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恢復,無“報復”的旅游餐飲,為生存大打價格戰?
紅餐編輯部 · 2023-12-27 08:43:02 來源:紅餐網
今年國內旅游出行人數屢創高峰。與之相對應的旅游餐飲商家也實現恢復,但終究是沒迎來“報復性”消費。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李金枝;編輯:方圓。
2023年,文旅復蘇,迎來了久違的出行高峰。
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今年前三季度,國內旅游總人次36.74億,比上年同期增加15.80億,同比增長75.5%。今年五一、國慶等長假,國內出行人數、實現創收均同比2019年有所增長。
伴隨著人潮涌動,全聚德、金陵飯店等多家涉及旅游餐飲消費的上市公司,也結束了虧損,多地旅游餐飲商家迎來了期盼已久的復蘇。
但這并非市場全貌,一批餐飲商家迎來消費小高峰的同時,也有不少門店的生意仍舊冷冷清清。
火熱:36.74億人次出游,
多家餐企結束虧損
大量人員的流動,帶動了各地的消費回暖,旅游餐飲行業景氣度也明顯提升。旅游餐飲相關的上市公司業績便是直觀證明。
全聚德結束了長達三年的虧損。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聚德實現營收10.9億元,同比增長93.15%;凈利潤為7174.64萬元,同比增長140.90%。
今年以來,全聚德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實現盈利,原因指向餐飲消費需求大幅釋放,餐飲市場明顯回升。
全聚德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7月,全聚德北京王府井門店銷售數據排名第一,這得益于旅游旺季帶來的游客用餐高峰。且今年6月和7月全聚德的營收數據均超過2019年同期。
△圖片來源:全聚德官網
金陵飯店也在今年實現營收、凈利雙增。財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金陵飯店實現營收13.53億元,同比增長27.09%;凈利潤為5528.87萬元,同比增長83.37%。業績向好主要受益于旅游市場回暖,餐飲、住宿等消費需求增長。
西安飲食同樣如此。三季報顯示,西安飲食主營收入5.86億元,同比上升54.45%。洛陽餐旅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5.23億元,同比增長87.3%。2家企業都將營收增長歸因于,餐飲市場回暖,客流量大幅增加。
頭部連鎖餐飲品牌們也感受到了旅游熱帶來的消費回暖。
肥肥蝦莊張陽在第三屆中國餐飲品牌節上表示,從今年3月16日試營業到10月,位于武漢江漢路的肥肥蝦莊黃鶴樓聯名店,每天排隊2小時。五一、國慶高峰期,門店線上線下排隊量達到2400多號。
△圖片來源:肥肥蝦莊
奈雪的茶也表示,其在景區的門店今年銷量大幅增長。僅國慶期間,奈雪的茶在杭州、深圳、廣州、西安等多地的景區店銷量實現6倍增長。
熱鬧的不僅連鎖餐飲企業。
網友“juju”分享,9月她在江西景德鎮瑤里古鎮開了一家咖啡店,目前已經回本且開始盈利了。juju表示,開業后經歷了假期前的低谷期,國慶假期高峰期以及節后的平穩期,雖然只有2個月的時間,但門店的營收突破10萬了。
常德桃花源附近一農家菜館老板也明顯感受到,今年游客多了,店里生意也好起來了,日營業額能做到3000元-4000元,像國慶這樣的高峰期,日營業額能到6000元左右。
冷清:有人流沒客流,
今年掙的錢還沒去年虧得多
然而,旅游餐飲的生意火爆并非全貌,有商家表示,今年客流確實有明顯增長,但不及預期;也有商家分享,街上游客確實多,店里生意卻冷冷清清。
成都一位餐飲老板表示,自己的門店主要做旅游生意,五一、國慶小長假,還有寒暑假等,都是每年的旺季。
根據這位老板的說法,相比去年,今年門店生意增長了80%,但和2019年相比,平均每月營收甚至還有小幅下滑。
△圖片來源:肥肥蝦莊
部分旅游餐飲上市公司則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財報顯示,洛陽餐旅上半年凈虧損 55.2萬元;而西安飲食今年前三季度凈虧損6533.48萬元。
洛陽餐旅稱,期內營業收入大增,但由于費用也相應增加,導致虧損。
今年多個假期出行高峰,北京都人山人海。文旅部數據顯示,國慶節期間北京接待游客1187.9萬人次,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21.9%。
但北京一火鍋店老板表示,店里國慶期間的日營收還不如暑期高峰。“國慶就前4天生意好,一天營業額3000-5000元,剩下的日子房租都掙不來。這個月每日營收就500元左右。”
