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幾十元一個的面包,寧可扔掉也不打折?網友:難怪越賣越貴!

· 2024-03-04 14:53:02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幾十元一塊的面包,上百元一份的吐司,幾百元一個的蛋糕……近年來,有關面包和糕點價格昂貴的話題,多次登上熱搜。

與此同時,有的烘焙門店一天丟棄的面包能裝滿一麻袋,有的報損率超過50%。面包店的浪費現象有多嚴重?近日,相關話題再次沖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ibicM5Axn4GiagMsnH84SKzcoBHYITEIGLGfIySsPjt4nl1EUD92XibTIW3seqaXoL5F5Dd94krLPyq22dJia3y152g.png

記者近期在一些烘焙門店蹲點發現,部分商家采取高定價、大包裝、填滿貨架等營銷方式,導致報損率畸高,浪費嚴重。

有門店未售出面包直接丟棄

“平時每天能丟一麻袋”

“每天晚上10點后都要把這么多精心制作的面包扔掉,太令人痛心了!”西部某城市一家面包店店員說,他負責清點打包當日未售出的面包,裝入黑袋中丟棄。這些面包將進入濕垃圾處理廠。店員表示,周一到周四每天丟棄的面包能裝滿一麻袋,周五到周日每天也能裝半麻袋。

類似景象并非個例。晚上9點左右,該市一家大型超市的中式面點銷售區剩余的各色饅頭、面包擺滿貨架。與記者中午看到的面點數量相比,還剩余近半。“如果第二天中午打折還未賣出,這些面點只能被報損。”店員說。

貴陽市消費者文女士平常喜歡吃面包,有時候晚上去買面包碰到門店把大量沒賣完的面包扔掉,覺得很可惜。“一邊是價格昂貴,一邊是大量浪費,難道就沒有平衡的辦法嗎?”她說。

“烘焙產品的生命線最短只有4小時,時間一過口感就會出現變化。超過24小時就有過期風險。”貴陽某食品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唐云谷告訴記者,如何處理沒賣掉的產品,是一大難題。

“報損分為兩種,一類是回廠再利用,例如我們會和養殖企業合作,將賣不掉的產品轉化為飼料;另一種是悄悄扔掉。”唐云谷說。

多家烘焙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每日5%至10%的余量意味著報損率處于健康區間。記者近期在西部某省會城市20家烘焙面點門店走訪發現,有過半門店產品報損率超過10%的行業平均水平。

上海某餐飲減損團隊負責人近期探訪10家面包店,結果發現,打烊前半小時,有上千個面包被丟掉,有門店報損率甚至超過50%。

寧愿丟掉也不打折?

業內:品牌溢價高,報損高也“虧不了”

業內人士認為,對未售出的面包進行報損和處理是行業慣例,但一些忽視社會效益的商業策略加劇了烘焙行業浪費。

盲目追求包裝“大”、貨架“滿”。部分大型商超的面包僅推出大包裝兜售,幾乎不提供小分量的選項,普通消費者難以在保質期內全部食用完。

一些商超和烘焙門店追求貨架擺滿帶來的視覺沖擊感。“種類要齊全、櫥窗要擺得滿滿當當,才會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客人如果一看櫥窗空空的,覺得沒剩什么東西會轉頭就走。”一家大型連鎖商超的運營負責人說。

另外一家面包店店員表示,“面包烘焙過程中,還有一些形狀不太好看、做得稍小了、烤得稍焦了的殘次品,這些不好出售,也只好一扔了之。”

品牌溢價高,所以報損高也“虧不了”。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烘焙行業是傳統高溢價行業,即使加上損耗浪費的部分,毛利率仍然有較大空間。

“為了宣傳所謂‘極致’的品牌形象,很多連鎖烘焙企業寧可將賣不出去的產品扔掉,也不愿打折促銷減少浪費。”某烘焙企業負責人徐先生說。

一家面包店店員坦言,如果對剩余產品打折出售,折扣太大的話,可能會影響到面包的正常銷售,有些顧客可能會故意等到打折后再來購買。 

關于減少食品浪費,他們這樣建議

對此,有網友表示:“難怪面包越賣越貴!”

GWRENS6TxLj5ZqPEfgY2dCyvUFtBloyduwvp26RLZZvORq2icyZsP4YfYxXWiaXZgnUe58cribQAibahCy78aG6bcA.jpg

有網友針對浪費現象提出建議:“白天原價,晚上打折出售”、“買一贈一”等。

GWRENS6TxLj5ZqPEfgY2dCyvUFtBloyd084pYU6HmwFLsiaJHCh2mmB8ZBcNGAkJoAY3T565IRHiciaPEaybtj2xw.jpgGWRENS6TxLj5ZqPEfgY2dCyvUFtBloydINicSUny8icnfOty8Kl57pdDb3fe1lSb2rgBicryLAGkBRFfKqJsD1wJQ.jpgGWRENS6TxLj5ZqPEfgY2dCyvUFtBloyddXRWRXzQcGeDe5CtrRnlV1ufmKSEicomv5ib7hmAj51FI5UGxk6ytcrg.jpg

全國工商聯烘焙業公會常務副秘書長單志明建議,可鼓勵大型商超、烘焙企業等做好市場調研、前端數據分析等,有針對性生產、銷售,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當前烘焙行業在物流、零售系統建設和保鮮技術等方面還相對薄弱,無形中增加了報損產品的回收成本。業內專家認為,應鼓勵烘焙企業針對相關環節投入研發,改進技術,以利于企業回收報損產品。

唐云谷說,公司目前采用盲盒五折銷售的方式處理當天的報損產品。“通過測算各款產品的銷量,預選出還有銷售潛力的產品,科學組合不同價位的產品放入盲盒保證成本和利潤平衡。通過這樣的方式,每家店的報損率能減少兩個百分點。”

維護產品品質,不能成為浪費的借口。北京某面包店店員建議,店方可將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殘次品、沒賣完的食品作為免費福利發放給員工,進行內部“消化”。 

央媒評論:

別讓浪費成為面包店的“顯眼包”

針對此事,人民網發表評論:烘焙門店內,溢價與浪費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產品的售價越高,報損率越高;而報損率居高不下,又反過來刺激售價水漲船高。即使如此,店家寧愿丟棄賣不出去的產品,也不愿意打折出售,估計是擔心打折會影響正常銷售,甚至拉低店家的“品味”。

依照反食品浪費法,食品生產經營者在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嚴重浪費食品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商務等部門可以對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問題的關鍵在于,什么樣的行為屬于“嚴重浪費食品”,目前仍缺乏明確的標準。更何況,報損率由商家自行統計,即使明確了相關標準,也難能有商家愿意“自證其罪”。

消除烘焙門店內的食品浪費,需要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嚴格落實反食品浪費法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更需要幫助企業轉變經營觀念,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一方面,可以通過精準的市場調研和數據分析來預測消費需求,從而避免盲目生產和過度生產;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技術升級延長產品保質期,從而減少產品損耗。除此之外,還可以探索新的銷售渠道或處理方式,為回收利用剩余產品提供更加穩妥的方案。

對于烘焙門店來說,維護商品溢價是為了打造品牌形象,但建立在浪費基礎上的溢價往往適得其反——當浪費成為企業的“顯眼包”,展示給公眾的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品牌形象?在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內,“薄利多銷”不僅是創造企業效益的法寶,也是彰顯企業責任、維護品牌形象的不二之選。

 

本文轉載自每日經濟新聞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