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黨盯上了餐廳,餐飲老板被害慘了!
劉佳 · 2021-04-24 21:25:57 來源:紅餐網
9.9元吃必勝客,一分錢吃肯德基、六元吃哈根達斯......薅羊毛已逐漸發展成一種有策劃的群體行為。面對來勢洶洶的羊毛黨,餐飲老板們叫苦不迭。
1999年的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宋丹丹的一句“薅社會主義羊毛,挖社會主義墻角”,讓“薅羊毛”一詞火速出圈,樸素又真實地再現了許多人占小便宜來滿足一己之私的心思。
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27元吃海底撈”事件,又將“薅羊毛”一詞推到了風口浪尖。記者發現,在社交媒體時代,喜好薅羊毛的人已經集結成為“羊毛黨”,吃垮了一家又一家餐廳。
餐飲老板們面對一批又一批的羊毛黨,心情可謂復雜。
羊毛黨出沒,這次他們瞄上了餐飲業 ?
前段時間,一位女士“27元帶小孩吃海底撈”的帖子登上了熱搜。該女士用27元在海底撈點了四個清水鍋、做了手部護理、還拿了服務員送的零食和水果。在帖子中,她寫道:“服務員說現在很多人都這樣吃,海底撈都虧死了!”
近幾年,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媒體上出現了一堆“吃垮海底撈”的攻略:用小料diy鍋底、用清水鍋煮粥、自帶榨汁杯用免費的水果榨果汁......各種薅羊毛方式,令人瞠目結舌。
△圖片來源:小紅書截圖
事實上,這類型的“羊毛黨”目前在餐飲行業非常常見。他們不再像過去那樣單獨占一些小小的便宜,而是已經集結成為社群、團體,甚至還有“羊頭”專門收集各大餐飲品牌、門店的優惠信息發布給成員們。
記者打開豆瓣小組搜索“薅羊毛”發現,最大的薅羊毛小組已經有超過五萬個成員,其他幾個類似的薅羊毛小組,組員也都超過了一萬人。?
這些小組號稱“沒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簡介都大同小異:1.分享外賣優惠券;2.分享生活用品優惠信息;3.占小便宜。
在薅羊毛小組里,幾萬名成員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便是如何薅各大餐飲門店的羊毛。他們每天在小組里樂此不疲地分享薅餐廳羊毛的小技巧,比如一分錢吃肯德基、六元吃哈根達斯、免費吃米粉、9.9吃必勝客意面......
薅羊毛小組的組員阿煒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羊毛黨,他對各大領券平臺的規則熟稔于心:“在各個外賣領券平臺點餐可以使用“25-10”優惠,某寶上花兩三塊錢可以買到海底撈的50元代金券,K記M記的免費活動不能錯過。一個月下來可以省一千多塊錢。”
△圖片來源:豆瓣薅羊毛小組
如果說豆瓣小組的薅羊毛是小打小鬧,那么規模化運營的“羊毛黨”就是有組織且產業化的了。
這類羊毛黨大多建立了網站、工作室等,形成規模化運營,甚至逐漸發展成一種“黑灰產業”,他們會在各個電商、UGC等平臺、社群、網賺社區搜集優惠、促銷、折扣、積分信息的匯總,分析活動或業務存在的漏洞,進而破解業務邏輯,測試出能夠進行批量操作的薅羊毛方案。
然后,羊毛黨會準備各類工具和資料,如從卡商、黑市購買租賃手機號、身份信息等數據,編寫修改自動化注冊軟件。最后,他們將搶購來的優惠券通過社群、網店等轉售給他人獲利。像星巴克、肯德基這樣的餐飲巨頭都吃過這種羊毛黨的虧。
據有關報道,中國薅羊毛網絡黑灰產從業人員已達200萬,市場規模高達千億元。
羊毛黨,害慘了餐飲老板 ?
