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共探進化與破局!2024中國餐飲產業峰會圓滿落幕

紅餐編輯部 · 2024-03-28 20:45:39 來源:紅餐網

今天,“2024中國餐飲產業峰會”圓滿落幕!

中國科學院大學特聘教授孫玉麟,信良記董事長、CEO李劍,紫光園集團總裁劉政等大咖紛紛亮相,發表精彩演講。《2024中國餐飲產業生態白皮書》、“第四屆中國餐飲產業紅牛獎盛典”也重磅揭曉!

3月28日,由央廣網、紅餐網和良之隆·中國食材電商節聯合主辦的“2024中國餐飲產業峰會”在武漢國博中心·漢廳圓滿落幕。

本屆峰會為期2天,累計吸引了知名餐飲品牌創始人、投資人、產業鏈專業人士、行業專家及3500+餐飲精英共襄盛舉。

在閉幕日現場,多位嘉賓圍繞餐飲經營、供應鏈建設、等方面進行深度探討,期間還發布了《2024中國餐飲產業生態白皮書》,舉辦了“第四屆中國餐飲產業紅牛獎盛典”頒獎禮,精彩紛呈。

01.

大咖演講,

如何把握機遇,實現進化與破局

在快速變化的時代背景下,餐飲產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如何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實現進化與破局,成為餐飲行業共同關注的焦點。

從產業變局趨勢、品牌的打造與組織架構變革、科技賦能餐飲、中餐產業化等維度,現場多位大咖分享了精彩的觀點。

△中國科學院大學特聘教授孫玉麟

中國科學院大學特聘教授孫玉麟指出,我們將要面臨一個并非短期的經濟收縮期,企業唯一的出路是高質量發展,對于餐飲行業來說,品價比將取代性價比成為餐飲消費的新趨勢。

“下行周期對核心競爭力強的公司是獎勵,而不是懲罰。”孫玉麟強調,秉持長期主義發展的企業會在今后迎來歷史性機遇。面對當前的經濟形勢,餐飲企業要加快轉換思想,盡快從經濟高速增長的上半場切換到下半場,比拼戰略韌性、持續增長、創新驅動、文化建設等能力。

孫玉麟分享了餐企做好創新驅動的三大路徑:一是極致產品,質優價廉,如北京的四季民福;二是創新業態,全鏈增效,如霸蠻湖南米粉;三是優化客戶,系統賦能,如鑫鈺隆供應鏈。

在孫玉麟看來,餐飲企業走好下半場必須著力建設自身的企業文化,將家的人文關懷、江湖的兄弟情義、組織的制度流程三者有機融合起來。企業文化建設則要把握好士氣、紅線和激勵三大重點。

△朱光玉火鍋館創始合伙人李揚

朱光玉火鍋館創始合伙人李揚從選品類、選路徑、選戰法、選戰場四個維度解析了朱光玉的打法。

李揚表示,選品類要先看市場規模,從數據上看,2022年火鍋品類連鎖化率為21.8%,而2023餐飲市場連鎖化率為21.6%,仍不及火鍋品類。第二步是洞察用戶,在火鍋消費人群中,Z世代的消費者占比逐漸提升,這也意味著品牌更容易用網紅打法出圈。

其次是選路徑,通過差異化完成品牌突圍。李揚直言,做好產品是本分,產品是1、流量是0,好的產品自帶流量。而朱光玉的模式是做爆品制造機,先后打造出3年賣出183萬份的虎皮鳳爪,賣出278萬杯的暴打檸檬茶等爆品,同時還要重構獨特的空間,從1.0版本到3.0版本的迭代更新,幫助消費者快速識別品牌。

第三是選戰法,“建立御林軍,打出根據地,啃下硬骨頭。”朱光玉的直營門店就是御林軍,先扎根川渝,占山為王,再搶占四大一線城市市場,才達到了“遍地開花,精耕華東”的布局。

