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中小餐企,如何為自己發聲
陳言 · 2020-05-14 21:01:08 來源:紅餐網
餐飲業的洗牌還在繼續,頭部餐企逐漸緩過勁來,而沒有頭部那樣多資源、渠道的小餐企,想在洗牌中活下來,要的不僅是堅持,還要找尋一切合適的方法、平臺,把自己留在“牌桌”上。
當西貝在疫情后的第一時間發出“撐不過三個月”的吶喊,當晚就有銀行、資本主動上門接洽;眾多機構推出“公益融資平臺”,為餐企對接資本,老鄉雞、文和友、巴比饅頭均在這時獲得高額投資。
但這些頭部餐企,都是二八法則里那個“二”,眾多小餐企是“八”,是難以發聲的“沉默的大多數”。
01.
疫情之下,
小餐企成為“沉默的大多數”
疫情讓餐飲業損失慘重,讓房租、人工、食材的三座大山更加沉重,復工后,餐企又遭遇客流難題。小餐企的問題大概可以用四點概括:資金壓力大、資源不夠多、渠道通路少、數字化能力低。
為了獲客,不少小餐企老板也開始“經營”社交平臺。
常德一家炒粉店的老板老楊就變成了播客達人,復業后幾乎天天在網上發布短視頻。把餐館原材料的生長、生產、加工、烹飪等顧客想知道的,都用短視頻呈現出來,再在實體店做宣傳。“我就一小夫妻店,時間、精力有限,談不上有啥積極自救的方法,就搞個自媒體增加點收入、導客流”,老楊說。
但老楊也表示,因為要經營三餐很費時間,又要拍視頻,感覺時間很不夠用,“挺辛苦的,搞一個短視頻2個多小時,都是斷斷續續做出來的。”?沒有資源、渠道,小老板們只能不斷擠壓自己的時間,在社交媒體龐大的流量池中試圖截取一點點流量,“私域流量”對他們而言更是遙不可及。
即使這樣,有一天小店晚餐只做了8塊錢。老楊還是感覺自己真要頂不住了,“就是心態崩了的感覺。”
老楊是廣大中小餐企老板的真實寫照,他還能自己剪輯視頻,用社交媒體解決一部分資源、渠道問題,但這樣的方式,由于視頻推送用戶與老楊的用戶無法十分精準匹配,也不過是大海撈針,而對更多的小餐飲老板來說,連這樣的“數字化”都是巨大的門檻。
他們不是不想求援,而是無力,也沒有渠道吶喊,他們無奈地成為了“沉默的大多數”。
02.
大平臺搭建中小餐企發聲渠道
為幫助更多餐飲門店主快速復蘇,騰訊廣告近期推出“百萬門店成長計劃” ?,借助本地生活營銷專屬產品——附近推,依托微信12.025億月活用戶,以朋友圈強大的流量,為中小餐企門店引流;同時提供投放補助、免費營銷顧問指導等多重優惠讓更多門店主從線上實現突破。
據悉,附近推是以發放優惠憑證的方式 ?出現在朋友圈,覆蓋以店面為圓心、1~5公里半徑的潛在到店人群,通過幫助中小餐企精準地獲客、引流,實現營收增量的獲得。
從“百萬門店成長計劃”中我們不難看到,“附近推”可以說是在用極小的營銷成本,幫助中小餐企在當下更高效地解決資源、渠道、數字化問題。
節約資金 ?
附近推是按月向餐飲老板收取費用,最低支持2000元/月的投放 ,并能逐月投放,餐飲老板可以靈活調整自己的投放時間。
相比很多平臺的固定收費、約定投放期限、抽取傭金等,附近推一方面能為小餐企節約資金,另一方面也讓餐飲老板擁有更多自主靈活選擇的權利。
高效引流 ?
