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鴨肉冒充牛、羊肉,內蒙古大學食堂被罰款27萬元
紅餐編輯部 · 2023-09-11 17:39:30 來源:紅餐網
頻繁登上熱搜的牛羊肉引起了眾多網友們的關注。
據央廣網報道,內蒙古大學一食堂因用鴨肉冒充牛、羊肉,近日被市監局沒收違法所得16374元并處罰款27萬元。
圖片來源:玉泉區市場監督局
據悉,今年 6月20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群眾舉報,對內蒙古大學南校區東院食堂牛肉鴨肉進行取樣檢測。
檢測當天,內蒙古大學立即關閉涉事檔口并同步開展調查。調查后發現,該校南校區食堂服務外包餐飲企業有檔口在名為“酸湯肥牛”的砂鍋中混放牛肉和鴨肉,存在用鴨肉冒充牛羊肉售賣的情況。至查獲時,相關檔口使用鴨肉冒充牛肉或羊肉烹飪菜品的營業額收入共計16374元。
據了解,涉案餐飲企業和內蒙古大學屬承包關系,7月3日,內蒙古大學已經與其解除合同。然而,雖然二者屬于承包關系,但內蒙古大學也應負有監管責任,發生這樣的違法行為,該大學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對此,內蒙古大學作出回應稱:誠懇致歉,接受廣大師生和社會的監督,強化日常監管和檢查,努力提升餐飲服務水平和質量。目前,內蒙古大學已聯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餐廳進行全面整改,并對餐飲服務人員進行普法教育以及操作規范培訓。
一直以來,餐飲行業冒充食材的現象并不少見,用鴨肉冒充牛羊肉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很多冒充食材的案例,更是讓人觸目驚心。
- 2023年6月,廈門4家海鮮餐廳使用以豬生腸為原料的“仿深海蚌片”掉包客人現場點單的“活鮮黃螺”牟取暴利,被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
- 2022年7月,上海一餐廳用普通蔬菜等混合制作的沙 拉冒充有機蔬菜沙拉;用烏拉圭牛肉冒充澳洲和牛,最終被市場監管部門合計罰款2萬元。
- 2022年4月,上海查厘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用冷凍巴沙魚冒充“南洋咖喱龍利魚”被罰款20萬元。
除此以外,以活換死、以次充好、混淆名目等更是很多不良餐飲商家慣用的技倆。通常情況下,這些不良餐飲商家都心存僥幸,認為食材經過烹飪之后已經面目全非,消費者很難辨別出其中的門道。但凡是違法行為,早晚都會有“暴雷”的一天。
冒充食材終究是得不償失,表面上看是獲得了一時的暴利,實際上一旦被發現便難逃嚴懲,罰款遠遠大于所得利潤。在紅餐網看來,做餐飲行業,要想長久的經營下去,最終還是要靠誠信經營。
(整編:紅餐網何莉;編輯:李唐)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