第四是選戰場,每一次品類的翻紅都伴隨著傳播方式的變革,以前是微博、現在是四大媒體平臺。李揚表示,只有先成為了網紅再談長紅,因為窗口期有限,現在沒有了低成本用工,沒有商業綜合體增長紅利。“這個市場必然是‘既要還要’,所以朱光玉要不斷地在飛行中調整姿態,不停地創新,品牌的生命力源于不停地迭代。”

△超客創始人張興旺

超客創始人張興旺指出,國內連鎖餐飲企業發展面臨嚴重的產銷分離問題,因為國內連鎖餐飲管理技術的起點是“麥肯”體系,該體系以效率為優先,而不是以顧客為優先,更適合不太內卷的競爭環境。

在張興旺看來,如今這套基于麥肯體系的方法論,已經不太適應當前極度內卷的競爭形勢,今天國內的連鎖餐企要以顧客、市場的需求為優先,以渠道拉動生產,以顧客(市場)帶動生產。

張興旺指出,在這樣的背景下,餐企首先要進行組織變革,將傳統組織架構變成敏捷組織以快速響應市場變化。比如把大組織拆成小組織,將權力下放到區域經理,激勵區域經理像老板一樣工作,同時做好責任和權利的對等。同時,價值創造的流程也需要進行變革,讓渠道決定菜單、決定顧客價值、引領菜單開發。

其次,市場營銷的能力也變得至關重要,應該做好三個層面的工作并使之閉環:一是洞察顧客價值;二是價值實現,產品開發;三是價值傳遞,產品推廣。

最后,上述變革最終會拉動餐飲菜單重構,顧客價值變了,菜單的結構、定價也會跟著變化,“今天的餐飲行業要打造‘超級菜單’,即全渠道菜單,要在一個廚房生產線下,滿足復雜的顧客需求。”

△中金公司投資銀行部消費組聯席負責人、董事總經理楊素蘭

中金公司投資銀行部消費組負責人、董事總經理楊素蘭從科技進步的視角,講述了消費產業發展的機會點。

楊素蘭表示,過去10年,互聯網、AI、傳媒、物流等領域的科技技術進步促進了消費行業的快速發展和變革,中國消費市場迅速崛起,各細分賽道百花齊放,消費逐漸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眼下,中國消費行業面臨了一些挑戰。從宏觀層面來看,社會零售總額增長放緩;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紅利減退;人口結構性變革,呈現老齡化少子化趨勢。從微觀層面來看,供給端企業競爭白熱化,需求端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更高,消費更加理智。從資本層面來看,社融存量同比增速放緩,企業融資難度增加。

楊素蘭表示,依然對中國消費市場充滿信心。在她看來,智能化、國潮化、創新化等是未來消費賽道的發展方向。

△信良記公司董事長、CEO李劍

信良記公司董事長、CEO李劍表示,中國餐飲產業未來發展潛力巨大,20年后市場規模有可能達到20萬億。但在目前市場情況下,中國餐飲的連鎖化程度僅20%左右,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假設未來連鎖化率增長到35%左右,理論上國內將擁有數百家千店以上的餐飲品牌。

在李劍看來,中餐產業化的黃金時代剛剛拉開帷幕,疫情三年反而加速了這個進程——行業出清加速,而秉持長期主義的餐企獲得了更多回報。

在餐飲產業化黃金時代的大背景下,餐飲人的生態位正在發生變化,總體來看有四種生態位:進攻者(全國性品牌創始人)、協助者(加盟商或供應商)、留存者(區域品牌創始人)和出局者。其中,進攻者、協調者將會是發展紅利的受益者,留存者專注區域發展也有機會,而大部分餐飲人可能最終會成為出局者。

在當前生態環境中,市場上有兩種最優的商業模式,分別為高質量加盟和合伙制直營。李劍表示,不看好純直營全國擴張這一模式,這一模式往往邊際成本過高,且企業組織龐大、后臺效率較低。

