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大王”張核子要進軍預制菜行業?網友:能良心預制嗎?
紅餐編輯部 · 2023-09-25 18:18:26 來源:紅餐網
“核酸造假”事件還未完全平息,張核子又將目標瞄準了風口浪尖上的預制菜。
近期,有網友爆料稱,曾經的“核酸大王”張核子將進軍預制菜行業。隨后,多家官方媒體愈發密集跟進報道稱,張核子旗下新增農業公司,擬經營農業及預制菜相關業務。
△圖片來源:截圖自企查查
紅餐網通過“企查查”平臺查詢到,引起廣泛討論的“武漢核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5月22日,注冊資本500萬,法定代表人為廖磊。經營范圍涉及谷物種植,農業科學研究和試驗發展,農產品的生產、銷售、加工、運輸、貯藏,食用農產品初加工等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武漢核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由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100%全權控股,而后者的實際控制人正是張核子,也是該公司持股64.73%的大股東。
△圖片來源:截圖自中國商標網
但作為一個成立不到4個月的公司,武漢核子農業科技并沒有太多公開消息。紅餐網在“中國商標”官網查詢得知,今年8月7日,武漢核子農業科技注冊了兩個商標圖案。分別名為“圓形”和“九谷益圣”;國際分類均為“方便食品”,且商標狀態都在“注冊申請中”。
據財聯社報道,在“方便食品”經營范圍中,方便米飯、米粉、由米制成的凍干食品均可以被視為預制菜的一種。
簡言之,張核子有意通過“方便米飯”等品類,進軍預制菜行業。
那么,張核子為什么會看中預制菜行業?
據紅餐大數據顯示,2022年預制菜市場規模約為4306億元,同比增長8%;隨著餐飲連鎖化程度的提升,2023年全國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到4912億元;2026年預計市場規模將超10000億元。
△圖片來源:Midjourney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預制菜,政策端也在不斷釋放積極信號。《中國餐飲報告2023》顯示,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同時,從省級到地方政府紛紛出臺相關政策,將預制菜作為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預制菜的紅火,毋庸置疑。“預制菜是下一個新‘風口’”也入駐了各類財經新聞的顯著位置。所以張核子選擇切入預制菜行業,亦是無可厚非。
事實上,早在進軍預制菜行業前,張核子早就構建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據企查查顯示,張核子名下共有22家企業,有19家仍在續存狀態。行業涉及專業技術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研究和試驗發展、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醫藥制造業、房地產業、批發和零售業、紡織服裝、服飾業等。
但真正讓大家熟知張核子的,還是其核子基因集團。核子基因官網介紹稱,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集基因技術研發、市場應用于一體的高新科技型企業,榮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公司創立之初,主營業務是司法鑒定和天賦基因檢測,不過當時做的并不順利,這兩項業務都曾經違規被處罰,甚至被當時的湖南衛視打假。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核子基因迅速把全國核子基因實驗室增加核酸檢測業務。核子基因擴張最快的一年是2022年。企查查顯示,在這一年,核子基因相繼開設了16家醫學檢驗實驗室,注冊時間大多集中在近3個月。10月份更是一口氣開了8家。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彼時核子基因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2020年受疫情影響,體外檢測訂單大增,公司全年的營業收入翻了五倍左右,核酸檢測業務貢獻占了八成。
除此以外,據《南方周末》的報道,2020年3月到9月,核子公司基因公司核酸檢測業務的營業額達到4.5億元,逾100位合作代理商獲得的利潤超百萬。
2022年11月,因核酸檢測結果異常事件,張核子及其背后的核酸檢測帝國引發廣泛關注。
△圖片來源:截圖自蘭州市衛健委官網
據蘭州市衛健委官網報道,涉事的蘭州核子華曦實驗室工作人員誤將個別核酸檢測異常人員名單信息錄入陰性人員信息包中上傳至工作系統,使個別待轉運人員健康碼顯示核酸檢測陰性。蘭州市衛健委對此發布通報稱,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蘭州核子華曦實驗室予以嚴肅處理。
諷刺的是,張核子曾在公司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的文章中表示,“現在做基因檢測的公司俯拾即是,但是現今市場其實只有兩類公司,3%是靠譜的,97%都是不靠譜的”,“我只做3%”。
因為有前車之鑒,所以對于張核子要做預制菜,不少網友表示質疑。持反對意見的網友認為,“既然核酸這么大的事都能造假,預制菜就能指望他良心預制?”
除對張核子本人質疑外,近期關于“預制菜進校園”的話題引發公眾關注,不少人對“預制菜”的抵觸情緒達到高峰,部分預制菜企業亦深陷輿論風波之中。
但無論如何,當前預制菜行業廣闊前景公眾有目共睹,且張核子的預制菜企業下一步舉動尚未可知,不妨讓子彈飛一會。
(作者:紅餐網麥泳宜;編輯:李唐)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