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管廠五區魏明:餐飲生意不是比誰賺得多,而是比誰活得久
紅餐編輯部 · 2024-10-21 11:34:13 來源:紅餐網
當品類熱度從爆火回歸平靜,不少串串火鍋門店經歷了一場“劫難”,作為賽道頭部品牌“鋼管廠五區小郡肝串串香”卻平穩穿越了風暴,如何做到的?
許多鋼管廠五區小郡肝火鍋串串香(以下簡稱“鋼管廠五區”)總店的熟客都知道,有位時常在門口接待、笑容和藹的服務員,還有著其他身份——他其實是門店的老板,也是整個品牌的聯合創始人。
這位“身份豐富”的服務員叫魏明,是一個三十多年來始終奔波在一線的餐飲人。
最近,《紅咖說》欄目組在鋼管廠五區總店見到了他。當時,魏明正在給等位的顧客拿號、遞小吃,當欄目組正要上前打招呼時,他又迅速鉆進后廚,緊盯著師傅們穿串、裝盤出品。
在店內沒這么忙的時候,他還會坐下來,把在一線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復盤總結,思考解決方案,以及整個品牌接下來的發展路徑。
事實上,這是一項頗具挑戰性的工作。2016年前后,火鍋串串香的熱度如日中天,客流如潮;但近年來該品類似乎不再火爆,逐漸回歸平靜。品類熱度的“過山車”,考驗著品牌負責人的能力。
作為火鍋串串香品類的頭部品牌,鋼管廠五區在品類火爆的那幾年可以說是“現象級”的,顧客在門店大排長龍是常態。而當熱度散去后,龐大的自然流量不再,如何做好門店經營和品牌的整體發展規劃,難度呈指數級上升。
對于這些問題,魏明早有答案。
把能做的事情做到最好
總會有顧客上門的
提到火鍋串串香,就繞不開鋼管廠五區,這個品牌身上有過太多耀眼的時刻。
鋼管廠五區并不是魏明“憑空”造出來的品牌,它來自成都無縫鋼管廠老職工顧大姐的串串攤。
1987年,憑借著不錯的口味和新鮮的食材,顧大姐手中的小攤子火了起來,食客絡繹不絕,成為了今天鋼管廠五區的雛形。再后來,顧大姐和她的“干兒子”魏明,決定把這個小攤發展成品牌,于是就圍繞小郡肝做文章,正式創立了鋼管廠五區。
沒想到,鋼管廠五區一炮而紅,甚至可以說是一舉打響了小郡肝串串香這一細分品類的名號。當時,鋼管廠五區幾乎開一家火一家,有的門店日營收近10萬元,有的加盟商不到3個月就回本。
魏明依然記得當時門店的火爆盛況。據他回憶,自2016年總店搬至新華公園后門,門店凌晨排隊成為了常態,不僅吸引了許多外地游客,還不乏明星大腕前來,讓該店的墻面上掛滿了明星留影。
在這個時期,整個火鍋串串香行業也都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長的狀態,全國各地開始開始涌現一批火鍋串串香門店。
對于魏明而言,那幾年是他最忙的時候——白天穿梭于各門店之間處理事務,晚上就和團隊召開復盤會議,討論如何優化產品、提升管理水平以及拓展市場。
“當時店里忙完往往已經到了深夜10點多,我們的會議就會從11點開始,經常持續到第二天清晨。”魏明回憶道。
不過,從2020年起,火鍋串串香熱度逐漸下降,不少門店的生意開始下滑。
魏明察覺到了這一變化。在他看來,由于品類熱度的暴增,賽道短時間內涌入了許多掙快錢的從業者,導致市場供給過剩,洗牌是必然的。
“那些年賺錢確實比較容易,但當市場冷靜下來后,品類發展增速放緩,一些跟風入局、競爭力不強的門店,自然會相繼關閉。之前光巴中一個地級市,就冒出了幾十多家我們的模仿者,后來也都關得差不多了。”魏明說道。
