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119城2797家餐廳上榜 大眾點評2024年“必吃榜”正式揭曉

紅餐編輯部 · 2024-06-28 10:56:00 來源:紅餐網

“百城千味,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6月27日,大眾點評2024年“必吃榜”在北京正式揭曉,119座城市及地區2797家餐廳上榜。此次“必吃榜”發榜城市首次破百,商戶數、城市數均達歷年新高,上海、北京、成都、重慶、廣州為上榜餐廳數TOP5城市。

跟隨大眾探尋美食的腳步,今年榜單“發現感”較往年顯著提升。新增58座城市發榜,其中近半數為“味蕾游”熱門城市,覆蓋更多周邊區縣地區;更多地道小店、傳統老店出現在榜單上,近半數為城市特色商戶。2024年“必吃榜”不僅成為“小商戶的大舞臺”“餐飲行業風向標”,更是彰顯各地飲食特色、人文底蘊的“城市美食名片”,將進一步激活消費、助力實體發展。

▲ 大眾點評2024年“必吃榜”,8億人吃出來的好味道。(攝影:陳怡)

發現更多美食目的地,58座城市新發榜

深度旅游時代來臨,“美食目的地化”成為趨勢。八歲的“必吃榜”在“好吃、不貴、體驗佳”的基礎上,跟隨8億用戶的腳步,發現更多美食目的地——今年“必吃榜”新增58座美食城市,一眾既堅守餐飲初心、極具本地特色,又能彰顯城市文化的美食商戶上榜。

▲ 美團高級副總裁張川發言。(攝影:陳怡)

在今年新發榜城市廣東清遠,距離市中心50多公里的翔仔農家菜·新鮮無花果浸雞店,是廣東人心中典型的“山卡拉農莊”。據凌老板介紹,自家走地雞用的是清遠雞1號苗,養在5公里外的村子里,由73歲老父親親手照料,真正堅持了“雞要現抓魚要現殺”的地道吃法,為全國食客還原最自然的老廣味道。

美食是城市的底色。江蘇鹽城的20年老店米腸湯飯,則用一碗每日現熬12小時的豬骨濃湯,與這座城市共生共榮。“2004年,鹽城剛開始有韓企入駐,我們帶著朝鮮族傳統手藝從長春過來創業。”朝鮮族人張老板介紹。現如今,鹽城快速發展,還成了“味蕾游”寶藏目的地。“現在國內游客越來越多,都是奔著鹽城韓料正宗來的。”

阿拉伯籍老板穆罕奈德在義烏的BEYTIRESTAURANT貝迪餐廳,也在今年登上了金華“必吃榜”。 “店里現在有‘八國廚師’,總共300多道菜,涵蓋近20國口味。”貝迪介紹。近年來義烏旅游爆火,中國游客越來越多,店里土耳其烤肉等招牌菜深受歡迎。

此外,今年“必吃榜”還拓展到成都青城山風景區、重慶巫山縣等區縣地區。新上榜商戶——山下人家·土砂鍋臘排館就是一家開在成都青城山風景區的農家土菜館。本地人彭老板介紹,招牌菜“土砂鍋臘排”的原料是自家新鮮腌制的青城山特色臘肉,用宜賓非物質文化遺產高縣土火鍋慢煨兩小時而成,“想把小店做成‘臘肉體驗館’,弘揚家鄉美食文化。”

“味蕾游”爆紅的2023年,不少游客為了一道菜,奔赴一座城。大眾點評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必吃榜”榜單異地用戶占比達到42%。景德鎮的瓷泥煨雞、延邊的朝鮮參雞湯、襄陽的黃酒配牛肉面......一張更為豐富全面的美食榜單,進一步成為消費者心中的“美食之旅向導”。

更多地道餐廳上榜,小店也有大舞臺

一份“8億人吃出來”的美食榜單,代表了一座城市餐飲消費的真實底色。“過去一年,用戶更多用‘地道風味’‘鍋氣十足’稱贊餐廳口味超出預期,也會用‘價格不過百’‘食材新鮮’來評價餐廳體驗超出預期。” 大眾點評必吃榜負責人張雪嬌在大眾點評“必吃榜”發布暨頒獎盛典上提到。