當然,單純討論價格并不合理,對這個時期的中小餐飲老板而言,最重要的是性價比,在不少老板看來: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
而附近推依托的是高流量、高頻的微信朋友圈 ,能為中小餐企提供足夠的流量 空間 ,并找到對的消費者。
據騰訊最新財報顯示,微信朋友圈的單月活躍用戶數達到12.025億,在城市人群中的覆蓋率、打開次數相當可觀。可以說,無論是哪個行業的企業主,都很難找到另一個平臺能觸達如此海量且高頻使用的受眾。
曝光的意義除了當即實現轉化,其實也是在消費者心中“種下”一粒種子,在1~5公里半徑的投放范圍內,消費者和這家門店有交集的機會是非常高的。不是網紅店,餐飲老板更應該學會如何做好周邊的生意,“附近推”便是做好生意的利器。
精準獲客 ?
其實對于很多小餐企而言,需要的不一定是有多大的知名度,而是要讓能夠到店的潛在人群知道自己,在現在客流有限的情況下,更需要開源“拉新”。
餐飲老板可以根據自己的宣傳需求、投放效果,靈活調整投放時間、推廣人群,以實現精準的獲客、引流。而且微信一直以來在用戶關系中的原則都是盡量克制,盡量做到不“打擾”用戶,所以廣告的投放更會追求精準、頻次合理。
比如一家日料店,希望推廣的人群肯定是有一定消費能力的年輕人,餐飲老板就可以在廣告投放前的設定中進行限定。蘇州譚鴨血老火鍋太倉店,通過附近推釋放堂食信息,在投放后的一個月內,優惠券被領取700余次,到店核銷率超30%。
附近推還讓“在線約飯” 變成可能。對于火鍋這樣需要多人消費的品類,一人很難成行,附近推恰好提供了進行社交發酵的土壤。當用戶收到優惠信息的時候,可以立即在廣告下面@好友,完成朋友圈約飯;或者將優惠券進行分享轉發,在聊天場景中進行社交營銷。
這樣不僅提高了互動點擊率,也提升了轉化率,為中小餐企提供較為精準的需求用戶,也對消費者的需求進行對接送達,既服務客戶又服務消費者。
操作門檻低 ?
想在抖音上發個短視頻引流,從拍攝到剪輯需要兩個多小時,不僅有技術門檻,而且對他這樣做三餐的餐飲店來說,也非常占用時間、精力。
而附近推是設定好的模板,只需3步就能完成廣告的投放 ,避免繁瑣操作,一站式解決方案為店主帶來便利。
在模板中,老板們還可以自行設定廣告的標題、圖片,自定義優惠項目,選擇廣告套餐、投放時間以及需要推廣的人群即可。操作簡單、易用。
此外,在“百萬門店成長計劃”中,還為餐飲老板們提供免費的營銷課程、免費營銷顧問等,幫助中小餐企更有效地進行營銷活動。
03.
小餐企要自我發聲,
主動擁抱餐飲升級
從“百萬門店成長計劃”及其主要產品附近推目前的情況來看,是在以較低的成本,幫助中小餐企最大限度地獲客、引流 ,渡過疫情振蕩期。
小餐企想要活下去,除了堅持,更需要積極擁抱變化。
疫情之后,整個餐飲業必將進入到一個高度數字化的階段,不僅是供應鏈、后端操作系統,更在于經營模式,獲客、引流、營銷方式。
眉州東坡、海底撈、西貝等一眾頭部企業,不是直播帶貨,就是推出線上半成品售賣,即使“回血”有限,但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并可能成功拓展新的業務線。中小餐企當然無法和它們爭搶、比拼,但中小餐企也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在這一輪洗牌中活下去。
而像騰訊這樣的大平臺的介入,正是合理方式趨勢的體現,大平臺做了什么而自己的餐企還沒有,很可能就是小餐企們需要去補的。
不要覺得這是數字化營銷是頭部企業的新玩法,不適合中小餐企,就像當年的互聯網+,很多倒下的餐企不是沒有意識到新潮流的到來,而是覺得傳統方式仍然可行,但當他們醒悟過來開始有所動作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被時代淘汰。
在紅餐網的評論中,不乏一些小餐企老板用正確的方式,已經走出陰霾,開始向好發展。
?
在這次尚看不到終點的餐飲淡季背景下,中小餐企更應該用最低的投入,嘗試最多的方法,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機會。
快速點擊“報名鏈接” ?,即可報名參與“百萬門店成長計劃”。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