為了應對市場變化,魏明把品牌的發展策略從搶占市場,調整為提升單店經營水平,放緩了開店節奏。
事實上,快速拓店并不是鋼管廠五區創立之初的策略,據魏明透露,在品牌剛火起來的時候,魏明還曾謝絕了一大批加盟商。
“顧大姐和我當初是不想快速開店的,但礙于市場上模仿的人太多,怕有些賺快錢的壞了火鍋串串香的口碑,我們想抓緊把正宗的火鍋串串香想開到更多地方,于是才開了很多店。”
如今再回頭看,鋼管廠五區仍穩坐火鍋串串香頭部品牌的位置,也得益于其在市場急劇變化的幾個階段的策略調整。
對于火鍋串串香的熱度從“當紅辣子雞”到回歸平靜,魏明反而看得比較淡,“火鍋串串香回歸常態不是壞事,我們要接受現實,只要把我們自己能做的事情都做到最好,總會有顧客愿意來的。”
想要生存下去
就要保持低毛利經營
市場給魏明提出的挑戰,不止是品類熱度的“過山車”。近兩年來,價格戰席卷餐飲業,同樣帶來了許多難題。
為了應對市場變化,魏明推出了一系列措施。
在他看來,今年客人消費意愿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滑,他們對價格十分敏感,所以餐飲品牌調整價格勢在必行。而問題的關鍵在于,要做到降價不降品質,在價格、品質和門店自身利潤三者之間找到平衡。
因此,魏明重新設計了鋼管廠五區的門店模型和價格體系。
不久前,在總店原本的“鋼管廠五區小郡肝串串香”門頭下,魏明大膽地打出了“鋼管廠歆瑞源油鹵串串”的標識,并騰出一塊近20平米的外擺區域放置了6張桌,專門賣冷鍋的油鹵串串,開起了“店中店”。
據他介紹,“歆瑞源油鹵串串”是鋼管廠五區團隊多年前就已孵化的品牌,采用的是顧大姐當年最初的獨家配方,還原了1987年的老味道,人均消費只要二、三十元,已連續4年入選大眾點評必吃榜。
魏明創新地把鋼管廠歆瑞源油鹵串串與鋼管廠五區結合到一起,為門店經營打開了新局面。
他表示,一方面看,這是在原店名下打出新旗號,給顧客帶來了全新的口味和新鮮感;且因為冷鍋、干拌的串串方便攜帶,門店還做起了外賣業務,讓客人在家中就能享受接地氣的美食。
另一方面,這樣做也是在用更實惠的價格吸引顧客進店消費。
“對客人來說,火鍋串串香的鍋底費用是39元,還沒有點菜就已經花不少錢了,而冷鍋串串鍋底的會員價只要8元,干拌的油鹵串串甚至不要鍋底費,他們會認為這種吃法很省錢。”魏明說道。
同時,他還打造了門店全新的會員價體系——盤裝的素菜1元起,盤裝葷菜最高19.9元。如此一來,門店整體的人均消費從80多元下調至60元左右。
曾有管理層擔心,降價會影響門店整體業績表現。但魏明認為,餐飲已經進入了“低毛利”時代,想要生存下去,就要保持低毛利經營。據他透露,鋼管廠五區門店過去的綜合毛利潤在50%以上,而現在鋼管廠五區的毛利率維持在40%以上,力求薄利多銷。
“坦白來說,素菜1元起,肯定不賺錢。但這是會員價,為的是通過這些產品引流,提升門店整體的復購。”
結果也證明,魏明決策是對的。在調價后,工作日期間,“油鹵+冷鍋串串+小碗冒菜”部分的日營收就能達到7000多元;火鍋串串香則超過3萬元,同比提升了超過20%。
而事實上,這不是魏明第一次對鋼管廠五區的門店模型進行調整。熟客總能發現,每隔一段時間,鋼管廠五區總會有新變化,或是產品,或是動線。
仍以總店為例,2017年,為了滿足消費者對菜品多樣化的需求,魏明在串串香的基礎上增加了火鍋菜品,推出了“火鍋+串串香”的新模式,即在牛肉、掌中寶、肥腸、小郡肝等串串的基礎上,新增了毛肚、腰片、鴨腸等盤裝菜品。
