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消費4大“怪現象”,背后是遮不住的消費降級
紅餐編輯部 · 2024-05-08 08:41:46 來源:紅餐網
五一的“反常”現象,再次印證了一個殘酷的事實——消費意愿在下降、消費能力在下滑,主力消費群體越來越精打細算。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李金枝,簡煜昊;編輯:洪君。
這個“五一”,消費市場出現了不少反常的現象。
比如,今年五一旅游出行的人數再創新高,達2.95億人次,據粗略測算,人均消費額約為565.7元,相比2019年五一的人均消費金額(603.4元)下滑了不少。出行人數增加了,但是大家的消費意愿卻在下降。
除此之外,還有:
縣城旅游增速跑贏大都市,反向旅游“爆火”;
結婚的人數斷崖式下跌,婚宴市場遭遇“滑鐵盧”;
一批性價比餐廳、小眾特色餐廳被年輕人追捧
……
這些“反常”的現象,再次印證了一個殘酷的事實——消費意愿在下降、消費能力在下滑,主力消費群體越來越精打細算了。
下面,我們展開來看看幾個比較典型的現象,透過現象看本質。
反向旅游“爆火”
縣城餐飲迎來少見的客流高峰
今年五一,“反向旅游”爆火。以往大家都搶著去北上廣、成都、重慶等熱門城市旅游,今年五一更多人走向了縣城,不少縣城迎來旅游高峰,旅游訂單增速甚至跑贏了大都市。
攜程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從旅游訂單同比增速上看,一二線城市小于三四線城市,三四線城市小于縣域市場。五一假期首日,縣域地區的酒店同比增長64%、門票訂單同比增長超200%。其中安吉、桐廬、都江堰、陽朔、彌勒、義烏、婺源等熱門縣域旅游目的地,旅游訂單量平均增長36%。
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在一二線旅游熱門城市,住宿、餐飲等費用都不低,相比之下,不少小縣城擁有獨特的民俗文化和景點,消費較低,人流也相對較少,去縣域市場來一場輕輕松松的吃喝之旅,更具性價比和松弛感。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反向旅游”流行,直接帶火了縣域餐飲市場,不少縣城餐飲都迎來了少見的客流高峰。在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的分享印證了縣城餐飲的火爆。
以縣級市延吉為例,在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的分享了當地餐飲的火爆。網友“星圓”表示,延吉的網紅炸雞店正談炸雞,排隊2個多小時沒吃上;而另一家金利串店,飯店前一個多小時打電話預訂,到店排隊的人依舊非常多,等了一個多小時才進店。
再比如浙江縣城安吉,據安吉發布報道,五一期間,安吉溪龍鄉黃杜村部分茶館營業額日均差不多一萬左右,當地一家名為“一片葉子”的茶飲店從5月1日-3日,每天出杯在四千杯左右。
結婚人數斷崖式下跌
婚宴市場遭遇“滑鐵盧”
五一、十一兩個小長假歷來是結婚辦酒席的高峰期,相應地,承接婚宴的飯店、酒店生意也會十分火爆。但今年五一,結婚人數迎來斷崖式下跌,意外成為了婚禮淡季。
不少婚慶公司節前就開始降價搶單,但即便如此,在結婚人數大盤下滑的背景下,婚禮生意依然遇冷。
有婚慶業內人士向自媒體“定焦”爆料稱,今年5月,其所在公司在全國范圍內接了1166場婚禮,同比下降25.78%;其中,五一期間(5月1日~5日)接了530場,同比下降28.37%。
婚禮數量的減少,直接影響到婚宴市場,不少有婚宴業務的餐廳、酒樓直言生意比往年淡了。
據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報道,不同于往年“一席難求”情況,今年五一假期,濟南多家酒店的婚宴預訂數量都有所下降。濟南羅芙威宮宴會酒店市場總監張薇介紹,往年五一假期,酒店可以接待50-60場婚宴,而今年該酒店僅僅接待了11-12場婚宴,相較往年下降了大約70%。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結婚的人數為什么少了?婚宴市場為何下滑?
據傳,2024年是民間所說的“寡婦年”,依照習俗,有“寡婦年”慎結婚的講究。有介意的“新人”,往往會選擇提前或者延后一年(2025年)再舉辦婚禮。
當然,這樣一套略顯“迷信”的說法并不足以勸退所有年輕人。
婚慶以及婚宴市場的降溫,跟消費降級也有關系。
結婚的主要群體95、00后,不少新人對婚禮的預算下降,對婚禮的要求變高。很多新人更傾向于“三無婚禮”、“極簡婚禮”等新型婚禮方式,甚至是不辦婚宴,把費用省下來夫妻二人去“旅行結婚”,對婚禮、婚宴的消費需求自然也就大幅減少了。
有酒店工作人員也向紅餐網感慨稱:“現在的新人已不再追求大排筵席,轉而追求小型化、經濟化婚禮形式,酒店不少婚宴酒席從過去的10-20桌降至只有7-8桌。”
年輕人連結婚都變“摳”了,這樣的消費趨勢短期內不會改變,接下來,婚宴市場大概率還會靜悄悄一段時間。
“蒼蠅館子”排長隊
一批性價比、特色餐廳受追捧
五一期間,武漢的趙師傅油餅包燒賣、桂萍牛雜等小店人氣爆棚,排隊不斷。
在貴陽,絲戀絲娃娃、怪嚕范·老貴陽街頭名小吃、貴陽新大新豆米火鍋等當地特色餐飲,排隊的等待時長基本都在1小時左右。
在成都,老馬扎市井小火鍋、幸福小串·地攤小爐子、三娃小吃等當地知名的“蒼蠅館子”生意爆火。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與往年相比,今年五一各地消費者追捧的餐飲店也發生了變化,一批兼具特色、質價比以及煙火氣的蒼蠅館子、餐飲小店成為年輕人的新選擇。
年輕一代在“窮游”“窮逛”的同時,也選擇扎進煙火氣中,相中更有質價比、有好味道、有口碑的小店、品質店。而這也帶火了一個新詞——反向消費。
“反向消費”,簡單點說,就是消費者不再盲目追求品牌與奢侈品,反而更加注重質價比、消費體驗、產品或服務的實用性和耐用性。
像五一這樣的節假日,社交仍然是餐飲消費的“剛需”,但不同于以往大吃大喝的聚會、宴請,眼下的消費者更享受與家人朋友小范圍聚會,在滿足社交娛樂需求的同時,控制消費支出。
除了主打質價比的餐廳成為新寵外,年輕人的“反向消費”還體現在連鎖餐飲下降的客單價上。
中國飯店協會對百家餐飲住宿企業的調研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間,28%的受調查餐飲企業總營業額高于去年同期,92%的受調查餐飲企業的平均客單價沒有去年同期高。
小結
除了上述的幾個怪現象,五一期間的其他熱門現象也反映了主力消費群體消費意愿的下降以及消費能力的下滑。比如,主打性價比的天水麻辣燙、淄博燒烤生意依然火爆;北上廣深、成都、重慶、長沙等熱門旅游城市,街上雖然人山人海,很多人卻不進店消費,大批餐飲店面臨“有人流沒客流”的窘況。
可以預見的是,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這樣的消費現狀仍將持續。對餐飲市場而言,或許會讓本就激烈的競爭更加殘酷。
這個五一,各位餐飲人感受到的真實情況如何?
歡迎留言與我們討論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