李劍強調,高質量的加盟或特許經營,是最先進的商業模式,關鍵在于如何實現高質量,而那些割韭菜的加盟并不屬于高質量加盟。信良記將持續專注于推動中餐產業化進程,助力餐飲企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上海交通大學連鎖餐飲總裁EMBA班客座教授周鵬邦

上海交通大學連鎖餐飲總裁EMBA班客座教授周鵬邦表示,在市場拉力和推力之下,中餐出海出現新機遇。

一方面,2023年以來,很多華人華僑發現海外市場對中餐有需求,開始回國尋找品牌做代理,形成了市場的拉力。另一方面,餐飲品牌發展到一定階段,海外市場成為新的增長點,成為了推力。此前,餐飲品牌出海是為了拉高品牌勢能,而如今則是基于成本考量或者降維打擊的目標選擇出海。

在周鵬邦看來,2024年是中餐出海的“沖刺年”,會出現兩大新趨勢,即供應鏈出海和產業鏈出海。隨著越來越多餐飲企業出海,配套的供應鏈和一產、二產、三產都有了出海的需求和必要。

具體到餐飲企業如何出海呢?周鵬邦認為要做好三個重要步驟:戰略先行,做好出海的戰略規劃與布局;計劃完整,要有國際化連鎖加盟的設計與規劃;執行到位,做好國際化運營與管理,包括國際化的人力資源、培訓、信息化、供應鏈等。

周鵬邦建議,未來中餐國際化,要努力做到從中國特色到國際標準,從中國品牌到國際品牌。“餐飲出海沒有最好的時機,只有在對的時機,找到對的方向。”

△《商界評論》董事長鄭翔洲

《商界評論》董事長鄭翔洲指出,賣點就是精心設計的說服力,而大部分人把賣點講錯了,賣點并不是在比誰的產品更好、更優秀,而是要把同樣的產品賣出不同的感覺。

好的賣點需要先要設計好一句話廣告語,可以借鑒簡單有效的廣告語句式:“原因”+“結果”,比如比如賣包子,賣點是好吃不膩,但只這么說是吸引不了顧客的,更好的方式是加上一個好吃不膩的原因,比如“肥瘦3 : 7,好吃又不膩”。

還可以巧用數字+對比,用一句話打動消費者,比如“一杯里有15個草莓”“七個番茄一鍋湯”,有數字的廣告語比沒有數字的更容易成交。

此外,好的營銷還可以把服務變為賣點,要講究“多、快、好、省”。多是要比同行和顧客多想一步;快是效率高,服務快;好是服務態度好,顧客體驗好;省是讓顧客省心省力。

鄭翔洲認為,好企業要符合五個標準,實現盈利的可持續和成長的可持續:1、位于優勢產業,產業擁有足夠的市場容量;2、具備優勢核心競爭力,或者能夠創造出高的競爭門檻;3、采用優勢商業模式,能夠制定正確的企業增長策略;4、具備優勢增長力,與資本鏈接,創造出高的增長速度;5、擁有優勢團隊,人才是根本。

此外,鄭翔洲還分享了餐飲連鎖企業最頂級的8種商業模式:

1.0版本,眾籌眾包眾銷眾創的模式(母公司51%+加盟商19%+客戶30%);

2.0版本,類金融模式(團購存款-個人存款=差價返利);

3.0版本,打造符合資本的加盟模式或托管模式;

4.0版本,打造連鎖行業的“金融供應鏈模式”(為經銷商或供應商貸款);

5.0版本,并購下游經銷商,并購上游供應商,并購同行,并購跨行;

6.0版本,打造“連鎖+并購基金”的模式;

7.0版本,打造“資本運作+資金運作+資產運作”的模式;

8.0版本,打造“管理層+私募基金”的股權激勵模式。

02.

