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店的超過了三成,一片紅海中,川渝火鍋還有哪些機會?
紅餐編輯部 · 2024-07-22 08:45:27 來源:紅餐網
“要讓顧客還沒進店,就知道點哪三道菜。”
注:本文為“紅動食刻聯動大咖直播季”期間,以《川渝火鍋應怎樣實現品牌差異化》為主題直播對話實錄,紅餐網整編發布,有刪減。
由于標準化程度高、管理體系成熟、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火鍋一直是很多餐飲創業者的首選。但近些年火鍋賽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產品、口味、商業模式乃至技術都在快速地更新。
那么,對于餐飲創業者而言,現在還適合進入火鍋賽道嗎?尤其是熱辣滾燙的川渝火鍋?消費者對川渝火鍋的需求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近日,紅動食刻力邀“后火鍋”創始人牟建與“海亮品牌說”主理人林海亮,圍繞川渝火鍋怎樣實現品牌差異化進行了深度探討。
本期節目嘉賓
樊寧
紅餐網聯合創始人、副總裁
北京大學文學學士和經濟學雙學士,澳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近年來專注于餐飲產業研究及品牌營銷服務,連續多年參與《中國餐飲發展報告》的編審工作。
牟建
后火鍋創始人 冒椒火辣聯合創始人
后火鍋以“紅色魔方”席卷全國,2023年成為大眾點評必吃榜新貴,榮獲鳳凰網美食盛典“人氣餐廳”“餐飲創造力品牌獎”“最具投資價值火鍋品牌TOP”。
林海亮
海亮品牌說主理人
餐飲新銳IP,全網餐飲垂類粉絲超50萬。出版品牌實戰專著兩本《借勢》《區域品牌打造五環方法論》累計銷售超過10w+。
觀點·紅動食刻
01.
上半年,火鍋賽道發生了什么新變化,能給大家帶來哪些新啟發?
林海亮:2024上半年大家都比較悲觀,對破局感到茫然。火鍋賽道近五年閉店的超過三成,內部有食材成本上升、人工、房租的壓力,而且火鍋賽道創新難度大,不僅限于口味、環境、服務;外部食品安全問題也受到關注。
牟建:其實當下的環境更像是回到了一個周期性的規律期,今年是一個關鍵年,也是招商連鎖化發展的元年,應該聚焦規模化、企業化發展的問題。
02.
為何在餐飲寒冬、火鍋市場內卷的背景下,還能誕生出“朱光玉火鍋館”這樣茁壯成長的品牌?他們做對了什么?
林海亮:像朱光玉這類,在餐飲寒冬的背景下還能茁壯成長的品牌,并非從零起步,而是在成熟的“底座”上開拓了新玩法,可以形容他們為這條賽道的“專業玩家”。
我很認同“今年是火鍋連鎖業的元年”這個觀點。因為目前這條賽道還沒有全國性的知名品牌出現,這叫戰略性機會。
品牌差異化涉及適配的問題,后火鍋的模式可行,放到另一個品牌未必可行,不要錯配,要在自己所處的段位里找機會。
牟建:餐飲寒冬一樣有需求,市場需求是一直存在的,誰去創建需求、提供需求、承載需求,是適配的問題。在不同時期,需求點可能會發生轉移或者變化的問題,餐飲品牌需要跟著消費者的需求成長。
樊寧:品牌在適應不同的需求中實現了自己的迭代和品牌差異化的建設,從而形成了自己的解決方案。
牟建:這套方案是否可行,要放到市場上驗證,市場會給你反饋,從而及時地調整方向。不要被“在地文化”禁錮,我有兩個東北朋友做麻辣燙,做了將近7000家店,而我們在成都天天跟麻辣燙打交道,到現在還沒有出現一個相對出名的品牌。所以,迎合需求去驅動自身的迭代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03.
川渝火鍋的需求端出現了哪些新的趨勢和變化?
林海亮:從高端到低端市場,同質化造成的低價競爭成了普遍現象。低價競爭不是消費者需要的,也不是市場需要的,川渝火鍋的需求端反映出當下消費者的“虛榮心消費”已經減少,不是大家不消費,而是消費更理性。
牟建:低價策略動態使用可以,如果長期低價就要思考一個問題——“打折吸引來的消費者是能陪你的品牌一直走下去的嗎?”
其實不動價格的情況下可以把很多事情做好,把門店設計做好、把產品做好、把服務做好。低價不是王道,價格背后的成本架構是不變的,沒有合理的毛利不能支撐品牌走長遠。
04.
在餐飲寒冬的背景下,哪種單店模型更頑強、更抗打、更能幫助品牌實現差異化進而良性發展?
林海亮:第一,要有差異。門店一定是以產品為基礎,爆品菜品能托起一個店,這里托起的不是指經營指標,而是認知/流量指標。前十大菜品要占門店營收的60-70%,否則會影響你的供應鏈。
第二,要有組合。用“編輯思維”去經營一家店,從菜品/門頭設計/新媒體傳播,一定要打出組合拳。想要做到“一直被抄襲,卻從未被超越”,就要讓顧客還沒進店,就知道必須要點哪三道菜,讓大家知道你的“頭牌”是什么。川渝火鍋賽道必須要有組合,把核心菜品握在自己手里,才能有繼續精進的能力和基礎。
第三,要做持續迭代和微創新。怎么把別家好吃的變成自家的拿手菜?做不一樣的風味。而后的創新就不是單個菜品的創新,而是店面模型的升級,也可以思考地方特色是否可以融到店面模型里面。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