“我們今年國慶期間的營業額是去年同期的70%。”同在北京的一飯館老板也表示,春節期間生意最好,之后的暑期、國慶等旅游旺季,卻不太穩定,時好時壞。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熱門旅游目的地大理,一位提供“民宿+餐飲”的老板表示,他與不少同行交流發現,今年旅游旺季,喜洲古鎮、雙廊古鎮、大理古城等景區,停車場都是滿的,游客也很多,但店里沒什么客人。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大理接待游客8753萬人次。
他所在的才村,距大理古城僅3公里左右,同是旅游小鎮,卻沒什么生意。“不是完全沒客人,是太少了,一些餐廳長假都沒坐滿。”
西安灑金街一小吃店,從今年5月開始,已經連虧6個月了。據店主分享,他的店在小吃街入口附近,每天往來客流大,日營業額卻只有幾百元,每個月虧損近萬元。
廣西桂林一火鍋店老板今年生意一直不溫不火,他的門店位于當地人流比較大的商業街附近,每個月的利潤在4000元左右。以為國慶能等來收入增長,沒想到整個假期營業額還不到5000元。國慶之后,街上人流少了,生意就更差了。
在重慶仙女山景區開家常飯館的瑞琪(化名)也感嘆,今年仙女山游客不少,但她店里客人卻一直不多。“原本想著仙女山游客多,生意應該不錯,但直到11月淡季,都沒什么游客主動進店。”
△圖片來源:小紅書截圖
成都錦里古街做川菜的一位老板也表示,今年大多數餐飲商家掙的還沒去年虧得多,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3年前的狀態。
為獲客大打價格戰?
總的來看,今年的旅游餐飲市場迎來了復蘇,但并沒有出現“報復性”消費。
文旅部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國內旅游總人次36.74億,同比增長75.5%。居民國內出游總花費3.69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97萬億元,增長114.4%。
其中,五一國內出游2.74億人次,收入1480.56億元,平均每人次消費約540元,而2019年同期則約為645元。
中秋國慶雙節假期,國內旅游出游人數8.26億人次,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4.1%;實現國內旅游收入7534.3億元,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1.5%。
這也意味著,盡管旅游出行人數、創收規模較2019年已經有了明顯恢復,但人均消費卻出現了下滑。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這一方面,與當下整體更加“理性、務實”的消費環境有關,不少人傾向于低成本的出游。一些游客更是選擇直接躺在酒店點外賣,而不是打卡當地網紅餐廳或在旅游景區用餐。
羊城晚報報道,五一假期,熱門旅游目的地廣深,近一周的酒店外賣訂單量相較2019年同期增長近30%。
美團外賣數據顯示,國慶長假期間,廣州、北京、上海等多個熱門旅游城市,外賣訂單火爆,從訂單目的地看,送往酒店的訂單同比增長 40%。
95后、愛好自由行的小吳就是旅游期間在酒店點外賣的代表,小吳直言,旅游去飯店吃,人多排隊時間長,而且一不小心就會被“宰”。在酒店直接點外賣,方便又省錢。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同時,新涌進的商家也加劇了生意的分流。
長沙太平街附近做本地特色小吃的一位商家發現,今年其門店所在街道多了三四家同行。雖然街上的游客多了,但消費者往往只會選其中一家嘗鮮,自己店的生意并沒有期待中那么好。
上述大理民宿老板表示,他所在的古鎮,走幾步就有一家餐廳,同類型的店甚至挨著門開。“僧多粥少,客人的選擇多了,提供有‘性價比’的產品是需要商家攻克的難題。”
紅餐網注意到,為了獲客,旅游餐飲也開始搞促銷,拼低價。
今年8月,江蘇南通狼山景區內多了一家9.9元咖啡館,店主表示,因為價格實惠,開業后生意一直不錯,每天能賣出200-300杯。
△圖片來源:小紅書截圖
10月,網友“嗔”驚嘆道,自己在上海迪士尼的巴波薩燒烤餐廳吃了一頓人均43元的正餐,據了解,該套餐原價384元,用了團購券以后,4個人只花了171元。
國慶期間,河洛陽老君山景區推出“1元午餐”,據映象新聞報道,1元午餐異常火爆,8天假期共售出23527份,收入超出預期。
2023年已經接近尾聲,旅游餐飲市場回暖背后,餐飲商家的緊迫感從未消失。眼下,多地旅游進入淡季,距離春節假期到來還有1個多月。歲末年關,有多少餐飲門店能捱過寒冬,等來春暖花開呢?
今年,你感受到旅游餐飲的真實情況如何?
歡迎留言分享。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