圓桌論壇:

餐飲連鎖品牌與供應鏈企業的協同發展

餐飲連鎖品牌與供應鏈企業加速協同發展,正成為行業新趨勢。雙方通過深化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提升產業鏈效率。那么頭部餐企及供應鏈企業在協同發展方面有何經驗分享?

在睦峰供應鏈創始人趙敏的主持下,紫光園集團總裁劉政、糧全其美集團創始人柴磊、珮姐重慶火鍋傳承人顏冬生、百品日光番茄聯合創始人李科、利思客燒烤供應鏈創始人張利、伍壹柒產業投資合伙人吳惠玲共同圍繞《餐飲連鎖品牌與供應鏈企業的協同發展》進行深度探討。

△紫光園集團總裁劉政

紫光園集團總裁劉政表示,紫光園是一家有著“三化”“五馬”特色的老字號企業。

“三化”第一化是便民、民生、零售化;第二化是渠道化,紫光園的門店從傳統正餐店變成“一店六鋪”;第三化是產品豐富化、線上線下一體化。

“五馬”指的是紫光園的五種核心業務,即紫光園主品牌、電子商務及配送到家服務、To B業務、商場零售以及互聯網公司團餐業務。此外,今年紫光園投資了1.2億優化前端結構,從以銷定產變為以產定銷。

2024年紫光園“全副武裝”投入餐飲“戰場”,今后將圍繞八個字打好一系列戰役:

真誠:真誠是餐飲企業永遠以及最后的底牌,面對供應鏈企業、客戶要真誠;

良心:要為顧客創造價值,用良心做食品;

信任:前段時間“紫光園是北京市‘人夫感’最重的餐廳”“北京菜靠一碗酸奶”兩個熱搜,體現了顧客對紫光園深度的信任,這是對紫光園創造的煙火氣、人情味的褒獎,而煙火氣也是紫光園為顧客創造的價值;

安心:讓顧客安心,品牌才能長久。

△糧全其美集團創始人柴磊

糧全其美集團創始人柴磊表示,餐飲企業往上游供應鏈發展,更多取決于企業發展階段、規模、產品特性、組織能力等方面的需求。如果要做差異化產品,供應鏈一定是自建的。在他看來,下游餐飲企業和供應鏈之間,合作是更好的選擇,這樣可以做到更加專業、同時壓力也不會太大。

柴磊以糧全其美的主要產品“餅”為例,分享了如何在不同渠道(線上或線下)、不同場景(家庭餐桌或者餐飲門店)不同類型的餐飲企業(火鍋、快餐等)、不同的市場(國內或者海外),去設計和調整產品供應鏈。在他看來,打造極致供應鏈,就是一切圍繞著場景和需求出發。

從創業者的角度,柴磊給出的建議就是堅持做自己專業的領域,“當你把一件事做好,別人缺少這個板塊時,自然會來找你。”

△珮姐重慶火鍋傳承人顏冬生

珮姐重慶火鍋傳承人顏冬生認為,餐飲品牌不一定非要往上游自建供應鏈。

以珮姐為例,目前珮姐已經停止了往供應鏈上游走的過程,品牌的主要精力放在前端的開店和門店經營管理,后端供應鏈則與專業的供應鏈公司合作。在顏冬生看來,術業有專攻,現在市場上有非常多專業端供應鏈工廠,和他們合作能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同時,進一步降低成本。

對于近期重新開放加盟,顏冬生表示,過去珮姐由于沒有成熟的加盟管理體系,沒有管住人和供應鏈,達不到品牌對于品質的要求,所以當時暫停了加盟。但隨著珮姐在北上廣深杭等地持續深耕,不斷完善管理體系、運營體系、品控體系,目前已經能很好的管理人和供應鏈。再次開放特許加盟后,企業可以找到適合的合作伙伴幫助品牌更好地擴張。

