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一年被吃掉3億只,兔肉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火爆單品嗎?||品類洞察

紅餐品牌研究院 · 2020-10-22 17:18:45 來源:餐飲品牌觀察

導語   

近年來,單品特色餐飲大行其道,牛蛙、小龍蝦、酸菜魚等先后成為大熱爆品,從原來的地方小眾食物逐漸演變成了大眾皆愛的美食。

吃兔肉在我國也有悠久的歷史,四川更是有名的“吃兔圣地”,兔子是否有機會成為下一個火爆單品?

文章看點:  

  • 川渝地區為什么愛吃兔肉?市場有多大?

  • 如果全國都開始吃兔了,肉兔供應能跟上嗎?

  • 讓兔肉成為全國性爆品的4個條件。

“兔兔那么可愛,為什么要吃兔兔?”面對這一直擊靈魂的拷問,四川人會毫不留情地擊穿幻想:當然是因為好吃啊!

四川人愛吃兔子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但其實吃兔并不是他們的專利。兔肉因為營養、易得,很早就被先輩們列入了“好吃名錄”。

據悉,中國人吃兔最早可追述到殷商時代 ,那時兔子是一種難得的“野味”,如今它已經跟雞鴨魚豬牛一樣,是稀松平常的肉食。去年國內非洲豬瘟肆虐,作為替代性肉類產品,兔肉的銷售有明顯的增長。

近年來,也有不少人盯上了兔肉生意,有人做主題餐館,有人打通產業上下游,將兔肉像鴨脖一樣零售化。 但更多人卻認為,吃兔太小眾,很難走出四川成為全國性爆品。

 △ 手撕兔

真的是這樣嗎?觀察君認為大可不必那么絕對。

別忘了,最開始牛蛙也只是長沙的夜宵攤上的一道口味菜,小龍蝦只是屬于江蘇盱眙的十三香小龍蝦而已。消費者對這些食物都曾經“愛搭不理”,但看現在,牛蛙餐廳、小龍蝦館在全國遍地開花,一度成為消費者“高攀不起”的爆品。誰說兔肉沒有這種可能呢?

消費端:吃兔看川渝,兔類餐館超6500家  

兔肉有沒有潛力成為爆品,我們先從消費端看起。

兔肉肉質爽滑有嚼勁,而且高蛋白質、低脂肪、低膽固醇,被稱為“葷中之素”。  目前四川、重慶、廣東、福建等地區是主要的兔肉消費地區,有傳統兔肉消費習慣。近年來,北京、內蒙古等北方城市的兔肉消費也在快速增加。

但就現階段來說,吃兔,還是得看川渝。四川人對吃兔的熱愛一直讓外省人迷惑,但他們毫不畏懼,因為花式吃兔的方法的確是太多了。

 △ 麻辣兔頭,餐飲品牌觀察號攝圖

  • 一年吃兔近3億只,唯有川菜能征服兔肉

在川渝地區,吃兔已經形成了一套極具特色的文化,尤其是四川人,是出了名的“吃兔小能手”,豪言“沒有一只兔子可以活著走出四川”。

據中國畜牧業協會兔業分會統計,2016年四川共銷售了近3億只兔子,占全國市場近7成之多。  外省人一看這數字驚呆了!吃這么多兔兔,太可怕了吧?

那四川人就不服啦,“四川常住人口8000多萬,3億兔子平均下來一人一年也就吃3.65只兔子,哪里多了?”所以他們每年還要從外省調運3000萬只肉兔進川,這才堪堪滿足口腹之欲。

按說,我國養殖產出兔肉的不止四川一省,山東、江蘇、河南也是養兔大省,但怎么偏偏只有四川人吃兔這么生猛?

 △ 圖源網絡

這跟兔肉的特性有關。兔肉雖然營養價值高,但有一個缺點——“寡淡無油,缺乏風味”

什么意思呢?是說兔肉肉質緊,缺少肥肉,清炒嫌肉柴,紅燒缺油水,煲湯又欠鮮美,找到合適的吃法不容易。魯菜和淮揚菜的做法都很難將兔肉做好吃,唯有重油、好用香料的川菜做法,能夠掩蓋住兔肉的寡淡和草腥味,做出香辣適口的兔肉。

正因如此,四川廚子大多是做兔肉的一把好手,不管是炒、燜、烤、涼拌,還是下火鍋、干鍋,他們可以把兔子從頭到腳到內臟,用不同手法做出來。

一只小小的兔子到底有多少種吃法?對四川人來說,“兔子身上有多少個部位,就有多少種吃法。”

