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喜茶的飲品高級?來解鎖它的“茶”靈感
阿魯 · 2020-07-16 16:37:09 來源:中國飲品快報
茶飲之所以為茶飲,要想區別于世界其他三大飲料成為存在,根子還是“茶”,也是它立命、存續和國際化的唯一突破口和基礎。這已經成為業內的共識。
但茶在品質上的區隔,以及在文化上的多維賦值,可追溯的核心在供應鏈的源頭。 ?
▲喜茶門店
為什么我們老覺得喜茶的飲品比較高級?那是因為喜茶更愿意堅守茶飲的產品品質。
一杯喜茶的誕生,從源頭開始就很“較真”,比如,自建茶園,歷經3年獲得有機認證。
▲喜茶自建茶園及其產品
01 從一杯芝士茶開始確立行業標準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國內茶飲市場已迭代到4.0時代。其間,商業力量的推動,功不可沒。從某種角度來說,自3.0時代開始,喜茶已經成長為標志性的品牌。
▲江邊里皇茶門店
從最初的芝士茶開始,喜茶已經走過了8年。時間回溯到2012年,喜茶的前身“皇茶”開始于廣東江門一個叫江邊里的小巷。
那時候芝士茶還沒有出現,街邊小店還流行著用奶精和茶末沖泡奶茶。市場供給使然,消費者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無原葉不茶飲。喜茶創始人聶云宸Neo決心在自己的茶飲店,不惜成本用高品質的原葉好茶沖泡茶底,并力求在原料和好的口感之間達成平衡。
一開始,從產品研發到制作用料,Neo都親自把關,用芝士制作奶蓋搭配不同茶味,原創了芝士茶。
▲芝士茗茶系列
自此,以一杯芝士茶為代表,喜茶確立了用材“只升不降”的標準。以喜茶為先鋒,新茶飲3.0時代,國內茶飲行業的競爭變成原材料的升級PK,引領了追求高品質、健康原材的趨勢。 ?
此外,在產品的基礎上,喜茶對新中式茶飲多維度賦值,打造具有品牌標識的視覺設計體系、豐富空間體驗和全場景消費,成為行業的標桿。
▲新式茶飲
02 理想的茶源很難尋覓
一杯好茶,高質量的茶葉是基礎,使用好的原料是使命,追求好喝是消費者的權利。 ?喜茶追求“好”的初心從創立至今沒有變過。
奶茶,年輕人的“續命水”,具體到口感喜好上,又千差萬別。有人偏愛烏龍的烘焙感,而無法接受它的苦澀味;有人喜歡它醇厚的回甘,又不喜它的厚重……
喜茶洞察了大部分年輕人對烏龍茶的既定印象。
金鳳茶王是喜茶招牌之一。研發人員發現大部分消費者比較喜歡清新的茶,不喜歡濃郁的,于是便靈感迸發將幾種清新的茶葉拼配后,特別添加了一道烘焙工藝,在保證茶味足夠的情況下,減少苦澀口感。焙火味、自然焦糖香氣成為這款茶的味覺記憶點。
某種程度上,這種做法正在打破目前茶葉產業供應不均的局面:好的茶葉過分依賴于品種和產地,導致茶葉成本越來越高。 ?
喜茶只選用原葉茶制作茶飲,對品質要求極致,但全球各地廠商供應的茶葉,由于產地的差異、制茶的工藝和運輸過程中的折損,很難尋覓到最理想的風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喜茶面臨著茶葉來源的困局。?
▲喜茶門店取茶柜
03 自建500畝茶園?長達三年通過有機認證
2015年之后,茶飲的造富效應,市場上不斷有新生力量冒出。
喜茶的榜樣作用,外界也不斷分析其成功的秘訣:強大的供應鏈?運營模式?還是頻繁的市場營銷?