“創新不忘本 傳承不守舊。”基于餐飲消費的新趨勢,更多堅持新鮮食材、煙火氣十足的地道餐館出現在榜單上。2797家上榜商戶中,近半數為城市特色商戶,煙火小店占比達46%,小吃商戶超過500家。

在廣東深圳的蛇口市場門口,潮汕人葉向家憑借著父輩傳授的裹粽手藝,從推車擺攤開始,將20年老店—嘉華小吃店做上了“必吃榜”。粽子熱氣騰騰地出鍋,店門外擠滿了排隊的本地市民、外地游客。“所有粽子店內現包,高峰期4個‘粽子工’從早到晚忙不停,一天賣出好幾千個。”葉向家介紹。“開在菜市場邊,透著老蛇口獨特生活氣息的市井老店。”有大眾點評用戶評價。

城市另一頭深圳龍崗區,新上榜餐廳——昌記豬腳飯店里,黃老板正滿頭大汗地為客人切制燒臘和豬腳。一家三四十平的街邊小店,日日用份量十足的地道潮汕豬腳飯,撫慰城市打拼者的心。“一份20元,從未漲過價。生意也沒想過要做大,就想認真把這家店做好,照顧好每位食客,發揚潮汕的美食傳統和精神。”黃老板說道。

堅持每日現做豆花的重慶龔大娃豆花面,上海 “酒樓水平”的粵菜小檔匠心小廚,老板娘親力親為的成都歆瑞源油鹵串串、凌晨三點開始忙活的武漢老通城豆皮大王......“小店也有大舞臺”,2024年“必吃榜”榜單上有近1300家街頭巷尾的地道小館,成為本地人推薦、外地人種草的美食之選。

堅持榜單公信力,“城市美食名片”成本地消費動能

必吃榜走過這8年,始終有三個堅持:第一個是堅持“萬里挑一”;第二是堅持基于當年用戶的真實評價評選;第三則是堅持無人為提名,做真正“由8億用戶吃出來”的榜單。

▲ 大眾點評必吃榜負責人張雪嬌發言。(攝影:陳怡)

以本屆“必吃榜”為例,用戶尋味目的地朝多樣化發展,2023年平臺用戶評價規模增長超200%,帶領榜單走到了58座新發城市及地區。在“好吃、不貴、體驗佳”基礎上, 2024年“必吃榜“基于上億條評價數據,從千萬商戶中遴選出2797家餐廳,其中非合作商戶占比近20%。

“得知入圍時非常驚喜,因為店里從來不做線上團購,這讓我們意識到‘榜單的公信力’。”深圳嘉華小吃(蛇口市場店)的葉老板表示。“第一次上榜時,我們沒跟美團合作,獎牌寄來了才知道。這既是榮譽更是鞭策,要不斷提升才能不辜負消費者。”重慶樂山鮮知味缽缽雞的曾老板也分享了心路歷程。

一份有公信力的榜單,消費者愛看,商戶自然迎來好生意。“必吃榜”正在通過線上流量扶持、數字化經營指導等措施,助力商戶與平臺共同成長。數據顯示,2023年發榜后,上榜商戶線上流量同比增幅近50%,首屆“必吃節”拉動商戶交易規模同比增長超80%。“去年上榜之后,甚至有從寧波過來的游客,我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啊增今牛·潮汕牛肉店的李老板表示。

承載著真實餐飲消費趨勢的“必吃榜”,更是推動餐飲行業發展的“行業風向標”。北平三兄弟梁總表示,2017年門店首上“必吃榜”時,鮮肉原材料供應鏈發展尚不成熟。“上榜后,同賽道商戶互相學習,以鮮肉作為原材料的商家更多了,倒推鮮肉供應鏈的發展,榜單起到了推動行業進步的作用。”

“必吃榜”一頭連著消費者,一頭連著餐飲商戶。隨著榜單“發現感”的提升,用戶“味蕾游”出行熱情、消費活力被進一步激發,“城市美食名片”進一步成為本地消費的新動能。據了解,7月,大眾點評還將投入上億級營銷資源,舉辦第二屆必吃節,跑出助力餐飲發展、本地消費的新速度。

“美食是城市最好的名片。每一座城市的發展和美食的發展,非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美團高級副總裁張川表示,必吃榜、必吃節的責任,是讓更多市井長巷的地道美味,和更多消費者聯系在一起,長久傳承下去。

(作者:紅餐編輯部)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