 △ 四川的吃兔打油詩

而且他們還分派別,自貢人善做冷吃兔、干鍋兔、姜絲兔丁,瀘州有亦火鍋亦干鍋的跳水兔,南充的手撕烤兔是一絕,廣漢有纏絲兔,雅安有誘人的麻辣兔腿,成都人則尤愛麻辣鮮香、吮指吸髓的兔頭等。

  • 含兔肉餐廳超6500家,品牌卻很少  

有了全民愛吃兔肉的消費基礎,川渝地區也自然衍生出了全國最密集的兔肉餐廳。

據紅餐品牌研究院統計,都以兔肉為主題、或者含兔肉的餐廳超過5000家,重慶也有1500多家 ,但這些餐廳多散落在街市邊,以口味見長,專門做兔肉的連鎖品牌屈指可數,規模也不大。

四川最為知名的兔品牌要數“雙流老媽兔頭” ,1993年創立,現在已經有27年,只可惜門店數量不多,只有4家店。據說之所以有兔頭這道美食,是因為一個叫史桂如的媽媽,因為兒子喜歡吃兔頭,她就自己做給兒子吃,久而久之美味流傳開來,變成了風靡成都的美食。

如今,雖然雙流老媽兔頭在成都的街巷隨處可見,然而據了解,正宗的在成都僅一家,現位于成都市雙流清泰路一段老車站對面,另外北京有3家。其他的“雙流老媽兔頭”,其實都是打著名號山寨的。

 △ 圖源雙流老媽兔頭

另有專做兔肉火鍋的芭夯兔,創立20年,在全國有180多家門店,一年累計消耗兔子2000萬只;主打手撕烤兔的嗨島兔,小吃線下堂食+食品零售模式,在全國有60多家門店;一個叫兔入江湖的品牌則切入市場缺兔肉主題餐廳的空白,以年輕人的視角打造餐廳環境、設計菜品,目前正在全國拓店。在重慶,有一個“老來福·酸湯兔”品牌,靠一道酸湯兔樹立起20年口碑,今年沖上了重慶必吃榜,可見非常受歡迎。

在北上廣深等其他城市 ,通過大眾點評搜索兔類餐廳,結果是:大部分城市兔子寵物店要比兔類餐廳多得多 。可見,吃兔在川渝以外地區確實還沒有普及。

不過觀察君也發現,在川渝以外的城市,兔肉多是以主打菜的形式出現在川菜館中,外地人基本上都是通過這些川菜館嘗鮮兔肉。 麻辣口味的川菜系早已經覆蓋全國,占據了很大的餐飲市場份額,而兔肉菜是川菜的特色菜式,依附于此向外推廣,也是非常大的優勢。

食品零售方面,兔肉具備和周黑鴨、絕味食品同樣的產業價值,只是市場空間還待進一步開拓。  

紅餐網曾采訪過重慶的阿興記,他們從餐飲行業跨行進入肉兔養殖以及兔肉零售產業,打造了“嘟嘟兔”“伊拉兔”“兔優”等兔肉食品品牌,通過商超、門店、餐飲等多渠道銷售。此外,樂山的“哈哥”兔、自貢“冷吃兔”等兔肉食品品牌也在市場上表現不錯。

總的來說,兔肉品類目前還沒有現象級的品牌出現,在川渝有巨大市場,而且外省兔肉消費比例也在增加,但還是僅限于川渝的特色美食,川渝以外尚未普及。 而一種食材是否具備成為爆品的潛力,除了看消費端的消費習慣和需求之外,還要看供應鏈端是否成熟。

供應端:國內兔肉自產自銷,供給穩定  

四川人之所以能狂吃兔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四川是兔子養殖大省,兔肉方便易得。

我國養兔業區域集中度很高,四川、山東、重慶、江蘇、河南等省是主要的兔子出欄大省,其中四川養兔產業甩其他省幾條街。  

《中國畜牧獸醫年鑒2018》數據顯示,四川省兔出欄量占全國的出欄量的51.24%,半壁江山。緊隨其后的老二山東,僅占10.65%。

四川成為養兔大省,一是因為當地多山地丘陵,氣溫適宜,本身適合兔子生長。二是因為早期的外貿出口需求刺激和政府指導。  

其實上世紀80年代以前,四川的商品肉兔生產水平遠不如江蘇、河北、天津等省份,排位在全國第十位左右。后來在政府指導下,從國外引進優良肉兔品種,兔子養殖技術提高。與此同時,受兔皮外貿需求大增的刺激,養兔規模不斷擴大。

90年代,四川一躍成為中國養兔第一大省,養兔量突破2000萬大關。  

然而也正是這個時候,四川養兔產業遭遇了滑鐵盧——在養兔數量達到峰值時,國際兔皮市場疲軟,外貿滯銷,當地人只好把外銷改內銷。但這么多兔,如何解決?

