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供應鏈風口已來,這些人可能會一夜暴富!
楊不然 · 2019-01-05 22:21:13 來源:紅餐
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餐飲人躺著都能掙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今的餐飲人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有數據顯示,資本對餐飲品牌的關注度在下降。
然而另有數據顯示,在餐飲行業有一個細分領域備受資本青睞,并有望誕生比肩海底撈的行業巨頭。
上個月,餓了么宣布重啟食材進貨平臺有菜,再戰餐飲B2B市場。此前,另一外賣平臺美團也被披露B端業績增長亮眼,將成為未來利潤增長的新動力。再加上此前曝出的京東、順豐、盒馬等巨頭的入局,原本默默無聞的B端餐飲供應鏈市突然成為了大家眼中的香餑餑。
除了巨頭頻頻入局惹人關注外,2018年餐飲供應鏈企業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也十分亮眼,有業內人士表示,供應鏈服務商的時代已經來臨。
供應鏈市場的機遇在哪?若真迎來黃金發展期,哪些企業有可能成為行業巨頭?
1 ?寒潮之下,餐飲供應鏈融資表現亮眼 ?
經過2015年這個餐飲產業投資大爆發的轉折點之后,最近幾年,資本在餐飲產業的投資案例數有明顯下降的趨勢。
番茄資本剛剛發布的《2018年中國餐飲及餐飲供應鏈投融資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1月中旬,行業披露的投資案例數大幅下滑至361起,獲得投資的餐飲項目數量越來越少。
紅餐(ID:hongcan18)注意到,在整個行業投資數量越來越少的時候,有一個板塊的表現十分扎眼,它就是餐飲供應鏈及服務商板塊。
通過上述報告可以看到,截至2018年11月中旬,餐飲供應鏈及服務商披露的案例是最多的,占比32%,高于餐飲品牌的20.3%和飲品品牌的9.5%。除了數量排名第一外,其投資金額也占到了50%以上,占據了餐飲投資半壁江山。
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解讀該報告時表示,資本對純餐飲品牌的投資興趣在下降,對餐飲供應鏈服務企業以及具備食品屬性、零售屬性的新餐飲更感興趣。
“我們在跟部分投資機構進行交流的過程當中,他們明確表示,2019年基本不看餐飲品牌,只看餐飲供應鏈和新零售,包括今日資本和2018年投資餐飲最多的高榕資本,他們都有這樣明確的表態。”卿永表示,2019年番茄資本的投資重心也將放在餐飲供應鏈和食品安全上。
此外,回顧2014—2018年,餐飲供應鏈及服務商領域總投資事件達769起,披露總投資金額約1444億元人民幣,幾乎是餐飲品牌、飲品品牌等其他四個細分領域的投資額總和,數量非常巨大。在這當中,餐飲供應鏈企業獲投的案例數又是最多的,光是披露的事件就有247起,獲投額達228.64億元。
2 ?市場紅利枯竭,供應鏈服務價值初現 ?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運營及供應鏈管理學教授趙先德認為,受益于餐飲市場的蓬勃發展,餐飲供應鏈市場正在保持10%以上的增長,預計2018年我國餐飲供應鏈規模將超過1.3萬億。
過去,在躺著都能掙錢的時代,中國餐飲市場幾乎沒幾個人注重供應鏈,一個餐廳從哪兒進貨、由誰配送,大都沒有專業的供應商,餐飲老板們大都信守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教條,將供應鏈這一塊緊緊地抓在自己手上,導致效率極低。
如今,時代已經發生變化,餐飲人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一方面,市場紅利枯竭,倒逼餐飲企業重視效率,尋求專業化、產業化、規范化發展;另一方面,消費升級明顯,又逼得餐飲企業紛紛磨練食材技藝,講究品質和安全。與此同時,物流技術、信息技術等基礎設施建設飛速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供應鏈服務企業對餐飲企業的價值開始慢慢體現。
美團點評CEO王興曾在一次內部講話中表達了他對市場變化及供應鏈的理解,他說,過去這些年中國企業的發展特別容易,靠市場紅利驅動就能賺錢,所以他們對于新工具、新方法的采用意愿特別特別低。今天,市場紅利枯竭,所有企業的經營都遇到了障礙,當它的銷售額不漲、利潤不漲的時候,就要想辦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創新服務,否則就會被淘汰。
王興認為,中國餐飲行業的成本和效率還有25%左右的可改善空間,但是要改善這25%,企業自己并沒有辦法,必須尋求各種途徑和工具,靠供給側改革、供應鏈創新驅動。在他看來,B2B供應鏈服務已經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
3 ?采購、物流、央廚,群雄爭食餐飲供應鏈 ?