顏冬生強調,這次開放加盟和以往的加盟模式不同,每家加盟店依然由珮姐總部直營管控,全維助力,既保證門店的品質,也能讓品牌更健康地發展。

△百品日光番茄聯合創始人李科

在百品日光番茄聯合創始人李科看來,起初供應鏈企業與餐飲企業的合作只是簡單的供應貨品,如今雙方的合作更加深入了,目前百品日光和很多餐企都建立了深度共創關系,比如與朱光玉火鍋館共同開發了一款“黃金番茄鍋”。

李科還分享了做番茄供應鏈的心得,百品日光用了10多年的時間積累了豐富的番茄品種、番茄種植相關的知識經驗,主要做好了三點:

首先是尋找優質番茄產地和番茄原材料,世界三大番茄黃金產區分別是美國的加州、地中海洋沿岸和中國的新疆。百品日光在世界最適宜番茄生長的地區里優中選優,選定位于新疆天山腳下的黃金產區,建立百品日光專屬番茄基地,讓好底料從源頭決定,同時不斷突破番茄加工工藝。

其次是選對番茄品種,世界番茄成千上萬種,光是中國紀錄在冊的就有1078 種。百品日光從全球眾多番茄品種中,選出3國5個品種進行科學培育,多個番茄復配一包料,自然濃郁不添加。如今百品日光的番茄底料已經是第五代產品,每年都不斷測試新品種、新口味,對產品進行更新升級;

第三是嚴格做好品控,百品日光79項嚴選指標嚴格把控番茄產品的穩定性。

未來,百品日光依然會繼續努力,堅守初心,主動進化、保持敬畏、心懷熱愛、做到極致,帶著對好產品的熱愛與追求,持續為大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利思客燒烤供應鏈創始人張利

利思客燒烤供應鏈創始人張利表示,此前曾有業內人士稱“餐飲的盡頭是零售”,而他認為餐飲連鎖的盡頭是供應鏈,未來餐飲業的競爭不是品牌和品牌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在張利看來,目前燒烤品類還是一片藍海,有些地區還處在有品類無品牌的階段,燒烤賽道更是缺乏大型全國連鎖品牌。不過,未來很有希望誕生全國性的連鎖品牌,因為燒烤是中國餐飲第二大品類。

“今年燒烤賽道很可能就會誕生千店品牌”,張利表示,其在十年前就選擇從門店轉向后端做燒烤供應鏈,并陸續開出3家工廠,正是因為相信燒烤品類的市場規模潛力巨大。

張利還表示,餐飲品牌離不開供應鏈的支撐,供應鏈并不單指一個工廠,它覆蓋了采購、倉儲、配送、生產等各種環節以及環節之間的轉換,未來餐飲品牌想要跨區域發展、跨國發展,需要強大的供應鏈體系。

△伍壹柒產業投資合伙人吳惠玲

在伍壹柒產業投資合伙人吳惠玲看來,不同餐飲品牌不同階段,對供應鏈的需求不一樣,但門店數超過100家,沒有供應鏈肯定不行。對于餐飲企業如何與供應鏈協同發展,吳惠玲具體分析了5種模式的利弊。

第一種是完全自建和自產,從田間地頭到餐桌,但投入太重,對大多數連鎖企業不合適。

第二種是完全外包,對于門店數30-50家的連鎖餐飲企業來說,可以選擇類似蜀海的供應商外包。

第三種是互相嵌套,即自建核心品類的供應鏈,其他外采,自建的工廠也可以對其他品牌開放,這可能是未來餐企和供應鏈合作的主流方式。

第四種是場景專業化模式,即專門做某一品類的供應鏈,如專門針對團餐的、鄉宴的、燒烤的、火鍋的,再比如四川不少火鍋連鎖餐企共用供應鏈工廠,這也是未來的方向之一。

第五種是緊密合作式,但不涉及股權合作,比如說OEM模式(一種代工生產方式),或者定制類合作。

從投資角度看,機構在選擇餐飲行業標的時看重“三個品”,即品類足夠寬;品質好,具備頭部品牌的基因;企業家的品性好。

03.

