利潤的空缺,也是常見方式。
陳艷紅牛肉老火鍋,開辟出“火鍋菜”外賣,“火鍋菜口感堪比火鍋,客單價又比冒菜高,做工作餐再好不過了”。現在一個月仍能出個4000單。
再比如增加新零售,在美團上,餐見君看到不少火鍋店新增了“美味到家”業務,如陳艷紅所售的是牛油火鍋底料、飲品;蜀大俠所售的是牛油底料、自熱火鍋等近10款產品。
同時,甚至深耕縣市的一些中小品牌,也更加注重精細化運營,前端增加顧客體驗環節,后端優化成本,高效協作。
03.逆勢突圍,“自救式漲價”沒有錯!
回歸到牛油火鍋上,要想在“漲價潮”中自救突圍,還需火鍋老板做好以下三點:
尋找成熟穩定的上游企業深入合作
牛油市場魚龍混雜,對于老板而言,建議尋找成熟的上游供應商保持密切聯系,進一步改善采購環節,減少中間環節的費用,降低采購成本。
這些上游企業既能保證牛油供應的穩定,又能結合餐企的需求現狀,提供差異化解決方案。
堅持鍋底口味、品質,可良性漲價
就如一位老板所說,“消費沒有降級,實則是升級了,好產品必然是高價的,顧客是愿意為品質買單的”。
△圖片來源:攝圖網
餐飲行業也是如此。海底撈鄭州某門店的辣炫風鍋底94元,經典麻辣鍋104元,巴奴的三味鍋底是68至82元,價格都不便宜,但消費者還是樂意買單。
巧妙應對供需,時刻關注趨勢變化
最后,老板們要持續關注牛油價格走勢,關注趨勢變化。如:適當儲備一些預期價格持續上漲等材料庫存,以減輕價格上漲給企業帶來的成本壓力。
在各重壓力下,各種老板切勿坐以待斃,重要是做好利弊分析,必須有配套的升級打法。就是在夾縫中,也能生存得很好。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