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污水風波70多天后,“平價日料標桿”改定位、降客單,成功突圍
紅餐編輯部 · 2023-11-07 08:45:11 來源:紅餐網
核污水排海事件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一度面臨生死劫的日料店到底怎樣了?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王秀清;編輯:方圓。
10月末一個工作日的晚上,小圓(化名)在送走晚高峰的顧客后終于得以坐下休息,沒過一會兒,店里又來了兩位提著生日蛋糕的年輕女孩,“看來還有得忙”。
小圓是北京村上一屋亞洲菜融合小館(以下簡稱“村上一屋”)西單食寶街店的服務員。2個月前,和國內大多數日料店一樣,村上一屋也也受到了日本排放“核污水”的沖擊。
不過,村上一屋創始人何世元告訴紅餐網,目前門店客流已經恢復至核污染水排海前的狀態。
并非所有日料店老板都能像何世元這般從容。
北京某日料品牌負責人阿成(化名)透露,不少同行生意下滑嚴重,有的連鎖品牌甚至已經關閉數家門店!
廣州某日料店老板阿祖(化名)則告訴紅餐網,計劃把5家日料店全部改成糖水鋪,不做日料了!
在核污水排海影響下的日料賽道,有人營業額大幅下降、有人關店、有人換品類。
如今,核污水排海事件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一度面臨生死劫的日料店到底怎樣了?
核污水陰影下的日料店:
有人營業額腰斬、有人閉店離場
過去的70多天,日料店老板們的心情比坐過山車還刺激。
8月24日,日本核污染水正式開始排海。消費者的憤怒、恐慌情緒也迅速點燃,并很快轉移到日料門店上。
在這股情緒渲染下,越來越多日料店生意下滑。
8月24日晚上,廣州天河一家壽司店老板告訴紅餐網,其當天營業額比前一天下降了近三分之一!
另據鳳凰網報道,一位李姓日料店長說,最慘的一天店里一位顧客都沒有,照此下去,門店一年要賠掉180萬!
香港的日料市場也不容樂觀,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有日料店負責人表示,餐廳生意已逐步下跌至僅剩四五成,“比疫情期間還要差”。
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最終于還是掉下來了。
于是,每個人都開始努力求生,日料店們紛紛選擇公布食材來源。
在核污水排海當日、甚至更早前,不少日料店紛紛公布食材溯源,并聲明沒有來自日本的食材,比如村上一屋、元氣壽司、摩打食堂、半藏壽司等。
事實上,海關總署于8月24日公告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后,日料店就無法采購日本食材了。
因此,目前日料店的食材,只要是來自合法、正規渠道的,都是可以安全食用的。
此外,日料店的很多食材原本就不從日本進口。例如日料中知名度較高的三文魚刺身,食材大多來自挪威,而蒲燒鰻魚的鰻魚則主要來自廣東和福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鰻魚養殖、加工和出口國,根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日本每年新鮮鰻魚進口數量超7000噸,近八成來自中國大陸。
這意味著,眼下日料品類最大的挑戰并不是食材供應鏈,這也是部分日料店選擇繼續堅守這個賽道的底氣所在。
盡管如此,面對眼下的諸多不確定性,日料店想要突圍并不容易。
因此,一些經營者不得不放棄日料賽道,“實在沒辦法了!”
上文提及將日料店改為糖水鋪的阿祖則對紅餐網表示,“我們想了很多辦法都覺得無解,沒必要硬撐了。”
阿成也向紅餐網透露,北京、西安等地有不少店單店和加盟商都在計劃逃離日料賽道,或是打算轉手門店,又或是換品牌、換品類。
而除了閉店逃離,還有數萬日料經營者的無奈:接下來到底該怎么辦?
不到兩個月業績回升至90%
“平價日料標桿”靠融合菜成功轉身
在黑天鵝的陰影中,任何一個決定都有可能決定品牌的生與死,但對比止步不前,有餐飲品牌選擇勇敢去改變。
據紅餐網觀察,眼下有部分日料店選擇對產品進行改良、“去日本化”。
比如轉型為中式日料、中式壽司等,即使用日料烹飪手法,結合本土食材或本土調味等,打造出創新菜、融合菜。紅餐網觀察到,各類蓋飯、川味壽司等都是一些融合創新日料的代表。
其中,村上一屋的轉型引起了紅餐網注意。
這個曾被稱為“平價日料標桿”的品牌,也一度經歷了十多天的營業額下滑。但在管理團隊和一線員工上下一心的努力下,其客流已經恢復至核污水排海事件前,營業額也已恢復至90%。
那么,村上一屋到底做對了什么?
1、改定位!找到一條更穩、更好的發展道路
沒有人敢斷言,日料品類的下一步會如何發展。
要如何穿越迷霧、找到適合品牌繼續發展的模式,是很多日料經營者的當務之急。
問題在于,怎么轉?
或許不少北京的消費者已經留意到,村上一屋的店招增加了“亞洲菜融合小館”幾個字。紅餐網翻閱菜單發現,“亞洲菜融合小館”不僅僅是營銷動作——村上一屋的招牌菜包括了亞洲各國的特色料理。
對具備一定規模的連鎖品牌而言,改變幾個產品,背后的供應鏈、門店設計、餐廚人員等都要進行調整,更不用說村上一屋直接把品牌定位給改了。
要知道,村上一屋此前打造的“平價日料標桿”的品牌標簽已經深受當地消費者認可,做出這樣的決定和動作,需要更大的勇氣和更高的成本。
此外,村上一屋約80家門店,如何平衡調整帶來的成本波動,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但在村上一屋的管理團隊看來,村上一屋,不得不轉!