吃啊!別忘了,四川人個個都是好吃嘴。也正是從這時起,各式各樣的兔肉菜式被研發出來,吃兔之風才在當地風行。

△養殖兔,圖源網絡

四川人民得益于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歷史發展因素愛上吃兔,那如果全國人民都愛上吃兔了,有足夠的兔子吃嗎?觀察君覺得,需求是都慢慢增長的,那供給基本也能得跟上。

兔子本身是繁殖極快的動物,養殖方面有優勢:  

  • 生長耗糧少,而且不像雞鴨、豬牛等有人畜共患病,相對健康。

  • 生長速度快,繁殖能力強,每年繁殖4-6次,每次的繁殖量5只左右。

  • 出欄速度快,肉兔吃飼料大概70-90天出欄,吃草料出欄相對晚一點。

據統計,2019年我國兔肉消費量約88萬噸,同比增長12%左右 ,平均價格約33.06元/千克,國內兔肉行業市場規模290.99億元。

而從養殖結構來看,國內兔養殖結構正在向“強化肉兔、淡化獺兔和毛兔” (后兩者主要是生產皮毛)的格局轉變 ,肉兔的養殖比例和出肉量都在增加。而對應出口量數據,2014年以來,兔肉出口呈現明顯的逐年下降態勢。

由此也可推測,國內對肉兔的消費需求正在不斷增加,吃兔肉的人和人均消費兔肉的量,越來越多。

隨著國內經濟、技術發展,這些年來,我國的兔養殖產業正逐漸從原來的家庭式養殖,向科學化、標準化、規模化養殖邁進。

越來越多兔養殖龍頭企業直接從國外引進優良兔種和繁殖技術,提高國內兔種的繁殖能力和品質。同時,不少地方政府將養兔作為扶貧項目,大力支持百姓規模化養殖。規范化、科學化、成熟的養殖必將促進了整個產業的升級,也讓養殖的兔子更健康。

兔子如何走出四川,成為大眾美食?  

如果要讓“吃兔”走出川渝,如何讓大眾嘗試并接受吃兔肉呢?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里,兔子不是用來吃,而是用來寵和玩的。要使“吃兔”被大眾接受,首先要改變的是這一消費者認知,這是最關鍵,也是最難的。

這個問題需要從市場教育、品牌塑造、營銷推廣上狠下功夫。觀察君認為,可以借鑒其他品類的成功經驗,例如牛蛙、小龍蝦等,這些品類的走紅路徑已經非常清晰明了,總結其中的關鍵要素,或許對推廣“吃兔”有幫助。

  • 看準年輕人的口味需求,改造、包裝菜品  

川菜里兔肉的做法有幾十種,從兔頭到兔腿到內臟都有相應的吃法,但這些吃法和菜式多沒有經過包裝,略顯粗糙原始。可將這些兔肉菜式結合典故和產生背景,以故事形式做包裝,傳達給消費者。

△ 姜絲兔丁,餐飲品牌觀察號攝圖

也可以結合年輕人的口味和消費習性,開發更多的菜式菜品。  如兔入江湖這個品牌就將兔肉和其他熱門菜品如甲魚、牛蛙搭配,組合成新的爆品,并為這些菜式取了好聽的名字:甲魚和兔肉做一起叫龜兔賽跑,牛蛙和兔肉做一起叫美蛙愛上兔等。

讓吃兔也變成一件趣味性的事情,更利于打消大眾對吃兔的芥蒂,提高接受度。

  • 制造營銷賣點,在宣傳上狠下功夫  

一個品類的興起,已經離不開營銷宣傳,有話題度才能激起群眾的好奇心,進而引誘他們嘗試。兔肉可引發的話還挺多的,“兔兔那么可愛,怎么可以吃兔兔”這句電影臺詞都可以成為金句梗,調侃四川人這么多年。

吃法上,  手撕兔、跳水兔、纏絲兔的做法和吃法都很有意思,符合年輕人想要好吃又想好玩的心態。而吃法上最特別的當然還是兔頭。大部分外省人咋看兔頭,第一印象都是可怕,但只要被說服著嘗試一次,大概率是“真香”現場。這一次消費行為前后的對比差異,就是很好的宣傳賣點。

△四川廣漢纏絲兔,圖源華夏經緯網

而在文化上,  不管是地方習俗還是中華文化中,關于兔子的典故和意象很多,這些地域、文化背景,大可以作為整個品類和品牌創作發揮的寶庫。

但是,營銷不是一昧講故事,年輕人不愛沉悶的敘述,必定是內容+好玩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 所以在如何營銷上,不差素材,但能不能玩出多大新意,制造多大話題,吸引多少人,全看品牌功力。