事實上,近年來,從食材采購物流配送,到中央廚房成品半成品輸出,餐飲供應鏈的各大重要領域已經崛起了不少令人驚訝的巨頭企業。伴隨著餐飲人對供應鏈的日益關注,這些原本藏在幕后的供應鏈巨頭們也開始走到臺前。
1?食材供應 ?
供銷兩頭小而散、交易環節多、品種復雜、交易效率低下,是食材供應鏈領域長期以來的現狀。大多數餐飲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仍然采用傳統的批發市場自采模式,既無法通過規模效應獲得更加實惠的價格,又無法有效保障食材的安全和品質。
問題多,涌現出來的解決問題的企業也多,食材供應鏈可以說是目前整個餐飲供應鏈最活躍的環節。一方面,美菜、宋小菜、鏈農等互聯網B2B平臺開始崛起,它們以食材供應商的角色切入餐飲行業,鏈接原產地和餐廳,打破農產品到餐桌的中間環節,正在重構食材供應鏈格局。另一方面,向來聚焦C端的外賣平臺也加入了戰局。海量的商戶數據與現成的運力網絡,使得美團“快驢送貨”、餓了么“有菜”等外賣企業的供應鏈業務有著天然的優勢以及廣闊的成長空間。
>>>>
美菜網:已獲多輪融資,估值70億美元
已經于2018年10月完成第8輪融資的生鮮B2B平臺美菜網,目前估值70億美元(數據源自于天眼查),是當之無愧的食材供應鏈巨頭。它的模式很簡單,餐廳將第二天所需的蔬菜、肉蛋、米面、糧油等在美菜上下單,美菜次日清晨送達。
美菜網創始人劉傳軍在《美菜是誰,美菜為什么而奮斗?》一文中說道, 美菜希望借助互聯網技術將農村千家萬戶的農產品與城市千萬中小餐廳連在一起,一端是田間地頭,一端是1000萬家商戶和13億消費者。
據了解,發展了4年的美菜網,如今已經覆蓋全國近200個城市,每天有30萬家餐廳訂單,處理近600萬個包裹,2萬輛車行駛在產銷線之間,日銷量破1.3億元,累計服務商戶近200萬家。
不久前,美菜網對外公布了品牌升級戰略,再次加大了在物流、選品等方面的投入,通過建立智慧倉儲和智能化物流系統、引進專業人才組建質量管理團隊、開啟平臺+自營模式等手段,逐步壯大自己的產銷網絡,欲做食材B2B行業的“京東”。
>>>>
快驢進貨:單月交易額突破4億元
2016年左右,美團開始涉足B2B,上線了商家后臺供應鏈系統“快驢”,主要由B2B餐飲采購平臺構成,以全供應鏈為切入點,實現B端直接統購、統采。
其中,供應鏈板塊叫“快驢進貨”,主要為商家提供包括米面糧油、酒水飲料、調料醬菜、肉禽(冷凍)、方便速食、廚具等標準化程度相對較高的產品,目前也已上線葉菜類、水果、肉禽(鮮肉)等非標的生鮮產品,此外還包括雞蛋、豆腐等。
上市后,美團更是將戰略重心從C端轉向了B端。其披露的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2018年美團在B端供應鏈服務上的資金投入是前一年的6倍之多,相比之下,核心外賣業務和到店酒旅業務的投入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縮減,擴張B端供應鏈服務等新業務的決心可見一斑。
重金投入之下,快驢事業部增長十分迅速,在美團內部的戰略重要性也急劇提升。上述財報顯示,以供應鏈服務為主的新業務營收較前一年增加了接近5倍,已經成為美團新的增長引擎。
相關報道顯示,自2018年1月份起,美團餐飲采購訂貨業務快驢進貨已先后在上海、北京、天津等38座城市鋪開,年活躍商戶數約45萬,到2018年10月,已實現單月交易額突破4億元。
2?物流配送 ?