喜茶堅持做好自己,“雖然現在我們對好的追求是整體的,但使用好的原材料是基礎和本能。”
為了打造這個好的基礎,喜茶選擇了自給自足的方式——市面上找不到符合標準的茶葉,那就自己培育種植。
▲貴州茶園風貌
1?尋覓自然原產地,自建有機茶園
喜茶在創立的第4年,決定尋找一片優質茶園,從源頭把控茶葉品質。
在一年時間里,先后尋訪了國內5個省份的茶葉產地。一次偶然,喜茶考察團隊喝到了一款芽葉綠茶,茶湯純凈、口感爽朗清新,茶葉質感也不同于其它茶底。
而茶園的最終定址,便定在了這片原生態茶葉產地——貴州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期間歷時六個月的全方位測評,包括土壤、溫度、海拔、降雨量與日照等環境因素的考察。多次抽樣并送檢土壤及山泉水樣品,確保茶園的水源土壤及生態環境能夠達到有機標準。
2017年9月,喜茶在貴州梵凈山建立起面積達500畝的有機茶園。
▲茶園茶樹
2?精選茶種有機種植,兼顧品質與生態
在選種和培育方面,喜茶請來農業大學與專業研究機構參與,把控新茶樹品種培育、種植土壤改造等細節。
在幾十個品種中,喜茶精心挑選了能夠滿足最終拼配條件的優質的茶樹品種,不僅考慮茶樹的品質,還兼顧考量梵凈山氣候、病蟲害等自然條件因素。
在茶樹培育和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均衡中,種植過程遵循有機農業的生產法則,采用傳統自然農耕的方式,完全不使用任何無機化肥、農藥、植物生長調節劑,以及食品添加劑等物質生產,確保純天然無污染培育。
據介紹,起初采用人工除蟲和栽種驅蟲植物(艾草、馬鞭草、除蟲菊),在純天然種植條件下,依然避免不了病蟲災害,但茶葉產量受到嚴重影響。在維持產量、保證茶葉品質和保護生態三者的平衡關系里,喜茶沒有動搖。
“我的祖輩是道光三十年從重慶酉陽搬遷過來的,自太爺爺那一輩開始了制茶種茶。梵凈山核心自然保護區內,生態非常好,溫差較大,雨量充足,非常適合茶葉的生長。我們一代一代傳承著自然農耕的方式種植茶葉,以最傳統的方式加工茶葉。”
茶園的負責人對此也深有感觸,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在這一生中能給子孫后代留下一片沒有農藥的土地。
3?有機認證條件嚴苛,養護費用每年過百萬
2020年5月喜茶取得了有機產品認證證書。
據了解,有機認證包括種植條件認證和成品認證。檢測項目包括茶園地下水、種植土壤及空氣,必須全部達標。認證條件極度嚴苛,時間更長達三年,其過程來之不易。
種植階段堅持自然農耕,只是有機茶認證的過程中的一個環節。梵凈山的茶葉采摘在春季和夏初,兩個時間段之間,自然生產條件一直在變,為了通過每年一次的有機認證,每年須兩次使用有機肥,茶園人工養護多達三次,維護費用每年都超過百萬。
自建茶園到有機認證所耗費的巨大成本,能讓一家普通的茶飲企業望而卻步。而喜茶堅持做著認為正確的事:一個以產品為根基,以茶為起點的企業要對茶葉生產和成品負責。 ?
04 這片茶園和他們的生活都在改變
在喜茶開辟這片茶園之前,世世代代居住在山區里生長的農戶。很多貧困留守老人,兒女常年在外打工,平日基本靠簡單農活和手工來滿足日常所需。
茶園建立后,喜茶邀請當地人幫忙養護和采茶,提供了相對穩定的經濟來源以保障生活。
▲茶農采茶
直至目前,近100戶農戶得到了來自喜茶的就業機會,生活也日漸改善。逢年過節時,喜茶也會給這些農戶送去節日慰問,冬天的保暖衣物、開學季為留守兒童提供文具以及日常油米柴鹽等一些生活所需。
當地的一位老人說,自己72歲了,采了8年的茶,每天早上七點鐘或六點鐘就會來到茶園,就是靠采茶維持生活。
一片茶園的建立,幫助當地貧困戶解決基礎生活問題。這一群人和喜茶一同成為茶園生態的守護者。以一方水土養一方茶,以茶養人延續一方煙火,喜茶一直在做著對的事情。 ?
喜茶從一家江邊小店成長至今,八年來保持對好茶苛求的態度,不盲目追求變化,堅持不變好品質。
追逐一杯好茶,喜茶一直在路上。?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