何世元告訴紅餐網,團隊很快就達成了共識,評估認為核污水排海對日料品類的影響或是長期的,于是在8月底就果斷換賽道。
此前村上一屋考慮將原本的“國民日料”直接調整為“國民料理”,但“村上一屋”四字又明顯具備日式風情,與“國民料理”存在沖突。
何世元同時觀察到,近兩年融合菜的勢頭越來越盛,最終,村上一屋將品牌重新定位為亞洲菜融合小館。
隨后,何世元和團隊著手調整菜單,將目前市場上受歡迎的亞洲菜融入到菜單中,比如東南亞的冬陰功、咖喱面包雞,韓式的部隊鍋等。
這并不是憑直覺做決定,村上一屋的決策速度雖快,但仍建立在準確的市場邏輯之上。
首先,這些菜品的大眾認知度較高,不需要再進行市場教育。
其次,考慮到壽喜鍋原本就是村上一屋招牌菜,后廚已經建立成熟的流程,增加其他“鍋”類產品只需要配備相關的原料、食材,大幅降低了后廚的調整成本。
最后,亞洲菜的菜系維度更廣闊,提升了品牌的抗風險能力,在遭遇類似核污水排海這樣的黑天鵝事件時,把負面影響降低最低。
2、降客單!覆蓋更多客群,提升復購率
從眼下的消費者越來越追求性價比的大環境來看,村上一屋過去走性價比的路線顯然走對了。
而如今,村上一屋要在性價比的提出上,進一步調低價格,做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餐館。
何世元表示,過去“村上一屋”的標簽是性價比,轉型融合菜后會繼續強化這一屬性,讓質價比成為村上一屋的競爭差異點。
從人均客單價上看,過去村上一屋的客單往往需要百元出頭。而如今,村上一屋要把客單降到70+元。
降價不降質。村上一屋堅持新鮮現做且價格不超百元的鍋物,搭配其他菜品為消費者提供一桌高質價比的好飯;同時,堅持“不滿意可退換”服務。
在高質價比的基礎上,亞洲菜融合小館的定位進一步強化了小聚場景,進而提升復購率。
何世元舉例,過去消費者只有想吃一頓高性價比的日料時,才選擇村上一屋。
如今,想吃東南亞菜、吃韓料都可以到村上一屋,甚至一頓飯能同時吃到不同國家的美味。這也幫助消費者降低了決策成本。
在國際青年名廚委導師郭曉東看來,這一打法是明智之舉。
他表示,近年來,無論以大單品為特色,還是做某一菜系的品牌,都在有意無意地融合其他菜系的食材、烹飪手法甚至產品,這樣可以匯聚更廣的客群,提高營收天花板。
“即使沒有核污水的影響,一個人一周頂多就吃兩到三頓日料。但亞洲菜融合小館提供了不同的選擇,可以組合不同口味偏好的消費者來提高復購”,郭曉東表示。
3、無人怯場!組織的韌性是策略落地的前提
再好的策略,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團隊,就無法落地。
而村上一屋的團隊在這次黑天鵝事件中,充分證明了自己的韌性。
據何世元透露,品牌轉型初期,內部就打了場攻堅戰。為了能快速轉型,團隊成員都在加班加點研發產品、培訓話術,工作非常辛苦。
在轉型策略落地后,何世元每天走訪一線門店,傾聽消費者和員工的反饋。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測試后,村上一屋新的品牌定位逐漸得到市場認可。
何世元介紹,目前門店的SKU有50+個,顧客點單頻率較高的菜品還是鍋物,這也證明了轉型的方向是對的。
此外,除了客流、營業額的恢復喜人,在10月中旬的直播活動中,村上一屋賣出了上百萬的銷售額。
與此同時,村上一屋的團隊經歷了轉型的磨練,沒有人選擇離開,組織力得到了提升。
結 語
對于接下來的規劃,何世元坦言,村上一屋將對產品進行持續打磨,進一步凸顯品牌的質價比屬性。與此同時,還將加速開店,計劃2026年門店突破300家。
日料品類不會消亡,消費需求或許會減少,但不會消失。同時,海關總署公布相關規定后,合規的進口食材安全性得到保障,消費者的恐慌情緒也隨之減低。
但在諸多現實因素的影響下,日料市場規模或許仍會有一定程度的縮減。賽道“變小”,想要突圍就變得更加困難。
村上一屋能在市場環境發生巨大變化時,果斷轉型,并將新的品牌定位快速落地,從曾經的平價日料標桿,到如今的高質價比融合菜小館,在一眾日料店依然迷茫時,首先亮起了燈火。
在紅餐網看來,村上一屋勇于轉型的勇氣固然值得欽佩,但更重要的是,要轉得對,才是對品牌、對員工和對消費者負責。
村上一屋除了把質價比做得更高、產品口味做得更豐富,把低頻的日料做成高頻消費的融合菜館的方式,無疑為行業的突圍提供了一個值得參考的方式。
接下來,日料賽道會如何變化,村上一屋又將迎來怎樣的發展,紅餐網將保持關注。
注:本文配圖由村上一屋·亞洲融合菜小館提供,紅餐網經授權使用;封面圖來源于村上一屋·亞洲融合菜小館。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