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文君:下沉市場才是餐飲未來發展的沃土
· 2021-10-12 16:17:37 來源:紅餐網
9月23-24日,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央廣網、紅餐網聯合主辦,紅餐品牌研究院、央廣網餐飲頻道承辦的“第三屆中國餐飲營銷力峰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峰會期間,區別品牌創始人執行創意總監邱文君接受了《央廣面對面》欄目組專訪,以下為專訪實錄:
區別品牌創始人邱文君接受《央廣面對面》欄目組專訪
主持人:關于餐飲營銷力,您覺得核心的內容是什么?
邱文君:營銷的核心應該是品牌力的打造,最重要的還是品牌勢能。純粹談營銷,涉及到戰術問題,但戰略和戰術一定要結合起來,所以營銷和推廣要放在一起談。如今的餐飲行業,營銷和推廣要同步進行,推廣關注的是品牌勢能、品牌美譽度、品牌的社會地位以及品牌在消費者心智當中的認知。而營銷更重要的功能是對門店顧客和節點的營銷,這兩點要做區分。
主持人: 關于品牌理論“一個原則”“三個步驟”,您能否展開聊一聊?
邱文君: “一個原則”叫做準確判斷品牌和企業不同時期的核心問題和核心矛盾。企業和品牌在不同時期的核心問題和核心矛盾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沒有找到企業的核心問題和核心矛盾,企業有可能會出現巨大的內耗,甚至是巨大損失。
關于“三個步驟”,我今天就只講第一個步驟——判斷競爭。
競爭是事物發展的原動力,沒有競爭社會不會進步。競爭也是品牌出現的原動力,所以我們要直面競爭。
很多時候競爭是對手成就的。舉個例子,提到虎頭局渣打餅行你就會想到墨茉電心局。提到海底撈火鍋你會想到巴奴毛肚火鍋。由此可見,競爭可以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
關于競爭,還有很重要一點——要去吸收競爭對手的勢能。
當你有明確的競爭對手時,它越強大, 核心優勢越突出,與此同時,它就一定會有反面和短板。
講一個可樂的案例??煽诳蓸返钠放菩蜗笫?/span>“可樂開創者”。百事可樂尋找的突破口則是把“開創者”和“老”掛鉤,于是“年輕一代的選擇”就成為了百事可樂的品牌形象。這就很好地吸收了競爭對手的勢能。
主持人: 現下餐飲行業競爭非常激烈。一方面是疫情影響,另一方面是資本對餐飲的關注。面對此種競爭局勢,餐企和餐飲人該如何應對?
邱文君:行業競爭越是激烈,越是備受關注,就越要回歸門店,回歸單店。
資本關注餐飲,是因為大的投資環境被改變了。同時,過去很多業內收銀不透明化等重要問題也被解決了。而資本青睞餐飲的核心原因,是目前餐飲市場起點很低,還有足夠的增量市場。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一定要關注單店的模型。如果餐飲店的單店模型不具備長久發展的能力,或者說不具備下探的可能,那么,它很有可能會在某個階段崩盤。
主持人:老品牌該怎么利用營銷打法突破重圍?
邱文君:老品牌要干的第一件事是扔掉身上的老包袱。“老”只是品牌某一個時間段的沉淀罷了。面對新的競爭環境、新的時代和新的消費人群,要敢于放棄老的姿態,以包容的視角和迎合的心態去滿足當下的消費者和消費市場。
主持人:對于餐飲人關注的短視頻營銷,您是怎么看待的?
邱文君:我的看法是反著來就對了。無論是現在的短視頻,還是在疫情期間非常火爆的社群營銷,你會發現它其實只是一個工具。大部分品牌在最早使用這個工具的時候享受了紅利。紅利期過了再跟風,就屬于盲目跟隨。大多數企業還不太清楚“使用短視頻要獲得什么”、“品牌是否符合短視頻的獲客渠道”。
因此,關于短視頻營銷,我認為它只是一個工具。任何時代都會有新的工具,餐企的品牌定位清晰準確才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您怎么看待未來餐飲營銷趨勢的發展?
邱文君:中國餐飲更大的未來在于現下不被關注的80%以上的三四線、四五線城市,因為這里有更普遍的群眾基礎。
當大部分投資人和餐飲從業者只關注一線城市甚至是核心商圈的時候,這個行業就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無形之中提高了餐飲的準入門檻。但是,這不是未來真正的沃土。
中國老百姓講“民以食為天”,“民”所代表的群眾才是餐飲企業最重要的,是餐飲品牌的基礎。因此,品牌應適時的去兼顧拓展下沉市場,而且要不斷的關注更底,更下沉的市場,這才是我們需要去關注的未來。
主持人:這次峰會您有沒有印象深刻的瞬間和大家分享?
邱文君:餐飲老板越來越愛學習了。我感受到了餐飲業學習氛圍和餐飲人上進的狀態。
更重要的是,峰會期間,各個環節都是專業的機構在負責。主辦方能細分專業機構為餐飲賦能,我覺得這是餐飲在未來大有可為的,非常重要的底氣。
最后想強調一點,這兩年資本的入局使餐企變得越來越浮躁。但越是這個時候就越應該去做單店模型,包括單店的盈利模型、運營模型、營銷模型、推廣模型等等。
只有在這個時候沉下心來,沉淀在單店模型上面,才有機會讓資本和其他外圍的第三方真正為我們的餐飲企業和創業者賦能。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