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門頭、海報到菜單,6個優化,讓火鍋店引流效果提升100倍!
小倩 · 2020-05-06 16:05:45 來源:火鍋餐見
一家火鍋店,不管用哪種引流方式,要想讓顧客最后進店,都要經過六個步驟。
只要在每一個環節稍微做好一點點,最后的轉化效率,甚至會有上百倍的差別。
今天,就跟大家介紹6個優化引流效果的“小心機”,全部做到的話,客流翻番不是夢。
具體應該怎么做?我們一起往下看。
第一步:展示 ?
盡可能讓顧客看到,或聽到你 ?
首先,盡可能讓消費者知道你。
可以是門店周邊的傳單、電梯、戶外廣告,也可以是抖音、快手、朋友圈等線上廣告,盡可能 實現最大曝光。 ?
看看海底撈、西貝,只要進駐商場,搶占的都是最好的廣告位。
珮姐老火鍋、大龍燚等品牌,會投放人群集中的戶外廣告,因為路過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是他們的潛在客戶,第一感官直接影響顧客的決策。
店鋪招牌也是非常重要的傳播點。受制于建筑環境,不是每個鋪位都正對主干道,這時就需要側招、輔助招牌等多方位展示,方便進入顧客視野。
老板們可觀察餐廳外的人潮,多采用什么方式到達,步行、電動車、自駕還是公交車,然后 ?檢查這些關鍵路徑上,是否能清晰看到餐廳的招牌。
星巴克有大量側面招牌,就是為了增加更多展示。
可以在門口放廣告牌,用招牌美食吸引路人光臨;也可以在門口告知特價菜、新品、贈品等等。雖然這都是非常傳統的方式,但卻很實用。
第二步:吸引注意 ?
讓顧客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 ?
即便你花了大價錢做展示,但吸引不到顧客注意,也白搭。就比如1000個人從店前經過,你沒有在第一秒抓住他們,那這1000的客流只能等于零。
對門頭來說,要足夠醒目。就是那種“只因在步行街上多看了你一眼”的醒目。
比如使用飽和度高、明亮的色彩,或制造強烈的對比,更容易抓住年輕人的眼球。 ?
西貝的招牌,紅白相間,醒目而有朝氣;巴奴用最簡潔的字體,最大的字號,最搶眼的黃色,直接掠奪你的目光。
如果有條件,非常規尺寸會更抓吸引人。比如日本知名蟹料理“網紅店”,門頭上使用了一個紅彤彤張牙舞爪的大螃蟹,實在很難讓人忽視。
也可以通過聲音,比如迎賓的熱情話語,打折優惠的叫賣;還有食物的香味,吸引路人的注意。 ?
海底撈深諳此道,每家店門口的服務員,裝扮整齊,對每一個路人鞠躬示意,詢問是否就餐。
還比如苗鄉樓,不斷重復的迎賓口號:“歡迎光臨苗鄉樓,品貴州味道,酸湯魚火鍋,買一送一,歡迎品嘗”,每隔幾分鐘口播一次,刺激顧客記憶。
而且在午餐、晚餐、周末,采用了不同的人數搭配,甚至在服飾上做了升級,堪稱專業。?
第三步:理解 ?
簡單好懂,最重要 ?
如果顧客不理解你說了什么,你說再多都沒用。不管是一張海報,一句廣告語,還是一個菜名,得讓顧客一看一聽就懂。 ?
比如在產品命名上,一份毛肚就是:毛肚、經典毛肚。
如果想突出毛肚的鮮嫩,可適當加一些修飾,珮姐將之命名為“屠場水牛毛肚”;周師兄的“極品鮮毛肚”、“特級屠場毛肚”;蜀大俠的“大俠水牛毛肚”;
如果能在命名中加入一些聯想,是一個加分項。但一定是簡潔、直接的聯想。比如香天下的“比巴掌還大的脆毛肚”,畫面感立馬就有了。
現在有很多消費新詞,比如低碳水食物、膳食纖維,其實很多人不明白啥意思;還比如生酮食物,這就更小眾了。
拽專業只會增加用戶理解的門檻,不懂就記不住,記不住更不會去傳播。
營銷專家小馬宋說,要注意知識的陷阱,你總以為別人也知道,其實別人聽得一頭霧水,所以,一定要用顧客能理解的語言去做傳播。
另外,可以通過文字描述、視頻畫面輔助,幫助顧客加深印象。
第四步:刺激反應 ?
匹配目標用戶的需求痛點
顧客注意到你了,也理解你傳播的內容,他可能還不會有反應,因為覺得你沒說服他,或者和他沒關系。
這就是不了解消費者習慣,也不了解平臺性質,往往投入了很多費用,效果卻不如人意。
所以,在展示對象的選擇上得做到精準。 ?
