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可手作」首家概念店落地,“手作”會是新茶飲的突破點嗎?
W · 2024-07-04 14:37:13 來源:贏商網
新茶飲仍在激進地擴張與內卷。
對于新茶飲品牌來講,想要跑規模,標準化是復制、擴張的必備前提條件。但當眾多茶飲品牌都在追求標準化出品時,也有不少玩家選擇以“手作”來體現產品的差異化與價值感,試圖找到殺出重圍的新突破口。
“手作奶茶”悄悄起勢
6月下旬,「都可手作」首家概念店在江蘇無錫南長街落地。
該門店共有兩層空間,從功能上看,一樓為點單與制作區,半開放式制作區使消費者可近距離觀察手作過程;二樓則設有室內就餐區以及露天室外花園,為消費者提供舒適的社交空間。
門店整體以原木色為基調,融入了花格木窗、青磚黛瓦等元素,與南長街濃厚的江南水鄉風情相契合。
產品方面,都可手作強調“共時而生,飲茶正好”,選用新鮮采摘的應季原料,主推產品包括生椰清補涼、黑糖波波、手打芋泥米麻薯和鳳梨阿里山等。
都可手作作為CoCo都可旗下的手作品牌,去年8月在蘇州學士街開出首店。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都可手作已經在蘇州、無錫、宜興、張家港、常州等地,開出了10余家門店。
在新茶飲領域,“手作”并不是一件新鮮事。
最為典型的當屬廣西品牌「阿嬤手作」。品牌誕生于2018年,以地域性加“手作”為差異化賣點,強調地域性的好原料和看得見的現煮現賣。目前品牌已在廣西、廣東、上海、江蘇等地開出40+家門店,進駐南寧萬象城、深圳萬象天地、上海港匯恒隆廣場、廣州太古匯、成都太古里等城市標桿購物中心。
阿嬤手作的興起,也引發了行業的手作熱潮,以手作為賣點的品牌在全國各地涌現。
例如,來自杭州的「牧白手作」,創立于2020年,深度專注健康現制小料鮮奶茶。根據品牌官方信息,牧白手作目前共有140+家門店,以浙江為大本營,輻射周邊城市,如上海、江蘇、江西、安徽等。今年,牧白手作計劃于全國開店500家。
從南京走出來的「小金金手作」,主打底料現場手作、零添加、過4小時丟棄的手作奶茶。2022年在南京開出首店至今,小金金手作已經跑出68家門店。
水果茶品牌百分茶今年推出新品牌「拾柴手作」,全國首店開在蘇州熱鬧的觀前街商圈,把制作過程搬到店門口,呈現熱氣蒸騰的煙火氣,開業即火。
還有誕生于長沙的「茶姥姥手作」、廣州的「鄧氏阿嬤手作」等等,手作奶茶的隊伍正在不斷壯大。從市場反映來看,這些手作奶茶店總能吸引消費者的目光,收獲不錯的業績表現。
為何手作受追捧?
為什么手作奶茶能夠吸引如今的消費群體?我們透過上述品牌的共性或許能夠找到原因。
在“手作”概念之下,品牌們無不強調原材料的優質健康以及純手工現制的高品質出品模式。相比于傳統奶茶店的標準化出品、走量為主的盈利模式,手作奶茶店似乎更能滿足健康趨勢下消費者對新鮮和品質的追求。
尤其是不少手作奶茶品牌還會從產品、空間、場景等方面來強化“手作”概念的消費儀式感,讓消費者在快節奏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煙火氣。
例如,產品方面,都可手作的產品菜單,從古代“稷、柰、極、眷、璞、蜜”中擷取靈感,結合主要原料劃分出了多個手作產品系列。小金金手作則通過手作小方(固態鮮奶)形成獨特的品牌標識。
在門店空間上,手作奶茶品牌門店往往會選擇木色作為主色調,配合軟裝凸顯原始和樸素的氛圍感。當然,大面積明檔廚房也是“手作”的重要表現窗口。
阿嬤手作的門店接設置專門的“熬煮區”,“阿嬤”們會在現場熬制原料。阿嬤手作還開設了一些主題概念店,如可以作為兒童手作學堂的「阿嬤手作·學堂」,搬來了中古家具的「阿嬤手作·珍藏」,將零售、體驗、餐飲融于一體的「阿嬤手作」全國首家體驗集合店等,讓大眾與手作、自然的鏈接更為緊密。
拾柴手作也將后廚前置,將命名為“拾柴站”的火爐造型的半開放式操作區作為門面,讓人們可以近距離看到手作細節。此外,拾柴手作還把東北的有機糯米、現熬的土鳳梨醬等原料作為贈送周邊,進一步向消費者傳遞出自然、樸素之感。
盡管手作奶茶正在不斷撬動新的流量,但從總體來看,現有品牌的體量都不算太大。那么手作到底能不能作為賽道內卷下的新出路呢?
從多數品牌的做法來看,“手作”只是一種制作方式,是品牌差異化競爭的營銷賣點。手作模式能夠通過優質食材與感官加成,拉升產品的價值感,這也是消費者愿意持續的復購的關鍵所在。
但同時,手作模式還是面臨許多挑戰,包括出品穩定性、人力需求、運營效率等等,這也導致手作奶茶品牌的標準化與快速規模化道路行進速度相對較慢。
另外,與傳統奶茶相比,手作奶茶的“大單品”趨于一致,這一賽道面臨產品同質化、創新力不足的問題,而且基于各種成本產品定價偏高,消費者的接受度也在制衡著品牌規模的擴張。
總的來說,現階段自帶“新鮮”“現制”標簽的手作飲品,算得上是稀缺產品,仍能夠吸引一波關注與流量,對于小品牌來說確實是一個不錯的突破點。
但從長遠來看,新茶飲的標準化、智能化無法逆轉,但這并不是唯一趨勢。手作背后的消費需求依然存在,手作茶飲品牌若要成長為全國性品牌,還是需要不斷深挖競爭壁壘,豐富“手作”這一內涵,形成獨有的秘方,才能有更多持續發展的生機。
本文轉載自贏商網,作者:W
圖片:來自各大品牌官方渠道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