同年,他又在店里開辟了明檔廚房區域,推行鮮切現賣,讓顧客能看到店員手工穿串的場景,廚房的清潔程度與食材的新鮮度也一目了然。
此后,他又在在原有的明檔區域旁增設了小吃甜品站。在這里,既制作包子、炒飯等更具“煙火氣”的菜品,還呈現出甜品、小吃擺盤的全過程,提升了顧客的購買欲。
在魏明看來,消費者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憑借著老一套的經營模式打天下,顯然已經行不通。“及時根據顧客需求來調整,品牌才能經久不衰。”魏明說道。
不是比誰賺得更多
而是比誰活得更久
做好一個餐飲品牌,有些事情要跟隨市場,勤奮地變;但也有些事情,是永遠不能變的。
比如產品的品質,魏明舉例,在餐飲行業追求高度標準化、極致效率的當下,他依然要求門店員工堅持手工腌制、手工穿串,用非遺手工底料,極大程度保留顧大姐在30多年前的手工制作流程,保持傳統的成都風味。
“我們小郡肝的選材非常嚴苛,只選用散養雞的新鮮小郡肝。它的制作流程也很復雜,共計清洗、改刀、腌制等6個步驟,整個過程純手工完成。就拿腌制環節來看,我們的腌粉是獨家秘方,由數十種香料配置而成,腌制時再加入雞蛋清、純凈水進行攪拌。過程中,需要師傅翻拌、拍打小郡肝半個小時以上,直到其充滿彈性,才會進入下一個環節。”魏明說道。
市井文化則是鋼管廠五區另一項“不變”,魏明把它融入了門店經營的方方面面。比如在門店場景上,“裝修風格可以變,但無論怎么變,都不能離開成都的市井文化的內核,這也是成都火鍋串串香的靈魂之一。”
如今,顧客走進鋼管廠五區門店的,仍能感受到墻上的老照片、大面積涂鴉版畫以及復古瓷磚貼片等元素,營造出的濃郁的市井氣息。
在魏明身上,那種愛與客人打成一片的“市井”行事風格,也與30多年前如出一轍。平時在店里跟顧客嘮嗑、留意他們的口味偏好、點餐習慣等,許多熟客愛吃的菜品他全都了然于胸。
“小時候,我的干媽顧大姐就教育我,做餐飲要對得起良心,要讓客人在你家吃飯像回家一樣,這樣才有回頭客。”魏明坦言。
而除了在店里嘮嗑,魏明還會在線上和“街坊”們打成一片。他的手機里共有5個微信賬號,每個賬號的通訊錄中最少都有5000千多位好友,其中絕大多數是店里的客人。“有了客人的微信,他們的意見就會直接反饋給我,我也能通過他們的反饋及時做出調整。”
這一做法,為鋼管廠五區帶來了不少回頭客,這正是他所最關心的。
魏明表示,任何一個餐飲品牌在剛走紅時,都不會愁客源,源源不斷的“自然流量”會讓店里坐滿,真正難的是如何讓品牌長紅。在這背后,復購率則是品牌能否長紅的重要衡量指標。
為此,魏明做了不少事情。比如,除了自己手上的微信賬號,他還讓團隊建立了40余個社群,每個社群由專人負責運營,同時搭建會員體系,提升熟客的黏性。
如今,鋼管廠五區的經營趨于穩定。在魏明看來,“穩字當頭”是現階段和接下來一段時間里,鋼管廠五區的發展節奏。
眼下,餐飲市場的整體情況并不樂觀,他想趁著這個時機,重新梳理運營的各個環節、關注效率提升,進而繼續提升門店經營質量。“與其追求短期利潤,不如重新審視、優化運營的每一個細節。”
畢竟在他眼里,鋼管廠五區早已超越了商業的范疇。“現在做生意不是比誰賺得更多,而是比誰活得更久。鋼管廠五區我和干媽顧大姐一手帶起來的,這是一個能做一輩子的生意。它就像我的兒女一樣,我想陪它一直走下去。”
注:本文部分配圖由鋼管廠五區提供,紅餐網經授權使用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