羊身上的毛再多,也有被薅完的一天。羊毛黨很擅長尋找規則的漏洞,雖然看起來每個人只是占了一點小便宜,但是人多了就不是商家可以承受的了。
面對習得小紅書“吃垮海底撈”真傳的浩浩蕩蕩的羊毛黨,海底撈雖然大方表示“不設低消,顧客消費多少是他們的自由,服務不會有任何區別”,但是今年開春,還是將牛肉粒這個小料臺上永遠的c位,“默默”地換成了成本更低的味伴侶。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說到“被薅死的羊”,不能不提經典的必勝客自助果盤。多年前,必勝客曾經推出一道28元的自助沙拉,給顧客一個6寸左右的空碗,想裝多少裝多少。一些羊毛黨為了盡可能地多吃沙拉,在網上掀起了一場“壘沙拉”民間競技。最后 2009年,必勝客無奈取消沙拉自助,直至今天依然沒有回歸。
2018年,星巴克上線“APP注冊新人禮”活動。短短一天,羊毛黨就注冊了40萬個手機虛假賬號,并成功領取活動優惠券,導致星巴克的營銷活動當日緊急下線,損失可能達到1000萬元。
△圖片來源:攝圖網
餐飲巨頭的體量,尚能抗住一波又一波的薅羊毛,一些小餐館可就沒那么走運了。
徐州的一家火鍋店曾經推出過59.9元辦“吃貨卡”,兩個月內免費吃火鍋的宣傳活動。據了解,雖然已經抱著虧本的打算,但該店一天發出200張卡,一天接待近50桌客人,足足超出了接待能力的兩倍多,僅僅七天,火鍋店就虧了40萬元,最后以店面關門轉手告終。
某老板開了一家西餐廳,為了引流設置了一款8元暢飲,飲品包括奶茶、可樂、咖啡、橙汁等,本以為這不會對翻臺率造成太大的影響,結果不知怎么的,總有一些年輕人自己帶上水果、桌游卡牌來店里聚會,每個人只花八塊錢買飲料,一坐就是一下午,對餐廳的營收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圖片來源:攝圖網
外國的羊毛黨也曾曝出將餐廳吃垮的案例。
美國的“潘娜拉”餐廳是一個社區性非營利性質的慈善餐廳,允許客戶自主定價、做志愿服務換取餐劵。但是,經營了一段時間之后,越來越多人開始支付很少的錢甚至不付錢,吃霸王餐的人與日俱增,其中不乏衣著得體的高收入人士。最后這個慈善餐廳被收購時,也只收回了成本的60%-70%。
餐廳經營不易,羊毛黨請手下留情 ?
薅羊毛是對人性的大考驗:便宜就在眼前,你是占還是不占?而人性的特征之一便是難以預估、不可控制。
想占小便宜、撈點小實惠,這可以理解,無需苛責。然而有些“羊頭”有故意“薅死羊”的主觀惡意,且性質惡劣。他們不擇手段、利用平臺規則漏洞惡意刷單,就算餐廳發公告求饒也無濟于事。
這些年,餐飲業越來越不好做:經營成本一直在逐年上升,人工、房租、食材的壓力已經是壓在餐飲老板身上的三座大山,如果再不幸遇上羊毛黨,那真的是倒霉到家了。
△南充一家米粉店的1元活動,網友供圖
體量較大的餐飲門店,發現顧客薅羊毛的行為及時阻止止損,還勉強可以承受。但是很多中小型餐飲商家,原本營收就僅僅維持平衡。搞個引流活動,無非是想盤活一下門店,若此時再遇到羊毛黨趁虛而入,無疑會遭受致命打擊。
當羊毛黨們在手機屏幕前為薅到一點蠅頭小利而歡呼慶祝時,可曾想過屏幕那邊被“薅死的羊”是什么心情?有些羊毛黨不是在“薅羊毛”,是在“薅人性命”。要知道,他們手里的每一根羊毛都是餐飲老板辛苦收獲的血汗錢啊!
請羊毛黨們放過餐廳吧!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