《2024中國餐飲產業生態白皮書》發布

如今的餐飲環境復雜多變,一方面全行業內卷加劇,另一方面餐飲經營變得更加專業化、系統化。在此背景下,摸清宏觀餐飲生態環境將有助于餐企找到接下來的發展方向。

3月28日,“2024中國餐飲產業峰會”現場重磅發布《2024中國餐飲產業生態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紅餐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唐欣在現場對《2024中國餐飲產業生態白皮書》進行了解讀。

△紅餐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唐欣

唐欣首先剖析了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他指出,盡管當前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能已經從投資出口轉向消費,市場中的有效需求不足,但在這樣的背景下,實體經濟的表現依然堅挺。

聚焦到餐飲領域,行業整體已經復蘇,但發展呈現不均衡狀態,行業分化現象加劇。從紅餐大數據監測的品牌門店數量來看,52.4%的品牌在去年減少了門店數量,37%的品牌增加了門店,10.6%的品牌門店數不變。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增加門店的品牌,門店增長率為47.4%;而減少門店的品牌,門店關店率則為26.7%。

隨著餐飲連鎖化率的提升,中國餐飲供應鏈市場也逐漸成熟,市場規模持續上升。紅餐大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餐飲供應鏈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2.39萬億元,同比增長18.9%,預計在2024年突破2.6萬億元。與此同時,市場的擴容也催生出更多元化的餐飲B端服務需求,品牌、供應鏈、加盟商之間的協同分工,將共同推動餐飲業的革新與升級。

唐欣還對2023年的餐飲產業圖譜進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去年產業鏈上游企業受豬周期影響,凡是涉及豬的企業都虧損嚴重。中游企業中,純餐飲供應鏈、預制菜企業的業績相對不錯,比如安井、千味央廚2023年的凈利潤都比2022年有所提升。此外調味品企業的業績也不錯,特別是一些新興的復合調味料企業。下游餐飲行業呈現分化態勢。大型連鎖餐企的生存狀況相對較好,而小連鎖餐企和單體店生存較為困難。

此外,唐欣還指出,當前餐飲業呈現良幣驅逐劣幣的趨勢,快招和小白加盟者將逐漸失去生存空間。

04

“第四屆中國餐飲產業紅牛獎頒獎典禮”揭曉

本次大會還進行了“第四屆中國餐飲產業紅牛獎盛典”的頒獎儀式。“中國餐飲產業紅牛獎”(以下簡稱紅牛獎)誕生于2021年,由紅餐網攜手官方權威機構和餐飲領域專家聯合創立,致力于挖掘和表彰中國優質的餐飲企業,助力中國餐飲業高質量發展。

現場公布了“2024年度餐飲供應鏈百強企業”“2024年度餐飲產業影響力企業”“2024年度餐飲產業服務標桿企業”“2024年度餐飲供應鏈金質產品”“2024年度餐飲產業風云人物”五大獎項,共有250余家企業,10位企業家上榜。

本屆紅牛獎的獎項在前三屆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迭代,共設立了5大獎項,評選維度更聚焦,更加關注供應鏈行業優質企業、優質產品、卓越人物的評選。此外,獎項頒發的對象也更加多元,往屆表彰的對象多為機構和企業,今年對高價值、高品質的產品和人物予以關注,新增了產品獎項和人物獎項。

總 結

為期2天的“2024中國餐飲產業峰會”圓滿落下帷幕。此次峰會通過與餐飲界、投資界、學術界等多個領域的專家大咖的深度交流,與廣大餐飲人一起探討了時代浪潮中值得關注的發展趨勢,從而思考進化破局的方向。

未來,紅餐網將一如既往,致力于推動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陪著萬千餐飲人一起慢慢長跑,助推中國餐飲業的發展。

相關推薦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