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的“996”,餐飲人的“711”
阿飯 · 2019-04-17 12:03:18 來源:火鍋餐見
近日,在阿里內部交流活動上,馬云與阿里員工交流了996這個話題,所謂996,是指從每天上午9點工作到晚上9點,每周工作6天。
以下為4月11日馬云在阿里巴巴內部交流活動上的講話——
馬云
“關于996,現在這是國內的一個很熱門的話題,很多企業都有這個問題。
我個人認為,能做996是一種巨大的福氣,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沒有機會。
如果你年輕的時候不996,你什么時候可以996?你一輩子沒有996,你覺得你就很驕傲了?這個世界上,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美好生活,都希望被尊重,我請問大家,你不付出超越別人的努力和時間,你怎么能夠實現你想要的成功?”
看了馬云對996工作時間的看法,想必很多餐飲人都在感慨:爸爸說的真是太對了!上個996還要發牢騷?那我們餐飲人豈不是都要哭昏過去?
面對當前的競爭態勢和經濟形勢,大部分餐飲人時刻都處于創業狀態,作息時間基本都是“711” !
也就是每周工作7天,每天除了睡覺、吃飯,凈工作時長一般在11個小時以上。
不信?我就以身邊開川菜館的宋哥為例——
去年七月份,部門策劃了一個關于記錄餐飲人業余生活的專題,想深入報道下餐飲人風光表面的辛酸背后。?
三拐兩拐,我聯系上在鄭州開川菜館的宋哥,宋哥廚師出身,年少得志,20歲時只身下東莞,招人承包了幾個會所后廚,有“川菜小霸王” 之稱。
但后來遇上掃黃打非,雖說自己干的正當生意,卻也不免受到影響,之后他帶人回河南,在鄭州開了家川菜館,十幾年浮浮沉沉,如今宋哥手下兩家店,二十多口人。?
聯系上宋哥,說明來意,敲定翌日4點在市內的高砦批發市場見面。
04:00
鄭州七月的凌晨4點,灑水車把路面噴了一遍又一遍,趕到批發市場的時候宋哥已在路邊等候,個子不高,一頭卷發,牛仔褲黑T恤,上面印著自己的店名和logo,一雙大手有力的和我握在一起。
“老弟好,今天跟著我可要讓你這坐辦公室的受累了。”
我趕忙搖頭,表示還年輕,啥都缺就是力氣不缺,“但是宋哥,你這都當老板了還用自己買菜?不會是為了配合采訪特意早起的吧?”
宋哥一路走一路苦笑,“不瞞老弟說,飯店采購我見多了,不貪點那不可能,就是貪多貪少的問題,之前讓俺小舅子采購,到最后他丈母娘家的菜都是從店里出,現在雖說有專門送菜的,但是一個做菜的不到菜市場上逛逛,不了解下行情那會中?”
那就逛吧,我一路跟著宋哥,青菜、干調、豬肉、牛羊肉、魚蝦......顯然都是老相熟,宋哥挑完,攤主老板們用小推車直接送到宋哥車邊,逛完一看表7點。
07:00
“趕緊走,一會上學、上班的都起床了,這地方可球堵。”
我坐上宋哥的小面包,車里一股大蔥的辛辣味兒,還沒等我坐穩,宋哥一個急剎,停在一輛大貨旁邊,宋哥隔著我向車外大聲喊,“恁蒜薹咋賣?”
“七毛!要不?”大貨旁邊人操著外地口音回答。
宋哥沒回答,一腳油門又竄了出去。
“都是河北過來的,比咱本地貴,肯定賣不完,今年的蒜薹都滯銷。”
08:00
到宋哥店里的時候大概8點,正門沒開,我跟著他把菜一樣樣從后門送進去,后廚洗碗池里還泡著一堆昨天沒洗的餐具,“昨天有客人喝到2點多,我看太晚就讓員工先回去了。”
歸置好菜,宋哥又打了幾個電話,我在一旁聽,大概也都是報貨之類的內容。
轉頭宋哥問我餓不餓,是要吃早飯還是一會吃員工餐,我尋思既然來了那肯定體驗全套,就說要吃員工餐,“中,那咱倆等會。”
我倆打開門坐在店門口,宋哥讓我發他一些業內寫得好的文章,他一邊看一邊和我討論,吃上員工餐的時候已經10點了。
10:00
剩大米熬的粥,街邊買的饅頭,后廚炒了一大盆辣土豆條和從冰箱里拿出一大罐泡菜,但只有七八個員工吃,“阿星和大寶昨天去網吧通宵了,沒回宿舍。”一個高中生模樣的男孩邊扒飯邊說。
“給他倆打電話,讓趕緊來,天天弄啥嘞!”宋哥沒說話,但臉上寫滿了不高興,說話的是鄭彬,宋哥的徒弟,后廚主管。
吃完飯,店內立刻轉換成忙碌模式,前廳洗洗刷刷,后廚開始備餐,宋哥先是在前臺看了會數據,等開始上客又到后廚指導工作。
宋哥的店不大,二百多平,后廚更小,貼墻一排灶臺,中間一張備餐臺,對面是傳菜區,說是傳菜區,其實也就一張桌子,剛才那個高中生模樣的男孩就負責傳菜,我和他一起站在傳菜區,看宋哥指導兩個師傅炒菜——
“你急啥,等油再熱點不中?”
