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上漲,豬肉股不振 業內人士:生豬產能波動將更加可控,周期縮短
黃鑫磊 · 2024-07-30 11:34:43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7月29日早間,豬肉概念股普跌,其中巨星農牧(603477.SH)一度跌超5%,華統股份(002840.SZ)、立華股份(300761.SZ)等跌幅居前。但截至收盤,多家豬肉股已收復部分下跌,其中華統股份報收13.33元/股,跌幅為0.15%,巨星農牧報收21.45元/股,跌幅為1.88%。
與之相對的是,今年以來,豬肉價格持續上漲。中國養豬網數據顯示,7月29日,生豬(外三元)價格為19.33元/公斤,同比增長27.76%,環比增長9.15%;生豬(內三元)價格為18.99元/公斤,同比增長25.93%,環比增長7.29%。
豬價上漲,帶動了多家上市公司半年度業績回暖。其中ST天邦(SZ002124,股價2.29元,市值50.88億元)預計歸母凈利潤盈利8.2億元~8.8億元,預計扣非凈利潤虧損2.3億元~2.9億元,同比減虧77.69%~82.31%,公司稱生豬價格從第二季度開始回暖,同時銷售成本呈下降趨勢,并在第二季度實現盈利。
部分豬肉概念公司上半年盈利
受非洲豬瘟等多重影響,過去生豬養殖行業進入了一個無比漫長的豬周期,在此期間,豬肉價格雖偶有上漲,但均不持久,且跌價時突破成本線,導致多家上市公司虧損嚴重,江西養豬龍頭正邦科技(SZ002157,股價2.70元,市值251.05億元)一度“披星戴帽”。
然而,時間進入2024年上半年,部分生豬養殖上市公司開始盈利。如溫氏股份(300498.SZ,股價19.25元,市值1280.69億元)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12.50億元~15.00億元,同比扭虧;牧原股份(002714.SZ,股價42.18元,市值2305.29億元)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9.00億元~11.00億元,同比增長132.27%~139.44%。
而即使未盈利,部分企業的虧損情況也大幅減少。華統股份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虧損9500萬元~1.20億元,同比減虧66.33%~73.34%,公司稱主要系公司生產經營管理持續改善,生豬養殖成本穩步下降,且二季度生豬行情回暖,豬價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第二季度實現盈利所致。
據華統股份2024年6月畜禽銷售情況簡報披露,公司6月生豬銷售20.57萬頭,環比變動-24.47%,同比變動-7.25%;生豬銷售收入4.34億元,環比變動-9.93%,同比變動37.25%;商品豬銷售均價18.50元/公斤,環比上升16.35%。
“公司已經在5月份實現月度盈利,三季度將實現全年扭虧為盈,預計全年出欄量320萬頭~350萬頭。”華統股份總經理朱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24年5月后的豬價上漲,核心因素是2023年以來能繁母豬去化累計超過9%,產能供應趨緊;同時壓欄惜售和二次育肥對豬價形成部分支撐。
豬價上漲源于供應缺口大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7月29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18.89,比上周五上升0.89個點,“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指數為119.61,比上周五上升1.05個點。截至7月29日14時,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25.35元/公斤,比上周五上升0.5%。
另據ST天邦披露的6月份商品豬銷售情況簡報,公司6月份商品豬銷售均價21.32元/公斤(商品肥豬均價為18.25元/公斤),環比增長21.77%,對比今年1月的商品肥豬均價12.92元/公斤,漲價幅度達41.25%;1—6月,公司商品豬銷售均價16.38元/公斤(商品肥豬均價為15.05元/公斤),同比增長9.60%。
ST天邦在2024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中表示,扣非凈利潤為負數但同比減虧10.1億元~10.7億元,主要是由于公司生豬養殖業務同比大幅減虧,并在第二季度實現盈利。生豬養殖行業在經歷了長時間的低迷之后,產能有所下降,生豬價格從第二季度開始回暖,同時公司持續的降本措施效果也逐步顯現,生豬銷售成本呈下降趨勢。
“(今年)這一波漲價,很快就會被平抑,以后不再有豬周期了,只有虧損和薄利。”ST天邦董事長張邦輝在微信上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當前是豬肉消費淡季,豬價卻逆向上漲了,主要原因是生豬養殖行業超長時間虧損,導致中小養殖企業資金鏈斷裂,生豬供應缺口大。
“我們年初計劃出欄600萬頭生豬,年底應該可以完成。主營業務盈利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但需要非常到位地防控好非洲豬瘟。”張邦輝說。
生豬產能波動將更加可控
據東方基金郭紹珺在今年4月時介紹,豬周期一般來看是4年:2年上行,2年下行,截至今年2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的去化程度較多,可以預見豬價會進入一個上行通道。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全國生豬出欄量為3.64億頭,同比下降3.1%,截至第二季度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038萬頭,同比下降6%。其中,多家上市公司正計劃增加能繁母豬數量,擴大生豬產能。
經歷了上一輪非洲豬瘟帶來的豬周期后,本輪豬周期有何變化?
對此,張邦輝表示,在生豬養殖規模化、集約化程度不可逆轉地提高的背景下,市面上的生豬已經無法炒短期波段獲利,而大型企業除非資金鏈有問題,都在擴大養殖規模。
不過,朱凱表示,2023年全國規模化養殖市場份額達到68%,浙江省比例更高,初步估算74%左右,隨著規模化養殖場占比越來越高,水平分工越加成熟,行業越趨理性,表現為:養殖效率的進一步提升,生豬產能波動將更加可控,周期縮短,價格波動加快,同時波動幅度趨緩。
“6月份能繁母豬存欄量出現微幅增長,但鑒于現金流情況和歷史虧損,行業整體偏謹慎。”朱凱說。
本文轉載自每日經濟新聞,每經記者:黃鑫磊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