以“小姐姐”定位的集漁來說,會著重開發小紅書等女性為主的平臺,甚至投放在定位人群重疊較多的湖南衛視,登上了《天天向上》。
大龍燚會根據各個門店的銷售情況,劃分門店等級,做針對性的營銷策劃。具體到成都9家直營店來說,則按照門店位置劃分為商圈店和社區店兩大類:
一類是商圈店 ?,比如太古里店,營銷方向狠抓外地客群。重點拓展小紅書、旅行社、馬蜂窩攜程等OTA平臺。
一類是社區店 ?,比如玉林店,重點留存本地客群。通過優化會員體系,定期分析會員數據,根據實時消費動態,做出不同的營銷方案。
或者通過與其他知名品牌的合作,進行異業聯盟,互借品牌勢能。
大龍燚六周年時,與成都航空一起打造的,國內首個火鍋主題“麻辣航空”,就是為了讓一些外來消費者了解大龍燚,使之成為成都火鍋文化的代名詞。
特別是國慶期間熱映電影《中國機長》的品牌植入,打造了“電影+餐飲”營銷范本。據統計,黃金周期間,大龍燚成都太古里店,總排隊數超過8000桌。
第五步:意向 ?
找到顧客決策的敏感點 ?
即便顧客信了你,但沒有足夠的消費理由,他也不會上門。商家要進行大量顧客調研 ,要知道顧客關心什么?顧客為什么不進店?
小馬宋曾提出一個概念:秋褲錯誤。即你以為顧客冷,好心給他提供秋褲,他可能給你個白眼,我不冷。
麥當勞就出過這樣一個錯誤。多年前,他們想力推一款奶昔,多次調整口味,宣傳很多卻反響平平。
原來,絕大多數購買的顧客,消費者場景都是類似的:開車上班路上無聊,嘴里閑得慌,點杯奶昔打發時間,也就是說,消費者真正的需求,不是口味,而是趣味。
為此,麥當勞加大份量、換細吸管,增加珍珠/水果顆粒,這樣減慢飽腹感速度,增加趣味后,奶昔銷量大增。
還比如,消費者吃生日蛋糕,背后真正的需求其實不是蛋糕,而是儀式感,蛋糕只是儀式感的其中一環節。
于是,熊貓不走采用了一系列增強體驗感的做法:熊貓人送貨、唱歌、跳舞、變魔術,月流水很快達到了千萬級。
火鍋行業也有很好的案例,比如集漁瞄準了女性消費者,并為此提供了很多貼心服務:
服務員幫忙剝蝦,是避免女性剛做的美甲被破壞;開業及節點活動送LV,這是大多小姐姐墊墊腳尖就能觸及的目標;菜品擺盤精致,是為了適合拍照發朋友圈,后來升級到免費提供拍照時的打燈服務。
包括海底撈的美甲、頭繩以及大姨媽關懷,都是深諳“她” 的需求痛點。?
第六步:行動 ?
制造緊迫感,加速決定 ?
前面做了那么長的鋪墊,就是為了最后的關鍵一步:讓顧客產生購買行為。
這時可以制造一種緊迫感,比如限時促銷。疫情期間,從來不做營銷的巴奴,推出了限時促銷的充值活動:充799得1000元會員儲值卡,限3張,僅售7天;
或者在節假日、周年慶期間,推出限時折扣,“兩人份火鍋套餐原價199元,限時限量超低價格僅128元”,只此一天的優惠活動,可讓顧客直接決定進店就餐。
點餐環節,從服務員話術到菜單設置等,都有一些小技巧。
首先,為了讓主推菜更加明顯,可以在明檔區域展示,或者店內多處懸掛招牌菜海報,大范圍的重復,加深顧客的印象;
菜單名稱后加上“必點、招牌、特色”等字眼,更能刺激消費者嘗鮮的心理;
再者,服務員可根據顧客已點的菜品,有針對性進行搭配推薦。比如顧客點了170元的菜,服務員說;“現在有活動,滿200減20”,可能因為這句話,顧客就會加菜;
還比如,“您再加一個菜,每人送一杯自制飲料”,可能顧客并不想點飲品,可如果服務員說,顧客就有可能被誘惑。
當顧客點葷菜比較多時,服務員可以建議對方多加個蔬菜,一定要注意,菜品搭配一定要“快準狠”,迅速找到顧客的痛點。
小結 ?
細節有非常神奇的作用,只要發生一點點的改變,就能有四兩撥千斤的營銷效果。
就像一扇門,既可以推,也可以拉,但如果門上貼著“推”字,那么99%的人都會去推門。這就是引導、暗示的力量。餐廳的顧客也是可以被引導和暗示的。
你可以用上述這6個步驟,去檢查你的傳播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改進。如果每一個環節效率都可以提升一點,那么結果就有百倍的差別。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