此外,從兔肉本身營養價值 上來說,也有話題性。

兔肉脂肪含量少,膽固醇含量低,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到0.1%,相當于雞肉碳水化合物含量的1/4,脂肪和膽固醇含量也僅是牛肉的1/2,但兔肉富含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從營養價值上看,比豬牛羊雞肉更好。而這一代年輕消費者越來越看重食物的營養價值,因而兔肉的健康性,也會是一個很好的賣點。

  • 需要敢于”吃螃蟹“的人,打造兔類品牌標桿  

品類的發展,頭部品牌的作用也很重要。一個有魄力的品牌能為品類開辟前路,引領整個品類的發展。

以牛蛙這個品類為例,最初它是長沙夜宵市場上的一道名菜,外地也有吃牛蛙的但并不那么廣譜。羅清兄妹倆將牛蛙從湘菜里面提溜出來,加以聚焦打磨,打造出“蛙來噠”這個品牌,才一路將牛蛙這個品類推向全國,成為如今一個非常大眾的菜式。

到現在,也還是有人忌諱吃牛蛙,但愛吃的人也成為了死忠粉。所以很多時候,人的對食物的心理防線是要靠外界推倒 ,必須要一個現象級品牌出來,把兔肉這道美食送到消費者嘴邊,他們才有嘗試的可能,才有進一步愛上和成為死忠粉的可能。

而這樣一個品牌,也需要一位有魄力的領導者,能忍得住前期摸索道路的苦悶和市場教育的冷寂,慢慢去等品類滲透到大眾消費層面,才可能出現一個恰當的時機乘風而起。這就很考驗品牌領導者的耐心和洞察力。

就像蛙來噠創立于2010年,直到2015年進入購物中心之后,才開始火起來,其中5年的慢跑,除了磨練企業內功,其實也是在等待時機,等風來。

  • 政府扶持龍頭企業,推廣兔肉美食  

從兔產業相關報道中,可以查到,近年來政府對兔子產業的指導和扶持基本集中在上游養殖領域,提高了兔養殖的科學化、規模化水平,但是對兔肉深加工,以及銷售方面的扶持較少。

△ 零售兔丁,圖源阿興記

如果地方政府可以扶持龍頭企業,樹立兔肉及制品品牌,開發小包裝、旅游等適應現代消費習慣的方便食品,地方官媒對此加以推廣,必定能大大普及市場教育。

想想小龍蝦的走紅,其實就是始于官媒為“小龍蝦是害蟲”辟謠之后,消費者心中疑慮打消,才開始放心吃蝦。而近幾年湖北、江蘇政府將小龍蝦列為重點推薦農產品,推廣小龍蝦的養殖,打造“小龍蝦節”,成立小龍蝦學院,專門培養烹飪小龍蝦的廚師等等,一系列措施更是促進了整個產業的良性發展。

如今,小龍蝦幾乎變成了湖北省的代表美食,現在年輕人一說到湖北美食,首先想到的都可能不是楚菜、熱干面什么的,而是香味十足的小龍蝦。

回到兔肉,如果四川政府有意,應該也能如法炮制。四川是旅游大省,成都又是美食之都,光今年國慶黃金周就接待了2300多萬游客,其中大部分是外地游客 ,如果可以把兔肉作為特色美食產品打造,加以對外推廣,輸出省外,市場空間無疑能擴寬很多。

只是,四川“寶物”實在太多,而美食里火鍋、串串等大熱品類又占據了主要位置,以致無暇顧及兔肉,也是可惜。

總 結  

麻辣味型在國內大行其道,火鍋、串串、冒菜、酸菜魚等單品先后從川菜中分離出來,且都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川式兔肉也屬于麻辣型,口味好,做法也足夠多,雖然目前相對來說“小眾”,但是有話題度,有吸引力。

只是國人對兔肉消費認知不足,導致兔肉發展受限。如果要推廣,前期需要做好足夠的市場教育,讓消費者接受并愛上吃兔肉。這需要時間,需要機遇,更需要有魄力的開拓者。

如果你是餐飲人,你覺得兔肉是否有發展成為全國性單品的潛力?理由是什么?如果你是消費者,你家附近開了一家兔肉餐廳,你是否愿意嘗試吃兔肉?觀察君發起小調查,懇請大家動手填一填,同時歡迎 在評論區留言探討更多想法。  


文章參考資料:

1.為什么兔肉沒有成為大部分地區人類的主食?| 知乎

2.2019年中國兔行業養殖與供給現狀以及趨勢分析| 智研咨詢

3.為什么四川人那么愛吃兔兔?| 大象公會

4.豪俠匯創業日志之《為何選兔頭?》


撰稿 | 陸沉   編輯 | 樊寧 

設計 | 羅燕芳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