紅餐專欄作者吳憨子曾預言,對標美國供應鏈分銷商三巨頭Sysco、SuperValu及Chef's Watehouse,食品配送領域潛力無限,未來中國餐飲配送公司最有可能產生估值比肩海底撈的大鱷。
目前餐飲行業中,只有極少數大型餐企擁有倉儲、物流配送全都自己做的實力,大部分餐飲企業的物流體系都是自營加第三方,一般倉儲自己做,重資產運作的物流配送外包給第三方。對眾多中小企業來說,更低成本、高效、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信息化的物流配送服務是發展剛需。
高頻的需求下,餐北斗、新夏暉、冷聯天下等眾多物流配送公司都迎來了巨大的成長機會。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多家公司都有物流巨頭順豐控股的影子。2018年,順豐跨界餐飲物流的野心十分明顯,一方面,積極投資由國美集團前副總裁及安迅物流創始人黃曉波創立的餐北斗,布局餐飲信息化物流;另一方面,聯手麥當勞背后的供應商夏暉集團成立新夏暉,加碼冷鏈供應鏈物流。
>>>>
餐北斗:牽手順豐布局餐飲物流
2017年,餐北斗以物流平臺的方式切入餐飲物流供應鏈, 通過“SaaS+物流托管”的運營模式,為餐企、食材供應商及物流商植入SaaS系統,將原本分散并結構性過剩的餐飲物流體系,優化、整合為專業化、信息化、規?;蜆藴驶拇怪币惑w化網絡體系,進而形成倉配一體、共倉共配、訂單執行、融資監管等一系列的產品和服務體系,最終形成“餐飲物流數據 +低物流成本”的核心競爭力。
2018年10月,餐北斗完成由順豐投資領投的5000萬元A+輪融資。順豐投資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借助順豐的物流技術、倉儲、運力、冷鏈、同城和餐飲食品客戶等綜合優勢與資源支持餐北斗發展。
據了解,目前餐北斗已與新辣道、嘉和一品、眉州東坡、鄉村基、肯德基、絕味鴨脖等多家國內外知名連鎖餐飲企業合作,在全國十幾個城市設立了物流運營中心,每日配送門店數超過10000家。
餐北斗創始人黃曉波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餐北斗現已形成了一整套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餐飲行業精益物流SaaS系統,實現了倉儲和配送的資源共享,正逐步形成遍布全國乃至海外的一體化運營網絡。
3?中央廚房 ?
在節約成本和實現產品標準化的道路上,以生產標準化半成品、統一配送為主要模式的中央廚房,不斷被餐企寄予厚望。
但自建中央廚房成本高昂、管理困難,且規劃不合理極容易造成產能過剩,并不適合所有的企業采用,尤其是中小型連鎖餐飲企業。不少自建中央廚房的企業受困于無法消化產能和巨大的運營壓力,已經選擇關停或者轉賣中央廚房系統。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大批提供半成品或者預制品的第三方、共享型中央廚房式的OEM工廠悄然興起。它們同時為多家餐飲企業服務,走量非常大,原材料組織能力和議價能力比單一餐飲企業強,且能保障食品安全和標準化,已經成為眾多餐飲企業的選擇。其中,信良記、千味央廚、六膳門、廣州綠成等中央廚房企業均獲得了資本青睞,千味央廚更是已經備戰IPO。
>>>>
千味央廚:沖刺IPO,估值約10億元
這家被稱為“餐飲界富士康”的企業成立于2012年,是思念集團旗下專門開拓冷食餐飲流通市場的獨立公司,主營業務是為餐飲企業提供定制化和標準化的系列速凍米面產品。
千味央廚官網顯示,其合作的連鎖餐飲企業包括肯德基、必勝客、麥當勞、真功夫、德克士、外婆家、面點王、鄉村基等,此外,還包括大型企業團膳食堂如富士康、航空餐等。
2017年,千味央廚銷售額為6.10億元,凈利潤近4700萬元,2018年預計銷售額為7.5億左右,凈利潤在5200萬元左右。河南省證監局網站顯示,千味央廚已經于2017年5月申報了輔導備案,預計在2019年完成輔導,向中國證監會遞交上市申請。
2018年底,在沖刺IPO前夜,千味央廚獲得了京東領投、絕味食品跟投的1億元融資,投資完成后,公司整體估值約10億元。
>>>>
信良記:爆品垂直供應鏈,融資超2億
信良記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以提供中餐爆品標準化解決方案為核心的食品供應鏈企業。
信良記的爆品模式,旨在替代許多餐廳仍在延續的復雜傳統的餐飲模式:由商家進行原材料的篩選、購買,到運輸、粗加工,最后經由雇傭的廚師進行烹飪才能上桌。在爆品模式下,餐廳只需要對信良記提供的標準化中餐爆品進行簡單復熱即可食用,從而達到“去廚師、去技術、去損耗”。
據了解,目前信良記已經研發出小龍蝦、酸菜魚、香辣牛蛙、香辣蟹等多款標準化產品,和金百萬、小南國、千喜鶴、避風塘、大蝦駕到、蝦皇等數千家連鎖餐飲企業達成了深度合作,獲得融資金額超2億。
結語 ?
供應鏈服務商的大時代已經到來。雖然今天,中國萬億級的餐飲市場,仍沒有跑出幾家知名的供應鏈服務企業,但種種跡象表明,中國餐飲供應鏈生意已經迎來發展的黃金窗口期,前景之巨大,用信良記CEO李劍的話來說,“目前還看不到天花板”。未來,這個領域能否走出和海底撈比肩的巨無霸?讓我們拭目以待。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