“說幾遍了,復合料放開頭,非要圖省事最后放?”
“今天誰切的蔥,這么大能放進嘴里不能你給我說說!”
也許是因為后廚里多了我這個生人,兩師傅略顯緊張,宋哥頻頻下場指導,最后實在忍不住就自己炒了兩鍋,責備中帶著恨鐵不成鋼的護犢之情,這大概就是中國廚師間的傳承,是師徒也像父子。
12:00
12點左右,上客高峰期,前廳后廚忙得腳不著地,宋哥反而徹底退出廚房,領著我到周邊轉悠起來。
“我在后廚他們放不開,還得讓他們自己干,咱倆去看看別人生意。”
我倆沿著馬路看了兩條街,這附近小吃頗多,重慶小面、黃燜雞、蘭州拉面、羊肉湯、燴面、餃子、胡辣湯,國民小吃一條街,消費不高但人氣一般,“這附近屬于鄭州老城區,消費能力一般,但是對味道要求不低,這些店一年能換好幾茬。”
最后宋哥拉我進了商場,在一家廣東小吃坐定,點了幾樣菜,宋哥開始和我聊飯店進商場的問題。
近幾年,線下的人流都被大商場拉走,街邊生意越來越難做,有點品牌的都想往商場里擠,而且商場管理相對規范,不受城管影響,但就是商場租金太貴,競爭也更激烈,以前隔著幾條街的品牌現在臉對臉,宋哥就在這利弊之間反復徘徊,最后也沒說出個結果。
14:00
再回到店里時已經下午2點多,員工餐剛結束,零星有幾個客人進來吃擔擔面,除了留下兩個值班,其他人都已下班。
宋哥先是檢查了一遍衛生,見鄭彬值班,就跟他交代了兩句,然后說要帶我去見個朋友。“基本就下午這點時間自由了,干這一行早起晚睡,安排可球滿當,我想跟兒子一塊玩會兒都得等周日下午。”
宋哥開車帶我到東區一棟挺高級的辦公樓里,出出進進都是西裝革履、妝容精致的白領,宋哥的朋友在這里有個公司,兩人談了一些生意上的事,我也不便插嘴,坐在一邊喝茶喝到頭暈。
兩人談興很濃,一直快到天黑,最后宋哥看了看表,說店里還有接待,兩人拍肩告別。
路上宋哥跟我介紹,這是同門師兄,不過也只是拜了同一個師傅而已,不同批,交集不深,這師兄是有本事人,現在已經跨出餐飲,“人家是正正經經的老板,哪像我,有時候別人叫我宋總我都不好意思答應。”
19:30
回到店里時大概7點半,店里已經開始上客,有兩個我沒見過的男孩出現在涼菜間和前廳,應該就是昨晚通宵的“阿星和大寶”,宋哥徑直走到最靠里的臺位,這是他定點“接待”的位置,已經有人在等了。
宋哥把我拉過去,介紹說是“專門寫餐飲的大記者”,對方幾個則都是他的“好兄弟”,也都在鄭州開店或包廚房,大家開始互相讓煙,呼呼哈哈十分開心。
時間在讓煙、讓酒和打圈兒中流逝,大家討論并發出各式各樣的牢騷,“生意不好做”、“員工難管”、“社會怎么了?”以及“以后多幫忙”。
期間,宋哥不時到后廚查看,遇到熟客閑聊幾句,然后交代收銀“給打個7折”, 我這才發現原來他煙癮也挺大。
00:00
“接待”一直持續到將近12點,店里也沒了客人,宋哥把人都送上車,回頭讓員工們收拾完也都下了班。
最后,我倆又坐到了店門口,他遞給我一根玉溪說道,“現在是我一天最輕松的時候,你們不是要寫餐飲人的辛酸么,這一天你看怎么樣?”
我累得有點弓背,倆胳膊架在腿上說,“累,還是坐辦公室幸福!”
宋哥聽了哈哈大笑,隨即說,“其實你要不來采訪,我也沒想那么多,平時根本沒空想辛不辛酸,都走到這地步了,下面有兄弟要吃飯,上邊有老人孩子要養,不干不行啊老弟!”
最后我被宋哥送上出租車,結束了這次采訪,回到家1點多,跟宋哥互報了平安,睡前看了眼微信運動,一萬八千步。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